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的类型和发展历程(何谓辞)

①古代用以泛指文章、文辞《北史·刘璠传》:“少好读书,兼善文笔”后用以指文章的笔法,称文章的写作技巧为“文笔”如:文笔犀利②六朝人区分文体为文、笔把无韵的文章称为笔,有韵的作品称为文(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萧绎(梁元帝)《金楼子·立言》则泛指有情采的诗赋为文,议论叙述一类文章为笔后人论文也有区分文和笔的,如清代阮元主张有韵偶者为文,无韵散行为笔,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辞赋的类型和发展历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辞赋的类型和发展历程(何谓辞)

辞赋的类型和发展历程

  • 文笔

①古代用以泛指文章、文辞。《北史·刘璠传》:“少好读书,兼善文笔。”后用以指文章的笔法,称文章的写作技巧为“文笔”。如:文笔犀利。②六朝人区分文体为文、笔。把无韵的文章称为笔,有韵的作品称为文(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萧绎(梁元帝)《金楼子·立言》则泛指有情采的诗赋为文,议论叙述一类文章为笔。后人论文也有区分文和笔的,如清代阮元主张有韵偶者为文,无韵散行为笔。

  • 韵文

泛指用韵的文体,同散文相对。如歌谣、辞赋、诗、词、曲以及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等。

  • 散文

为区别于韵文、骈文,曾将中国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及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

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最早以“赋”名篇的为战国荀卿,今存《礼赋》、《知赋》等五篇。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在当时颇为盛行。以后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律赋”。

  • 辞赋

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辞因产生于战国楚地而叫楚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故又称骚体。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他虽继承了《楚辞》一些形式上的特点,但较多运用散文的手法,与“辞”已有不同。

  • 律赋

赋的一种形式,为唐宋科举考试所采用。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有严格规定。有的于题目之外,另出数字(通常为八字)为韵脚,如唐颜真卿《象魏赋》,即以“象悬国章道崇政理”为韵。

  • 骚体

亦称“楚辞体”。属“辞赋”一类。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所作《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形式。西汉枚乘著文,设吴客说七事以启发楚太子,题作《七发》。后人效仿其体,以作讽劝之文。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左思《七讽》等。《昭明文选》列"七"为一门。《隋书·经籍志》曾录有《七林》十卷,似为专收"七体"的文集。

  • 连珠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说是“借物陈义以通讽谕之词”,大多骈偶而有韵。起于汉代。晋傅玄谓其“辞丽而言约”,“历历如贯珠”,故名。今所见以汉扬雄《连珠》为最早。继作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称。

  • 骈文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世称四六文,即骈文中的一体。

  • 四六文

骈文的一体。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世称骈四俪六。《文心雕龙·章句》:“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此体形成与南朝,盛行于唐宋。如唐李商隐所作四六文,即称为《四六甲乙集》。但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典故,影响内容,故好的作品不多。

  • 乐府

①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②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文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 古乐府

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 古诗

①古体诗的简称。②后人对于古代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如《古诗十九首》。

  •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比较自由。

  • 古风

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已遭”。中有不少名篇。

  • 近体诗

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 今体诗

即“近体诗”。

  • 新体诗

形成于南朝齐永明时。《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这种诗体,讲究声律和对偶,是过渡到唐代近体诗的一种诗体。

  • 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 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 排律

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 绝句

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即载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 绝诗

即“绝句”。

  • 截句

即“绝句”。

  • 四言诗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 五言诗

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 五古

五言古体诗的简称。

  • 五律

五言律诗的简称。

  • 五绝

五言绝句的简称。

  • 六言诗

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 七言诗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

  • 七古

七言古体诗的简称。

  • 七律

七言律诗的简称。

  • 七绝

七言绝句的简称。

  • 杂言诗

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有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杂者为多。

  • 杂体诗

诗体中的一类。多从字形、句法排列、声律或押韵等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性质。如离合诗、回文诗、辘轳体等。

  • 离合诗

杂体诗名,有数种。普通的一种是在诗句内拆开字形,取其一半,再和另一字的一半拼成它字,先离后合。实际是文字游戏,汉魏六朝时即已有之。如汉末孔融有《离合作郡名姓字诗》、南朝谢惠连有《离合诗二首》等。例如谢诗第一首:“‘放’棹遵遥途,‘方’与情人别;‘啸’歌亦何言,‘肃’尔凌霜节。”放去方为文,啸去肃为口,文、口合为“各”字。尚有其他变格,大都无甚意义。

  • 回文诗

亦作“迴文诗”。杂体诗名。通常是指可以倒读的诗篇。有的可以反复回旋,得诗更多。多属于文字游戏。相传于晋代傅咸、温峤,诗皆不传。今所见有苏蕙《璇玑图》诗等。

  • 璇玑图

杂体诗名,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作。《晋书·列女传》载,窦滔因罪被戍流沙,其妻苏蕙织锦为《迴文旋图诗》以赠。唐武则天《玄机图序》,说它“五色相宣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后有人又为之寻绎,得诗更多。

  • 盘中诗

杂体诗名,题苏伯玉妻作。作品时代未详,一说汉代,一说《玉台新咏》列此诗于晋傅玄诗后,未署名,当亦傅玄作。诗中叙述伯玉使蜀,久不归,其妻于长安作此诗以寄,诉思念之情。全诗一百六十八字、二十七韵,主要为三字句,亦有部分七字句。旧说写于盘中,故称“盘中诗”。其读法由末句提示的“当从中央周四角”推测,盘为方盘,诗在盘中当如螺旋式的回旋,由中央及于四角。

  • 建除体

杂体诗名。宋严羽《沧浪诗话》中列有“建除体”,其体二十四句,从第一句起,每隔句冠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字,即自寅(夏历正月为建寅)、卯以至子、丑的十二辰的代号。今传作品,较早者有鲍照之作。

  • 八音歌

杂体诗名,为五言十六句,从第一句起,每隔一句冠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字,其式类似建除体。因“金、石”等为中国古代乐器的八类,统称“八音”,此诗体即以为名。宋黄庭坚《山谷诗外集》中有之,史容注引李淑《诗苑类格》云:“陈沈炯为此体。”

  • 神智体

杂体诗名,据宋桑世昌《回文类聚》载,苏轼曾作《晚眺》诗云:“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他不把诗写出来,而“以意写图,令人自悟”。苏轼持以难北朝使者,使者自以为很懂得诗,但看图后不知所云,极为惶愧,声言“自后不复言诗矣”。其实这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旧时以为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

  • 辘轳体

杂体诗名。律诗为八句五韵,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五首诗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故名。

  • 宝塔诗

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有增至八字句或九字句者。每句或每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

  • 藏头诗

一名“藏头格”。杂体诗名。有三说:①谓作诗律于末联方点明题意。《冰川诗式》:“藏头格: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具言所寓意之景与情而不言题意,至结联方说题之意,是谓藏头。”②“歇后诗”之对称,将诗句头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诗体明辨》:“藏头诗,每句头字皆藏于每句尾字也。”③将所言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如《水浒传》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即于四句首字中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 游仙诗

诗题名。借描述“仙境”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歌。梁萧统《文选》列为诗的一类,选录晋何劭《游仙诗》一首及郭璞所作七首。后世也颇有以此为题的作品。

  • 田园诗

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如东晋陶渊明的一些诗篇曾被称为“田园诗”的代表作。

  • 无题诗

诗人作诗别有寄托,不愿标明事题,故意用“无题”名篇,遂有“无题诗”的一格。或以诗的起首二字名篇,篇名不能概况全诗内容者,也属“无题”一类。唐李商隐集中《无题》诗较多。

  • 宮词

诗题名。以帝王宫中日常琐事为题材,或写宫女的抑郁愁怨,一般为七言绝句,唐代诗歌中常见此类作品。如王建有《宮词》百首。

  • 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祗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或祷祝之词。

  • 青词

亦称“绿章”。道教徒在斋醮仪式上写给“天神”的奏章表文。一般为骈俪体。因用朱笔写于青藤纸上,故名。唐李肇《翰林志》:“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书朱字,谓之青词。”宋人文集中亦常有之。明时道教盛行,词臣争以青词邀宠。

  • 序跋

序亦作“叙”,或称“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古代多列于书末,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等。后来一般置于书前,而谓列于书后者为“跋”,亦称“后序”。二者体例略同,因合称序跋文。有如今日图书中的前言、后记。

  • 书后

是对所读作品进行评价,或记述读后感想的文章,也可对其中论点提出补充、批评或反驳的意见。一般用散文叙写。

  • 题词

一作“题辞”。一般题在作品的前面。主要用来对作品表示赞许、进行评价或叙述读后感想。其性质与“序跋”相似,但大都用韵文体裁。用散文者篇幅亦较短。又泛指留作纪念的题写文字。

  • 赠序

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帙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唐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之人士……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的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已和序的原意不尽相同。

  • 箴铭

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是兼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文心雕龙·铭箴》说,二者“名目虽异,而警戒实同。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铭兼褒赞,故体贵弘润”。因其作品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之。

  • 座右铭

铭的一种。写后放在座位的右边,用以自警。《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常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 小品

随笔、杂感等短小文章的通称,如“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其名始见于公元四世纪时鸠摩罗什对《般若经》的翻译,他将较详的译本(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译本(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

  • 笔记

泛指随笔记录,不拘体例的作品。其题材亦很广泛。有的著作可涉及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许多领域,但亦可专门记叙、论述某一个方面。其体裁虽产生较早,而正式以《笔记》作为书名,则始于北宋宋祁。笔记的异名,有随笔、笔谈、杂识、剳记等。其铺写故事,以人物为中心而较有结构的,称为笔记小说。

  • 札记

亦作“剳记”。把读书的心得、体会或闻见所及随时记录下来、累积成篇之称。如清卢文弨有《龙城札记》、《中山札记》,又赵翼有《廿二史剳记》等。

  • 杂俎

与杂录、随笔相似。唐段成式所作笔记,命名为《西阳杂俎》。后世编纂书刊文集,常将无类可归之文,标目曰杂俎。

  • 语录

记录传教、讲学、论政及交际等的问答口语,不重文字修饰,故名。起始用于禅宗佛教记录禅师的言谈。后来理学家门人也用来记录其师论学之语。如宋时程颢、程颐门人把二程有关哲学、政治等言谈编为“语录”,又有朱熹辑成《二程遗书》。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进语录于朝,如宋倪思即有《重阳节馆伴语录》一卷。

  • 记叙文

或作“叙记文”,是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也可以包括日记、谱表一类的文字。如姚鼐《古文辞类篹》内“杂记类”一门所收记述楼台亭阁、祠庙寺观、官署学校、山水风土以及琐事轶闻等的作品,皆属于记叙文。

  • 论说文

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我国很早就有以“论”名篇的文章。梁萧统《文选》,专列“论”为一门,所收作品,始于西汉贾谊《过秦论》、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其后以“说”名篇的也日益增多,著名者如唐代柳宗元《天说》、韩愈《师说》等。说与论无大异,故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 应用文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单据等。

  • 说贴

①犹建议书、意见书。贴指简贴。②清代称外交上的照会为说贴。

  • 判牍

判决司法案件等文章,古代多用四六骈文。如唐代张鷟撰有《龙筋凤髓判》。白居易亦有《甲乙判》,编人《白氏长庆集》。

  • 书牍

信函简牍之类的通称。一般应用于私人间的告述。包括书、启、笺、移、牍、简、札、贴等。牍是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简。

  • 俳谐文

指隐喻、讥嘲、调谑或噱笑的杂文。“俳”亦作“诽”。《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袁淑《俳谐文》十卷,今存者有《鸡九锡文》、《驴山公九锡文》等五篇。宋叶梦得《避暑录话》:“韩退之作《毛颖传》,此本南朝俳谐文《驴九锡》、《鸡九锡》之类而小变之耳。俳谐文虽出于戏,实以讥切当世封爵之滥。”

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馀)、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 长短句

指韵文中句法长短不齐的作品。一般用为词的别名。词所以采用长短句,是由于音乐上的要求,句子的长短又须依照曲调的节拍。现传宋人词集中,题名“长短句”的有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等。

  • 诗余(馀)

词的别名。宋人已有此称。后人对此作解释颇有分歧。一般认为这是把词作为诗的余(馀)绪。一说,词在诗歌中有其独特的地位,称词为“诗余”,只在说明诗歌在形式上的演变。

  • 琴趣

词的别名。词在起初,都是配合音乐歌唱的,词人自谓其词协律动听,故有此称。宋黄庭坚(山谷)即自名其词集为《山谷琴趣外篇》。

  • 小令

①词的短小者之称。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曾据字数多少分类,以五十八字以内者为小令,实则并无根据。因已通行,故一般尚沿用之。而词之称“令”者并不都是小令,如“百字令”等。②散曲体式之一。体制短小,元人也叫“叶儿”。普通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也有例外。“摘调”、“带过曲”、“集曲”、“重头”、“换头”等都是小令的特殊形式。③元明人也称民间流行的小曲为小令。

  • 中调

词调体式之一。以其长短适中,故名。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以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实无根据,如《七娘子》有的五十八字,也有六十字,就难于确定。但因已通行,故一般尚沿用之。

  • 长调

长词之称,词调体式之一。唐宋音乐每以慢曲和急曲对举,系指曲调有缓急不同。长调系从体制上划分,和慢词意义有别。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以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实无根据。因习用已久,故一般尚沿用之。

  • 慢词

依慢词填写的词。敦煌发现的唐代琵琶谱,即有《慢曲子》之名。至柳永为乐工依慢曲大量填词,引起当时注意,词人填制者益多。慢词字句虽亦较多,但与“长调”意义有别。

  • 慢调

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意义与“长调”有别。也有由单调小令演化而成的,如《西江月慢》、《木兰花慢》等。

  • 大晟词

宋徽宗崇宁中,创立大晟府,制作新乐,名曰大晟乐,并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讨论古音古调,又增慢、引、近、犯等新的曲调。作者多依其体格填词,世称大晟词。

  • 令、引、近、慢

唐宋杂曲(即词)的四种体制。令为令曲,即小令,每片四拍。“引”和“近”每片六拍,如有需要可增辅拍,辅拍通称为“艳拍”或“花拍”。慢即慢曲,每片八拍,也可用“艳拍”。“引”、“近”、“慢”的拍子,有缓有急;不论节拍缓急,一字一声,不加重叠,字数也无规定。由于拍子多少不同,令词一般短小,引、近接近中调,慢词较长。但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不在字数多少,而在于音乐的节奏不同。

填词术语。词的分段称为分片。

  • 过片

亦作“过遍”。词第二段的开头。除“单调”外,词多由上下两片组成,慢词有多至三片、四片者。从上一片过到下一片,必须衔接贯穿,不能割断词意。其下片首句和上片首句句式不同者,一般称为“换头”,或称“过变”。

  • 摘遍

宋人截取大曲中的一遍或若干遍以填词者,称为摘遍,如《泛清波摘遍》。后人也收作词牌名。王国维说:“(大曲)宋人多裁截用之。即其所用者,亦以声与舞为主,而不以词为主,故多有无词者。”所以词调中的“摘遍”,主要是摘取大曲中的音调。

  • 帖子词

一作贴子词。古代臣子于节日献给宫中的诗。相处宋代每逢八节内宴,命翰林作帖子词,粘贴于阁中门壁。大都为五、七言绝句。如欧阳修集中就载有《春帖子词》和《端午帖子词》。

  • 试贴诗

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贴经”、“试贴”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制韵脚。清代“试贴诗”限制尤严。文人平时也有用此体来作诗的,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为皇帝歌功颂德,并须切题。

  • 应制诗

古代臣僚奉皇帝命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有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 格律

指创作韵文所依照的格式和韵律,各种韵文都有特定的格律。其中包括声韵、对仗、结构以至字数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因其格律严整,故亦称格律诗。新诗有的也讲格律,但不受严格的限制。

  • 八病

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为南朝沈约所提出,谓作诗应当避忌的八项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据《文镜秘府论》所述: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近人从宋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尾浊音而中一字清者为鹤膝。)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安“人”、“律”、“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安“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纽之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人”为一纽,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安“衽”、“任”、“人”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沈约此说,在当时就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也说:“作诗正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

  • 拗体

律、绝诗每句平仄都有规定,误用谓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变换者为“拗体”。前人所谓“拗”,除有时变换第二、四、六字外,着重在五言的第三字和七言的第五字。两联都拗的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的称为“拗律”。诗人中有故意为之者。如清王轩《声调谱序》云:“韩(愈)、孟(郊)崛起,力仿李(白)、杜(甫)拗体,以矫当代圆熟之弊。”凡“拗”须用“救”,有拗有救,才不为病,如上句该平的用仄,下句则该仄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节音调,使其和谐,称为“拗救”。也有拗而不救者。

  • 失粘

作旧体诗术语。写作律诗、绝诗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贴之谓。即应用平声而误用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俪文字,若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 韵脚

韵文句末或联末所用的韵,通称韵脚。

  • 押韵

亦作“压韵”。作韵文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诗歌押韵,不仅便于吟诵和记忆,更能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旧时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新诗押韵,则不受古代韵书的限制。

  • 叶韵

也叫“协句”。南北朝有些学者因按照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以为作品中某些字须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到宋代极为盛行。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 协韵

即“叶韵”。

  • 通韵

作旧体诗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东”、“冬”可以相通,“支”、“微”亦可相通等。古体诗通韵较为宽广,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 转韵

一称“换韵”。古代韵文中,除律诗、绝诗不得转韵和词曲的转韵须有定格外,古体诗赋与其他韵文每隔若干句就可以转换一韵,转韵一般比较自由。

  • 险韵

作旧体诗术语。指诗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险,而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唐宋诗人中有故意为之以炫奇的。唐韩愈即喜用险韵。宋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旧时推为险韵中的名作。

  • 尖叉

作旧体诗术语。指称善于用险韵作诗。宋苏轼有《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末二句为“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其二末二句为“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用“尖”、“叉”二字押韵。虽用险韵而造语自然,无凑韵之弊,后因以“尖叉”为善用险韵之代称。

  • 进退格

律诗用韵的一格,亦称进退韵。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志《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已、黄损等共定近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句则另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名。

  • 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

  • 和韵

①和,指句中音调和谐;韵,指句末韵脚相叶。《文心雕龙·声律》:“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②作旧体诗方式之一。和诗时依照所和诗的韵作诗,大致有三种方式:a.依韵,即与被和作品同在一韵中而不必用其原字;b.次韵,或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c.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依照其次序。

  • 和诗

作诗与别人相唱和。大致有两种方式:①和诗不限定和韵;②限定和韵。

  • 次韵

作旧体诗方式之一,亦称步韵。即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步韵

即“次韵”。

  • 分韵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 赋韵

即“分韵”。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据《南史·曹景宗传》:“景宗振旅凯入(整兵奏凯而回),帝于华光殿宴饮连旬,令左仆射沈约赋韵,景宗不得韵……启求赋诗……诏令约赋韵。时韵已尽,唯余‘竞’、‘病’二字。”“赋”是给予或分配的意思。

  • 分题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某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 联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 集句

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贴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 颔联

指律诗第二联(三、四两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颔联,有颈联。”《续金针诗格》谓:“第二联谓之颔联,第三联谓之颈联。”皆须对仗。颔、颈盖就一首诗中所居位置而言。

  • 颈联

指律诗第三联(五、六句)。

  • 别裁

辨别、剔除之意。杜甫《戏为六绝句》有“别裁伪体亲风雅”语,后来文人用作诗歌选本的名称。意谓所选作品,已将不符合他们标准的“伪体”剔除。清沈德潜选有《唐诗别裁》等。

  • 古文

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唐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并称散体为古文。

  • 八股文

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文体。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用两句说破题目要义。“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叫“八股文”,也称“八比”。题目主要摘自《四书》,所论内容也要根据宋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不许作者自由发挥。

  • 时文

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当时科举考试所采用文体的通称。如唐宋时用以称律赋,明清时用以称八股文。

  • 制义

亦作“制艺”古时应制所作文章,其文体为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在明清两代,一般指八股文。

  • 破题

古代应科举考试所作诗赋和经义,起首数语须说破题目要义,称为破题。当时也用以称一般诗赋的开头部分。明清八股文起首的两句破题,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式。

  • 义法

清桐城派所提出写作古文的准则。“义”指“言有物”,“法”指“言有序”。方苞说:“《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者亦具焉。”又谓:“《易》、《诗》、《书》、《春秋》及《四书》,一字不可增减,文之极则也。”意即“义法”是孔子通过《春秋》一书而制定的,其他的儒家经书也是体现“义法”的最完美的典型。故其所谓“言有物”,乃指作品要符合儒家传统的内容,“言有序”是要求在组织形式上根据《四书》、《五经》、《史记》及唐宋古文家的文章规范,达到“雅洁”的标准。

  • 章法

指诗文作者在安排全篇章节时的若干方法。包括文章的体势、承转、熔裁等。但章法也并无定格,在于作者的运用。

  • 策问

提出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难问,征求对答,谓之“策问”。对答者因其意图而阐发议论者曰“射策”,针对问题而陈述政事者曰“对策”。起源于汉代,如晁错有《贤良对策》。后世科举考试也多采用之。

  • 诏令

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皇后在皇帝死后也可以发令,如《文选》即载有任昉作《宣德皇后令》一首。

  • 制诰

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制、诰原都是“诏令”的一体,后又把“制诰”作为“诏令”的代称。

  • 册文

又简称“册”。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本来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门。

  • 札子

本作剳子。古代公牍文的一种,分两类:①用于发指示,或称“堂贴”。宋代中书省或尚书省所发指令,凡不用正式诏命的,称为札子。诸路帅司向其部属发指令也用札子。②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如宋代王安石有上皇帝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陆游有《上二府论事札子》等。

  • 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札子、封事、弹章、对策等。

  • 驳议

臣属向皇帝上书的一种名称。蔡邕《独断》:“凡群臣上书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又说:“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所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曰驳议。驳议曰:某官某甲议以为如是,下言臣愚戆议异。”一般是指在上书中驳正别人的议论,如唐柳宗元有《驳复仇议》。

  • 檄移

檄文、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因其作用有彼此相似之处,故古代或以二者并举。梁刘勰《文心雕龙》有《檄移》篇。

  • 史论

《文选》中列有“史论”一门,原指作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事件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论文,也都称为“史论”。

  • 传赞

史书中纪、传后面所附的评论事和人物的文字。有散文、韵文两体。《文选》将散文体的传赞收入“史论”一门,韵文体的另列入“史述赞”一门。

  • 颂赞

“颂”是用于歌颂的作品,“赞”原本用于赞美,后来也用于评述;古人写作文史,多有附赞语以总结全篇者,如刘勰《文心雕龙》每篇后均有“赞”。二者多篇幅简短,一般有韵。史赞则有韵文、散文两体。

  • 长编

历史资料的编排汇辑,准备删订成书者。如北宋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先辑录有关资料,依次排列,并附考订,成为长编,然后再删定成书。其后南宋李焘作北宋九朝编年史,主要也是资料的汇集考订,故名为《续资治通鉴长编》。

  • 实录

中国历代所修每个皇帝统治时期的编年大事记。最早见于记载的有梁周兴嗣等的《梁皇帝实录》,记武帝事。唐以后,每一皇帝死后,继嗣之君,必敕史臣撰修实录,沿为定例。至清末光绪朝止,据统计历代实录共一百十六部,但绝大多数已佚。唐代仅存《顺宗实录》,宋代仅存《太宗实录》残本,比较完整的为明清两代的各朝实录。实录都由当代人奉敕编撰,于实事每多忌讳,后来亦往往有所修改;但资料丰富,常为修史者所依据。又私人记载祖先事迹的文字,有时也用此称,如唐李翱《皇祖实录》。

  • 传记

或单称“传”。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一般由别人记叙;也有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记述翔实的史事为主,如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崇尚朴实、雅洁。其中也有富于文学色彩的,象《史记》中的纪传,就有许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另一类属文学范围,多用形象化方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文学描写。

  • 传志

志,一作誌。一般指人物事略、行状、家传、年谱、墓表、墓志铭、神道碑一类的文章。

  • 年谱

中国历代帝王的传记。司马迁撰《史记》首用“本纪”记述帝王,按年月排比大事,成为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后来的“正史”都沿用这个名称,也有简称“纪”的。

  • 列传

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所沿用。司马贞《史记索引》:“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今可传于后世。”张守节《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一般用以记述皇帝以外的人物事迹(凡侯王而能世袭的,《史记》原列入“世家”,后代的纪传体史书则取消“世家”一类,统称为“列传”)。也有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前者如《明史》中的《四川土司列传》,后者如《明史》的《外国·日本列传》。

  • 自传

传记文的一种。以第一或第三人称来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著作等。古人于著书后常作自序,如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即具有自传性质;后来王充《论衡·自纪篇》、江淹《自序传》,实即两人的自传。

  • 小传

传记文的一种。略记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一人者,如唐李商隐有《李贺小传》、宋陆游有《姚平仲小传》等。采辑众人轶事而总为一帙者,如明江盈科有《明十六种小传》。又汇印诗文总集,略述作者的字、号、籍贯、经历及其著作等,附录于书之前或分列作者姓名之下,通常也叫“小传”。

  • 别传

传记文的一种。古代为人作传,列于家谱的称“家传”,列于史乘的称“史记”,这都是“本传”;本传以外的传记,或对于本传的补充记载,一般称为别传,以别于“本传”。如《赵云别传》,佚文见《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

  • 事略

传记文的一种。记述人物事迹的大略。多用于已死的亲属戚友,如明归有光所作《先妣事略》等。也有记述若干人物事迹的大略而辑成一书的,如清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

  • 行状

①指人的品行或事迹。《后汉书·李善传》:“时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荐善行状。”②亦称“状”、“行述”。是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供朝廷议谥参考或撰写墓志、史传者采择,往往多浮夸溢美之词。

  • 墓表

旧时立在墓前,刻载死者生平、加以颂扬的石碑。《碑版广例》卷九:“墓表与神道碑异名同物,故墓表之有铭者亦多。”后来亦称刻在墓表上之文为“墓表”,成为文体之一。

  • 墓志铭

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写,叙死者姓氏、籍贯、生平等。铭则用韵文来统括全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但也有只用碑志或只用碑铭的。

  • 神道碑

旧时立在墓前记载死者事迹的石碑。起于汉代,用于帝国王朝的上层人物。后亦称刻在神道碑上之文为“神道碑”,成为文体之一。

  • 去思碑

碑志之一种。古代官吏离任时,地方士绅颂扬其“德政”,著文勒碑,表示去后留思之意。亦称“德政碑”。

  • 碑版

①铭刻文字的碑碣。凡考证碑碣的体制、沿革及先后异同之征者,称碑版学。②碑文。据《碑版文广例》:“开元廿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末有‘碑版所详,不复多载’”语,即指碑碣上所刻志传文字。

  • 哀辞

用于对死者的哀悼。晋挚虞《文章流别论》说:“哀辞者,诔之流也”,“率以施于童殇夭折,不以寿终者。其体以哀痛为主,缘以叹息之词”(《太平御览》五百九十六引)。其后也用于并非夭折者,如方苞的《张彝叹哀辞》,即是对一年愈六十的老者的吊唁。

  • 挽词

哀挽死者的词章,包括诗、文、歌、词等形式。古代多用韵文。

  • 挽联

哀挽死者的对联,由“挽词”演变而来。

  • 词牌

填词用的曲调名。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曲调的名称即词牌,一般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调名和词的内容不一定联系,而且大多数词都已不再配乐歌唱,所以各个调名只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定式。有些词牌,正名之外另有异名,也有同名异调、一名数体的。

  • 词韵

填词所用之韵。词韵比诗韵宽。唐宋人“倚声填词”,用韵并无严格限制,也没有专供填词用的韵书。现存有关词韵的书,如南宋无名氏(一说为明陈铎作)的《词林韵释》,但实是曲韵而非词韵。清道光间戈载编《词林正韵》,较为精密,为近代填词者所遵用。

  • 词谱

集合词调各种体式,经过分类编排,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内容主要介绍填词的各种规则(如字句定格、声韵安排)及词调来源等。宋代已有“词谱”之称,但多指曲谱或声律谱而言。现传最早的词谱为明张綖《诗余图谱》。较完备的有清万树《词律》、康熙时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等。

  • 俗文学

近代有些人用以称呼中国古代的通俗文学。大体包括:①歌、谣、曲子;②讲史、话本;③宋元以来南北戏曲及地方戏;④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⑤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杂体作品。近人郑振铎编有《中国俗文学史》。

  • 变文

唐代的说唱体文学作品之一,或简称“变”。当时有一种称为“转变”的说唱艺术,在表演时,往往与图画相配合,一边向听众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其图称为“变相”,其说唱故事的底本称为“变本”。内容大体可分两类,一类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形式约有两种:①散文韵文相间;②全部散文。第一种形式较为常见。对后来的鼓词、弹词等有显著影响。这些作品至清光绪间,始在敦煌石室中发现,是研究中国古代说唱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重要资料。近人所编《敦煌变文集》,辑录较为详备。

  • 敦煌变文

变文因最初发现于敦煌石室,故亦称敦煌变文。

  • 俗讲

古代寺院讲经中一种通俗讲唱。流行于唐代。以佛教经义为根据,并增加故事化的成份,以吸引听众。佛教徒俗讲所用的底本,称“讲经文”,今存《维摩诘经讲经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等;另有一种“押座文”,也用于俗讲,是在正式讲以前所唱,以使听众安静下来。主持的人叫“俗讲僧”。唐元和年间著名“俗讲僧”有文溆。又据日本僧圆仁《入唐求经巡礼行记》,唐代的道士也从事俗讲,但道士的俗讲底本尚未发现。

  • 诸宫调

宋金元说唱体文学形式之一。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数万言的长篇,杂以说白,以说唱长篇故事。因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亦称“搊弹词”。北宋艺人孔三传以擅长诸宫调著名。现存作品有《刘知远》、《西厢记》(董解元作)、《天宝遗事》等。

  • 宝卷

由唐的变文、宋瓦舍中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题材多为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以用七字句、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现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普明和尚的作品。明清以来,取材一般为民间故事的宝卷日益流行,有《梁山伯宝卷》等。

  • 缠达

北宋说唱艺术的一种。同缠令都是唱赚的早期形式。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近人王国维以为北宋初的“传踏”(即转踏),到北宋末即演变为缠令、缠达。“缠达之音,与传踏同,其为一物无疑也。”

  • 转踏

也作“传踏”。北宋歌舞表演形式的一种。演出分为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队词”,大都是骈体文数句;表演结束后有“放队词”,大都是七绝一首。现存“转踏”曲词有《调笑集句》(作者不详)、郑仅《调笑》等,见南宋曾慥《乐府雅词》,都是一节演一事。也有合若干节而演唱一事的,如石延年(曼卿)《拂霓裳传踏》,述开元、天宝遗事,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今已失传。近人王国维以为转踏就是缠达。

  • 院本

戏曲名词。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体制与宋杂剧相同。元陶宗仪《辍耕录》:“院本、杂剧,其实一也。”是北方的宋杂剧向元杂剧过渡的形式。演时用五人,作品都已失传,仅《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目七百余种。元以后亦称宋杂剧为院本,以别于元杂剧;或泛指短剧、杂剧、传奇等。

  • 散曲

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情、写景、叙事,无宾白科介(说白及动作指示),便于清唱,有别于剧曲。包括散套、小令(与词中的小令不同)两种。散套通常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长短不论,一韵到底。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以重复,各首用的可以互异,有别于散套。又有以两支或三支曲调为一个单位的“带过曲”,也属于小令的一体。元、明二代盛行。

  • 叶儿

即散曲的小令。北曲小令在元代最为盛行,当时称为“叶儿”,取其小的意思。清朱彝尊即称所作北曲小令为“叶儿乐府”。

  • 换头

①通常指词的下片首句和上片首句句法的不同,或称“过变”。但换头是为了乐曲过拍后另起一头,原非单从字句定格出发,所以有时也包括上下片句法相同的在内。②曲牌的一种体式。重复同一曲调,后曲换其前曲之头,而稍增减其字,故名。或只换首句,或并换前数句。换头虽与前腔、幺篇等性质相同,但已另成一调,有时可以独用。

  • 重头

①散曲中小令的一种体式,凡以同一曲调,重复填写几遍或几十遍,甚或百遍,用韵互异,首尾句法全同的,谓之“重头”。此种形式,大都用来合述一事,或分咏各事。也有用来演述故事的,如以一百首《小桃红》来咏唱《西厢》故事等。②唐宋词中上下片声调全同的,也叫“重头”。

  • 虚声

古乐府诗均配有曲谱,可以演唱。每一乐句中有曲无词之处,调之虚声,或称泛声、散声。演唱时,虚声处如用他人应和者,则谓之和声。和声之位于曲尾者,谓之送声。

  • 和声

指歌曲中一人或众人应和的部分。常用虚声。古乐府皆有声有词,如"贺贺贺"、"何何何"之类,都是“和声”。唐歌曲的和声,有和于句中与句尾者,如《竹枝》即以“竹枝”两字和于句中,以“女儿”两字和于句尾。亦有一句一和者,如《采莲子》即以“举棹”、“年少”相间和于句尾。宋管弦乐中的缠声即其遗法。

  • 泛声

亦称“散声”、“和声”。在“倚声填词”以前,将整齐的诗句配成歌曲时,欲使曲调婉转悦耳,往往增添一些虚声,即“泛声”;后以实字代泛声,遂成长短句。

  • 衬字

在曲调规定的字数定额以外,句中增加的字叫“衬字”。一般只用于补足语气或描摹情态,在歌唱时不占“重拍子”,不能用于句末或停顿处,字数并无规定。北曲用衬字较多。

  • 带过曲

散曲中小令的一种体式。小令本以一支为限,但也可以两支或三支曲调为一个单位,两个曲调间的音律必须衔接,故名“带过曲”。初仅北曲小令中有之,后南曲也有效仿。有北带北、南带南、南北兼带各曲。

  • 套数

也叫“套曲”。剧曲或散曲(小令除外)中,用多种曲调互相联贯、有首有尾、成为一套的,名套数。其组成普通有两个特点:一是必须有二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如宫调虽异,管色相同者也可互借入套;二是全套无论长短,必须首尾一韵。散曲的套数或套曲,又称“散套”。

  • 散套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散套即散曲套数的别称。散套虽也由几个曲子组成,但它是独自成套,和剧曲前后有联贯的套数不同。分南曲散套、北曲散套、南北合套等。

  • 小曲

①乐曲中的一体。晋傅玄曾制“小曲”,用以歌舞。舞者一歌用一器,如矛、剑、羽籥之类。《宋史·乐志》则与大曲、曲破并提,盖有别于大曲之有许多“遍数”,似为当时的小曲,已和傅玄所制者不同。②民间流行的歌曲。一名小令。明王骥德以为小令是“市井所唱小曲”,盖元、明人用以指称散曲以外的各种流行“俗曲”。

  • 时调

又叫“时曲”。即时新曲调的意思,对流传已久的传统曲调而言。往往一调或数调广泛流传,历时长短不一,有兴起、盛行和衰歇的过程,如明代中叶流行的《打枣竿》(南方为《挂枝儿》)等。又泛指流行一时的戏曲和曲艺。如明末青阳腔初兴时,有关戏曲、散曲、时调的选本即称《青阳时调词林一枝》。文人也用以创作规模较大的作品,如蒲松龄《聊斋俚曲》,就是用部分时调小曲组成的。

  • 山歌

①民歌的一种。大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内容主要反应劳动、爱情等生活。流行于南方。北方的《信天游》、《花儿》、《爬山调》等亦属山歌性质。其中也有出于文人的拟作。②民间小曲曲调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使用的人可以大量增加衬字,音调比较自然。③时调集。一名《童痴二弄》十卷,明冯梦龙编。内容多咏男女私情,偶有讽世之作。原抄本所收为三百五十六首。前九卷用吴语,后一卷用普通话写成。

  • 俗曲

①又称“俚曲”。通俗的歌曲,相当于小曲。原出于民间,文人起而仿效,目之为“时调”。如蒲松龄的《聊斋俚曲》,即用以敷演故事。②变文初发现时,也称为俗曲。

  • 俚曲

即“俗曲”。

  • 佛曲

宣传佛经的乐曲。隋唐五代时在佛教徒中较为流行。敦煌杂曲中尚保留部分作品。古代也混称变文为佛曲。

  • 谣谚

歌谣和谚语的合称。二者都是口头创作,短小精炼,言简意赅。其中颇多直接反映人民思想感情之作。谣多有韵,可歌唱。谚也有不少是韵语的。清杜文澜辑有《古谣谚》一百卷。

  • 短书

①古代指小说杂记之书。桓谭《新论》:“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②指笺牍。《文选·江淹(杂体诗)》:“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李周翰注:“短书,谓小书也。”又《云麓漫钞》:“短书出晋、宋兵革之际,时国禁书疏,非吊丧问疾不得行尺牍,启事论兵皆短而藏之。”

  • 话本

宋元间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话”是故事。流传下来的作品,一般可分为小说、讲史两大类。前者多半为白话短篇;后者则多用浅近文言,初具长篇规模。今所存者,有《全相平话五种》及《清平山堂话本》中部分作品。

  • 拟话本

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其名最初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本用以称宋元间受话本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如《大宋宣和遗事》等。今则多指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即鲁迅所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如冯梦龙《三言》中的一部分和凌濛初的《二拍》等。

  • 入话

话本小说中的一种结构。又称“得胜头回”或“得胜利市头回”。以引子的形式,用于每一篇话本之首。体裁不一,有诗有词有故事,与正文情节相似或相反,是说话人在叙述正文之前,为了候客、垫场、引人入胜或点明本事之用。

  • 楔子

长篇小说中的一种结构。类似话本中的“人话”,通常加在小说故事开始之前,起着引起正文的作用。金圣叹删改《水浒传》,将原本的引首和第一回合并,改称“楔子”,并解释说:“楔子者,以物出物之谓也。”就是以甲事引出乙事之意。

  • 银字儿

宋代说话人所演述的小说故事。《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宋人笔记《梦梁录》等亦有类似记载。此类小说,包括烟粉、灵怪、传奇、公案、铁骑儿等。按,“银字”为管乐器名,或因演述小说时,以银字管乐器吹奏相和,故有此称。

  • 烟粉

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都城纪胜》:“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罗烨《醉翁谈录》著录烟粉类话本,有《燕子楼》、《钱塘佳梦》等。后人或谓:“烟粉,意谓烟花粉黛,男女情感之事也。”

  • 灵怪

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指神龟怪异故事,类似后世神魔小说一类。宋罗烨《醉翁谈录》著录此类话本,有《红蜘蛛》、《水月仙》、《人虎传》等。

  • 公案

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谓“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则将公案、朴刀、捍棒各自分列,其著录话本公案类有《石头孙立》、《独行虎》、《圣手二郎》等;朴刀类有《青面兽》、《陶铁僧》、《赖五郎》等;捍棒类有《花和尚》、《武行者》、《拦路虎》等。三类性质实相接近。后又演为“公案小说”。

  • 铁骑儿

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都城纪胜》:“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当指战争故事。《醉翁谈录》未著录此类话本,但有“说征战,有刘、项争雄;论机谋,有孙、庞斗智”之语。战争故事多属讲史性质,其区别在于讲史为长篇,此则较短;讲史并及文事,此则专演武功。

  • 演义

旧时长篇小说的一体。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系根据史传敷演成文,并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这类作品很多,著名的如《三国演义》等。

  • 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特点是分回标目,故事连接,段落整齐。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即已具其雏形。明清两代的长篇小说,普遍采用此种形式。

  • 诗话

①评论诗歌、诗人、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述。写作诗话之风,盛于宋代,自欧阳修、张戒、杨万里、严羽而外,不下数十家。明清两代也很多。辑集诗话的丛书,有《历代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清诗话》等。②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宋元间刊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其体制与词话类似,为韵文、散文并用,韵文大都为通俗的七言诗赞。

  • 词话

①评论词、词人、词派以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述。宋元以来,作者颇众。汇集较多的,如近人所辑《词话丛编》,自宋王灼《碧鸡漫志》至近代潘飞声(兰史)《粤词雅》,凡六十余种。②元明说唱艺术之一。有说有唱。长篇有明诸圣邻的《大唐秦王词话》等。也有短篇,如《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记》等。1967年在上海嘉定出土的明成化年间词话刻本十一种,是至今所见最早的词话刻本。也有人认为“词话”即“鼓词”。③明人创作小说于章回中夹有诗词的,也称词话。如《金瓶梅词话》等。

  • 笑话

形式短小,有简单故事情节。历代笑话著作颇多,以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为最早。好的作品,能揭发事物矛盾,对社会中不合理现象加以嘲讽。其末流则追求低级趣味,甚至丑化劳动百姓。

  • 楹联

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联”。字数多少无规定,旧时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之“题桃符”。至宋时遂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梁章钜《楹联丛话》。

  • 对联

即“楹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