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增能增效(内蒙古兴和县解决)

 队伍教育整顿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公安局不断建章立制,从“局长坐班制”到“第一警长驻社区驻企业”,结合“迎接二十大、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兴和县公安局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开门纳谏、实事求是、精准高效”的原则,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完善全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专班成员的工作职责,印发了《关于兴和县公安局班子成员进社区(村委会)担任第一警长工作方案》,根据全县的产业分布和产业结构特点,由8名党委成员到产业特点突出、发展瓶颈显现的社区和村委会担任第一警长,目前,8名班子成员全部“上岗”,并每周至少用一天时间驻村驻企驻社区,带领社区(村委会)民辅警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进学校、进单位”和“送法律、送服务、送承诺、送保障、送温暖”的“五进五送”活动,全面启动“法治服务管家”派驻工作,着力做到派驻企业精准、派驻“服务管家”精准、派驻服务内容精准、派驻管理精准、派驻成效精准“五精准”,着实架起警企(警民)连心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基层治理增能增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基层治理增能增效(内蒙古兴和县解决)

基层治理增能增效

 队伍教育整顿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公安局不断建章立制,从“局长坐班制”到“第一警长驻社区驻企业”,结合“迎接二十大、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兴和县公安局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开门纳谏、实事求是、精准高效”的原则,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完善全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专班成员的工作职责,印发了《关于兴和县公安局班子成员进社区(村委会)担任第一警长工作方案》,根据全县的产业分布和产业结构特点,由8名党委成员到产业特点突出、发展瓶颈显现的社区和村委会担任第一警长,目前,8名班子成员全部“上岗”,并每周至少用一天时间驻村驻企驻社区,带领社区(村委会)民辅警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进学校、进单位”和“送法律、送服务、送承诺、送保障、送温暖”的“五进五送”活动,全面启动“法治服务管家”派驻工作,着力做到派驻企业精准、派驻“服务管家”精准、派驻服务内容精准、派驻管理精准、派驻成效精准“五精准”,着实架起警企(警民)连心桥。

  其次,兴和县公安局全面落实公安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举措,依托公安“互联网 ”便民服务平台,每日更新公布公安业务办事指南、办事流程,通过对行政服务事项的盘点整合,兴和县公安局出台了百项便民利企举措,涉及户籍服务管理;身份证、居住证办理;特种行业管理;出入境管理;交通管理;涉法涉诉公安信访事项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其他公安行政服务管理7大方面,有效整合信息大数据,逐步实现车管、户政和出入境等业务“一站式”办理,同时建立归口处理、业务分流、系统录入、审核审批、材料递送、证件发放的综合运作机制,变群众外部跑为公安内部转,给群众带来全新的窗口服务体验。

  目前,兴和县公安局80%依申请类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县民生服务大厅,实现了就近办、掌上办、自助办、预约办,公安政务服务办结率提速90%以上。户籍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放宽落户条件限制,对企业复工复产、引进人才和外地务工人员进厂工作,畅通各类证照办理“绿色通道”。为企业职工等急需办理居住证、车驾管业务的,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对企业、校园等人员集中需要办理证件的,可以通过电话网上预约,遇有特殊情况,可上门办理。兴和县公安局在民生服务大厅购置居民身份证办理机、出入境签注机等智能化自助办理设备,提供人像采集、二代证办理、违章查询处理等自助业务办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兴和县公安局以赛乌素派出所兴隆堡村委会警务室为试点,购置“流动办公车”,由社区警务队民警按照当天统计的群众办理事项,深入田间地头、房前院后等不特定场所进行业务办理,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尺”。(郝君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