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相处的婆婆往往有三个共同特征(我的第一次婚姻)

文|公子逸

难相处的婆婆往往有三个共同特征(我的第一次婚姻)(1)

有时候,一段婚姻的结束是三方的错误。但只有女方是没有错的。

我小学同学在女儿7岁那年离婚了。

她是个幼儿园老师,挺活泼开朗的一个人。听说她离婚的时候,我还有点不信。印象中她老公是挺实在的一个人,当时他们也很相爱。

我妈说,其实也不怨女孩要离婚,是谁都不好忍下这口气。这么个偏心眼的婆婆,不作为的老公,早该离了。

她老公的哥哥是个大学生,在大城市工作。记住这个人,因为他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自私。

他娶妻生子之后,就把自己妈妈接走去看孩子了。那时候,他们夫妻对他妈妈特别好。因为,老人给看孩子,做饭,他们夫妻俩就都能上班挣钱。

而这些钱,能供孩子吃穿上学,还能还房贷,还能买一些奢侈品向自己的弟弟弟妹炫耀。


难相处的婆婆往往有三个共同特征(我的第一次婚姻)(2)

我同学跟他弟弟结婚后,也很快怀孕了。

她孕吐严重,希望婆婆回来照顾一段时间。再说,生了孩子,难道婆婆还能一直不回来伺候月子。

但是,婆婆一直没回来。男人给他哥哥打电话,他哥哥说:“你们在村里,离她娘家也近,让她娘家多帮衬点吧。我们在城市里,妈走了,孩子谁看,我们都上着班呢。不能因为你媳妇生孩子,我们工作都辞了吧。”

男人挂了电话,一想也是。哥嫂都有工作,他妈回来了确实没法过。于是,不再打电话。

直到女人坐月子,婆婆还是没回来。她气不过给婆婆打了电话,但却是男人嫂子接的。他嫂子说:“妈回去了,我这都乱套了。妈真回不去,你们在家里什么都好说,我们在这才艰难呢。”


难相处的婆婆往往有三个共同特征(我的第一次婚姻)(3)

女人说,他们太自私。说她婆婆太偏心眼。他大哥当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妈不管你们,妈以后有了什么事,也不用你们管。我自己养妈。”

就这样过了七年,女人的婆婆每年回来也就从家里拿点粮食,拿点菜什么的。其余时候,基本不回来,一直跟着大儿子在城市里过。

但第七年的时候,她不知道怎么回事。腿不能走路了,瘫了。从城市治了一段时间一直不好,她大儿子就把她送回来了。她大儿子对弟弟说:“你们在村里,有地根本饿不死。我们在城市里,不挣钱,全家都得饿死。妈不仅生了我,也生了你,我养了快10年了,以后你养吧。”

然后,就走了,就走了,就走了。


难相处的婆婆往往有三个共同特征(我的第一次婚姻)(4)

男人也有老婆孩子也要过日子,谁来伺候他妈呢?

男人要女人辞职,在家伺候,自己出去上班。男人说,在村里开销小,他哥在大城市也是不容易。他们自己养吧。

女人当然不同意。难道她是木头吗?自己最需要的时候,根本没人管她。现在,让她辞职去伺候这么偏心眼的婆婆。她表示做不到。

女人提出要照顾也可以,但是,他们出力,他大哥必须出点钱。自己妈病了,他大甩手了,什么都不管了。哪有这样的,你不是说你妈你自己管,不用我们吗?

男人跟自己哥哥商量了这件事。但是,他哥哥开始哭穷了,说什么,他妈走了,他妻子也不能上班了,得照顾孩子。他一个人挣钱,要还房贷,要供孩子上学,还要养活一家子,哪里有余钱给自己的妈治病。


难相处的婆婆往往有三个共同特征(我的第一次婚姻)(5)

最可怕的是婆婆的态度。

她觉得她大儿子就是不容易,她觉得就该让小儿子养她。他在农村呆着,过得比大儿子舒坦,没什么压力。而且她笃定,她小儿子一定会管她的,不要他媳妇了,也得要他妈。

她真了解自己的儿子。男人最后跟妻子离了婚,也要养自己的妈。

周围的人说她太偏心眼了。活活拆散了小儿子的婚姻。但是,她却说,离了也好,这样的儿媳妇老了也指不上,要也没有用。

而她儿子呢?他要了他妈,媳妇和孩子都走了。他后来经常喝酒,喝完酒就发酒疯,到处跟人说,我什么都没有了。人们总是叹一句,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老婆孩子都没了,有个妈,心里一点都没他。


难相处的婆婆往往有三个共同特征(我的第一次婚姻)(6)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吗?这可能是最大的谎言。很多时候,婆婆插手儿子的婚姻,根本不是为了儿子,而是为了自己的胜负欲。我儿子就是听我的。真正为孩子好的父母,是从不会插手、甚至是毁灭儿子的婚姻的。

有一个这样的定律。父母越是偏心哪个孩子,哪个孩子反而不容易孝顺。因为,他习惯了被爱,而不付出爱。为人父母,平等是对每个孩子最好的教育。

为了妈能不要媳妇的男人,可能真的不太适合结婚。不是女人一定非要争个谁最重要。而是,婚姻关系一旦成立,父母本该退出主场,把选择权交给儿子和儿媳妇。他们不退出,新的家庭关系根本无法展开。

所以,遇到这样的家庭,女人最好还是早点断舍离。因为,他们谁也很难改变。那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根深蒂固,很难动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