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最孤独的十首诗(杜牧的好诗不胜枚举)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将至,南国大地已经是海棠正火,梨花飘雪,草长莺飞,雨润如酥的美好时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节日,家人团聚,出游观赏,上坟扫墓,风俗多样而又色彩浓郁。
说到清明,我们自然会想起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提到杜牧,我们也会自然想起那首极具艺术价值的《清明》。千百年来,清明与杜牧,杜牧与清明仅仅连在一起,二者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他的这首《清明》也因此被誉为清明诗的千古绝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首小诗,短短二十八字,浅显易懂,有如白话。没有一个生僻字,没有一个华丽辞藻,没有一个历史典故,毫无造作之痕。但却鲜活生动,意境优美,读后余音邈然,回味无穷。
按照古诗的起承转合,按照篇法的自然顺序,画面徐徐推出。
首句“起”:交代时间、环境、气氛,纷纷细雨的清明之日;第二句“承”:自然承接,人物出场,人物的心情亦如天气——纷乱凄迷;第三句“转”,如何摆脱这种心境呢?直接逼出第四句;“合”:“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本诗最精彩的部分,全诗戛然而止,再不肯多费一言。
行人如何去喝酒,避雨,消愁,均在篇幅之外,杜牧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为读者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画面,留下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此诗的高妙,“有余不尽”即“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牧童遥手一指,“遥”似乎很远,但一个“指”却又似乎抬眼可见。若很远,就没有下面的艺术若很近,又没有了含蓄无尽的韵味。目光所及却又不是抬脚就到,妙就妙在这不远不近之间。
杜牧笔下牧童的一“指”,“指”出了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杏帘在望”;“指”出了俏皮灵动的中华民歌《小放牛》;“指”出了享誉千年的“杏花村”美酒。“你要吃好酒就到杏花来”成了杏花美酒千百年的广告语。
但是,杜牧和牧童万万料想不到,多少年后,因为这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引发了后人旷日持久的“杏花村”商标争夺案。
上世纪八十年代,争夺“杏花村”商标的案件在中华大地连绵不断,此起彼伏。安徽贵池,山西汾阳,湖北麻城,江苏南京及江苏徐州等二十多地纷纷参战。几番论证,几番淘汰,最后剩下了安徽贵池和山西汾阳。但这两家仍是各不相让,不惜对薄公堂。又是几经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酒的商标权归属于山西汾阳,旅游的商标权则为安徽贵池拥有。
贵池人笑了,他们的“杏花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游客络绎,他们赚得是盆满钵满。汾阳人也笑了。他们的“杏花村”汾酒不但走出国门,捧回巴拿马国际金奖;汾阳更成了中华酒文化发祥地,他们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杏花村究竟在哪儿?只有长眠地下的杜牧和牧童知道,但是能为后人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这是他们未曾想到的。
另外因为这首诗诗情太美,布局太妙,所以后人又把它改编成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宋词里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元曲里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它还被改编成散文,话剧,微电影,故事,小说等等,因为它具备了这些文学形式的必要元素。一首小诗,在烟波浩渺的诗海里,能有这样的延展性,实属罕见。
春雨霏霏,春风曳曳。一个成年人青衫落拓,形容瘦损。也许是祭奠归来,也许正赶路他乡,于是呈现出一幅雨中问路图。牛背上的牧童正在吹笛,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满脸嬉笑,随手一指。远处,杏花掩映的村庄,酒帘高挑。一老一少,一喜一忧,这是我心中杜牧笔下的《清明》。
有人说,假如收藏了五万余首作品的《全唐诗》缩减为五首,杜牧的这首《清明》也会理所当然入选其中。
不说《阿房宫赋》,不说那些伤今怀古力作,杜牧的好诗不胜枚举。其实,仅凭这首《清明》,就足以让杜牧“杰出”;就足以让杜牧不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