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

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1)

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2)

中日佛教交流史

6世纪时期,佛教从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圣德太子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日本全民信佛。后来,唐宋民间贸易频繁,商人、僧侣的往来甚为活跃,中国的僧人赴日本传法,也有大批日本僧人来华求法,日本僧人学佛法后返国弘扬者为数甚多。

到奈良时代,日本的佛教已经形成不同的宗派,其中天台宗和真言宗都以祈祷镇护国家,积福灭灾为神圣使命。深受皇族和贵族的遵从,拥有众多的信徒。佛教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扬州大明寺和尚鉴真,排除艰难险阻,五次东渡,都因遭官府阻拦或遇飓风未能成功。其间双目失明,第六次终于冒死东渡到了日本, 在日本弘扬律宗, 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发源地是陕西西安净业寺。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把戒律分别作戒法、戒体、戒行和戒相。日本唐招提寺建筑群,即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去日本时携带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鉴真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日本豆腐业、酿造业等也认为其行业技艺均为鉴真所授。

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3)

空海于唐朝来华曾到洛阳白马寺参访学习,又在长安青龙寺拜中国密宗大德惠果大师为师,研究和学习密宗和汉学。空海法师在唐求法之后回国以东寺为道场弘法,故称东密。东密又叫真言宗,空海是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

真言宗是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是密宗的一种,密宗受到大日如来佛祖秘密传授教旨。空海法师的著作《文镜秘府论》保留了中国文字学和音韵学的许多资料,不仅促进了日本对唐朝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是了解汉唐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由空海编纂的《篆隶万像名义》,则是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4)

日本僧人最澄奉诏随遣唐使入唐求法。来到浙江天台山学习天台宗。最澄在唐求法期间,不仅学习天台教学,还研修禅、大乘戒和密教等佛学。最澄将天台宗传到日本。正式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临海龙兴寺遂成为日本天台宗祖庭。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又称法华宗。

天台宗始于河南净居寺,盛于浙江天台山,故称天台宗。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主张诸法实相,万物互通,一心具有三千世界,千差万别的事物都反映了真如法性的本质,万物皆由心生,无情有性,草木山石也有佛性。最澄带回日本的茶籽种在日吉神社的旁边,最终成为了日本最早的茶园。除了茶种和茶叶,最澄还将茶文化、饮茶活动带到了日本,后来最澄还亲手煮茶进献给天皇。

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5)

僧人荣西为研究禅法,两度入宋。之后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禅寺。而后发展成日本禅宗的主流。日本禅宗虽早于奈良时代即开始流传,但并不兴盛,由于荣西禅师促成宋学禅的风潮,使得日本禅宗得以迅速发展,在各宗派中取得极大的优势,此皆为荣西禅师之功。故荣西禅师被尊为日本临济禅门祖师。

禅林逐渐有吃茶的风气,茶具有遣困、消食、快意等功效,吃茶的礼仪、行法更成为禅门中重要的一环,荣西撰《吃茶养生记》一书,茶风更为盛行。禅宗佛教吸引了武士阶层,成为武士们简朴的象征,并且迅速渗入到日本生活中。禅宗强调极强的自制力,禅是日本的灵魂。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主张修习禅定。主张“传佛心印”,注重思维修养、静虑定心,在定中产生无上智慧。分顿悟和渐悟两大流派,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所以亦称佛心宗。禅宗的祖庭在河南少林寺。

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6)

练一练

1.下列不是日本和尚的是( )

A.鉴真 B.空海 C.最澄 D.荣西

答 案 :A

2.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教,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光辉一页。鉴真在日本弘扬的是( )

A.真言宗 B.律宗 C.天台宗 D.禅宗

答 案 :B

关注微信公众号“汉语太学”获得更多岗位信息,行业热点,考试相关信息▼▼▼

佛国见闻中日佛教交流(中日佛教交流史)(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