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本心的佛语(念力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普通人与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差异会带来心灵的隔阂。但是前世一天的修行一样残留下来的,心的习惯,可能会招致潜藏在现世的意识的不协调感和焦躁感。

对于这种不协调感和焦躁感,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就能看出端倪:

1.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常都会处在一个非常友善的环境中?

如果是的话,那是因为我们以前不管在任何时候,对周围的一切人都十分的友善。也就是说,我们曾经种下了大量的“友善”的种子。

坚持本心的佛语(念力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大的)(1)

当我们有需要时,就会感受到“友善”的果实。反之,如果我们经常都会遇到一些傲慢或猜疑心很重的人,那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前经常对别人傲慢或猜疑,种下了“傲慢”或“猜疑”的种子?

2.如果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帮我们。

这也许是因为我们以前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帮助了别人,种下了“帮助”的种子。反之,如果我们身边总是缺少“贵人”相助,那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经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出手相助?

3.先看看自己,什么东西拥有得最多,比如关爱、某方面的知识等等,也许我们会发现,那正是我们曾经付出得最多的。

再看看自己,什么东西拥有得最少,通常那是我们最想得到,但又付出得最少的。

这就是说,我们所走的路是自己不断探索的结果,是自己不断创新变革的结果,是自己不断自我进化的结果。唯有我们自己变了,一切才能跟着改变。未来不是预见出来的,未来是藉由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我们的世界就在自己的心里,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唯有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救世主。

从科学证实意识决定身体来看,粒子的能量振动频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直是为了让我们去深信因果定律。

宇宙中有一股无形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左右着我们的人生,这种力量来自于我们与宇宙的互动。如何互动呢?我们当下的思想、言行就是因,而宇宙会根据我们现在的因来安排未来的果。所以说,我们的命运就是自己当初所种下因的结果。

当我们用积极正面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时,凡事都会向好的方面去发展。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我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在想美好的事物,我们会发现事情真的会朝着好的趋势发展,并且变得越来越好。如果我们总是想不好的事物,我们会发现事情也会向坏的方向发展,变得越来越糟。

为什么我们的想法与自己所经历的事有这么紧密的关系呢?这背后就存在着宇宙与我们产生互动的作用。如果没有宇宙的作用,就算我们怎么去想,也是无济于事的。

正因为有了宇宙的回应,我们才能“境由心生,境随心转”,才有“福人居福地”的说法。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里所指的福人,是指善良正直的人,这样的人就算到了风水不好的地方,这个地方也会因为这个善良正直的人的到来而渐渐转变为福地。因为善良正直的人的善念可以让环境向好的方面变化。

当我们的善念传递到宇宙中时,宇宙会根据我们的善念予以相应回馈,这种回馈就是进行重新的安排和组合,将原来不好的风水改变为好的风水。虽然我们的思想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的行动能力是有限的。这一切的改变只能由背后的宇宙来做。

我们要相信宇宙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的思想就是它的主人,我们的愿望就是它的命令。所以,当我们试着努力从正面的角度看待问题时,就会吸引到我们走向的成功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宇宙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正面的主人,要善用宇宙的资源和威力,不要做负面情绪、负面想法的主人,否则我们将是第一个受害者。

这就是说,我们设计什么都不如设计自己的人生。我们经历的早晚不重要,经历的多少也不重要。我们能经历到核心的东西那才重要。

我们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去改变任何一个人,除非哪个人一定要改变。其实,成长本身就需要改变。不要等到头破血流山穷水尽时才后悔当初。改变说起来也并没有那么难,我们不是缺这缺那,或者等这等那,我们真正缺乏的就是做决定,就是真正的放下。

真正的放下,不是头脑懂了这样简单,它不是一种知识摆在那里等着我们埋头苦学,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放下,需要我们事上炼心,炼这颗迷惑的心,认假成真的执心,回归宁静,归于平和。

坚持本心的佛语(念力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大的)(2)

可是放下,并非靠着刻意的努力,甚至挑灯夜战就能达成的,这不是临阵磨枪要上战场一样那般敷衍了事。

真正的放下,是要看我们是否可以不再以世俗的眼光对待,越放松越容易达成,真正地放下如同躺平一般。可是躺平需要付出多大的愿力和勇气,这只有修心过来的人才能深切体会。

世俗的目光,身体的习气,内在的信心,都是身心的层层考验。当然,只是想要表达,放下是自然而然地轻松放下,并非像考试一般刻意的努力与追求。

所有的磨难,只是一种方便的形容,并非有真正的磨难一说。世间所有的存在,都是对自身的馈赠,而我们对于世间所有的馈赠,只有满满的爱和感恩。

其实,对于人生的历程,各自有各自的解读,如同遇见同一个人,有人说好,也有人说坏一样。说好的人满心欢喜,说坏的人满脸愁容,所以境遇是礼物还是炸弹,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和视角。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家大卫·R·霍金斯博士在《心灵的正能量与负能量》一书中,真正以科学实验角度证实“善恶报应”的存在。他在书中写道:“人类不同的意识层次对应着不同的身体能量振动频率,情绪越正面者,能量频率越高,反之则越低……用意念来治病,我们用意念能控制我们的身心健康。”

身体以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破坏会带来健康。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并不是每个祈祷得到健康的人都会健康,除了先天的体质外,人们的健康差异还是来自于对健康的感受。这是一种强大的心理作用,更是一种意念,只要懂得感受健康的人,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感受健康是一种能力,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是无法得到健康的。如果我们想借此信条而取得收获,就应该深知这一理念,并在生活中随时应用。

宇宙间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一定的规则,而且这个规则就只掌握在当事人自己手里。包括健康。因为健康的法则里包含了很多秘密,掌握这些秘密能让我们战胜一切疾病并创造健康的生活。

当我们把意念转化为潜意识的时候,这其中就有很大的利用空间。一般由意念转化而来的潜意识会在无形中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我们因为身体的某个部位偶然的不舒服而怀疑该部位有病,我们就会长时间感觉该部位不舒服,久而久之,本没有病的身体也会被我们“想”出病来。

这是因为我们把不舒服或者疾病的信息变成了潜意识,无形中对我们强调的身体部位起作用,使得该部位的各种细胞按照潜意识所发出的信息指令产生变化,从而由正常转变为不正常,由无病变为有病。

同理,如果我们的身体有病,我们就应该随时想到病症会很快消失,身体会很快好起来,一旦“病症会很快消失”的意念变成了潜意识,就会无形中起到消除疾病的作用,我们的病症就会慢慢消失,我们的身体就会健康无恙。这就是通常说的“精神疗法”。

因此,当我们患上某种疾病时,不能总是想着它,更不能有“它会越来越严重”的想法。相反,我们应该向好的方向想,怀有“这点病算什么,很快就会消失”的想法,这样一来,我们的疾病很快就会好转,最终得到治愈。

将意念转化为潜意识是意念治疗疾病的原理之一,在无形中对疾病起到影响。意念以生物波的形式直接作用于病灶的组织细胞,使之按照生物波的信息指令变化,这也是意念治疗疾病的原理之一。

如果意念可以使人体的肿瘤变小,直至消失。方法是在屏蔽外视和不调动记忆的前提下,慢慢调节呼吸,使之均匀细长,然后将意念集中在肿瘤部位,默想“肿瘤变小、肿瘤消失”。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肿瘤一定会变小,直到消失。

坚持本心的佛语(念力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大的)(3)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脑子长了一个很严重的恶性肿瘤,医生告诉她这个肿瘤就连做手术都很危险,她可能活不过一年。心理学家听到这个消息,仿佛自己已经死了一样,心理防线完全被击破了,但最终却出现了奇迹,10年过去了,她依然健康地活着。

后来在接到医生的“死亡判决”后,她在图书馆遇到一个中国老人,就是这个中国老人挽救了她的生命。

当时,这名心理学家在那家图书馆打工,帮忙整理图书,有一天中国老人问她有没有关于视觉创造力和意念治疗力量的书。

图书馆当然没有这样的书,即使去订购也需要至少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到货,但这两本书在两天之内就到了。这两本书的名字让她好奇,于是,她就先看了看里面的内容。

其中一本书的作者是一名医生,书里谈到意念的力量可以治疗最严重的疾病,并且还有相关的案例,当然也包括恶性肿瘤的例子。她觉得这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照着书中的建议和技巧去做了。

书中提到的“视觉创造力”是一种技巧,即使在心中创造出治疗的假象。她试想自己脑子里的肿瘤,然后想象它正在被猛兽吃掉。每天她都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静躺在草地上然后想象肿瘤被吃掉的画面,每次这么做了之后,她都会感觉很舒服。

健康与疾病的根基就在于意念,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可以引导我们的行为和心态,并且能掌握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器官和细胞。意念可以治疗疾病甚至可以控制我们的情感,它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不易被我们发觉,但它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很多医疗上的奇迹就是靠这种意念完成的。

可见,念力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只要我们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信念,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念转运就转。无论理想看起来是多么的遥远,但它一直用种种恩惠环绕着我们。而这些恩惠同时也是对我们过往忠诚的酬报,对我们未来勤恳耕耘的激励。

我们的愿望只需要我们意念灵动,加以精神的运作就可以完成。我们越渴望,它实现得就越快,一切供应都由需求创造出来。

古时,人们总是羡慕鸟儿的翅膀,总是想象自己也能飞翔在蓝天上,这在当时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这一理想实现了。万万不可把远大的理想贬低成异想天开,因为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只有相信这些东西已经实现,才能实现我们所寻求的东西。

真可谓大道至简,仅一个“意念”便可把握三教的修炼真谛,所谓心神宁静地调息,息绝万缘干扰,即可达到超常的修炼境界。

在《本源纪》中,张其金指出:“我们自己的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上的行为,一个是身体上的行为。心理上的行为是精神,是思想,是行动的源动力。身体上的行为是动作,是实践,是我们自己包括整个人类的活动。然而,修行就是要转变我们的心理,让心理精神去影响我们的行动,使我们达到修行的目的。”

正因如此,张其金在《本源纪》中说:“在传统经典里,我们对修行修道的一个基本逻辑,基本概念不是很难了解的。我们通过阅读古典奇书和传统国学经典,以及心理学书籍,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修行修道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们还能感受到并非所有能量都是物质能量,精神能量同样也属于能量。这就是说,精神能量只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灵当中,存在于我们的精神当中,而我们的精神就是靠我们的智慧去填充的,而我们的智慧则来源于我们对古圣先贤思想的吸收。”

坚持本心的佛语(念力和信念的力量是无穷大的)(4)

张其金之所以能够为我们提出如此精湛的观点,这主要源于他对中国诸多传统经典的潜心研究后,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尤其是他通过实践,在诸多领域创造了奇迹,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本源理论体系后,他愈加明白心理和行为的重要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