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旅游文化节日期(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文化内涵)

关公旅游文化节日期(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文化内涵)(1)

关公是中国民间社会非常崇拜的历史英雄人物和至尊至圣神明。在儒释道教及朝廷民间的信仰神殿中,关公都拥有着“绝伦逸群”的崇高地位。

民间视关公为正气正义、有求必应、护国佑民的精神图腾,每逢农历五月十三,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华人聚集区,都会举办热闹非凡、场面隆重的纪念关公的民俗活动,称为“关公磨刀节”,也有地方称为“关帝诞”。

每逢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各类祭祀、祈福、关帝巡城、仪式舞蹈、花队巡游、醒狮、舞龙、杂技、武术、戏曲表演、彩炮竞标等系列民俗活动,精彩纷呈,盛况空前。

关公磨刀节传承至今,已有千年之久,许多地区的关公磨刀节民俗文化项目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磨刀节不仅有着扎实的民众崇拜基础,有着浓厚的民众祈福心理,有着丰富的民俗表现形式,也有着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

关公旅游文化节日期(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文化内涵)(2)

一、关公磨刀节是祝祷丰收节。

中国是农业大国,追求风调雨顺、粮谷满仓,是中华民众的普遍心理诉求。民间祈雨风俗由来已久,农历五月十三正是麦子灌浆期,稻谷饱粒期,此时田地需要雨水灌溉,才能颗粒饱满,粮食丰产,不然就会减产。农谚云:“不怕五月十三漫,只怕五月十三断。”民间传说,关帝是龙君转世,因而具有司雨神职。旧时,五月十三之前若逢大旱,当时百姓便会齐聚关帝庙,使用各类祭祀仪轨,向关帝诉说旱情的严重,祈请关帝神灵怜悯天下苍生、及时降雨。此日若是降雨,便是“关公磨刀雨”,预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岁便会丰收。久而久之,渐成遍布神州各地的传统民俗。

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湛江麻章“关公磨刀节”年例与“雨水神”节,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场面庄严吉庆,颇具岭南民俗文化特色。程序包括:酬神祭拜、关公磨刀仪式、金猪仪式之“金玉满堂”与演雷剧等,尤以金猪达250多头的规模,形成壮观的“金玉满堂”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关公旅游文化节日期(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文化内涵)(3)

二、关公磨刀节是祈福平安节。

山东梁山等地民间传说,五月十三这一天是“关公磨刀斩小妖”的日子。海南定安,每逢五月十三,小孩子要在城隍庙前把纸枷挂在脖子上,然后到西楼关圣神前烧掉,借此仪式祈祷关公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山西运城民间传说,宋真宗时,有南海妖龙作恶祸害民众,宋真宗求助张天师派关公出战,终驱逐妖龙。宋真宗封赐关公“崇明真君”、“义勇武安王”。自此,关公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必亲临南天门外磨刀扬威,以防妖龙再次作恶。关公由此成了中国民间扬善惩恶、驱邪辟魔、主持正义的人间保护神,每逢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普通百姓都会焚香祭拜关公,祈求关公镇魔降妖、庇护一方安宁。

关公旅游文化节日期(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文化内涵)(4)

三、关公磨刀节是传承忠义节。

中国民间对关公忠义精神的崇拜,是关公磨刀节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精神动力,是民众踊跃参与、传承忠义的人文基础。湖北当阳关陵对联写道:“东拒孙吴,西定巴蜀,南镇荆襄,北吞曹魏,普天率土,只想那两朝八百;情怜兄弟,义重君臣,生全忠节,死显威灵,众姓皆知,共庆这五月十三。”已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西南宁昆仑关传统节日“关公磨刀诞”,在拜祭关公的同时,也以各种形式祭奠抗战时期昆仑关战役中阵亡的中国将士,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而且在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中,使得关公忠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关公旅游文化节日期(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文化内涵)(5)

四、关公磨刀节是凝聚同心节。

浙江临海、温岭,内蒙古托克托等地的旧俗,每逢五月十三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民俗活动,有弟兄或姐妹感情深厚,想要结拜的,都会选在这一天,准备牲醴香烛到关帝庙,在关帝像前山盟海誓,义结金兰。少数民族聚居的广西宾阳“甘棠关公诞”,庙会之时宾阳、横县、邕宁周边五镇群众都会前往参与,展现了关公信俗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亲和力,激励民族团结一心,共建美好家园。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文刊载于《香港商报》A4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