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出来挖掘机已经十年了吗(万丈高楼平地起)
本文致敬为中国挖掘机液压技术突破做出贡献的技术前辈们。
致敬长江挖掘机厂的黄昌松先生等亲身经历者,黄先生等人的记录,让我查到了很多困惑多年的信息。
六七年代的中国挖掘机,仿制虽然能够解决从1到N的问题,但无法有效解决从0到1的问题。
从“仿制”开始的中国挖掘机产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挖掘机技术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是如何将挖掘机的液压技术引进中国的?为什么是德国,不是其他国家?为什么要引进利勃海尔为标杆而不是其他企业?为什么抚顺挖掘机厂从那波洪流中转型……
带着这些问题,继续翻查历史,找一找中国挖掘机发展史的影子……
液压挖掘机的设计、制造和产量是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时至今日,仍然如此。上世纪70年代,制造水平和产量最高的是美国、德国和法国。如今的设计制造、零部件配套能力最强的是美国、德国和日本,而近年来挖掘机产量最大的是中国,也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力的迅速崛起。
当时六大挖掘机核心生产厂的技术水平是怎么样的?
——抚顺挖掘机厂
作为最早从苏联引进挖掘机产品的抚顺挖掘机厂当时员工近万人,
1964年前我国唯一的液压挖掘机研究所就在这里(1964年因第一机械工业部加强对科研院所的管理,该所整体调至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
1965年铁道部购进4台由日本神钢公司引进德国O&K公司技术生产的RH5履带式全液压挖掘机(0.5立方米),国家有关方面开始尝试探索液压挖掘机的研制,订购主机时多订购一台套液压元件,并把仿制的任务交给了该厂,该厂成立专门的研发班子……
——长江挖掘机厂
该厂由抚顺挖掘机厂包建,主要成员和最初的设备都是抚顺挖掘机厂支援的,老技术人员全是从抚挖厂从原岗位调去的,当时新生力量主要是1965年毕业的38名本科生,2名大专生和7名中专生组成(文革后1968年又分来一批大中专毕业生)
1969年投产
70年代初自主开出WZ250半液压挖掘装载机。
自重比原型W1001大2吨,驱动功率大20马力,装载机斗的容量可达到2.5立方米。行走和回转还保持机械传动,而工作装置的升降、切入推压、破碎和卸载全采用齿轮泵中高压液压传动,油缸自制,并且自制的成本增加不多,是一种从机械式液压挖掘机发展到全液压挖掘机过程中的一种过渡产品,为今后发展全液压挖掘机在技术和知识层面上做准备和积累。
1977年长江液压挖掘机厂试制样机——WY160型成功下线。在原样机的基础上将正铲改为反铲,斗容1.6方,全液压驱动,但由于液压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自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不高,严重影响了该产品当时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样机利勃海尔公司制造的R961型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机重40吨,前卸式正铲斗容量1.6立方米,采用高压双泵双回路总功率变量调节的液压系统,系统压力为280巴(28MPa),过载压力320巴,柴油机功率利用率高
标杆样机由一机部出资购买,指定以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为主,由长江液压挖掘机厂和天津 工程机械厂派员配合分解测绘(包括主要零部件)。三个单位经过一年的努力 ,完成测绘的图纸料的准备工作,然后由长江液压挖掘机厂和天津工程机械厂分别试制
升级后的WY160市场占有率达到85%!!
1981年开始,WY160搭配了进口零部件(包括海卓玛蒂克的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力士乐的各类液压阀、罗曼-斯特尔福特的行星齿轮减速机、柴油机是德国道依茨公司的F8L413风冷发动机),由于核心零部件选择得当,使WY160产品成为国内规格最大、性能最优的液压挖掘机,销量一度占到市场的85%。但由于只有1.6方的铲斗,稍大一点的矿山和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适应性,得不到有效满足。
——上海建筑机械厂
70年代仿制过法国永步公司的H90产品(标准斗容量1立方米,因此命名WY100,机重25吨,采用低速大扭矩传动方式,落后于当时德国公司的高速传动形式)
——贵阳矿山机器厂
该企业传统上以研制轮式液压挖掘机为主,70年代成功仿制国外液压传动0.6立方米液压挖掘机,命名为W-Y60,是一种采用齿轮泵中高压定量系统的产品,性能相当于60年代末的水平。
——合肥矿山机器厂
该企业传统上以研制小型液压挖掘机为主,70年代仿制出0.6-0.8立方米的液压挖掘机(WY60\WY80,之前都有提及过和展示过)
——北京建筑机械厂
该企业研究0.2-0.4的挖掘装载机(俗称:两头忙),是通过在轮式拖拉机“铁牛55”底盘上改制的产品,采用齿轮泵定量系统。
——杭州重型机器 厂
参考西欧的样机自行开发出2.5立方米的高压变量调节全液压挖掘机,型号为WY250,当时国内规格最大的液压挖掘机(因关键零部件国内无合格配套件,所以产品可靠性差,销量不大)
当时国际上液压挖掘机技术又是什么水准?
七十年代以来 , 全世界大概有几百家工厂制造挖掘机 , 主要集中在美、苏 、西德、日、法等 国 。 品种总数约近600种 , 年产量 约10~15万台 , 其中液压挖掘机约8.5~13.5万台。
——美国
美国生产挖掘机的历史最悠久,品种也最多,年产2.5-3万台,大部分为机械式传送,以巨型、大型电铲挖掘机技术领先。比较著名的四家公司:Bucyrus-Erie公司、Marion公司、P&H公司、Koehring公司。
——苏联
苏联挖掘机行业是十月革命以后陆续形成,在仿美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自主产品设计,以机械式为主,液压产品产量不高。
——德国
最早的液压挖掘机产地,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代表产品为单斗液压挖掘机,由于国内建筑业逐步饱和,从70年代开始向国外出口,代表企业有Liebherr、Demag、O&K、Hanomag等。
——法国
仅有Pclain公司一家,在当地近乎垄断。
——日本
日本的企业大都是战后兴起,1974年相比1960年增长近14倍。开始是引进国外技术进行生产,自己逐步改进,逐步液压化。著名的企业有日立、小松、三菱、住友、神户、日钢、加藤、石川岛等。
前辈们在技术引进实施前,又经历了什么?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各方面建设项目对液压挖掘机的需求增加,国内液压挖掘机处于仿制阶段,加上国内不掌握核心零部件的配套能力,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挖掘机技术发展迅速,国内有引进技术的需求,国外有技术输出的意愿,只待机时成熟。
- 技术引进牵头实施管理部门:
国家建委建筑机械管理局(落地实施单位:抚顺液压挖掘机厂、长江液压挖掘机厂、上海建筑机械厂、北京建筑机械厂、贵阳矿山机械厂和合肥矿山机器厂)
机械部重型矿山局(落地实施单位:杭州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
- 请进来、走出去策略的实施:
结合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情况,为全面了解国际上液压挖掘机设计、制造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通过中国机械出口总公司(先期为三处,后改为八处)具体实施。
首先是先后邀请国外有实力的厂商如德国的利勃海尔、德马格、O&K、威豪森,法国的永步、英国的JCB、美国的卡特彼勒,瑞典的阿特拉斯,日本的小松、日立建机、神钢和三菱等公司来华作技术交流,了解他们企业实力和产品的技术水平。
然后在此基础上,由部委领导带领有关引进企业的领导出国实际考察。
为什么选择德国技术作为主要引进的目标国
- 日本的技术在发展之中:引进 改进
- 美国的机械技术先进,但液压技术历史较短
- 法国在70年代虽然产销较大,但主要以低速传动为主,技术停滞不前
- 英国是定量系统,是液压传动中的初级水平。
- 德国公司的技术是独立开发的,始终引领国际液压挖掘机发展潮流,70年代已经发展到高压高速变量调节系统。
- 所以,引进的目标初定于德国的液压挖掘机技术。
技术引进试点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考察活动,正要全面实施引进谈判时,国家开始进行经济建设调整,所以引进工作要放缓。
同时,时任建委建筑机械局领导认为,因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全面大幅一次性引进,如果有差错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于是开始试点工作。
试点的选择:选择交通条件好、地区配套能力较强的上海建筑机械厂为试点,选择的产品是与该厂传统的1立方米规格相近的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的R942(履带式底盘、整体重点30吨,标准反铲,斗容1.25立方米,采用当时先进的双泵双回路高速传动总功率变量调节系统)。
关于试点引进合同:
1980年1月正式签订了R942型液压挖掘机制造许可证合同,合同金额60万美元,合同有效期为8年。德方提供R942产品全套生产图纸和负责中方60人月的在欧技术培训(即所谓的know-how)。在合同有效期内,德方如有图纸修改或技术改进,必须要通知中方并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合同还规定利用利勃海尔图纸制造和利勃海尔品牌销售的产品设有最低提成费,即中方每年制造销售60台及60台以下产品时,每年须向德方支付60万马克,若产品制造销售超过200台,最高提成费固定在200万马克。
R942产品投放市场后,在国产液压挖掘机的技术性能中鹤立鸡群,使上海建筑机械厂的产品大大地向跨越了一步,但也对这次引进反思和总结出三个关键不利点:
第一,按合同规定,德方仅提供know-how,却没有提供hnow-why,这样就算有技术,也无法开展独立的研发工作。
第二,设有最低,最高提成费的规定,实际上对德方有利。基于当时国内的现状,吸引德方的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德方在合同中旱涝保有。而且为了保证R942的品质,关键零部件还依赖进口(大部分还是由利勃海尔提供)。
第三,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的基础工业还比较落后,根本不能满足R942的配套需求,50年后的今天,核心原件仍然依赖进口。
三条血的教训,为国内大规模、全系列的技术引进提供了非常清晰的前进路线,同时也为其他行业的跨国技术引进,提供宝贵的参考。
反思与进修,为全面的技术引进做充足的准备
由于上海建筑机械厂的R942产品制造技术引进项目还有,所以国家建委建筑机械管理局为液压挖掘机行业大规模、全系列的技术引进,从人才的培养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因为大多数设备都是德方技术,1983年8月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办了德语培训班,从各厂选送了13位学员经过18个月的培训,初步解决了各引进企业的去德国技术培训的翻译短缺和图纸资料汉化的问题。
1984年10-11月,由各厂选派一名奋不顾身级或中层干部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进修班,由当时的外贸专家黎孝先先生、邱大同先生为大家授课,掌握当时对外合作谈判的核心关注点,为后期的外贸业务中,维护中方企业的利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不仅做know-how,更要konw-why,这样才可以持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等等。
大规模、全系列的技术引进是如何实施的?
全液压挖掘机大规模、全系列技术引进工作是从1984 年 11 月开始的(即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进修班结束后立即开始 ,也是1979年开始的引进试点工作的延续)。
通过前期调研已经确定引进德国技术并确定了各企业引进产品的规格,形成了 100 吨级以下的全系 列产品布局。
- 贵阳矿山机器厂引进16 吨级产品
- 合肥矿山机器厂和北京建筑机械厂引进 20 吨级产品
- 上海建筑机械厂引进 30 吨级 R942 产品
- 长江 液压挖掘机厂引进 50~70 吨级产品
- 抚顺液压挖掘机厂引进 80~100 吨级产 品
在谈判过程中 ,抚顺液压挖掘机厂主动提出放弃液压挖掘机的引进项目 ,改为引进日本的履带式起重机。考虑到产品规格相近的关系,把抚顺液压挖掘机厂的项目划归了长江液压挖掘机厂引进。
通过这一轮的全系列的引进,为国内液压挖掘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储备能力,也为后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挖掘机产品,打下了基础。
为什么是利勃海尔,而不是其他品牌的产品?
据史实记载,在这一轮全系列技术引进的过程中,同时邀请了利勃海尔和O&K两家公司来华谈判(前者产品的液压系统为总功率调节控制,后者为分功率变量调节控制,两者是不同方式的控制模式,各有千秋)
为了争取更多的利益,同时搞明白两种控制模式的本质区别,谈判分上午和下午背靠背举行,上午与利勃海尔谈判,中午碰头总结,下午与O&K谈判,晚上再把全天的谈判进行总结,第二天继续……持续到1984年圣诞节!然后国外人员回去过完圣诞节,在1985年1月份再次来到北京,继续谈判!
一些细节问题导致了选择的倾向性:
1984年末,两家公司的报价非常接近,只是55~100吨级的液压挖掘机上,利勃海尔有R962、R972和R982等三种型号,O&K则只有两种型号。
1985年末,利勃海尔表示为了与中方合作,巩固和发展中方关系,在1984年12月份的基础上,降价5%;而O&K公司表示 德国1985年通胀5.5%,确认在第一轮的报价基础上,涨价3%。这么一来,两者差价8.5%,天平倾向了利勃海尔公司。
一些特殊的问题,不单独展开,但都得到了完满解决。
比如大型机的运输问题。当时国内最大宽度只有3200mm,而R972和R982的底盘都大于3200mm,当然德方最后提供的底盘拆解方案。
比如大型机的对对形式问题。如利勃海外只有R982以上的产品才有电铲,而国内50年代就有电驱动的使用习惯,在此基础上要求德方对R972和R962进行了电驱动的专项开发,当然了也追加了相关的费用和开发周期。
比如液压元件的配套问题。如利勃海尔的R982、R972和R962原设计的液压元件是德国的林德液压公司的产品,但当时使用较少。中方要求德方提供由曼尼斯曼集团提供的液压元件配套图纸,当然,德方也同意提供。
关于合同金额
贵阳矿山机器厂、合肥矿山机器厂和北京建筑机械厂的中、小型项目都做成许可证形式贸易,同时提供know-how&know-why技术资料,人员培训、专员指导生产和验收产品品质,当然,提成费按台量计算……三家合同分别是60万美元左右,去欧洲的人员都是60人月,合同周期为8年,到1993年结束。
长江液压挖掘机厂引进的三项大型液压挖掘机设计制造技术,采用的是贸易形式与中、小液压挖掘机项目不同,是技贸结合形式,取消单台提成费,在合同有效期内输入方必须以SKD(组件)形式或CKD(零部件)形式购买输出方30台套产品,合同价格66万美元,赴欧技术培训100人月,合同期也是8年,到1993年结束。
至此,国产液压挖掘机开始了国外技术转化之路,也为第一阶段的国产挖掘机的发展与普及,吹响了冲锋号……
【未完再续】
编写注:国内挖掘机的发展史有很多人汇总和记载,多是一些产品型号的演变,对于过程中行业前辈们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付出,并没有很系统的记载,我也是到处搜索资料,按照时间线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尽可能的还原真像,因为没有实际参与(当然也不可能),没有相关的史实影像资料,有些可能是摘录的前人的文章或者笔录,且尽可能的保持原状,不当之处,往批评指证,也希望读书能提供线索,让我能够持续沿着前的脚步,共同寻找中国挖掘机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我国液压挖掘机技术引进史实,作者:黄昌松。
七十年代国外液压挖掘机概述,作者:李德英。
国企改革路在何方,作者:孙公胜。
附录:
关于黎孝先
黎孝先
黎孝先,男,1928年1月出生,湖南湘阴人。教授。1952-1955年相继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国内外相继出版各类著作50多部,主要著作有《国际贸易实务》、《世界经济百科全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中日经济法律辞典》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