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什么被称为万经之王?道德经万经之王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琳琅满目、浩如烟海,要让我们只选出一种书来读,您选择谁呢?我提议选择《道德经》。何故?请让我慢慢道来。
《道德经》又称《老子》,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它是中国古典思想的基本经典之一,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约五千字。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老子在其短短的五千言中,以深邃的智慧,富有诗韵的语言,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真谛。其内容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管理、文学、美学、修身等方面,因此《道德经》的思想具有跨越历史、跨越宗教、跨越文化的永恒价值。
由于《道德经》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历代以来,为《道德经》作注解的人很多,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道士僧人,都对《道德经》情有独钟。如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等,都有御注《道德经》并流传至今;历代学者,像我们比较熟悉的韩非、魏征、朱熹、王安石、苏辙、司马光、严复、魏源、胡适、梁启超、钱钟叔、林语堂等等,都曾注解过《道德经》。可以说,不论他们的思想属于哪一派别,也不论他们的思想是激进还是保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道德经》。更有甚者,佛教界一些高僧大德把老子看成“古佛再来”,认为《道德经》与禅宗《金刚经》的理念无异。元代道士张与材说:“《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这是针对元代以前说的,加上以后朝代,当然就不只这个数字了。这从侧面说明了国人对《道德经》是多么的青睐!
《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也极其重大。早在1350多年前的唐朝唐玄宗时期,《道德经》就被高僧玄奘与道士成玄英译成梵文,它也是我国古典文献中被译成外文最早的一种。尤其近代以来,它是世界上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文化名著。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而与《圣经》由严密的宗教组织不遗余力地传播的对比之下,《道德经》并没有专人来系统宣讲,只是世人出于自发的个人喜爱而已。由此可见,《道德经》在全世界的普及度。
世界上最推崇《道德经》的是德国人。1943年,著名华人数学家杨省身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时,一次被邀请到爱因斯坦家里做客,据陈老回忆:“爱因斯坦书架上的书并不太多,但有一本书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经》德文译本。”德国前总理施罗德说过:“每个德国家庭都要买有一本《道德经》,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感。”据说,每四个德国人家里就藏有一本《道德经》。一位叫马克的德国人说:“这是中国的经典,也是我们的经典。”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对《道德经》都作了极高的评价。其中明太祖朱元璋在其《御注道德经》中道:“朕虽匪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其《御制道德经序》中言:“老子道贯天人,得超品汇,著书五千余言,明清静无为之旨。然其切于身心,明于伦物,世固鲜能知之也。”清未思想家魏源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德经》第五章
法国大作家大仲马早就说过,全世界最好的书,真理和智慧含量最高的书,也即经典之书、本源之书,也就那么三五十本,其余无穷的、铺天盖地的各种档次的书,都是从这几十本源头之书流出的支流或溪流、清流或浊流。人不必也不可能读完世上所有的书,有许多不入流的书根本就不值得去读。但是,一个渴慕文化、有精神追求的人,总得把那些源头之书、经典之书读下来,读深、读透。正如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所言:“《道德经》虽然仅五千言,但它真正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经典之书、本源之书。是每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必须终生诵读的智慧原典。”
关于《道德经》,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学院副院长王德峰的一段话也值得我们回味:“各位如果对哲学有兴趣,千万别读我写的那种书。我那个书叫什么?我的饭碗所需要的,要评职称的,你知道吧。老子《道德经》才五千言,我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呢。各位要进入智慧的境界,要重返古代的经典。后来的人写的书可以帮助我们,但这只是一个路标……”
今天,有很多人士就是通过阅读《道德经》,在迷茫中找到自我,从而意气风发地重新走上光明之路的。中国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是其中之一。有位记者采访白岩松: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是谁?白岩松回答:“老子,千真万确!”并解释道:“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你要有一本书使你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你解答,你没有问题的时候可以提醒你考虑下一步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放在床头,放在你人生的床头经常翻阅而且常翻唱新。我选择并幸运地遇到了《道德经》。他解决了我很多的问题,并在继续解决着我的问题。”
再好的食物,不吃也不知道它的滋味。亲爱的读者,请早日走进《道德经》,聆听老子的教诲,去汲取圣人的智慧吧!至圣先师孔子都把老子比作“乘风云而上天”的龙,我们又有啥可顾虑的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