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名人对局 应是明月最皓然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题:应是明月最皓然——围棋界人士追思应明皓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台湾知名企业家、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应明皓于4月20日凌晨离世。25日下午,应先生的家人、好友以及曾叱咤亚洲棋坛的多位围棋名将在北京南城的一间礼堂举办追思会。

围棋名人对局 应是明月最皓然(1)

4月25日,台湾知名企业家、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应明皓先生的追思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谷雨刚过,北方经历了一场春雨,天空蓝得发亮。礼堂内肃穆而温馨,先生的照片被鲜花、唁电和挽联围绕,摆满各个角落。

应明皓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18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16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开幕式,两天后因突发疾病溘然长逝,享年76岁。

“应是明月最皓然,深切怀念围棋活动家。”屋中缅怀先生的字句举目皆是。追思会开始,其次子应俭走上台中央,在一张空棋盘上落下黑子,意指为父亲新的旅途划上新起点。

围棋名人对局 应是明月最皓然(2)

图为参加追思会的韩国名将,第一届和第四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曹薰铉(图右)、李昌镐(图左)。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愿先生在新的黑白世界里,依然是那个彩色的他。”应俭说到。之后,韩国围棋名将曹薰铉、李昌镐,大陆围棋名将古力等人陆续上台向先生表达哀思。

应明皓的父亲应昌期是台湾金融界知名人士,创办的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为世界顶级围棋赛事,发明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沿用至今。应明皓生于1943年,子承父业接过应氏杯并推出了更多系列围棋赛事和活动。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对应氏父子大力提倡和支持围棋事业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二人以一家之力创办了应氏杯、倡棋杯等五项重要比赛,在当今世界围棋界首屈一指。

围棋名人对局 应是明月最皓然(3)

第四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李昌镐等人参加。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30年前的4月25日,第一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在浙江杭州举行,曹薰铉战胜中国围棋九段聂卫平夺冠。

“得知应明皓先生逝世的消息,我悲痛欲绝。”曹薰铉在追思会上回忆这段经历提及,彼时中韩尚未建交,他在香港停留三天后才抵达杭州。“美丽的西湖让我难以忘怀,同样难以忘怀的还有应昌期先生的笑容。应氏父子将围棋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推向新高度。”

日本棋院理事长小林觉在唁电中同样提到,父子二人为围棋赛事的举办和世界围棋的普及作出巨大的贡献。

同为围棋赛事参与者的应明皓堂弟应仲艺,当天谦逊地表示,亲眼见证中国围棋从发展到鼎盛过程,身为应家的一份子感到骄傲。但自己深知,应氏家族对围棋的贡献微不足道,是中国广大爱好者的参与造就了围棋事业的瓜熟蒂落。

应氏父子的中国情结贯穿二人生命始终。应昌期从不避讳期待中国选手在应氏杯夺冠的愿望,但遗憾生前未能看见。2005年,在应老过世八年后,常昊终为其实现了这一愿望。应明皓后来专程与常昊赴位于台北阳明山的应昌期墓前祭奠,告慰先人遗志。

围棋名人对局 应是明月最皓然(4)

大陆围棋名将古力(图右)等人参加。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应明皓去世消息一经公布,常昊、柯洁等大陆围棋选手第一时间以不同方式寄托哀思。亲临追思会现场的古力对中新社记者回忆,自己的学棋经历是跟随四年一届应氏杯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在那个年代,夺得应氏杯冠军是每个学围棋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

“我拿过很多冠军,但没有在应氏杯夺过冠是我目前比较遗憾的事。”古力说,发自内心地感激应氏父子对中国围棋所做的贡献,希望未来能有更好的成绩回报前辈的厚爱。(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