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出现的诡异现象(海啸是看得见的怪物)
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这个10月,我们将迎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诞辰100周年纪念。她出生在伊朗,在非洲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后来回到英国定居。或许与自己的人生经验有关,莱辛的写作内容多涉及二十世纪英属非洲殖民地、南非以及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英国及欧洲局势。2007年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她为“女性经验史诗的抒写者,以怀疑、激情和远见审视了一个分裂的文明”。国内的读者可能对她的《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特别的猫》等著作比较熟悉,其实,多丽丝·莱辛的著作形式多样,除了长篇小说,还有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为多丽丝·莱辛短篇代表作,国内首次译介,含十九篇作品。在这本书之后,她的另一本短篇代表作《到十九号房间去》也即将在国内出版。在《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的前言里,莱辛对这十九篇小说做了简短说明。其中有几篇作品与她的居住场所有关,例如《摄政公园的一年》《狮子、树叶和玫瑰……》以及《另一座花园》的写作是因为她在伦敦摄政公园旁居住了几个月,希望借助小说传递公园的一些乐趣。写作《福蒂斯丘太太》,是因为她曾在一幢两个职业妓女待过多年的大楼里居住过。还有几篇作品与她认识的人们有关:在《我们的朋友朱迪思》里,莱辛描述了自己认识的一个奇特而独立的女人;《相互之间》是一份关于乱伦的记述——莱辛不止一次知道有些兄妹多年来保持着情人的关系;《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是作者受到一个年轻姑娘试图精通文学并逐渐成熟起来的启发而写作的。读者既可以从这些短小的篇章里发现莱辛一贯的聪慧与辛辣,也可以看到她对于更多主题和情感的文学感知与探索。
《捍卫想象: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1979-1980》
诺顿讲座始创于1925年,是由哈佛大学查尔斯·艾略特·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诗学教席的受聘教授发表的年度系列讲座,主题为“最广泛意义上的诗学”,即艺术。这个系列讲座邀请的通常是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最杰出的创作者和学者,一般为6讲,讲座结束之后,讲稿往往直接出版成书。在文学方面,诺顿讲座曾邀请过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翁贝托·埃科和帕慕克等作家。一些我们熟悉的著名作品其实就是这些作家的诺顿讲座内容合集,比如卡尔维诺的《美国讲稿》、博尔赫斯的《诗艺》、美国诗人约翰·阿什贝利《别样的传统》、墨西哥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泥淖之子》、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诗的见证》,这些作品目前都已经被译介为中文出版。
这本《捍卫想象》的作者是英国文学评论家海伦·加德纳。加德纳是传统文学价值观雄辩的捍卫者,她著作颇丰,尤以对英国诗人约翰·邓恩和美国诗人T·S.艾略特的研究最为知名。她在诺顿讲座中讨论了新的批评学派。“我碰到一套特别新的语汇,或者说许多奇怪的新词,来自其他学科。无论是语言学、心理学,还是哲学、神学,批评家认为,都能提供一种方法或模式。”除了这些以外,她还注意到了一些批评家因一时兴起或“好玩”而进行的语言运用。加德纳认为,如今作者已经让位给了读者,文本被认为可能有无穷的意义,一些传记作家把作家的作品当作了心理档案,而不是想象性的产物。在《捍卫想象》当中,她重申了人文主义信仰: 在今日“新学说的旋风”中,相信文学研究作为通识教育核心的价值。
《巨浪下的小学》
英国作家、《泰晤士报》亚洲主编兼东京分社社长理查德·劳埃德·帕里在日本居住了二十多年。在这本书当中,他聚焦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和核泄漏。这场海啸摧毁了许多沿海城市和人造设施,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发生,由此成为了日本历史上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最为惨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海啸发生以后,帕里不断去往灾区寻访,记录下亲历者的故事。
外界对这场灾害印象最深的就是核泄漏事件,帕里则聚焦于巨浪之下的学校及其中孩子的死亡。学校本来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仅教学楼坚固,平时也进行了一丝不苟的演习,防灾系统十分完备。可灾难当头之时,大川小学的师生几乎全部遇难。“孩子被看不见的怪物谋杀了,”一位采访对象告诉帕里,“我们向它发泄愤怒,可是它没有任何反应。它就好像一团黑影,没有人类的温暖。”她说,“海啸是个看得见的怪物。可是,看不见的怪物将永远存在。”在书中,帕里将小说家的笔法和对灾难的深入剖析相结合,直指严密的系统和秩序成为了吞噬生命的怪兽。“一旦发生不幸,有些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掩盖真相,对于这样的社会而言,《巨浪下的小学》是发人深省的一堂课。”《经济学人》如是评价这本《巨浪下的小学》。
《搁浅的心灵》
人们用理论探讨革命如何发生、如何成功与为何成功,以及革命为何最终丧失活力。但是关于反动(reaction),我们却知之甚少,常常认为它源于无知和固执,或者是难见天日的动机。在本书作者、哥伦比亚大学人文教授、《纽约书评》专栏作者马克·里拉看来,自法国大革命以降,怀旧如阴云般盘踞在欧洲上空而从未飘散。可是,反动者依然是被弃置于受人尊敬的学问边缘的最后一位“他者”。我们不了解他。
《搁浅的心灵》从介绍三位20世纪早期思想家的三篇随笔开始——弗朗茨·罗森茨威格(Franz Rosenzweig)、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现代的怀旧情结。在这些人物速写以后,作者考察了两场当代的思想运动——神学保守主义、学术极左派关注的“政治神学”(political theology),尽管是出于截然不同的目的,但这两场思想运动当中的说辞都夹带着怀旧情绪。在这些章节之后,是一篇关于2015年圣战主义者(Jihadists)在巴黎发动致命恐怖袭击的随笔。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审视了政治怀旧在心理上经久不衰的力量。
反动者的心灵是搁浅的心灵。马克·里拉写道,“革命者能看到他人所看不到的未来并为此感到激奋。而反动者已不为现代的谎言所感染,他能看到的是无比辉煌的过去,并同样为此感到激奋。”当今世界发生着不间断的社会性与技术性变革,无论在哪里享受现代生活,从心理上讲都像是在经历一场没完没了的革命。但是,怀旧也能够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动力,它的力量甚至强过希望。马克·里拉看到,在文学和电影当中,反动者们总是成为脸谱式的人物。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反动者在政治上的怀旧如何塑造了近代历史,我们也就无法了解近代历史本身。
《中国川菜史》
“在四川大学办公楼后面有个小摊,我动动鼻子就能找得到。小摊卖的是军屯锅盔,用面团卷起压扁的饼子,中间裹着碎肉和小葱,再撒点花椒,天堂般的香味能飘满整个校园;只要走出宿舍楼,就能被四川生活的喧哗和骚动所淹没,大学侧门的菜市场,水盆里鱼儿跳跃、鳝鱼蠕动;笼子里,鸭子和鸡都在强烈地抗议;大大的竹垫子堆满各种蔬菜水果……”这是英国作者扶霞· 邓洛普在《鱼翅与花椒》一书中对成都美食和生活场景的回忆。这本去年热卖的非虚构作品围绕着扶霞在四川的美食生活展开。
《中国川菜史》也聚焦于川菜,和《鱼翅与花椒》不同的是,这是一部用正统史学的研究方法写作的菜系史。本书作者是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他考证了巴蜀地区历史各个阶段的基本发展脉络,时间跨度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直至20世纪中叶。内容包括川菜发展各个阶段的食材结构、烹饪方式、味型味道、成菜方式等等,是一本扎实的大部头作品。如果你感到这本历史学著作读完还不过瘾,今年还有另一本关于川菜的小书值得关注。中山大学移民与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曹雨写作的《中国食辣史》考察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并从辣味折射出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喜爱川菜的读者不妨也找来一读。
《色彩的秘密生活》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种色彩是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产生的?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是不是和哪位艺术家、设计师或者某个品牌有关?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本书作者、英国作家卡西亚·圣克莱尔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在英国《ELLE家居廊》杂志的专栏中,她就写过关于从橙色这种普通颜色到天芥紫这样的罕见颜色的文章。这些内容为本书提供了素材。
《色彩的秘密生活》不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色彩史,卡西亚试图“在简史与个性速写之间开辟一块中间地带”,写出75种色彩背后的奇闻轶事——这些色彩有的源于艺术家的颜料,有的源于染料,也有的更接近于社会文化的产物。作者结合了历史考据和坊间八卦,使得本书读来饶有趣味。例如,卡西亚提出,米色成为了消费至上的“中产阶级颜色”:传统、低调、可靠,但是无趣、乏味、伪善;跳蚤色源于路易十六对妻子热爱时装和挥霍的讽刺,却无意间引发了时尚的热潮,成为“枫丹白露宫制服的颜色”。这些故事就像颜色本身一样令人着迷。
《花园词典》
在这本《花园词典》里,法国凡尔赛宫大花园及特里亚农宫花园首席园艺师阿兰·巴哈东按照法语字母顺序排列词条,介绍了近两百个和花园的历史、建筑、文学有关的词条。花园不只是一棵棵树、一朵朵花的排列,还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关。但这本书不是一部旅游指南,也不仅仅是一本“词典”,阿兰似乎延续了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和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传统,以文学性的语言描写花草树木,同时也讲述了相关的故事——例如凡尔赛宫和花园的故事:凡尔赛宫一直是法国权力的中心,但它在法国大革命及其之后遭遇了遗弃、劫掠和破坏,今天则象征着已经覆灭的君主制。现在,法国君主已经不复存在,花园却依旧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书中,阿兰串联起了人类“重构自然”的历史。他不仅了解欧洲花园,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一种全球视野,读者可以感受到他对中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地花园理念的熟悉。除了宏观的历史和文化,读者也可以跟着一个个词条看到那些大到宫殿古堡、寺庙陵墓,小到竹叶花香、扶椅长凳的景色,并感受作者对花园真挚的爱——在A的第一个词条里,作者甚至向蜜蜂致敬,“没有它们,就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花园,自然也就不会有这部词典了。”
《请教机长:关于航空旅行你应该知道的事》
飞机不仅出现在我们日常运输旅行当中,也出现在流行文化当中。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献声的《座舱压力》、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萨利机长》、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在云端》都以航空旅行为主题。但是,我们对航空这个行业还有着诸多误解,专业术语的晦涩、企业的沉默也经常使得这些话题被扭曲或夸大。本书作者帕特里克·史密斯是美国飞行员,也是“请教机长”(Ask the Pilot)空中旅行系列博客撰稿人,他看到,商业航空是滋生不良资讯的温床,主流观点中掺杂着数量惊人的无根据的说法、谬论以及阴谋诡计。即使是极为老练的飞行常客,也容易误解各类事件的真正走向。
本书内容从飞机的真相的开始,讲述飞机的原理和飞行当中的天气、湍流等“不安因子”——别担心,帕特里克不仅对航空旅行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呆板地向读者灌输飞行员术语,行文十分幽默。他还讲述了机舱当中的生活和空中人生的怪事,分析解释了旅客一直以来对飞机“会掉下来”的隐忧。除此之外,帕特里克也与读者分享了航空业让人爱恨交织的秘密。他就像一个耐心风趣的解说员,从专业人士的角度,从机场餐厅和便利店的故事到飞机成功迫降的秘诀,都一一讲给对航空旅行有兴趣的读者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