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

小小讣告里面有大文章,“享年”和“终年”不可混为一谈,否则贻笑大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丧葬的国家,丧葬文化也十分发达,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比死亡更加重要当然,面对复杂的丧葬文化,我们现代人总要出一些错误。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1)

比如说有人经常就会把表达去世的“享年”和“终年”混为一谈,随便使用,其实这两个词是有严格的区分界限的,如果用错了,会贻笑大方。

特定名称,秩序井然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是非常讲究男女尊卑、老幼区别的,那是一个统治的社会,所以自然是秩序井然,规定严格。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2)

什么人在什么场所做什么样的事情都会有相应的规定,不能够随意僭越,如果敢破坏了这些规矩,轻则面临的是皮肉的惩罚,重者面临的是杀头的危险,所以普通百姓只能老老实实听从官方的安排。

死亡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虽然说生老病死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去避免。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3)

但是我们中国是一个非常含蓄的国家,不会直接把死字挂在嘴上,一是因为这样对死者以及死者的家庭不尊重,二是因为这个字看起来非常冰冷。

我们可以用其他的词语去代替它,不同的地方,也会创造不同的死亡替代词。

对于皇族里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君主死亡了才能用“崩”,妃嫔去世则是“薨”,千万不能搞混,否则就会闯下大祸。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4)

这也是我们文化的一种体现长幼有序,尊卑有差,处处体现着一种秩序感。

从这些死亡的代名词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古人的智慧,他们把我们国家的含蓄以及人性化都传达到了极致。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5)

同时这也是儒学中礼的一种体现,我们早在很远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礼记》这本书,它里面规定的也就是我们的日常习俗及礼仪,规范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这些东西,就这样代代相传,最后传给了我们今人,与其说这是一种规定,倒不如说这是一种约定俗成。

生而为人,我们愿意对去世的人送上最高的尊重,所以我们不会直接说“死去”。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6)

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特殊身份的人的去世,比如僧侣,我们要说“圆寂”,这个词语听上去就富有美感,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无上尊重以及怀念。

不同形式,讣告各异

提到去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词,那就是讣告,这也是我们日常中一个很常见的名词。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7)

这也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大多使用的一种形式,比较广泛。

这种形式的讣告十分简单,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把某人去世的姓名,身份,时间,地点都说清楚,起到一个告知的目的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多余的信息。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8)

还有一般来说就要严肃和正式很多,只会用在一些公众人物身上,而且发布的渠道会是官方的媒体,广而告之。

详细说明这个人的生平经历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以及后人对他的思念,这样的讣告似乎就是为了达到一种宣传的目的以便让后人纪念他,感念他的功德。

当然,不管是何种形式,人在去世之后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的印记,与其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不如好好把握当下,认真生活,爱我们身边的人。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9)

其实死亡并没有什么好忌讳的,它就和出生一样,也是一个生命中轮回的一部分,非常常见而自然。

人生转瞬即逝,对于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失去才后悔。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10)

人生也是一场苦难的修行,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所以我们更应该看淡一时的得失,做那些让我们真正感到快乐的事情。

“享年”和“终年”,不可弄混

在讣告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两个字眼,那就是“享年”和“终年”,这两个词语其实非常相似,但它们两个的意思却一点也不一样。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11)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会把这两个字给搞混,认为它们两个可以随意通用,无伤大雅,也不会有问题。

这么想就错了,这两个词语其实是有非常严格的区分界限的。首先“享年”是对死者的一种敬爱和思念,蕴含了深厚的感情色彩。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12)

说明这个人在生前曾经对国家和人民做出过很多的贡献,或者说这个人非常大公无私,他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和升华。

当然对于这样的人物的去世,我们也是非常悲痛的,所以我们会说一个人最后享年多少岁。

但是“终年”的意思就和“享年”完全不一样,“终年”这个词语看上去非常客观中立,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只不过是交代事实。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13)

不管是在我们的私人讣告还是国家公开的讣告中,我们一般都不会使用“终年”这个词语,而是会使用“享年”。

如果说用到“终年”这个词,表明这位死者在生前并不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仰与怀念的人,很有可能还曾经对我们不友好,所以我们也不会使用带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14)

毕竟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人情味的国家,尽管我们素未谋面,但是我们还是愿意以最大的宽容和真诚去对待每一个人,对待死者更是如此,因此我们会更愿意用那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对于官方的媒体来说,在用这两个词的时候更要高度注意,如果用错了,就不仅仅是字面的错误,更会误导大众,造成舆论引导上的错误,后面也很难弥补。

人去世官方怎么表达(表达去世的享年)(15)

死亡看起来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客观面对,我们也应该放平心态。

我们不难恐惧死亡,对这个词语大惊失色、敬而远之,而是应该积极面对。

中国其实很缺少那种死亡教育,一提到去世,我们也总是感到非常晦气,甚至对一些职业都抱有特殊的偏见,比如说入殓师,大家总会对他们有所非议。那么,大家还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