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关于抱薪救火告诉我们的道理)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抱薪救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抱薪救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关于抱薪救火告诉我们的道理)

抱薪救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解决问题或消除灾祸,只有看清事物本质,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否则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灾祸继续扩大。

出处:《史记·魏世家》: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释义: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故事:战国后期,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不断地向邻近的国家扩张。

公元前276—274年,秦国就接二连三向魏国进攻,占去魏国许多土地,杀伤魏国许多军队和百姓。公元前273年,秦国又向魏国出兵。魏国国内不少人被秦国打怕了,不敢抵抗。魏国将领段杆子建议魏王割让南阳地区给秦国,向秦求和。这时谋士苏代向魏王指出:段杆子割地求和这个主意,是在出卖你,想夺你的王位;而秦国呢,确实无休无止地要你的土地。魏国土地不割完,秦国的进攻是不会停止的。苏代接着说:如果拿土地侍奉秦国,这“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就是说好比拿柴草去灭火,只能使火越烧越旺。这个比方很恰当地说明了割地求和的危害。可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告,还是一味割地求和。秦国并不就此罢手,公元前225年,秦军大举进围魏都大梁,秦将王贲引黄河、汴河之水灌城,大梁被淹三日,城墙颓坏,魏国终于为秦国所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