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育子女如何保护自己(李玫瑾教育孩子)
现在提倡低声教育、讲道理、快乐教育,对于惩戒教育都是持批判态度。
但是教育从来没有定式,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你想不通。
就像为什么有人小时候也常被爸妈打,但心理还是一样健康,你讲得清吗?讲不清,所以,教育孩子没有不变的方式。
01
江苏盐城一名12岁男孩在饭店里弄坏了东西,要求妈妈替他赔偿;赔偿没问题,但妈妈也想教育孩子不能随意破坏东西。
男孩不但不听,反而对妈妈大喊大叫,最后竟然掐着妈妈脖子打她,被其他人拉开之后,先后三次对妈妈动手。
这种情况该怎么教育孩子?讲道理吗?显然没用,打骂妈妈多次,说明积习已久。
一个小男孩因为妈妈拒绝给他买玩具,而在广场上哭闹,并且掐住妈妈的脖子,母亲没有反抗。
旁边一位20岁的小姑娘劝说,也被小男孩骂道“你滚”。
当时发生这种状况时又该怎么教育?在旁边疏导,还是及时打一顿更让他知道,什么是底线,很明显及时收拾一顿效果更好。
换作以前,我可能会轻飘飘地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不打不骂,但是若父母手里没了戒尺,怎么镇住孩子“邪恶”的行为呢?
02上次看《圆桌派》,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对大人不敬,是因为不怕,所以不敬。
有时候孩子就得怕一些东西,才不敢轻易触碰,所以,教育孩子小时候就要斗勇,长大后斗智 。
有些根本不能用讲道理来传达的,就要设定边界,一旦孩子越过了就要惩罚,当然这个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是伤害孩子身体,他认识到了错误时,就不要真打。
例如之前明确告诉他,不能打小朋友,如果被发现又打了人,他就要受到惩罚,他能怨恨你吗?不会,因为你已经提前告诉他规则了,他是在明白规则的前提下犯的。
所以,这时候的斗勇就是给他立规矩,建立规则,有界限感的孩子,才会敬畏生命。
还有一种斗勇是对孩子的及时保护,就是当他做危险的动作时,及时制止他,让他怕。
例如孩子爬阳台,怎么教育?告诉他利害关系吗?他记不住,下次等你不在时,他还爬;适当地惩戒,就会让他怕,他下次就不敢爬了。
再如闯红灯、玩火、跳楼梯等等,这些危险动作要惩戒他,然后他知道做这些动作会被惩罚就不敢轻易做了。
也许当时他很生气,但是等他大了之后,这些危险动作自然会避免了,因为他有了判断能力。
为什么有很多人会对爸妈的打骂产生心理阴影呢?不是打骂教育有问题,而是实施打骂的人有问题。
电视剧《小欢喜》相信大家都看过,童文洁对方一凡就是打骂教育。
给老师送礼物被追着操场打;考得不好,没吃饭就被骂了一顿;表弟误吃了他的安眠药,被当着众人打。
但是他的心理很健康,情商很高,也是最开朗的一个,为什么效果有如此反差?
根本原因在于童文洁的打骂从来不以羞辱他为目的,她的打骂从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要方一凡认错,她立马住手。
但很多家长的打骂是孩子没有羞愧感不罢手,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还伤害了他的心理。
这就是最大的差别,性质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跟孩子斗勇时,要想清楚几个概念:
孩子为什么要受罚,是不是触犯了原则或道德问题?我处罚他是为了立规矩,但也别小题大做。
孩子要认识到什么程度你才罢手?这种感受是以你为主还是孩子为主?应该以孩子为主。当他认识到错误就住手。
你在与孩子斗勇时,是不是单纯地认为就是打骂?不,斗勇的方式很多,但目的都一样,立规矩、建立规则。
当你真打孩子时,你是不是真打?不是,有时候做做样子,唬唬他就行了。
所以,跟孩子斗勇,要端正自己的想法,把握好分寸。
孩子一般在12岁左右时,你就要改变教育方式,不能再用以前“斗勇”的方式了。
他不是孩子了,你应该把他看作同事一样对待,分寸就有了。
“斗智”就是父母要有智慧,教育方式随机应变,绝对要戒掉强制教育。
例如他早恋了,你强制他分手反而会把他推得越来越远;很多孩子的叛逆就是一瞬间的事,你的方式就是导火索。
再如孩子打架了,你再去打他一顿,希望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想到他变本加厉,每天都去打架;你又打,他又犯,最后你完全管不了他。
说到底,你太用强了,你越堵,问题越大。这时候好好地谈谈,让他表达自己的观点,你表达你的观点,让他自己反思。
这时候的孩子更不要跟他讲道理,不要唠叨,他听不进去。
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12岁前,是愿意听父母讲道理;12岁以后,他就听不进去,道理在他耳朵就是噪音。
青春期(指12-18岁)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听不得重话,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甚至做出不计后果的事。
有的孩子受不了父母指责,一气之下就跳楼;有的孩子跟父母争执,做出不尊重父母的事。
矛盾激发就是一瞬间的事,但有时这一瞬间会决定孩子的走向,所以,千万不要把他逼急了。
05
心理教育专家雷五明总结了一套很生动的理论:
人生旅途中,家长就好像和孩子在一辆车中。
孩子12岁以前,家长要坐在驾驶室,孩子在后排的安全座椅上坐好;
孩子12-18岁之间,可以让他们坐在副驾驶上,观察父母怎样行驶;
孩子18岁-22岁之间,可以坐上驾驶室开车,父母坐在副驾驶指导、提醒;
孩子22岁左右,父母应该换到后排,安心看他们开车;孩子结婚后,父母也就该下车了。
叶圣陶曾说过:“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得法。”
所以教育要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而随时变换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