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的前世今生(天安门的前世今生)
在很多80、90后的童年里,相信都听过《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虽然只有简单的四句,却生动地展现了老一辈人最朴素的感情,而它的风行足以彰显天安门在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这座曾经的皇城正门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成为了多次国家级庆典活动的举办场所。凭借着开国大典和之后的历次阅兵,天安门已经深深融入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对如今的年轻人而言,天安门早已不是什么神秘的所在,它几乎是北京旅行的必去之地。现在只要提前预约就可以买票登上城楼,饱览长安街上那些雄浑壮丽的建筑。
然而在几十年前,天安门还是游客止步的“禁地”,直到80年代后期才逐渐开放。是什么原因,让天安门变成了景点?登上城楼的第一位普通人又是谁?
天安门
常人难入的“禁地”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17年它正式面世。
那个时候,这里还不是如今的样子,当时还被叫做“承天门”,代表着皇帝承接上天任命、视为此间正统。
满清入关后,占据了大明留下的皇城,对其中的不少细节进行了调整,其中就包括把“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这个名字显然更加讨喜,民间将其认定为“天下平安”之意。这个寓意极好,因此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它的名字再没有变过。
在封建时代,普通老百姓当然是进不去皇宫的,更不用说天安门这样的正门了。这个城楼只有在举行国家级典礼的时候才会使用,而且是专属帝王的,即便朝廷重臣也无法进入。
天安门城楼
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有了皇权的限制,故宫自然任由老百姓出入。
而天安门的大门每天也会按时打开,普通人可以穿梭于金水桥之上。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城楼内部一直都不对外开放。
在这段时间里,天安门依旧延续着它曾经的职责,只有在重大庆典的时候才会开启使用。平时这个城楼都是封闭的,除了打扫和管理人员,其他人谁都进不去。
而且当时对于保洁人员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不仅在入职的时候要接受详细的背景调查和政审。入职后还要定期进行培训管理,而且每次打扫的时候都需要事先报备,方能成行。
建国后的天安门最初之所以不对外开放,除了观念上的限制,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客观条件的不足。
天安门城楼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几十年,对天安门的使用一直非常慎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个古老的建筑在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洗刷后,内外结构出现了严重问题,总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
在1956年的时候,天安门曾经经历过一次规模巨大的修缮。但最终收效有限,仅仅是暂时缓解了问题,治标不治本。
在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了7.2级的大地震,对周边地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受波及最严重的就是天安门,本来它就是勉强维持,这次地震则让内部的变形问题彻底放大。如此看来,当时的天安门确实不适合对外开放。
那为什么在80年代后,这座雄伟瑰丽的建筑又正式成为了旅游景点呢?
天安门
开放的基础逐渐完备天安门的开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想法其实很早就被提出过,只是一直等到各项条件都被满足后,才被提上议程。
首先要解决的自然是安全隐患,在邢台地震后,天安门的结构变形问题逐年严重,渐渐不可收拾。而要想彻底根除安全隐患,唯一的办法就是拆了重建,就像毛主席曾经说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
然而这样一个被全体国人惦念的重要建筑,不能随随便便拆除。
在讨论了无数天后,中央最终确定了以“尽量保留原样、凸显传统元素”为基调的方案,相关工作很快秘密展开了。
天安门修缮工作
正式的重建从1969年12月15日开始,对外只说是对天安门进行修缮。因为只用了112天就高效率地完成,所以当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天安门被拆了重建过,只以为是和1956年一样的整修。
重建之后的天安门保留了所有的传统元素,除了几个细节,其他方面和拆除之前几乎完全一致。
就这样,“重生”后的天安门彻底根除了所有的安全隐患,具备了对外开放的客观条件。
1979年,另一个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建筑——人民大会堂正式解禁,不仅允许普通人参观,后来更是提供了商务租赁的服务。如此重要的地点都放开了限制,天安门的开放似乎也可以逐渐展开。
天安门
其实在1980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就曾提议应该把天安门对外开放,让每个民众都可以参观。只是这个提议在内部讨论的时候遇到了阻碍,最终没有获得通过,但是放开的舆论已经兴起。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984年,一封来自民间的普通信件被送入中南海,最终交到了中共中央手中。
寄信人署名为“华兴”,他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自己长期以来对天安门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希望能登上城楼看一看的想法。
这封朴实的信件里凝聚着深切的情谊,读罢全文不禁让人落泪。被这封信深深打动,看完之后把它交给了中央的其他领导,并提议对外开放天安门。
这个提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一致同意,中心办主任随即让北京市出一份开放相关的方案。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观念问题,天安门的开放至此确定。
天安门
天安门变身景点在收到中央的批示后,北京方面迅速组建了一个由各方面人才参与的项目组,开始了对天安门开放问题的研究。
因为涉及到安全、执行等多个层面,最终的方案一直到3个月之后才确定。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北京市旅游局认为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开放方案。等到管理团队积累足够的经验后,再面向全社会开放,这样才能给大众提供最好的游览体验。
这个方案得到了中央领导的一致认同,因此在1986年5月1日的时候,天安门迎来了它的第一批游客。不过这些游客都不是普通人,他们要么是军队里表现突出的优秀战士,要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或劳动模范。
天安门
当时这些人进入天安门是需要经过严格审批的,登楼之前还需要完成检查和登记才能上去,整个流程比如今参观天安门城楼要复杂许多。从严格意义上将,这段时间是天安门开放的“试运行”。
这样的模式执行了一年后,天安门的管理机构实现了完善的经验储备,拥有了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足以胜任大规模的游客接待。从这时候开始,天安门的正式对外开放进入了快车道。
北京旅游局对此非常热心,因为1988年北京的“国际旅游年”,全市上下做好了充足准备,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旅游局方面希望推出一个重点项目来引发舆论关注,而天安门就是最适合的,它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天安门
1987年7月,北京市旅游局正式对中央提出申请,希望在次年把天安门正式对民众开放。这个提议经过3个月的审批后,获得了全票通过。
国庆前夕,北京市旅游局通过媒体放出了消息,天安门城楼将在1988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轰动,无数人为之振奋,他们终于有机会登上心心念念的天安门城楼了。
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北京市民就更是欢欣鼓舞,第一时间开始查询门票出售的相关内容,然后兴奋地等待元旦来临。
天安门
登楼的第一位普通人为了迎接天安门的正式对外开放,北京市旅游局做了多方面的准备,甚至还提前为登上城楼的旅客准备了一些小惊喜。
但是到了1988年1月1日上午,旅游局却只举办了一个很朴素的遗失,简单庆祝下就直接开门了。
回过头来看,这样决定还是很正确的,毕竟游客们已经焦急等待了很久,都盼望着登上天安门城楼一睹为快。准备隆重漫长的仪式反而不美。
根据值班人员的回忆,他在当天五点就发现了天安门广场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甚至有人火急火燎地询问,城楼什么时候开启,不一会儿,广场上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天安门
游客们的等待是物有所值的,北京市旅游部门特意为天安门的开放准备了制作精美的门票,上面印着天安门的烫金剪影。拿在手里颇为夺目,特别有收藏和纪念价值。
在当天的9点,天安门城楼如约开放,游客们井然有序地进入其中。
不一会儿,第一位登上天安门的游客就诞生了,这是一位70岁的老人,他的名字叫高锡武,是北京东四人民商场的退休会计。
登上城楼后,高锡武收到了旅游局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个漂亮的景泰蓝花瓶和写着“天安门首位游客”的证书。这份心意满满的礼物让老人非常惊喜,一直激动地表示感谢。
天安门
在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高锡武老人表示自己从很早开始就对天安门充满了向往。在获悉后者要在元旦那一天开放后,天还没亮就去排队,第一个买到了当天的门票。
在元旦当天,还有不少从国外来的友人,来自法国的卡特夫妇,幸运地成为第一个登上天安门的外国游客,也获得了旅游局赠送的精美礼品。
至此,天安门正式对全民开放,成为了不少人心仪的景点,仅仅在1988年,它就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万名游客。
游客
结论可以肯定的是,天安门城楼的开放具备重要的意义,它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央对改革开放政策的坚持以及人民思想的转变。
这项决策的提出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如今的天安门具备了双重身份,在节日庆典的时候,它是庄严肃穆、 气势恢宏的国家典礼举办地;而到了每个普通的日子里,天安门就成为了平易近人、令人神往的著名景点。
参考资料
《六百年间天安门》——贾英廷
《当代北京天安门史话》——郭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