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

个体在规律面前是渺小的,我们都是历史车轮上的渺小尘埃。试图在潮水中从容起舞,终究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浪漫主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体在时代的危机面前都是无助的,因为这危机、本身就是由无数人的无助构成。

人类社会终究是人的社会,伟大的理想与贪婪的欲望,共同书写了历史的起起落落。一旦危机发生,我们也应该要搞清楚,造成这局面的始终是“人”。不能一碰到坏事就甩锅给“资本”或者“主义”、让这些虚无缥缈的词语担责,这不是解决问题该有的态度。

今天这个话题很大,不是老白俞能驾驭的。但我一直认为,再渺小的个体也要参与到宏大命题的思考中,因为数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人啊,你当自救。

作为上有老下有下的八零后,老白俞最近也很担心在这潮水里翻了船,咱老百姓的生存策略其实一直非常朴素,四个字:平平安安。毕竟我们不具备在顺风局中大口吃肉的能力,那起码、也要避免在危机到来时当了炮灰。

这篇文章是我这段时间个人思考的部分总结,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1)

想要找到熬过危机的方法,首先得搞明白危机是如何产生的。

我认为,危机产生于劳动与制度之间的博弈。

咱老百姓永远要相信的是: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粮食不是靠键盘敲出来的,螺丝也不是靠画大饼就能打进去的,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

所谓的制度设计,只是为了让劳动效率更高,劳动是1,其他是0,没有前面这个1,再好的制度设计也没用。

这是最天然的真理,不需要解释的那种。

制度有助于提升劳动效率,但是制度也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依然需要劳动者来承担。当制度初创时,维护成本都比较低,劳动者的压力也很轻,劳有所得,干劲十足,一派欣欣向荣。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维护成本越来越高,狼多肉少,多劳少得,劳动者越是勤奋越是活不下去,生产出现大问题,危机也就来了。

人类社会自从摆脱原始社会的平均主义、诞生了各种制度,这个规律一直在发挥作用。

你能把锅甩给制度吗?你能通过优化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并不能,因为这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

永乐和崇祯用的是同样一套制度,崇祯拿到的制度版本还是迭代过的、更加成熟,但他就算再努力,也无法挽回大明的危机。

这是制度的问题吗?这是崇祯的问题吗?

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2)

制度的维持成本太高,直接让劳动者活不下去;0破坏了1,这才是封建王朝很难超过三百年的根源。

实际上,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别说三百年了,能稳定发展一百年都是少见的。因为封建王朝玩的是世袭罔替,一百年差不多能繁衍四代人,制度成本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谁都遭不住。

古代史上但凡出现盛世,一定是出现了强悍的帝王,他必须要完成两件事,一个是对外扩张把蛋糕做大,来养活庞大的食税阶层;一个是对内重拳反腐,尽量压缩制度成本,让劳动者劳有所得、保持生产积极性。

即使做到这一步,这个王朝也很难超过一百年,因为盛世会滋生幻觉,让制度成本在短时间里飞速膨胀,一旦停止扩张,这个王朝就完了。

比如,大秦帝国,大隋帝国。

像汉、唐、宋、明这些王朝能持续两三百年,并不是因为制度设计有多棒、统治者有多能干,反而是因为中间倒了大霉,出现了搅局者,直接把封建官僚推翻重组了一遍,大幅度降低了制度的运行成本。

汉朝多亏了王莽,唐朝多亏了武则天,宋朝多亏有靖康之耻,明朝多亏有靖难之役……否则,恐怕都很难熬过两百年。

估计有读者会提出质疑:凭什么清朝是个例外?

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3)

很多历史书上的解释是:雍正摊丁入亩减轻农民负担,引进玉米甘薯粮食产量倍增。当然,这是重要原因,但并未触及本质。

我觉得真实的原因是:满族人口太少。

纯正的满族人,入关时大概三十多万,清朝灭亡时大概只有一百五十多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1/200。

中国地大物博,农业基础发达,200个人供养1个,实在太轻松了。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励精图治的帝王将相,但唯有清朝实现了人口大爆炸的原因。

清朝前两百年,人口从7000万暴增到接近4亿,这与摊丁入亩、引进玉米有关,但更本质的原因,是因为满族人口太少。

宋朝在最有富的时候,签不平等条约赔偿白银、单位也仅仅是百万千万,但是晚清签的不平等条约,赔偿单位都是亿。

经营两三百年,国库依然这么有钱,崇祯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哭晕在厕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参与社会管理的人越多,“人性”就越泛滥,再优秀的制度也遭不住;人越少,“人性”也就越少,哪怕是佛系管理都能躺赢。

为什么苏联的制度在理论上如此优秀,但最终却解体了?

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4)

据《20世纪俄国史》披露,苏联晚期供养了300万特权阶层,工资、住房、教育、医疗全部特殊化,如果算上军队,这个数字将达到700万。

而且,苏联干部是从来不参加劳动的,为这件事,毛主席与赫鲁晓夫在1958年还专门做过辩论,赫鲁晓夫认为让官员劳动、会影响公务效率,但毛主席坚持真理,认为干部参加体力劳动要“成为一种永久的制度”。

苏联人口不到三亿,养活这么多闲人,老百姓压力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

即使制度再优秀,也养不起这么多不干活的人。

做一下总结:从老百姓的立场来看,危机是如何产生的?

当一个社会,不劳而获的人群数量太大了、占用的资源太多了,欲望让管理失控,真正干活的人绝望了,没人做事了,危机也就爆发了。

这是个非常朴素的道理,相信大家一看就能明白。

当世界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喜欢不劳而获的那个群体,发明了更先进的金融工具,劳动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剥削一空。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之所以长期处于危机之中,不是因为他们自己不努力、也不是什么文化和制度上的缺陷,而是他们经济上早就失去独立性,奋斗的果实、大部分被西方国家通过金融手段拿走了。

当你越奋斗越穷,千万不要否定奋斗本身——那是分配环节出了问题。

当然,西方能长期不劳而获,也是吃了科技红利,这一点必须要承认。毕竟,科技能让劳动的成果倍增,这是公认的事实。

所以,从宏观层面来讲,摆脱危机的组合拳无外乎三个,劳动 科技 摆脱西方压榨。

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5)

但即使做到了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蛀虫不止在外部,内部也有。

不少人认为,疫情消失了、贸易战打赢了、国际形势缓和了,咱们的危机就结束了,这其实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一直是世界领头羊,很少被外族剥削,但危机依然此起彼伏。

可以肯定地说,即使没有中美冲突,咱们的危机还是会爆发,只不过程度上、时间上会稍有差别而已。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古以来,化解危机都是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的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度,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拥有先天优势,我们有理由保持乐观。

那么,普通老百姓如何应对这轮危机呢?谈一点个人看法。

第一,远离泡沫产业,避免当炮灰。

危机爆发时,泡沫经济往往会第一个遭遇暴击。最典型的就是楼市和股市,它们的崩盘、已经成了危机爆发的象征。

一般而言,泡沫产业是蛀虫的老巢之一,这是有钱人的逐富主场,同时也承担了货币蓄水池的功能,当危机不可避免,主动戳破泡沫,可以在短期内蒸发大量货币、降低通胀压力,同时把资金赶往实体,从而实现弃车保帅。三十年前,日本就是这么干的。

以咱们的宏观调控能力,完全可以把泡沫破灭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尽量让蛀虫们多承担损失、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这样就能大大彰显咱们在制度上的优越性。

无论怎么说,现在泡沫产业的危险系数很高,当然越是这种时候、越是会有人站出来忽悠接盘,咱老百姓最好躲远一点,千万不要在这种时候当炮灰。

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6)

第二,热爱劳动,但是不要成为内卷的帮凶。

最近翻了不少谈论危机的大v文章,对他们的观点非常无语。

很多大v劝大伙不要瞎折腾,建议人们读读书、旅旅游,或者就在家歇两年,等危机过去了再出来大干一场。

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咱们永远无法走出危机。

都在等,谁来扛?

想一想1929-1933年大危机,美国人是怎么走出来的?当年罗斯福动用国家力量进行大规模基建投资,几千万人上工地拿最低工资,银行行长扛包,大牌律师挑砖,这才成功熬到了二战。

他们的确是靠战争发家,但中间那几年,也是靠劳动扛过来的。

唯有劳动能战胜危机,这是不变的真理,但当今社会资本当道,事情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差,资本趁火打劫,大家越忙越穷,这只会加剧危机。

工资降低,不敢消费;天天996,没时间消费……如果这些成了风气,消费将会大幅萎缩,危机只会雪上加霜,对国家对个人都没好处。

既要提倡劳动、又不能助长内卷风气,这中间的度很难把握,光靠市场调节是不可能完成的,这时候,宏观调控能力越强的国家,就越占优势。

哪些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从古今中外历史经验中)(7)

第三,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优势,眼睛里不能容下沙子。

上文说了,制度成本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这与制度无关,是人性决定的。一旦失去人民的监督,“人性”无限膨胀,后果就会不可收拾。

幸运的是,新中国在“抑制人性”这方面经验丰富。早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就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大原则,极力控制食税人群数量。即使是今天,中国公务员比例依然非常低,14亿人口中,公务员数量仅为七百多万,比例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

更为本质的区别是:新中国强调“人民公仆”精神,人民公仆是需要参与劳动生产的,解放前,即使是繁忙如五大书记,也要参与种地、种菜、纺线;五十年代,参加劳动是干部的必修课,委员每年也要抽出四个月时间到田间工厂搞调研;在六七十年代,只知高谈阔论、不事生产的人,是要被关进农场强制改造的。

所以,新中国从一开始,就反对不劳而获;抵制“人性”的泛滥,是新中国赋予人民的神圣权利。

所以,眼里容不得沙子,这是咱老百姓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是遭遇危机,越是如此。

第四,要团结。

危机的最终解除,无外乎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克服了,一种是对手倒下了。

无论是自我克服还是熬死对手,都需要团结一心。因为在危机年代,很多事情都不如人意,矛盾也会比寻常年份多很多,到处都是火药桶,一点就燃。

请记住一句话:人在历史面前是无比渺小的,对与错是需要时间验证的,我们说的不算,他们说的也不算,结果说了算。

等到危机过去了,答案自然会显示出来。所以,很多事情先不要急着下定论,咱需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摆正三观,勤恳劳动,努力工作,做好监督,团结一心。

最后,相信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