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思考(一个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声)

母亲是爱我的,从小到大,我记忆中的很多场景都告诉我,母亲很爱我。而我的内心……

听邻居说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

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我会莫名其妙的焦虑,情绪低落。

仿佛又看到了跟在奶奶身后的那个小姑娘,那是深山里的梯田,奶奶在刚长出稻花的的田沟里一步一步的翻着泥,偶尔能抓到一条泥鳅或是黄鳝,我提着桶,在田埂上一步一跟,我的心里,笼罩着挥之不去的烦躁,焦虑,就像一粒一粒的泡沫,轻轻的,密密的,大大小小的,无法阻挡的,向那个掉进深坑的小小的我压来,袭来。

那个深坑,那些泡沫,经常在我的梦里出现。梦里,我总是使劲的去推那些泡沫,那些泡沫轻轻的,密密的,一股脑儿的堆过来,让我恐慌,有时候我会和梦里的自己说,别管她了,就这样任凭她越积越多吧,反正也压不死你。

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思考(一个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声)(1)

有一天,天黑的时候,母亲一个人回来了,那时家里还没有电灯,一盏煤油灯,一炉煮饭的柴火,母亲一边切菜,脸上闪着期待的光,奶奶问着怎么一个人回来了,这么晚不害怕吗?

我静静的站在角落,冷冷的看着这个充满期待的女人,我没有叫她,虽然奶奶在急促又无奈的推着我,快过去呀,叫妈妈呀。我什么都没有做,我冷冷的站在那里,我看到了这个女人脸上深深的失落,我的心似乎此刻才有了一丝丝的胜利感。那晚,我依然和奶奶睡的。没几天,母亲就走了,我们没有亲近,她就带着我唯一的玩伴——弟弟,重返父亲打工的那个城市了,我从她脸上捕捉到的失落,让我的心充实了好久。

也许,由此,我领悟到了,拒绝才能得到,哪怕只是她脸上的失落,我心里也有一种满足感。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左右这个人的情绪的。或许也因此,母亲由失落生出了怨恨吧,我是一个只需要奶奶的孩子,而弟弟是离不开妈妈的,所以走的时候,她只带走了弟弟。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当时父母出去打工,把我和弟弟留给奶奶,我比弟弟大俩岁多,又是从小跟着奶奶一起,所以奶奶觉得好带,而弟弟还小,第一次离开母亲,每天一到黄昏,坐在澡盆里就放声大哭,哭着要妈妈。奶奶没办法,只好让妈妈回家把弟弟接走。

几年之后,弟弟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母亲带着弟弟回来了,我似乎很难融进她们的小圈子,在母亲的认知里,我只需要奶奶,我不需要妈妈,我甚至是恨她的。事实上,我确实在背地里恶毒的诅咒过她。当时奶奶很惊恐的和那个一旁的邻居说,我从来没教过她要这样对待她妈妈,她妈妈知道了怎么办?你答应我千万不要告诉她妈妈哦。

那段时间是漫长的,我的不配合,母亲的不理解,我们的关系持续恶化,后来,母亲对我由责骂转变为不理不睬,责骂让我更恨她,冷漠让我的心变得更加坚硬。小时候,有一次我睡在邻居家,半夜,她一岁多的儿子发高烧,她吓得大哭,她们母子就睡在我边上,发生的事情我一清二楚,但我就是一动不动,继续装睡,她的哭,让我觉得很解恨。第二天,她们问我,昨晚你睡得好吗?我迎着她异样的目光,若无其事的说,挺好的。

我的梦里,是不停追赶我的怪物,我为了躲避那怪物,在那些层层的梯田埂上拼命的跑,拼命的跳,拼命的飞,我不知道怪物长什么样,就算在梦里,我也从没见过这个让我拼命摆脱的怪物,有时候我也试着不去挣扎,就这样,坠落,坠落……

应该从幼儿园吧,我就懂得欣赏男生,懂得从几个优秀的男生里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王子,但这种喜欢,让我害怕,我总是试图去压制这种在我认为是不可告人的可恶的念头,这种喜欢和压制就像一个噩梦,让我惶惶不可终日,我讨厌这种感觉,我害怕这种感觉,也厌倦这种感觉,以至于我每次分班的时候都会花好长的时间把班上的男生挨着分析一遍,列出他们的缺点,比如他们有对别的女生哪怕一秒钟的爱慕,直到自己再没有心动的理由。

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思考(一个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声)(2)

后来大学填志愿我选择了女子大学,我知道,在这个学校,我不会再有这样的烦恼。

依然记得第一次班会后,全是女生,很明显,在这里的三年,我不需要去担心我会喜欢谁,我也不需要再去费心的左右自己的念头,然而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涌上心头,就像母亲终于又走了的那个下午,一个人也没有,一座老房子,几垄梯田,几处山尖,刚下完蛋的母鸡咯咯的叫着,我隐隐的失落呼之欲出。

安静的,平静的三年,母亲为了我的学费到了我学校所在的城市打工,母亲的第一分工作是住家保姆,有一天,雇主家的爷爷把母亲送到我在的学校,母亲眼圈红红的,那个爷爷对我说,一定要照顾好你妈妈。

母亲是能干的,但住家保姆对她的心理承受力是个考验。

母亲的第二份工是小姨给找的,母亲坚持了十年。

每个周末,我都是在母亲的集体宿舍度过的。我和母亲的关系前所未有的亲密。村里同龄的女孩基本读完初中就被送出去打工了,而我的母亲还是竭尽全力的满足我的心愿,哪怕这并不是一所理想大学。我有什么理由说母亲不爱我呢?!

爱情对于我来说依然是不能提及和回避的,偶尔在别的地方见到情意绵绵的学生情侣,总会在内心鄙视一下,我喜欢和那些主动联系我的男生玩、聊天,我喜欢这种哥们的感觉。我热衷于给他们介绍女朋友。我很开心自己的这种状态,终于不会轻易就有心动,让我不安、自我折磨了。当有些室友跟我说,这是你的追求者,我就会反复确认,直到他们保证和我联系只是因为想要我介绍女朋友,我才会心安理得。我总是固执的认为,给不了别人所期待的,让别人去承受自己能预知的痛苦是一种非常可耻的行为。

我不需要爱情,只需要朋友,但我希望并相信自己会有完美的婚姻,会有孩子。就像我的父亲和母亲一样。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会有而且也只会有注定好的另一个人,这个人,不管我怎么折磨他,他都不会放弃的。我很害怕自己会找错。一开始就太顺利的爱情会让我恐慌,以我的经验,随之而来的,肯定是不顺利。

这就像父母打工回来在家短住的日子,刚一开始,拥抱,亲吻,零食,漂亮的衣物,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然而,这一切会在几天之后戛然而止,接下来,父亲母亲走了,留给我的,是更无法承受的痛苦。

走出校门,转眼就到了应该谈婚论嫁的年龄,谈恋爱似乎是不能再回避的事情了,但是我痛苦的发现,我居然不会谈恋爱!

我依然习惯去压抑自己的情感,而且,在这一点上,我似乎也是比较擅长的,我永远都不会主动坦露自己的心迹,我总是极力的去掩饰,如果对方有很明确的表达,而正好我对他也有好感,那我就只会沾沾自喜,仅此而已。如果我不喜欢的人对我表示好感,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把这份好感收回去,我觉得这种好感对于我的精神家园来说是一种玷污,我必须为那个唯一的人留一条最干净的路!

当年,母亲就是因为觉得我有奶奶就可以了,所以才只是把弟弟带走的!

我也曾经和一个喜欢过的人分手,我下了决心,最终拿起了电话,我说我决定分手,对方似乎很开心,他说我们连手都没牵,哪来的分手。

……

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思考(一个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声)(3)

在身边朋友看来,我根本就没有恋爱过,而我的心早已在蠢蠢欲动的自我挣扎中伤得千疮百孔。

父亲哀叹,难道你真的连一个男朋友都找不到吗?我对自己无能为力,我只是默默祈祷,属于我的那个人快出来救救我吧。

直到终于遇到我的先生,我才被救赎出来。我想,这应该就是命中注定吧。

闲时,我还是喜欢和朋友自我剖析,对于自己,我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我到底是谁,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别人能自然的和人握手,拥抱,有很自然的肢体接触,而我却很难,为什么别人觉得在学生时代的暗恋和朦胧的情愫是美好的,而我却害怕,拼命的逃避。

婚后最初的俩年,我好几次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恋爱失败了,每次我都会在恐慌中惊醒,醒来,看到躺在身边的闺女,躺在身边的先生,我才如释重负——原来只是做梦。

女儿出生时,一直是带在身边的,儿子出生后,自己带到一岁,之后就是周一送到奶奶家周五再接回自己身边。每次刚接回来的那个晚上,儿子都会哭醒好几次,随着他月龄的增长,他每次见到我的反应都不一样,刚开始是眼泪汪汪的扑过来,后来会稍稍迟疑,现在22个月了,再见到我,先是眼睛一亮,接下来就是和没看见一样,甚至是转身走开。我奔过去,把他抱在怀里,他的身体是僵硬的,在尽量回避和我靠近。我隐隐的感觉到是因为每次都是我把他送走,他已经不信任我了。似乎随着他月龄的增长,我们每次见面重新建立信任的时间也需要的更长了。

在某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位微友贴出来三张图片,并配文:我懂。

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思考(一个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声)(4)

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思考(一个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声)(5)

留守儿童的心酸和思考(一个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声)(6)

终于,我明白了自己的症结在哪里,而且,我居然不是个例!

儿子的所有情绪变化我感同身受,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在又一次和儿子分开的那天晚上,我郑重的对先生说,我要把儿子接过来自己带,一直自己带。先生一口否决,说我最近越来越作了,我情绪失控,我们大吵了一架,女儿说这是她懂事以来我们吵得最厉害的一次。

每次吵架,都是先生主动示弱的,就和小时候被妈妈责骂之后,我总是原地不动,任眼泪在脸上流,一定要到母亲实在扛不过去,把我揽进怀里,求我不要哭了,她说她心会疼的,而我会激烈的拒绝她的怀抱,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她心疼!

半夜,我一个人爬起来,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回想起自己经历的种种,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在心里呐喊,妈妈,我需要你,不要把我一个人留下!

而我的儿子,现在你还不会说话,你还没有能力向妈妈表达你的感受,妈妈不知道你需要为此经历多少才能从心里喊出这句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