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小学校改厕工作的指导思想(农村中小学改厕 要从如厕开始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郝孟佳)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的有关情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农村中小学改厕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工作,要从如厕开始就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护公物的文明意识,规范学生如厕行为,提升学生卫生健康文明素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推进中小学校改厕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推进中小学校改厕工作的指导思想(农村中小学改厕 要从如厕开始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

推进中小学校改厕工作的指导思想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郝孟佳)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的有关情况。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农村中小学改厕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工作,要从如厕开始就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护公物的文明意识,规范学生如厕行为,提升学生卫生健康文明素养。

刘昌亚表示,以前,农村学校旱厕蹲位不够、男女蹲位比例不合理、地面高低不平、容易积水、设施不全,确实条件非常差。“现在改的主要还是非卫生厕所,我们要提升整个农村文明的程度,如果孩子们养成了文明的习惯,一定会影响到家庭,一定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在发布会上表示,贵州很多农村学校原来都是旱厕,甚至有些学校就没有卫生厕所,厕所革命改善了农村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厕所改造之后,整个校园文明也有了很大提升,对乡村文明的振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广大的老百姓和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孩子的关心,对未来的关心。

在河南省修武县大位村小学校长马静看来,通过中小学厕所革命,学生的文明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第一,如厕之后,孩子们用过的手纸知道入篓,也能及时洗手,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二,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管理,打扫厕所卫生,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低年级的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规范如厕,还体会到要爱惜哥哥姐姐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第三,孩子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厕所就应该是干净、卫生的观念在孩子们的心中慢慢树立了起来。孩子们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等文明意识,还有保持个人清洁卫生的健康意识更强了。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