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心灵跟着电影去旅行(观影海洋天堂爱)

放飞心灵跟着电影去旅行(观影海洋天堂爱)(1)

《海洋天堂》因着李连杰、文章的名气得到大家的关注,加上周杰伦演唱主题曲,在很多人期待在2010年6月上映了。片子出来后不负重托,观影的人人汹涌落泪,感动的一塌糊涂。

父爱母爱的温情主题本身就是很容易触动每个人心底最敏感的神经。故事其实很简单:患有肝癌晚期的的父亲王心诚(李连杰饰演)在有限的时间里要为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大福(文章饰演)找到栖息之地。但是奔波忙碌后才发现社会保障体系的空白无法给儿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归宿。

后来,王心诚凭借着自己对儿子的无限挚爱、不厌其烦的耐心完成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教会了大福坐公交车(行),教会他煮鸡蛋(食),教会他在海洋馆里拖地(工作)。这篇小文不从演员的演技和电影的表达手法上来评论,只谈一点自己在看片子时的个人感受。

如果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完善,估计就不会出来这部感人的影片。我不是讨论影片是否意在指出和针对我国目前社会的保障体系不完善。 我想说,正是因为无人照顾大福的尴尬局面,让父亲王心诚才有了“升华”父爱的机会。

父母爱子女,是天底下最纯洁最无私的爱,值得人尊重敬仰,即使面对儿子生病的事实接受不了母亲选择结束生命逃离也无人苛责。父亲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大福的生活起居毫无怨言嫌隙他是累赘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太少有人能做到了!现实里更多时候是这样:得知家里有残障儿童时,有的父母是想过遗弃的。或许由于经济原因,或许因为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痛苦。但这依然是普遍意义是上的父爱或母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

面对智障孩子,父母和众多人给予的只是同情,却忽视了尊重。因为孩子患病,就代替他做了所有事情,用着这个借口,溺爱孩子,忽视了帮助智障孩子进步和发展甚至向普通孩子一样学习的机会。

当父亲身患绝症时日不多,社会无法救助智障孩子大福时,父亲王心诚才被迫要像要求正常孩子一样要求大福,学会煮饭,学会坐车等基本生存技能,学会打扫拖地以便工作获得经济来源。开始的时候是逼不得已,后来父亲说“有些事情,我还是想让他明白”的时候,其实才是真正升华了“父爱”的程度。把大福像个正常孩子一样对待,要求。这种对待和要求本身就是种尊重。

放飞心灵跟着电影去旅行(观影海洋天堂爱)(2)

我们在面对弱者的时候,善良的人们给予的同情几乎都顺理成章了,潜意识里是站在道德的高处向下俯视,施以同情和帮助;忽视了其中缺失的尊重。

听过一个故事,街上有位乞讨者,有人往面前的碗里放五十、十元,乞讨者都只是漠然表情。有个人身上没带钱包,很歉意的上前握了握他的手,并拍了拍他的肩,说“兄弟不好意思。”但乞讨者却非常感动,几乎眼泪都要下来。

因为这个人虽没给他钱,但与他握手是一种朋友的身份,他得到了尊重。还有另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位衣衫华贵的女士买完东西路过一位没有下肢的乞讨者,双手提的袋子无法腾出手来,她蹲下来,让乞讨者在口袋包包里自己拿钱。姑娘的这一蹲,蹲出了她的高贵,蹲出了对他的尊重。

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面对弱者时给予同情的同时,也莫名其妙的带着优越感和高姿态。相比于丢钱的优美弧度,我们是否看见了自己的施舍和恩赐,强势对劣势的怜悯,自己是否也曾被人当做弱者怜悯过呢?是否看见了自己的浅薄和狭隘,灵魂深处的某种傲慢,某种偏见,某种如乞丐般的卑微。

放飞心灵跟着电影去旅行(观影海洋天堂爱)(3)

“难道他们也需要自尊,不是只需要钱吗?”

当我们有这种想法时,就已经是在轻视他们了。

他们,真的只需要钱吗?

谁可以帮谁做了所有事呢?

谁可以替谁做到生命的尽头呢?

常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爱他,不仅仅是煮好鸡蛋给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煮鸡蛋。若王心诚早些时候用正常孩子的要求,训练大福的生存能力,他们也许会创造更多的奇迹和成功。

放飞心灵跟着电影去旅行(观影海洋天堂爱)(4)

整个影片,印象深刻的除了大福模仿玲玲(桂纶镁饰演)扔鸡蛋的戏剧性片段,大福像一只鱼儿样在水里自由舞动,柴嫂董勇等的善良举动以外,个人认为影片高潮是在最后二十分钟左右。没有台词的画面却更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当看到大福一个人做车,煮鸡蛋,沉默拖地的时候,再坚硬的心也被软化,无声的力量。还有非常感动这句话,“大福啊。你要记住,爸爸就是那个海龟”还有,尤其尤其是最后很感人的那个画面,大福在水里抱着海龟……催人泪下。

欢迎关注个人

生活苦了吃颗糖:shklckt2015

听西安女子来谝闲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