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福字倒贴的由来)

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福字倒贴的由来)(1)

文∕萧家老大

“福”字在国人心目中是一个极吉祥的字。中国的“福”字观念起源甚早,春节挂“福”字也由来己久了。

《说文》曰:“福,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很明显,“福”就是顺,无所不顺就是“福”。

字都是正写为顺,“福”字也不例外。可春节时,为什么要将“福”字倒贴呢?岂不是与“百顺”的意思相反吗?这一习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倒贴“福”字反而福至的由来,传说有二。

一说,春节倒贴“福”字来源于明初,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福字倒贴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福字倒贴的由来)(2)

话说恭亲王府过除夕,因家丁不识字,把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眼看要大祸临头,所幸王府管家伶牙利齿,能言善辩,且与人为善。忙对王爷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真的到(倒的谐音)了,此乃吉庆之兆。”因此,家丁不但未受责罚,反而得到重赏。从此,就留下了“福”字倒贴的习惯。

总而言之,不管是什么原因,除夕“福”字倒贴,读起来便是“福到了”的谐音,预示着一年都会顺得很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