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

这些天台北故宫文物损毁的事情不断发酵,引起大家的热议。

几次新闻报道损毁的文物有“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清乾隆青花花卉盘”,以及《黄河兰州浮桥图》。

台北故宫有将近70万件文物,4件文物可以说是“九牛一毛”。最近看各种视频,有一个评论经常出现:“当你在表面看到一只蟑螂的时候,说明在底层已经有无数只蟑螂”。4件文物的损坏可能预示着台北故宫很多文物都已经遭到损毁,这才是大家真正气愤、难过的点。甚至有人认为台北故宫的很多真品都已经被掉包,假的东西自然不怕损坏,也无需在平时工作中小心对待!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1)

损坏的三件瓷器

最初爆出损坏的是“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清乾隆青花花卉盘”这三件瓷器,都呈现碎裂的状态。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台北故宫发布调查报告,并邀请记者入馆,在馆内多媒体室播放三件文物损毁时的关键视频。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2)

根据台北故宫初步提供的调查报告,前两件文物在整理过程中已经出现裂缝,裂缝可能是把文物放进存放铁箱后因为按压、挤压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说,这两件还可以归为“自然损坏”,那清乾隆青花花卉盘就是绝对的人为破坏了。

视频内的工作人员以为蓝布盒中所有文物已经全部拿出,就想把蓝布盒倒放,结果盒中还未拿出来的两件瓷器滑出,工作人员迅速接住一个,但另一个,也就是清乾隆青花花卉盘还是落在地上摔碎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3)

台北故宫方面也放出了给这两名工作人员的处分,其中一人记大过一次,另一人记申诫两次。

不论是因为积压碎裂还是人为摔碎,在文博考古领域来说,都属于文物的二次损坏,在文保工作中都需要尽力避免。

这三件文物的损毁勉强还可以算作主观上的无意,那《黄河兰州浮桥图》的破坏就纯粹是故意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4)

先简单了解一下这幅《黄河兰州浮桥图》。这幅画是清朝同治年间的画作。画面中有城垣建筑、名山名刹、黄河水车、铁索浮等一系列金城兰州特色风貌,记录了150年前兰州城的生活场景,价值很高!

很多新闻标题都用“削足适履”来形容对于这幅画的破坏。原因是这幅画有点长,放不进特定的空展柜,所以不是换展柜,而是把画裁掉了一部分,放了进去!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5)

多么可笑!就用最俗的价格来说,传世名画和展柜哪个贵哪个便宜一目了然,把贵的、甚至是无价的名画裁了去适应展柜?在我看来,这不是业务能力的问题,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干不出这事儿。

自己就是文博考古专业毕业的,非常理解文物跟展柜不适配的情况。

文物的尺寸五花八门,但一个博物馆的库房容量却有限,做不到为每件文物都专门定制一个展柜,每次布展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已经选择的文物放不进展柜的情况。遇到这种问题,首先得看看这件文物是不是这次展览的核心文物,如果是核心,需要独立展柜,那就得去定制一个。如果是非核心,还有可以替代的同类型文物,比如说这个展览是通过丝绸制品图案去了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那如果原来选中的那件因为自身尺寸或者和它搭配文物的问题而无法放进展柜,那就换一件同类型尺寸比较小一点的文物,不影响展览主题的阐释。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6)

文物展柜展台摆放设计

对于书画类作品,尤其是那种很长的画作,不需要全部展示,可以根据展柜将最有特色、最适合展览主题的部分展示出来就好了。所以在博物馆中会看到很多画作都是用横着的平柜,在文物展牌上写着“局部”。

在“削足适履”将名画裁剪的消息爆出后,台北故宫方面相关人员出来解释,声称自己并没有裁剪文物,而是把原装裱的花绫左右各裁掉了一部分,这些花绫是1930年用来接裱文物的,不属于文物,且事后也做了修复工作。

在我看来,这个说明不是解释,而是狡辩。

文博界对于文物收藏有个说法,叫做“为了未来而收藏”。简单地说,就是要多注意当下一些物品、甚至是音视频等的收集。在我们看来非常平常的东西,也许是在几十年后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记,可以让后人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这几年很多抗议物品的收藏、相关展览的举办就是很典型的“为了未来而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7)

所以说文物早都没有了严格的时间界限!台北故宫相关人员虽然没直接把画面裁了,但1931年的花绫当然也属于文物,它是这幅画历史传承的重要见证!

更有意思的是,这幅画的损坏时间为2012年,也就是十年前,且做了这件事一名姓林的科长不仅没有受到处分,还得到了提拔!

爆出十年前这个文物损坏新闻的是民进党,他们指责在马英九任期内,国民党不重视文化和台北故宫文物。关于台北故宫三件瓷器损毁的相关调查还没有出最终的结果,“文物损毁”就成为了两党斗争大作文章的工具,你爆料我任期内的,我就爆料你任期内的,关于未来博物院文保改良措施却鲜有人提。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8)

文物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不应该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且人人都有保护他们的义务。台北故宫的很多文物都是在抗日战争背景下,故宫博物院打包南迁的文物,是中华文明的浓缩,是中国苦难的见证,它们理应得到爱护和尊重。

在舆论的压力下,台北故宫承诺用两个月的时间将历年记载有修复记录的359件瓷器进行对比核查。且在18年后,首次开放存放瓷器的“山洞库房”。博物院现任院长吴密察带大约60名媒体记者和民意代表进入后山库房“开箱”检查,并向外界公开展示文物如何打包装箱。

台北故宫博物院被曝损毁三件珍宝(台北故宫被爆损毁的四件文物)(9)

作为一名文博专业毕业的人,真心希望台北故宫提供给大众的不只是一份调查报告,而是今后更加严密、严谨的文保措施,保护我们的文物!保护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