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到底是什么样的(吴承恩是如何成为西游记的作者的呢)
现代可考证的,最早的明百回本《西游记》,大约是在嘉靖初年出现的鲁府刊刻的《西游记》,它是百回本的原本初刻。
稍后又出现据鲁府本重刻并加上陈元之序的本子,其刊刻时间当在嘉靖十一年。现存四个明百回本则都源出这个陈序本。其中一枝是据陈序本重刻的,有万历十五年前后金陵唐氏世德堂坊刻本,有天启、崇祯时刻的李卓吾评本。还有一枝是据陈序本又略有删节的本子,最早的一种删节本应出现在嘉靖后期,现存的在隆庆前后所刻的唐僧本和可能在万历三十一年刊刻的建阳书坊杨闽斋本,都据这个删节旧本又各自再有所删节。
也就是说吴承恩为百回本《西游记》作者之说不能成立。
百回本的原本初刻在嘉靖初年就已出现,而吴承恩其人一般估计公元1500年即明弘治十三年才出生,到嘉靖元年即公元1522年他才二十二三岁。不大可能写成百回二十卷的大部头《西游记》,而且写得如此“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此外,根据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前些年撰写了《百回本西游记是否吴承恩所作》的论文,我们可以看出,吴承恩《西游记》是部地理类书籍。吴承恩曾仕明荆王府的纪善官职,从他的故乡苏北淮安到湖北蕲州的荆王府正可说是“西游”。
那么西游记的真正作者是谁呢?
其实早在元朝,西游记的作者就有公论。
全真教
元朝秦志安在《金莲正宗记》谈到丘处机的作品,明言《西游记》是其作品
所有歌诗杂说、书简论议、直言语录,曰《磻溪集》、 《鸣道集》、《西游记》,近数千首,见行于世。
元末明初的陶宗仪在其《南村辍耕录》中,亦提到丘处机的西游记:
十一月,至邪迷思干城。壬午三月,过铁门关。四月,达行在所。时上在雪山之阳,舍馆定。入见,上劳曰:“他国徵聘皆不应,今远逾万里而来,朕甚嘉焉,赐坐,就食。设二帐于御幄之东以居之。约日问道。以回纥叛,亲征,不果。至九月,设庭燎,虚前席,延问至道。真人大略答以节欲保躬、天道好生恶杀、治向无为清净之理。上说,命左史书诸策。癸未,乞东还。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甲申三月,至燕。八月,奉旨居太极宫。丁亥五月,特改太极为长春。七月九日,留颂而逝,年八十。至元己巳。(正月)旨诏赠五祖七真徽号。而曰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已上见《磻溪集》、《鸣道集》、《西游记》、《风云庆会录》、《七真年谱》等书。
之后明末的伍冲虚在其《天仙正理直论》里,提到《西游记》作者是丘处机
邱真人西游雪山,而作《西游记》,以明心曰心猿,按其最有神通。
清朝初期的《西游证道书》,汪象旭冠以元代虞集的序及《丘长春真君传》文,表明丘处机是《西游记》作者。
那么为什么之后没有人说丘处机是《西游记》的作者呢?
1795年,钱大昕从道藏中抄出丘处机弟子李志常撰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并认为这就是其他人误以为的丘处机的《西游记》。
钱大昕的逻辑,大概是除他以外的其他人分辨不出丘处机和其弟子李志常,也看不出《长春真人西游记》和《西游记》的区别。
然而我们都知道,秦志安、陶宗仪所处的年代,正是西游记的衍生作品大行其道的时代,如元代作家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正是诞生在那个时代。更何况,秦志安本身就是全真教弟子,是丘处机的徒孙,负责部分编辑、校对元朝《道藏》的工作,在他负责编撰《道藏》的时期,李志常就是全真教的掌教,秦志安作为全真弟子,怎么可能连祖师和掌教师叔的著作都分不清呢?
之后,“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卷九里记载:
有户姓吴的人家请人扶乩占卜,结果一个自称叫邱处机的大仙降临乩坛。一个客人问道:“《西游记》真的是仙师所作,用来阐述金丹奥旨的吗?邱大仙回答“是的”。客人又问:“那么书中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东城兵马司、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科,都和明朝的制度一模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只见这时大仙占卜的乩忽然不动了。客人再问时, 邱大仙却一言不发,逃之夭夭了。
纪晓岚以西游记用明朝官职来否定《西游记》非明前作品。
然而我们都知道,明初的《永乐大典》13139卷载有“梦斩泾河龙”一篇,称引自《西游记》,共1200字左右,文字内容与现在看到的《西游记》第十本基本相同,已经证明《西游记》确实是明前作品。
更何况所谓锦衣卫等称呼并非明朝独有,如《金史》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有:
奉送使副率太祝捧御容匣出,宰执以下分左右前导,出衍庆宫门外,俟御容匣升车,百官上马后从,旗帜甲马锦衣人等分左右导,香舆扇等前行。
《金史》 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二有:
初,国制,凡朔望常朝日,殿下列卫士,帘下置甲兵。正隆元年,海陵去甲兵,惟存锦衣弩手百人,分立两阶。
此外,根据朝鲜肃宗三年的《朴通事谚解》记载,元朝已经有《西游记》流行。
正因为《西游记》之前存在很多改变的同人作品,因此分析《西游记》作者时,大家普遍的思路是,先有各种题材,然后再由某人编撰成书。
然而我们都知道,若原著不达到一定水准,是不可能引起如此多的影响及关注,从而产生如此之多的衍生作品。然而事实上,从元朝起,《西游记》的相关同人作品就数不胜数,但文学上达到一定水准的,可以称得上最早的《西游记》原文,却一直未被发现。
也就是说,从古至今,只有一本《西游记》。并不存在先出现众多同人小说戏剧,再被人汇编成书的情况。自然,作为明朝后期的吴承恩,也不可能成为《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故居
那么,吴承恩是如何成为《西游记》的作者的呢?
《西游证道书》有篇题为“天历己已翰林学士临川邵庵虞集撰”的序,说《西游记》是“国初丘长春真君所纂”。由于此序是托名于元代大文人虞集的伪作,因此连带着“国初丘长春真君所纂”也被人怀疑。
之后清代学者钱大昕从明正统刻《道藏》的“正乙部”中抄出《长春真人西游记》原书,道光时又被刻入《连筠簃丛书》广为流传后,大多数学者因为文献不足,不够谨慎,所以更加怀疑丘处机是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的说法。
而在乾隆时期出现了另一种说法,有位籍贯江苏淮安的学者吴玉搢认为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是他同乡明朝人吴承恩。在他撰写的《山阳志遗》卷四里说
天启旧志列先生(指吴承恩)为近代文苑之首,……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书中多吾乡方言,其出淮人无疑。
“圣人”鲁迅
后来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胡适的《西游记考证》都采用了吴玉搢这个说法并对吴承恩的事迹作了考订。
之后于1938年4月,延安建立了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鲁艺汇集了包括茅盾、冼星海、艾青、何其芳、华君武、孙犁在内的当时延安一多半的文艺家,培养了穆青、贺敬之、王昆、于蓝等一大批杰出学员,堪称“群英荟萃”。
学院以鲁迅命名,本身就包含着当时各界对文艺发展的期望。当时鲁迅有“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现代中国的圣人”等美誉。在《创立缘起》中,直言创立初衷:
我们决定创立这所艺术学院,并且以已故的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这不仅是为了纪念我们这位伟大的导师,并且表示我们要向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大踏步前进。
新中国建立后,鲁迅的地位更是进一步被巩固,我们从小学起,就能不断领略其著作。吴承恩作为其考证的《西游记》作者,从此也就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