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如何向大夫讲述病情技巧(对付牙痛的小妙招)
急诊医生日记写到今天,其中有惊险无奈,也有悲喜交集在这个小社会里,急诊医生无不虔诚又认真地学着做人做事做学问,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面一个出现的患者会带来怎么样的挑战所以,积累非常重要,包括书本知识,当然更重要的是临床经验另外,你还得藏些千奇百怪的小招数小招数哪里来呢?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之前得靠自己摸索,今天开始,你可以看《急诊医生日志》,哈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牙痛如何向大夫讲述病情技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牙痛如何向大夫讲述病情技巧
急诊医生日记写到今天,其中有惊险无奈,也有悲喜交集。在这个小社会里,急诊医生无不虔诚又认真地学着做人做事做学问,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面一个出现的患者会带来怎么样的挑战。所以,积累非常重要,包括书本知识,当然更重要的是临床经验。另外,你还得藏些千奇百怪的小招数。小招数哪里来呢?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之前得靠自己摸索,今天开始,你可以看《急诊医生日志》,哈哈!
转回正题,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治疗牙痛的小妙招。牙痛看似不是病,痛起来却要患者的命,也让急诊医生头痛。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我这里有一个小妙招,来自早些年在基层医院工作时,上一辈传授。
那是一个春天的后半夜,我刚忙完几个重危患者的抢救没等喘口气,一位牙痛患者在家人陪同下,愁眉苦脸、低声哀嚎着来了。患者精神萎靡,连说话的力气或者心情都没有。家人告诉了他的情况。原来,前阵子患者情绪一直莫名低落,家人并不在意,以为春天到了,他的身心状况会随着季节变化稍微明朗阳光些。哪知近日又感冒了,这次感冒还带来了一场空前的牙痛,患者每天沉浸在“牙痛不是病,痛死无人问”的无奈里,整夜失眠,时不时地自言自语、哭笑不得。
这种痛,让他每每有拔掉满口牙齿的欲望,今晚终于无法遏制地爆发了,对着家人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见谁骂谁。家人说到这里,一旁捂着腮帮子的患者突然冲着我突起眼珠子:快点给我止痛!!!一副要拼命的样子。我被他突如其来的吼叫吓了一跳,当然我心里清楚,牙痛没什么了不起的,牙痛患者哪个急诊科医生没见过啊?
给止痛药当然是常规处理方法之一。但作为医生,都知道药物起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常见止痛药比如芬必得、索密痛之类的,吃了至少半小时或一小时才会缓解病人的痛苦。书上还找不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方法,传统针灸或许有效果,但大多急诊科医生不会。
面对这个怒到青筋暴怒的患者,我非常理解他此时此刻经受的折磨。突然想起自己在读大学前,曾在当时的宁波市苍水卫生所当过学徒,亲眼见过一位姓邬的老师用酒精滴耳的方法,治疗过患者的牙痛。此时别无他法,不妨一试吧?我拿起办公桌上的酒精棉球,叫患者头侧弯,让牙痛一侧朝上,用力挤压棉球,酒精迅速流进了患者耳道。当即,他大叫起来:“你干什么?”没得他自己的火爆发出来,突然又安静下来,眨了眨眼,似乎感觉到什么。
“你感觉怎么样?”看他表情,我觉得应该起效了。
他狐疑地望着我:“奇怪,怎么一下子痛好多啦?给我搞了什么东西啊?”他有些尴尬又有些开心地摸摸自己的脑袋,憨笑起来。
我送他走时一再叮嘱,这只能暂时缓解一下疼痛程度,且持续时间不长,不是根本治疗方法,还需要马上服用止痛药,同时明天一定要到口腔科治疗病因。最后又嘱咐他,如果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在家也可以用高度白酒替代,不一定要到医院来。之前脾气火爆的患者已经变得非常谦和了,一再谢过后,就回家了。看着他来时与走时截然不同的样子,心想着这个小把戏果不其然有奇效,非常有成就感。
这个小妙招的原理是什么呢?我当时问过邬老师。他也解释不清,这个疑问就一直放在我的心里。直到我进了医学院学习,在一次做生理实验时,多年疑团,茅塞顿开。
那个实验是一个青蛙对疼痛反应的生理实验,它的基本做法是先用酒精灯的火焰刺激一侧蛙的后腿,青蛙的反应非常很大,接着事先用一个夹子夹住蛙的另一条腿,再重复做同样的实验,这时青蛙对刺激的反应明显减轻,这叫神经交互抑制作用。同样,用酒精刺激耳道,耳道内鼓膜的听觉感受器对刺激非常敏感,就会产生交互抑制作用,牙痛自然就“缓解”了。
现在想来,民间许多小妙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值得学习推广。
小贴士1:本法应用注意点
1、必须确认患者没有耳道疾病,例如中耳炎等。
2、要除外心脏疾病引起的牙痛,比如,以牙痛为早期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
3、本止痛法只是暂时的一种缓解手段,大约只有半个多小时的效果,应同时用止痛药和消炎药。
小贴士2:交互抑制理论(与同行分享)
在任何反射活动中,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某一反射进行时,某些其他反射即受抑制,例如吞咽时呼吸停止、屈肌反射进行时伸肌即受抑制。反射活动有一定的次序、一定强度,并有一定的适应意义,是反射的协调功能的表现。反射活动之所以能协调,就是因为中枢内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如果中枢抑制受到破坏,则反射活动就不可能协调。
在1947年到1948年间,沃尔普(Joseph Wolpe)在维瓦斯特兰大学实验室用猫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将猫关在一个实验笼子里,先给它们一个听觉刺激,然后通过电感线圈给予它们几次高电压低安培的刺激,所有的猫对都做出了各种猛烈的反应,或在笼子里狂野地冲来冲去,或在笼子的顶上、底部和四周又抓又刨;蜷缩起来,颤抖,嚎叫,口吐白沫......。一旦把它们从笼子里放出来,这些症状便立即减轻。但是每当把它们放进笼子时,它们就会再次表现出同样狂乱的行为,即使连续数小时把它们关在笼子里,这种反应也丝毫不会减轻。
猫的这种焦虑性反应跟其他的无效反应不同,其他无效反应可通过疲乏和消除强化而消退,但猫的这种神经过敏性反应则“应看作是永久的和不可改变的”。沃尔普的这个定论表明,如果不治疗它,这个心理病灶将永远伴随这只猫。
沃尔普的这些猫即使饿了72小时,只要关在进行过实验的笼子里,也不会去碰一碰扔在它们面前的食物。然而,如果它们是呆在平时人们用手喂养它们的笼子里,它们就会吃东西。于是,当猫又关进实验笼子时,让人用作为喂食刺激的手段喂食物给它们吃。尽管先前没有一只猫在实验笼子里吃过东西,而现在用手拿着一根棍子给它们喂食时,有一些猫就要吃东西了。逐渐地,这些猫在人们以这种方式喂它们食物时,就越来越不再犹疑了。
沃尔普观察到,剩下那些仍然拒绝吃食的猫,不仅对实验笼子有焦虑性反应,而且对放置实验笼子的实验室也要产生同样的反应,甚至对其他许多跟实验室有相同特征的刻意都要产生这种反应。
一只能够在跟实验室外表大不相同的屋子里吃食的猫,后来也渐渐在跟实验室比较相似的屋子里被诱引得吃东西了。然后将这只猫放在跟实验室更像的刻意里喂食。就这么换下去,若干天后,这只猫就能够在实验室里喂养了。最后甚至放在实验室笼子里喂食,它也不再显示任何焦虑的迹象。
不过,如果再对猫施以曾经伴随时出现过的听觉刺激,那么这种焦虑反应就会再次被引发出来。
最后,沃尔普提出了交互抑制原理,即个体不可能同时对一个刺激产生两种对立的情绪反应,例如在很高兴的同时伴随很不高兴的情绪;在很焦虑恐惧的同时,伴随着松弛平静的反应等。如果对一个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再形成一个与不良行为相反的,即良好的情绪行为反应,那么,它就会对原来的不良反应进行抑制乃至代替之。也就是说,如果一名儿童形成了对数学学科的厌学反应,那么,就告诉在他的大脑中再建立一个不厌烦数学的情绪行为反应,比如建立一个面对上数学课或解数学题时心情或喜欢数学的心态反应。
1958年沃尔帕正式发表了《交互抑制心理疗法》一书,指出神经症是由学习过程学到的不适应行为。因此,要治疗这种不适应的行为必须应用学习的法则。后来他将上述实验和理论引用于人类,在临床上用以治疗神经症,提出一种叫“系统脱敏法”的行为治疗技术,这是行为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