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原理的四个主要特征(管理的原理和原则之系统原理)
管理的原理和原则 系统原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管理原理的四个主要特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管理原理的四个主要特征
管理的原理和原则
系统原理
一、系统原理的含义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有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看一下系统的概念: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安全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构成包括各级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事故信息以及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安全贯彻于企业各项基本活动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安全为第一原则,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的性,它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劳动(人、财、物)耗费,保障企业系统经营目标的实现。
系统的观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必须从人——机——物——环全方面考虑问题。现代大多数产品都是多学科发展的成果,传统的单项的安全防护或单一学科的安全研究都难以解决整个产品系统的安全问题。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美国为了急于保护其空间技术优势,匆忙发展导弹武器,为了缩短开发时间,在发展井下弹道导弹发射系统时,安全问题仅依靠各专业技术人员单独研究,忽视了发射系统各子系统间的接口问题,导弹地下贮存库和发射基地发生了多起事故。1962年,美国明确提出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导弹系统安全性文件,这个文件成为研制民兵式导弹时实现系统安全性的依据。
按照系统的观点,企业及其管理系统有以下六个特征:
(1)集合性。它是指管理系统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所组成。集合性表明,在分析研究企业管理系统时,首先要明确它的构成。集合性是企业管理系统最基本的特性。
(2)相关性。它是指组成企业管理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孤立的要素是不存在的。
(3)目的性。企业管理系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或者发生了混淆,就会导致管理工作的混乱。一般地说,不同的管理体系有不同的目的,每一个管理系统的目的不是单一的,但通常只有一个中心目的。
(4)整体性。系统原理认为,企业不是若干要素的堆砌,而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企业系统各要素或子系统实现最佳效应并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企业管理必须有全局的观点、统筹规划,实现整体最优。
(5)层次性。企业管理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层次,各层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己的目标和责任。系统的层次不清或被破坏,就会失去管理的有效性。
(6)适应性。它是指企业管理系统一定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否则无法生存。企业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与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流和相互作用。环境必然是发展变化的,并且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企业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从系统观点出发,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确定系统目标,列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分析对比提出可行建议,为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系统界定,即把系统与环境划分清楚,也就是确定所研究的对象系统。进行系统界定,一般是从分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各种输入输出关系入手。
(2)系统要素,即分析系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又可构成怎样的子系统。
(3)系统结构,即找出与问题和研究目的有关的要素、环节和部门,确定其性质、数量和时空排列及层次关系。
(4)系统联系,即分析系统内各环节、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媒介的种类、联系方式等。
(5)系统目标,即明确系统运行所要实现的目标,系统有总的目标,这个总目标还必须分解成各个环节或子系统的局部目标。
(6)系统功能,即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明确系统的目的是什么,为此目的系统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如何完成这些任务。确定系统功能还要设计选择最优解决问题的方案。
(7)系统变革,即弄清企业历史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由来,并预测未来发展的前景。
对企业安全管理来说,系统安全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第一,要确定分析的系统,一般是把全企业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部门、某个环节或某个过程的安全问题。第二,明确与安全有关的一些要素,这些要素构成哪些子系统,子系统中存在哪些危险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怎样,等等。第三,分析安全管理的层次结构,明确从企业、车间到班组的各级安全管理的管理职责和权利。第四,对企业安全隐患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包括对曾经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以便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重点。第五,落实各级安全管理的职能和任务选择最优的工作方案,以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运用系统管理的原则
1.整分合原则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潜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功能,即首先要从整体功能和整体目标出发,对管理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谋划;其次,要在整体规划下实施明确的、必要的分工或分解;最后,在分工或分解的基础上,建立内部横向联系或协作,使系统协调配合、综合平衡地运行。其中,分工或分解是关键,综合或协调是保证。
整分合原则在安全管理中也有重要意义。整,就是企业领导在制定整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纳入,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分,就是安全管理必须做到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个人都明确目标和责任;合,就是要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树立其权威,以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
2.反馈原则
高效成功的管理,离不开灵敏、迅速的反馈。反馈是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被控制过程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反馈大量存在于各种系统之中,也是管理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管理系统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条件。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所以,管理系统要实现目标,必须根据反馈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从而调整系统的状态,保证目标的实现。
管理反馈以信息流动为基础,及时、准确的反馈所依靠的是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的安全管理,应该及时捕捉、反馈各种安全信息,及时采取行动,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使系统保持安全状态,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3.封闭原则
任何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该原则的基本精神是企业系统内各种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原则、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管理才能有效。
在应用封闭原则时,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健全各种机构并使之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企业的机构从职能上可以分为决策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对于安全管理来说,企业最高领导层构成决策指挥中心,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决策,如果该指挥中心未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或制定了错误的安全决策,则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可能搞好;生产、经营、技术等部门为执行机构,分别承担安全生产的责任;安技部门则是监督和反馈机构,它的职能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行监督控制和安全信息处理与反馈。
第二,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各种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要按照封闭原则,针对决策指挥、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制定规章制度,构成一个封闭的法规网。这样,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方面形成良好的相互制约作用,保证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
第三,把握封闭的相对性。从空间上看,封闭系统不是孤立系统,它与环境之间存在着输入输出的关系,有着物质、能量、资金、人员、信息等交换;从实践上看,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依靠预测做出的决策不可能完全符合未来的发展,因此必须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以新的封闭代替旧的封闭,以求得动态的发展。
4.动态相关性原则
构成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动态相关性原则是指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不同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企业管理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动态相关性是管理系统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要提高管理效果,必须掌握各管理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
对安全管理来说,动态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正是企业内部各要素处于动态之中并且相互影响和制约,才使得事故有发生的可能,如果各要素之间是保持静止的、无关的,则事故就无从发生。因此,系统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为搞好安全管理,必须掌握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因素的作用。例如:掌握人与设备之间、人与作业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资金与设施设备改造之间、安全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这些都是实现有效安全管理的前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