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

《恶魔人crybaby》其四终篇(全文约3200字)

(四)撒旦篇

兽性,人性,神性

——关于飞鸟了和不动明

1

从故事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将“人性”的内容说完了。

可是如果我们跳出故事,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人性”倒还有一些值得说的地方。

最重要的一组概念,就是“兽性”、“人性”和“神性”。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恶魔人》的故事中,对于这三个概念,都有相应的阵营来代表。

“恶魔”最直接地代表了“兽性”,“恶魔人”代表了“人性”,飞鸟了则代表了“神性”。

至于“人类”,则多多少少分别体现出了三者。

本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段对白。

当然,这段对白原本是为了揭示“人性”的含义,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其实倒也算是另含深意。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1)

2

先从身为“撒旦”的飞鸟了说起。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2)

对于我们而言,说起“撒旦”,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魔鬼”。

不过这种想法并不准确。

准确地说,“撒旦”其实是“堕落天使”,是因为背叛上帝而被逐出天国的“天使”。

如果这么来看,说“撒旦”代表了“神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恶魔人》的故事中,一部分沿用了《圣经》的设定。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3)

飞鸟了将“神明”形容为“冷若冰霜”,这也符合一般对于“神性”的理解。

所谓的“神性”,就是超越了自我以及其他一切个体的“神明”的道德。

对于“神明”而言,无论是源于自身的“爱和欲望”,或是源于他人的“同情、共鸣”,都是毫无意义的。

它们不在乎任何的个体,因为一切微小的个体本身,都是无关紧要的;

真正重要的,只有整个世界的和谐。

毫不在乎任何个体的思考方式,自然令人感到“冷若冰霜”。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撒旦”会对“神明”宣战。

因为“撒旦”产生某种不同于“神性”的东西。

这种东西让“撒旦”不愿与其他“神明”共处,让它不满于“神性”的冷酷无情,让它想要脱离甚至反抗“天国”的秩序。

这种东西,就是“兽性”以及“人性”。

3

从这种更宏观的角度上,我们对于“兽性”和“人性”也就有了新的理解。

所谓的“兽性”,就是指那些源于我们自身的全部情感,比如爱和欲望。

“兽性”是一切“生命”最先具有的品质,实际上也是一种为了自我保护才形成的机制。

从本质上说,低级生物的“趋利避害性”就是“兽性”的最初形态。

因为某些事物对自身有利、某些事物对自身有害,所以我们为了更好地生存,就需要追求那些有利的事物、而远离那些有害的事物。

当事物的利害情况越来越复杂,基本的反射机制就不足以应对了,我们通过进化所产生的机制,就是“情感”。

或者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好恶”。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4)

我们喜爱那些对自己有益的事物,厌恶那些对自己有害的事物,通过“情感”的调控,我们就可以更加精妙地实现“趋利避害”。

从根本上说,一切“情感”都毫无疑问是来源于我们自身,也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

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机制。

那就是“人性”。

所谓的“人性”,就是指我们对于他人的“共情效应”、也就是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比如同情和共鸣。

“人性”看起来与“兽性”截然不同,似乎并不是为了自我保护,反而是为了保护他人:

通过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我们就自然地想要帮助他人实现“趋利避害”。

这么想当然也是合理的,不过更合理的一种理解,则要借助另一个概念,也就是哺乳动物的“母性”。

“母性”其实是连接了“兽性”与“人性”的桥梁;只有在“人类”能够产生“母性”的情感之后,才能进一步产生“人性”。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5)

“母性”本质上是一种“兽性”,因为这种情感毫无疑问是来自于母亲自身的。

然而“母性”又有着不同于其他“兽性”的意义,因为“母性”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幼崽。

一种来源于自身、但却是想要保护另一个体的情感,就是“母性”。

而在现实情况中,产生了“母性”的种族,比其他没有产生“母性”的种族,拥有更高的存活率,也更容易延续下去。

于是经过进一步的自然选择,“母性”的含义进一步扩展,并成为了我们所说的“人性”。

“人性”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保护其他个体;

而通过保护其他个体,我们也就更容易保证种族的延续。

3

总而言之,“兽性”关于唯一个体、也就是我们自身;

“人性”关于其他个体、也就是他人;

而“神性”则超越了一切个体、只关于整个世界。

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兽性”未免太过自私,“神性”又未免有些冷酷。

“人性”看起来的确是最好的一种品质了。

但是如果我们因此就判定“人类”这一种族的优越,却并不合理。

因为并非所有的“人类”,全都具有“人性”。

正如我们从“母性”引入“人性”一样,“母性”并不是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甚至也并不是所有母亲都必然具有的。

的确,在残酷的“自然选择”中,“母性”和“人性”能够提高种族的存活率。

但是时至今日,人类社会中已然不存在任何“自然选择”。

无论是否具有“母性”或者“人性”,都与种族延续毫无关联了。

甚至如果我们进一步来说,“母性”和“人性”会迫使个体放弃自身利益,会为了他人而做出自我牺牲;

如此说来,反而正是那些只具有“兽性”的自私个体,才更容易存活并延续。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6)

我还记得曾经听到过一个理论:

在人类历史上,最文明的国度往往并不推崇武力,因此很容易被游牧民族和崇尚武力的野蛮人消灭;

如此来说,也许正是那些最不文明的血脉,才能流传至今;

也许我们所有还存活着的人,都不过是野蛮人的后裔。

说不定还真是如此。

4

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个系列总标题的含义:

“恶魔”并不是恶,而是伪善。

如果所有的“人类”全都具有“人性”,那这个世界无疑会很美好;

如果所有的“人类”全都像“恶魔”那样生存,那这个世界无疑也能达到一种和谐;

可是就是因为所有的“人类”全都自诩为拥有“人性”,并依仗“人性”的名义招摇撞骗、烧杀抢掠,这个世界才会变得令人厌恶。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7)

也许几千年来的所谓“文明”的确让“人类”变得太过脆弱了。

“人类”失去了勇气,去直面和宣明自己心中的“兽性”;

“人类”失去了勇气,去相信和理解他人心中的“人性”;

“人类”也失去了勇气,去追求和认知“神明”心中的“神性”。

无论是何种品质,只要一以贯之,都足以铸就“和谐”,也都堪称“伟大”。

可是最悲哀的事,就是失去勇气,去贯彻其中的任何一个。

如果让我说,“兽性”、“人性”和“神性”到底哪个更好些,我恐怕并不能得出什么结论。

但是如果让我说,“人类”如今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我想这三者都不是。

“人类”所需要的,只是一点“勇气”而已。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8)

5

最后,我们再聊聊飞鸟了这个角色。

也许从结果上说,飞鸟了完全是一个悲剧。

他希望反抗“神明”而失败,试图保护“恶魔”而失败,连“人类”与“恶魔人”都因此而灭绝。

失去了一切的飞鸟了,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

可是也许又并非如此。

也许在失去一切的同时,飞鸟了也得到了某些东西。

而我的确相信,飞鸟了并不是悲剧。

虽然最后为“神明”所杀,但是他还是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他获得了一切——

所有的“兽性”、“人性”和“神性”。

在故事开始,年幼的不动明养的小猫即将死去。

飞鸟了想要亲手杀死这个小猫,结束它的痛苦,可是涕泪中的不动明并不愿如此。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9)

不动明说飞鸟了也在哭,可是飞鸟了并不明白。

因为那时的飞鸟了还是只有“神性”。

它没有感情,不会爱,也不会悲伤,更不会留下泪水。

可是不动明却一遍一遍地坚持:

“了,你也在哭。”

而在故事的最后,飞鸟了抱着不动明的尸体,看着“神明”毁灭整个地球。

他回想起了那时的经历,那时不动明的话语。

他理解了不动明身上的“人性”,理解了不动明在自己身上看到的、甚至连自己都从未意识到的东西——情感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10)

飞鸟了最后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情感”,也终于能够理解不动明的心情。

在那一刻,飞鸟了获得了真正的“兽性”和“人性”。

在那一刻,反抗“神明”的他,终于获得了自己的胜利。

虽然以失去一切为代价,但是他还是感受到了自己始终在追求的东西——

潜藏于一切“兽性”之中的“爱”,以及潜藏于一切“人性”之中的“温暖”。

他最终还是接过了不动明手中的“接力棒”。

是的,我会说,这的确是伟大的胜利。

魔鬼人性啊(恶魔人兽性人性)(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