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趟与次是什么关系(汉字解密学学学半是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汉字趟与次是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汉字趟与次是什么关系(汉字解密学学学半是什么意思)

汉字趟与次是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学”字。

“学”字甲骨文写法最常见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上面一个叉下面像个圆门;另外一种是一双手当中一个叉,下面像个房子。有的写了一双手,有的没有手,但多数甲骨文都有手这个部件。有的字一双手中间写一个叉,有的写两个叉,形成“爻”字,表示用手摆弄蓍草或小木棍等算筹的样子。

我们把有代表性的“学”的甲骨文字形跟“教”的甲骨文字形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学”字比“教”字多了一双手,还多了一个像房子一样的部件。这个部件究竟表示什么,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是六,也有人说是房子。

金文的“学”字的下面还多了一个表示小孩的“子”,强化孩子摆弄算筹学习的情形。从金文来看,将这个部件解释为表示房子的“宀”也说得通,强调孩子在房子里学习,甚至可以把“宀”看成是专门的教育场所,这种场所就是“学”,不过甲骨文里没有这个“子”,所以能否将这个部件看成专门的教育场所,还不能确定。将这个部件解释为“六”也未尝不可,一个叉表示五,像房子的这个表示六,这里两个字形都不表示确指,只是合起来表示各种数目。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致弄清楚“学”字早期的意思了,就是小孩在房子里摆弄算筹学习数字的情形。

有的金文类比“教”字,在学字的右边也加一个“攴”

小篆“学”的字形仍然保留了这个部件,只是变成了圆转弧形的笔画。

隶书和楷书的“学”没有“攴”这个部件。楷书的“学”是将小篆的除“子”的部间件写成楷书的这个形式,将小篆圆转的笔划写成平直的笔划,最后写成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学字的繁体的样子。

现在我们常用的简化字“学”,是字的草书楷化的字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学”字是“斅”(xiào)(“敩”)的简化形体。“斅”有两个读音,一个读xiào,另一个读xué。读xiào的时候,意思是“让人觉悟”,这个意义和教一样,后来一般都用 “教”这个字形;学就是模仿、效法,这个意义就写作“学”。这样字形和意义就分开了。“《尚书》中有一句叫做“斅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是为学的一半。由于简化的原因,现在有时候写成“学学半”,如果不了解学字的字形发展和意义分化,是不容易理解的。

学习的场所也称学,这就是学校,但古代的学校有不同的称呼,《孟子》说:“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xiáng),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意思是说夏朝的学校叫校,殷商的学校叫序,周代的学校叫庠,但学是夏商周三代共同的名称。细说起来,“校”的本义是刑具,后来引申指教育孩童习武的场所,随着教育内容的扩大,校就泛指教祭祀礼仪、教射箭、教写字、教算数等的场所。“庠”本来是养的意思,重点在通过养老的活动,对年轻人进行孝悌教育。序本来是指教射箭的场所,后来成了教贵族子弟的场所。所以校、庠和序本来都不是官学,而是乡学。

《礼记·学记》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有学”是说设在天子或诸侯国的国都的学校才叫学。

学习可以获得知识的增长,所以“学”又可以表示学问。专门研究某一领域的学问,可以形成流派,这叫学派。

韩非子在《显学》篇中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就是说当时显赫一时的学派是儒家和墨家学派。

学现在还常用来指学科。例如经济学、文学、汉字学等等。

这就是今天“学”字的内容。

下期预告:

《汉字解密》讲了这么多期,明天终于要讲到汉字的“字”了,传说仓颉造字时惊天地泣鬼神,但字原本并不是文字的意思,那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一般只有一个名字,古人为什么要分别起名和字呢?湖北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李治平明天为您讲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