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

现在社会,家长越来越累,不仅在工作上要处理好和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在学校,还要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新课改提出"家校合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处理好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很重要。

但是,现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很微妙,如果家长有班级群,可以经常在班级群里看到,很多家长对老师阿谀奉承,如果其他家长不参与其中,那么处境就会显得很尴尬,有些家长也怕如果自己不参与其中,自己孩子在班上会遭到区别对待。那么到底是要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呢?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1)

案例:

芬芬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因为孩子才进入小学,芬芬很关心孩子的情况,怕孩子不适应学校的环境,怕孩子和班上的同学相处不好,怕学习太过繁重,孩子跟不上,总之颇有"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感觉。

进了新班级,老师们就把所有家长拉进了一个家长群,在群里,直接公告通知所有家长,备注好名字,某某家长,然后附上联系方式,老师在班级群里长篇大论,总之核心思想就是不要以为把孩子放进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学校不是托儿所,老师也不是保姆,如果家长自己对孩子不上心,那么也指望老师这边有多上心。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2)

芬芬一下子被这个阵仗吓到了,小学老师好严厉啊。老师发完言论以后,群里的家长纷纷附和,认为老师是对的,就应该这样,还有些家长表示,自己小孩子皮,不服管教,老师直接打都可以,芬芬知道自家的孩子,乖巧的很,肯定不会皮,但是看其他家长都这么附和,所以也连忙附和了几句。

几个星期过后,芬芬的孩子上学上的还比较适应,就是跟芬芬抱怨,自己前面的同学个子太高了,常常会挡住自己看黑板。芬芬马上就向老师反映,但是老师表示,位置在开学的时候就分配好的,不可能随便调动的。

芬芬向闺蜜抱怨这件事,闺蜜就跟芬芬说道"你不送礼,老师怎么会理你呢?"芬芬这才茅塞顿开,马上给老师送了一些礼品,果然,过了几天后,孩子的位置就前进了。

芬芬这才领悟到和老师的"相处之道",在第二个学期,芬芬就给孩子换了一个班级。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3)

分析

芬芬的孩子今年上一年级,因为孩子刚进入小学,所以各种担心,进了学校后,班主任直接划分权责,芬芬随声附和,后因为孩子的身高问题,芬芬联系老师,送了礼以后才解决问题。芬芬在下学期直接转学来做无声抗议。

①芬芬的孩子上小学,芬芬各种担心。

②班主任给家长们一个警告,家长们纷纷附和。

③芬芬发现和老师的相处之道后,选择了转班。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4)

一个好的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1、 影响孩子三观的塑造

在中小学时期,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最好时期,而这个时期,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老师,家长每天疲于生计,几乎没有时间去教育孩子,但是老师既有时间也有机会。

2、 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通常孩子不是因为一门课而喜欢一个老师,而是因为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从这就可以知道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了,学生喜欢老师可能是因为教学方式有趣生动,也有可能是因为性格活泼,平易近人。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5)

3、 孩子健全人格的建立

老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对学生影响很大,如果老师一直对学生采取是歧视、冷暴力等,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阴影,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但是如果老师对学生一直采取的温柔、包容的态度,那么孩子也会拥有温暖别人的能力。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6)

育儿方向标:家长和老师的相处之道

1、 公事公办

权责分明,是家长的责任,那么家长就要负责,是老师的责任,那么老师就要负责。家长不用过多去吹捧着老师,作为老师,本应有着教育学生的责任,但是老师确实不是保姆,该是家长应该要做的事情,就应该做好,而不是要一直依赖老师,老师管理一整个班,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7)

2、 尊重老师的专业性

老师既然能成为老师,那么肯定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所以家长不要去质疑和过多的去干涉老师做的一些决定,老师给家长提的建议,如果不是关于私事方面的,那么家长就应该好好的遵循,这样老师也会更有信心去管教孩子。

3、 不必吹捧,自然相处即可

不要过多的去吹捧老师,特别是在班级群里,班级群是用来讨论孩子的成绩的,关心孩子成长的,不是用来溜须拍马的,这样会养成不好的风气,这样不仅不会帮助到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

与老师相处时要注意哪些细节(给老师34)(8)

育儿悄悄话:

家长和老师的相处应该是融洽和谐的,而不应该是水火不容的,也不应该高低贵贱,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就应该一起努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互相谅解和帮助,最终孩子好,大家才算真的完成使命。

育儿讨论角:

你孩子的老师是什么样的老师,你又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