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国志中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

提起刘备,我们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一个高大伟岸的正人君子形象。

为了君子口碑,他可以三让徐州,三次拒绝陶谦的美意;为了天下苍生,他可以面对着曹操大军的追杀,仍然要带领着十万新野百姓逃难;为了振兴汉室,他可以一辈子戎马征战,誓死要匡扶汉家江山,与曹贼势不两立……

在通篇《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多这种对刘备的正面描写,不胜枚举。刘备的正人君子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无法动摇。

历史上三国志中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1)

然而,历史上的刘备真的是一个正人君子吗?

未必。

事实上,在陈寿的《三国志》里隐藏着两个小细节,这两个细节很微小,很容易被人忽视。但是,通过这两个小细节的挖掘和解读,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刘备的真本性。

一、 酒后吐真言

第一个小故事发生在刘备征讨益州(四川)的过程中。

众所周知,刘备之所以能够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就是因为他占领了益州。益州本来是刘璋的地盘,在刘备入蜀时,庞统曾经多次劝刘备在酒宴上刺杀刘璋,进而霸占益州。但刘备却表示同为汉室宗亲,于心不忍。后来,刘璋主动献出益州,刘备一度还有所谦让,感觉像是被逼无奈才抢占了益州一般。

但实际上真是这样吗?在《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了一个“刘备酒后吐真言”的小故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看法。

《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

(刘备)还向成都,所过皆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

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说:刘备和刘璋反目成仇后,率军攻打成都。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很多城池都被轻松的攻破。于是,当大军到达涪州(今涪陵)这个地方时,刘备便摆下了一场酒宴进行庆祝。

酒席间,刘备很高兴,所以就多饮了几杯酒。不觉间,刘备喝醉了,就发出了一句感慨:“今天这场酒宴,可以说是太痛快,太开心了!”

历史上三国志中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2)

看到刘备这番志得意满的模样,庞统起身说道:“把讨伐别人的疆土当作为一种开心之事,这可不是仁义的君主应该做的。”

刘备本来还兴致盎然,听完这话立刻大怒。他当时已经喝醉了,于是大骂一句:“你这话说得不对,赶紧出去吧!”说完竟然当着众人的面,把庞统给轰出了酒宴。

可以看出,《三国志》中的这段描写和我们通常认识的刘备果真有着很强烈的反差。首先,他酒后吐露了真言,表达出了对即将占领益州的喜悦,根本没有那种不忍抢夺同姓宗亲基业的纠结心情。其次,他乘着醉意大骂庞统,竟然将这位顶级谋士轰出了酒宴,一点也不像我们所知的那位礼贤下士的刘玄德。

历史上三国志中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3)

然而,《三国志》是正史,这里面描写的刘备,才更加接近历史上真实的刘备。面对号称天府之国的益州,面对即将到手的疆土和基业,刘备也曾经垂涎三尺,也曾经不择手段。

二、为汉献帝发丧

第二个小故事,则发生在刘备称帝之前。他为了当皇帝,还曾经迫不及待地为汉献帝发丧。

《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

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这段史料是说:在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曹丕篡汉自立。刘备知道大汉已经灭亡了,于是便打起自己称帝的心思。此时,有人传言说汉献帝刘协已经被曹丕杀害了,刘备非常痛心疾首,于是就给汉献帝发丧吊孝,甚至还为汉献帝上了一个谥号,叫做汉孝愍皇帝。

历史上三国志中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4)

可是,汉献帝刘协真的被曹丕杀害了吗?显然没有。

事实上,曹丕篡汉之后,不仅没有杀死刘协,而且还给了刘协很好的礼遇。他把刘协封为了山阳公,并以河内山阳郡(今山东巨野县)作为封国。只要在山阳郡境内,刘协仍然可以使用天子仪仗,享受所有天子的待遇。曹丕甚至还把刘协的两个女儿纳为了嫔妃,以示对刘协的尊敬。就这样,刘协又舒舒服服地做了14年的山阳公,一直到了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时期才去世。

而刘协受到的所有一切礼遇,曹丕都曾经以诏书的形式昭告天下,刘备不应该不知道。

那么,既然刘备心知刘协未死,为什么还要心急火燎,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刘协发丧和上谥号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刘协还活着,刘备就无法名正言顺的称帝,毕竟天下不应该有两个刘姓的大汉天子。而假如刘协已死,刘备作为割据一方的刘氏宗亲,自然可以顺理成章的称帝,以延续大汉的社稷。

历史上三国志中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5)

所以,刘备为了坐上皇帝的宝座,就自导自演地安排了一出好戏,命人传言刘协已死,然后发丧、追谥,称帝,整个流程一气呵成,丝毫不见拖泥带水。

而这一切,都被陈寿以一种隐晦巧妙的春秋之笔,如实的记录在了《三国志》中。

总结:

从以上两段史料,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看似仁义和高尚的表征之下,其实藏着深不可测的野心和诡谋。刘备和曹操一样,也是一位乱世枭雄。只不过,他比曹操更善于伪装,以此来招揽人心。

历史上三国志中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真的是正人君子)(6)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贬低刘备。毕竟,在那个强者为王的乱世之中,白手起家的刘备并没有其他的政治资本。

他没有袁绍四世三公的出身,也没有曹操挟持天子的优势,更没有孙权那样可以依赖继承的父兄基业。他所能做的,就只能是把自己包装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仁义君子,以此在乱世之中谋求一席之地。

你觉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