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突击训练(穿衣戴帽有讲究)

雪野突击训练(穿衣戴帽有讲究)(1)

新年伊始,各部队吹响开训号角,掀起实战实训热潮。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所属医院在展开冬训的同时,抽组多支野战医疗分队,对冬训官兵进行卫生防护指导。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推出寒区冬季军事训练卫生防护指导现场见闻,为冬训战友提供健康帮助。

数九寒天,气温骤降,为了锻炼医护人员在严寒条件下的自我防护和身体适应能力,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第965医院展开徒步行军训练。

训练当天,驻地气温降至零下25摄氏度。第一次参加冬训的文职人员王洪雷为做好身体保暖,在作训服里添了一件羽绒衣,还特意跑到室外检验了御寒效果,才信心满满地背着背囊准备出发。6时10分,参加冬训的人员集结完毕,开始徒步行军,迎着黎明向林海雪原进发。王洪雷跟着队伍没走多长时间,就感觉浑身发热冒汗。由于羽绒衣透气性弱,身体释放出来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内衣很快被汗湿。等到小休息时间,王洪雷迫不及待地解开衣服散热。他刚把羽绒衣敞开,冰冷的寒气就灌了进来。

“你这衣服没穿对呀!”一旁的普外科主任张铁鑫见状,赶紧将王洪雷拉在草垛背风处,并从背囊侧兜掏出一条干燥的毛巾,一手拽着王洪雷的内衣领,一手平托着毛巾塞进他衣服里,将湿透的内衣与皮肤隔开,随后让王洪雷扣好衣扣,穿上防寒大衣。

“冬季长途拉练,身体释放出来的热气散发不出去,衣服汗湿后不仅贴在身上不舒服,还会增加身体负荷。敞开衣服散热时,热气迅速冷凝,极易引发发烧感冒。”小休息期间,张铁鑫发现不会科学穿衣的官兵不在少数,便进行了现场指导。“冬训穿衣要宽松多层。虽然衣物不会产生热量,却可以将其与人体之间的空气静止固定住。空气又是不良导热体,在静止情况下,可阻隔外部冷空气侵入,防止人体热量散失。衣服穿得太紧会影响人体血液循环,减少衣物间的静止空气含量,也就减少了‘保温层’,从而影响保暖效果。” 随后,张铁鑫介绍了科学的穿戴顺序和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由内到外应依次穿着背心短裤、长内衣裤、绒衣裤、棉衣裤和作训服。冬季长途行军、演训演练可穿得少一点,切忌过厚过热。穿太厚或是透气性弱的衣物,不利于汗液蒸发,聚集起来会将内衣弄湿。严寒条件下,内衣上的汗水蒸发后,往往在外层衣服中凝结,使衣服既加重又不保暖。因此,衣服被雨雪沾湿或内衣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此外,行军途中可适当拉开拉链或解开衣扣透气,也可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排汗量,保证衣物干燥,防止汗湿。

小休息后继续行军,不少战友的面罩、眉毛、帽檐挂上了白霜。随着拉练路程越走越远,大家头上的热汗也越来越多。有的战友摘下棉帽、面罩想透透气,五官科主任于明洲看到后赶忙劝阻。“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冬季长途行军应做好头部保暖,即使再热也不能让头部突然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于明洲解释说,头部血管丰富、血流量大,据科学论证,其散热量可占全身散热量的50%。头部直接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不仅会急速损失大量热量,还可能使血管热胀冷缩,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说完,他现场示范了如何对头部散热。只见他背着风向,用手指给帽檐撑出一条细缝,热气就可沿着细缝缓缓散出。

“严寒条件下训练,不仅穿衣戴帽有讲究,还要保证手脚别冻着。” 张铁鑫一边行军一边指导。手脚是身体的末端,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慢,供血量少,皮下脂肪层也比较薄,是最容易感到寒冷和发生冻伤的部位。官兵在严寒条件下行军、潜伏、进行战术训练时,鞋袜要大小适宜、宽松适度。鞋带不要系得太紧、不要穿多层袜子、不要垫太厚的鞋垫,否则会妨碍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使脚趾发冷发麻,还可能发生冻伤。在雪地行走时要扎紧裤腿,以防鞋靴内灌雪。

得知行军中警卫分队的战士要进行雪野战术训练,张铁鑫专门叮嘱他们,要保持手脚温度,最好戴厚薄两副手套。厚手套能保暖,但影响战术动作,战术训练时戴着薄的线手套,能避免在短时间内冻僵冻伤。当队伍行至一处两山夹一沟地段,突遇“小股敌特袭扰”,只见警卫分队的战士快速摘下棉手套,戴着事先穿戴在里面的线手套防御驱敌,据枪、瞄准动作利索流畅。

经过数十公里的长途跋涉,官兵在午餐前赶到了宿营地。记者发现,他们搭好帐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干燥的内衣和袜子。

左上图:小休息期间,冬训官兵相互在汗湿内衣里垫干毛巾。

陈永林摄

作者:汪学潮

来源: 解放军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