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赵子龙长坂坡大战原文(三国志常山赵子龙当阳长坂单骑救主)
《三国志》魏书中明确记载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则无论其实际战斗力还是在战场上所立下的战功,必然应当极为可观,以致即便如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曹魏改权多有回护的史书,亦不得不承认其天下名骑的地位。但是,就是这支战斗力和实绩都应该相当不俗的骑兵部队,却在《三国志》中少有关于其实际的战绩记。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由于:虽然三郡乌丸在白狼山战役之后被曹魏军队收编,并随之南征北战且立下战功,但每当战斗结束之后记功时,其人却由于身为收编降卒的低下身份而受到曹魏军队内部的歧视。以致其功或者被一笔略过不提,或者被身为高级指挥官的曹魏嫡系将归于自身,甚全被其他政治立场更为稳固、思诚心更高的曹魏系部队所冒占。最终才会出现这种《三国志》相关记载中,完全没有属于三郡乌丸战绩的情况。
这一时期曹魏政权下的突骑三郡乌丸,虽然其实际上的确在跟随曹魏军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立下了足以匹配其天下名骑称号的赫赫战功,但是由于其受到曹魏政权出于政治顾虑而采取的敌视政策影响,其战功并无明确文字记。这样一来其政治地位,自然也由于曹魏政权对于东汉曲州突骑的歧视,而始终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投降曹操的荆州牧刘琮
蜀汉政权将收编的突骑改名为突将,对该部队基层士卒皆给与了将军的军官身份,从而将其打造成为完全由军官组成的精锐部队,以显示其具有远高于一般蜀汉部队的强悍战斗力和崇高地位,出现在《后出师表》中所列的众多蜀汉精锐部队中。其虽然号称乃刘备征战四方时“数十年之内所到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但按其“突将、无前、叟、青羌、散骑、武骑”的排列顺序看来,则即使在这些闻名于世的蜀汉精锐部队当中,突将也当之无地名列首位,不仅是蜀汉军的精锐,更是精锐中的精锐。
在实际战绩方面,虽然《三国志》中的蜀书篇幅为魏蜀吴三书中最短,不仅小于魏书的三十卷,甚至小于吴书的二十卷,仅有十五卷而已,故其记载极为简略,不甚详尽。但即便是在这极其简略的记载当中,同样还是可以找出关于这支蜀汉突将部队的战绩。如身为突将指挥官的赵云传记中,就有“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的相关记载。
曹军三郡乌丸对战刘备的白马义从史称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南下攻略荆州并迫降荆州刺史刘琮之后,“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辐重,轻军到裏阳。属先主已过,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辐重”。由此可见,此战中追击刘备的曹军先锋即全部由精骑五千的骑兵部队组成。按此时曹操已然收服三郡乌丸为己所用,则虽然此处并未明确出现三郡乌丸的字样,但从这支曹军骑兵能够进行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的强行军,并在长途急行军后人困马乏的不利情况下,居然还具有能够将刘备军击潰并大获其人众辐重的强悍战斗力看来,则其中很可能拥有相当数量、甚至根本就全是由从小习惯于生活在马背上且视长途骑乘战马进行战术机动为家常便饭的三都乌丸组成。
三郡乌丸既然号为天下名骑,其战斗力当然极为强悍。反观此战中的刘备军方则是扶老携幼,以致陷入“众十余万,辐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的窘境,无法顺利展开战斗队形,自然在乌桓突骑的猛烈冲击之下难免败北的命运,以致刘备本人亦不得不弃妻子命但就在此时,由原公孙瓉属下汉人边都突骑和白马义从残部所组成、此时由赵云率领的突将,却在长官赵云亲自“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的带领之下,从曹魏三郡乌丸的追击和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并最终成功保全刘备家小皆得免难。按赵云及其下突将,与曹魏的三郡乌丸原本同属东汉幽州突骑。赵云等之前又在公孙瓚麾下与当时归附袁绍的部将交战多年,彼此其骑兵根底。
加之公孙立志扫灭乌桓,而乌桓则以略有汉民合十余万户为报复,双方间早已结下血海深仇。故此次重新见面,虽然两支幽州突骑旧部的战场和政治立场,早已随着公孙瓚、袁绍等人的先后败亡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其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所激起的斗志却反而更为强化此战的最终结果,曹魏属下的三郡乌丸以其兵力和整体战略上的绝对优势获得了当阳长坂一战的胜利。
单骑救主的赵云
但赵云麾下的突将却也在寡不敌众和兵败被围的绝境中,成功保护主公刘备及其家小杀出重围,使得曹军企图凭借一日夜行三百里的强行军奇袭战术,击溃甚至彻底消灭刘备军的战略意图最终破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此战的确是由三郡乌丸所属的曹军获得了胜利,但是赵云和突将们即使是在战败被迫突围时,却也以其孤军奋战表现出了不亚于甚至是凌驾于三郡乌丸之上的强悍单兵战斗力故突将此次当阳长坂之败,并非敗于其战斗力不及三郡乌丸,而是败于其不过数百人的部队规模,在面对多达精骑五千的三郡乌丸时寡不敌众,更是败于刘备军此时的整体战略形势不及曹操军但也正是由于赵云及其魔下突将在此次战败过程中,成功保护刘备及其家小,挫败了曹军彻底消灭刘备的企图,这才使得刘备获得喘息之机并进而与孙权联合,利用曹操军先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这种急于求成并且已经逐渐成为强警之末的冒险战术,最终于当年十ー月“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获得赤壁之战的大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赵云下突将在当阳长坂这次失利中的奋勇救主,实际上对最终孙刘联军获得赤壁之战的反攻胜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后代的小说家遂通过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最终在评书、演义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中,形成了脍炙人口的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故事。在长坂坡故事中,赵云一人“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的神勇表现虽然系后代小说家的艺术夸张,但却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真实历史上此战中赵云及其下突将的英勇奋战。
定军山大战在裴松之为《三国志.赵云传》作注时,所引用相关记载中,还有另一则有关于赵云及其麾下突将更为详细的战绩记载。此战发生在当阳长坂之战的十一年之后,即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正月至五月的刘曹汉中之战,史称此战之初,刘备军于当年正月“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向与其在汉中相持经年的曹军挑战。
定军山黄忠斩夏侯
结果曹操军的汉中方面军主将夏侯渊中计,在亲自前来“引兵争之”的过程中,遭到刘备军大将“讨虏将军黄忠乘高鼓噪攻之”的猛烈反击,结果“渊军大败”。刘备军遂获得“斩渊及益州刺史赵题”的辉煌战果。虽然夏侯渊部下的曹魏名将张郃在夏侯渊阵亡后,受到同僚“督军杜袭及渊司马太原郭准”的一致拥戴,“权宜推郃为军主”,并“收敛散卒”以“按兵勒阵,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暂时稳住了曹军残部的阵脚。
但是主帅夏侯渊阵亡和定军山战役大败,毕竟还是使汉中曹军陷入了“新失元帅,军中扰扰,不知所为”的困境当中。面对汉中战区陷入如此不利的局面以及刘备军的乘胜进攻,原本身居长安为夏侯渊军担任战略支撑的曹操本人,遂于当年三月亲自领大军“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意图与刘备军展开决战,并为夏侯渊复仇。
面对来势凶猛的曹操本队主力,刘备遂一改之前击斩夏侯渊前后的积极进取战术,转而采取“敛众固守,终不交锋”的拖延战术。史称在刘曹两军相持期间,此前立下斩杀夏侯渊大功的黄忠在获得曹军“运米北山下,数干万囊”的情报之后,遂“以为可取”,决定出兵截断曹军粮运在此次劫粮任务中担任黄忠偏将“随忠取米”的赵云,在完成任务并先行撤军回营之后,发现主将黄忠“过期不还”。
名将张郃
担心其可能被曹军围困的赵云,遂“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以为接应。不料却正巧“值曹公扬兵大出而恰恰“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众大至”,与曹操军主力相遇,按此战中时任刘备魔下“军师将军”一职并负责镇守后方的诸葛亮,曾经在前一年四月至六月期间向刘备“急书发兵”,即要求成都派遣援兵。
出于倘若刘备全军皆北上汉中与曹军交战,恐将造成后方成都兵力空虚的顾虑,杨洪以“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之语,说明此次汉中会战直接关系到刘备政权的成败存亡,故必须不借一切代价获得胜利。因此提议诸葛亮采取“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粮”的全国总动员体制,全力支持汉中前线。
按蜀汉于公元263年、后主灭亡时,其全国将土总数为“十万二千”,则此次刘曹汉中会战,采取全国总动员体制的刘备军总数当在十万左右。但即便如此,刘备面对曹操亲率的本队主力,却不得不采取敛众固守终不交锋的拖延战术。由此可见,此战中曹操军的总数量必然超过刘备军的十万,甚至很有可能通近二十万之众。
子龙浑身都是胆故此次赵云与曹操军主力突然遭遇,赵云一方仅有数十骑,而曹操军方面则是曹操本队主力扬兵大出,其至少当有数万之众,双方在兵力上的差距达到1:1000的比例。但是面对这种几乎毫无胜算的局面,赵云及其麾下突将面对曹军大队,先祭出蜀中突骑最擅长的正面集团冲锋战术,指挥全军奋勇“前突其阵”。待击溃曹军先头部队的阵型并迫使其退却之后,赵云再转而指挥所部“且斗且却”,慢慢向后撤退。在此过程中,一旦有如部“将张著之类的突将成员由于“被创”而“陷敌”,赵云更是亲自“复驰马还营迎著”亲身犯险对其予以教援。
面对赵云及其麾下突将的强悍战斗力及其决不放弃同僚的拼死作战,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曹军前锋,居然一时之间因无法抵挡而“军败”溃退,只能凭借人数优势“已复合”,不断对赵云孤军发动人海冲锋,并最终在这种一进退的拉锯追击战中,跟随赵云所部的撤退路径“追至围”。面对曹军大队通近本军营寨的危急局面,赵云采取“更大开门,偃旗息鼓”的心理威慑战术。
与刘备军相持日久、不知对方底细的曹操军遂为赵云的心理战所惑,“疑云有伏兵,引去”此时,赵云旋即再利用天色将近傍晚,曹军久战不利之后士气衰落,又不知刘备军虚实的弱点,进一步采取“雷鼓震天,惟以强弩于后射公军”的心理战攻势。结果曹操军果然中计,自以为被赵云小股部队的诱饵战术引入刘备军优势兵力的包围圈中,遂“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最终大败而还。
虽然此战最初,黄忠对于曹军运米北山下的引兵欲取之作战最终是否得以成功,相关记载并未提及,但从黄忠并未在此战中被曹军击灭及其后曹军在与刘备军的对峙中逐渐陷入“积月不拔,亡者日多”"的困境,以致曹操最终不得不于当年“夏,五月,引军还长安”的记载来看,似乎刘备军所采取的本队主力敛众固守终不交锋,同时以黄忠等人不时采取奇袭战术破坏曹军粮运的战略实施得相当成功。
但在这种奇袭劫粮作战的实施过程中,黄忠等人所率领的奇袭部队存在遭遇优势曹军围攻的隐患,很可能会引发刘备方面希望尽力避免的双方主力决战,所以带有相当大的危险性,而赵云此次猝然遭遇曹操军主力,其非但没有向刘备本队请求支援,反而还以寡击众大破曹军。
诸葛卧龙
这一出乎两军实力对比和意料之外的结果,毫无疑问对此后曹操军实施针对刘备军的反奇袭、反劫粮作战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威慨,同时也提高了黄忠等人继续实施奇袭劫粮作战的安全系数,从而最终为刘备达成其“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的战前预言,并最终获得此次汉中会战的胜利。所以,刘备才会在赵云此次大破曹操军之后的第二天一早“自来至云营围视作战处亲自对奋战有功的赵云及其属下突将进行视察,并对其给予“子龙全身都是胆也”的崇高嘉奖。
这种嘉奖并不仅仅是针对赵云及其属下突将所获得的优异战果,更是针对其以奋勇作战,对敛众固守终不交锋的刘备军整体战略所做出的服务和贡献。赵云及其麾下的边郡突骑、白马义从残部,不仅为刘备蜀汉政权提供了极强的政治正统性,而且在实战方面也立下了当阳长坂单骑救主、汉中会战以寡击众等一系列功绩,不仅赵云本人被刘备赞许为一身是胆,其魔下的蜀汉突将也由此成为蜀汉军中最精锐、地位最崇高的部队
后面的话最近身体抱恙,虽然之前积累的故事还有很多,但因为不舒服,无法打字,也提不起精神,人没有精神,做什么都没有兴趣,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身体健康,多运动多跑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