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妈对他越发厌恶(后妈41你娘故意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01,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后妈对他越发厌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后妈对他越发厌恶(后妈41你娘故意的)

后妈对他越发厌恶

#创作挑战赛#

01

宋招娣看着钟建国的眼睛说:“我让你怎么说,你就怎么说?”

“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个钉。”钟建国道,“我要是连这点事都办不到,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你放心,说吧。”

宋招娣笑了:“跟你教育孩子没关系。”

“那你还说不说?”

宋招娣清清嗓子:“没人问就算了,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家里孩子多,生了养不起——”

“等等。”钟建国打断她的话,“我这么说的话,别人会认为我不让你生。”

宋招娣点头:“对啊。我是这个意思。”

“你,你——”钟建国指着她,“我,我——”

宋招娣:“想反悔?”

“小宋同志,你不能这么干。”钟建国道,“你有想过别人会怎么看我?你照顾五个孩子,这么辛苦了,我还不准你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大家会当我禽兽不如。”

宋招娣想一下:“你想多了。生了养不起,这是真的吧?”

“不是!”钟建国道,“咱们家的孩子虽然多,再多一个孩子还是能养得起。”

宋招娣冷笑两声:“你有奶吗?”

“我没有,你有。”钟建国脱口道。

宋招娣:“这么说来生孩子的是我,奶孩子的还是我,照顾孩子的人也是我。这个孩子是属于我自己的啊。”

钟建国点头。

宋招娣:“那我不想要,也是我自己的事了。”

“这……”钟建国语塞,“孩子是咱俩的。”

宋招娣嗤一声:“你的脸真宽。不生不喂不照顾,就想分一半?谁给你的勇气?你们司令啊。”

“你们别吵了。”钟大娃出现在门口,眉头紧皱,“娘,我问你,为什么要爸爸那样讲?”

宋招娣:“大家都认为女人都想生孩子,我如果说我不想生,别人也不信,会认为我身体有病生不出来。就算我把各项检查拿给大家看,证明我没问题,她们也会认为检查单是假的。”

“啊?”钟大娃睁大眼,“那个大家都有谁?”

宋招娣:“林中的妈妈,学校里的女老师等等,可以说除了咱们家的人,每家都有一个人这么认为。”

“爸爸,娘被别人说成有病,你还不愿意帮娘?”钟大娃望着钟建国,大有他爸说不,他就不认亲爸。

钟建国头痛:“好了,好了,坏人我来当。”顿了顿,又忍不住嘀咕,“真不敢想象别人会怎么看我。”

“善解人意的人会理解咱们,再添个孩子确实养不起。”宋招娣道,“据我所知,善解人意的人也挺多的。”见大娃还没走,“不包括林中的妈妈。”

大娃:“娘,林中的妈妈以前问我,你娘是不是有什么病。我说我娘没病。她说她说的病,眼睛看不出来,得去医院检查。”

“你以前怎么不说?”钟建国忙问。

钟大娃看着宋招娣,见她没生气,“眼睛看不出来的病,去医院就能看出来?我觉得林中的妈妈才有病。”

“她说的那种病得用机器检查,是在肚子里。”宋招娣道,“林中的妈妈有病,机器都检查不出来。”

钟大娃忙问:“那是什么病?”

“神经病。”钟建国吐出三个字。

02

钟大娃噎了一下:“钟更生,你给我过来。”

“你喊更生干什么?”钟建国不解。

钟大娃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转过身指着更生,“以后你想问什么,自己问咱爸咱娘,别想让我帮你问。”

“原来是更生想知道啊。”宋招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更生的脸一下子红了:“我,我以为娘不想生孩子,是因为家里多了我和哥。”

“想多了。”钟建国道,“你娘刚跟我结婚,就说生孩子比带孩子累,不愿意生。我以为我能改变她。没想到这个女人的意志坚定,堪比女特务。”

大娃转回来:“爸爸,又想睡长椅吗?”

“刚才的话不是我说的。”钟建国抹一把脸,“你俩给我出去。不对,离远点,不准再偷听我和你娘说话。”

宋招娣忙说:“天都黑了,你叫他们去哪儿?上楼玩一个小时,再下来吃饭。”

“走吧。”钟大娃推更生一下。自立牵着两个弟弟走进来。

宋招娣怕自立多想,笑着说:“你们也去吧。”

自立见宋招娣没生气,笑着跑上楼。

“更生的小心思比大娃的还多?”上楼的声音消失,钟建国才问。

宋招娣:“有的人老实是真老实,有的人老实是懒得跟你们这群智商低的人讲话。”

“小宋老师果然阅尽千帆。”钟建国意有所指道,“没你不懂得。”

宋招娣哼一声:“你别激我。把我惹急了,我就回娘家。一走三个月,让你哭都没眼泪。”

“相信你能干得出。”钟建国问,“假如真是林中的妈妈故意给你添堵,你打算怎么办?”

宋招娣道:“先看结果。”

六月九号,傍晚,宋招娣正在浇菜的时候,周淑芬来了。

周淑芬走到宋招娣跟前,接过她递来的黄瓜,在水桶里洗一下,咬一口就指着隔壁。

宋招娣冷笑:“果然被我猜中了。”

周淑芬点头:“你一直没生,大家是觉得你不敢生,怕养不起。那位说防护措施做的再好,也不可能万无一失。可你这么多年确实没怀上过,只有一个原因,你生不出来。大家又觉得她说得对。”顿了顿,“哎,你打算怎么办?”

“凉拌。”宋招娣道,“吃不吃凉拌黄瓜,我给你摘几个。”

周淑芬见她不想说,撇撇嘴:“我自己摘,挑大的摘。”

“随便。”宋招娣道,“反正一夜就长大了。”

周淑芬扒开黄瓜叶,发现确实有很多半大不小的黄瓜。不担心钟家没得吃,周淑芬摘八根大黄瓜抱回家。

经过林家,听到有人喊她,周淑芬没回头都知道是谁。然而,她又不能装听不见,因为对方声音很大:“嫂子叫我?有事啊。”

“没事。”陈大嫂看着她怀里的黄瓜,“在哪儿买的?”

周淑芬微微皱眉,这位眼瞎啊?她刚从钟家出来:“宋老师给我的。”

“宋老师真好。”陈大嫂笑道,“给你这么多。”

周淑芬不知道她想说什么:“宋老师知道我们家的人爱吃拍黄瓜,才给我这么多。嫂子要是没事,我就先回去了,该做饭了。”

“哦,那我不留你了。”陈大嫂转过身,往隔壁看一眼。

宋招娣听到两人的说话声,冷笑一声。

六月二十日,周日上午,宋招娣去副食厂买五斤肥肉,到家就熬猪油。随后把她娘给寄的黑芝麻拿出来,和一块面,给几个孩子做带有芝麻的焦叶子。

一众孩子回到家,发现小方桌上有一小盆焦叶子,下意识互看一眼,今天是什么节日?

自立把墙上的日历拿下来:“不过节。等一下,是咱们谁的生日吗?”

“不是。”更生道,“咱家没有农历四月出生的。”

钟大娃捏一块:“我帮你们尝尝有没有毒。”

“不用你尝。”三娃挤开他,“二哥,去喊娘。”

二娃跑进厨房,发现没人,冲楼上喊:“娘,快下来,大哥和三娃打起来了。”

“嚎嚎什么呢。”宋招娣从外面走进来,手上全是水,擦擦手才问,“怎么了?”

大娃三两步窜到宋招娣跟前,“不年不节,为什么突然加餐?”

“自立,去厨房找个小一点的碟子。”宋招娣等他把碟子拿过来,挑十块大小差不多的焦叶子,“一人两块,去人多的地方吃。

“别人找你们要,你们就说叫你妈做去。半碗油就能做一碟焦叶子。大娃,林中要是找你换,不给换,知道吗?”

“娘,我知道了。”更生道,“我会提醒大娃。对了,娘,要穿你给我们做的新鞋和新裤子吗?”

宋招娣看几个孩子满头汗:“外面缸里的水该晒热了,你们去冲个澡,我去给你们拿衣服。钟大娃,不准偷吃。”说着话就上楼。

“知道了。”大娃不明白,“娘以前都不准咱们出去显摆,今天怎么叫咱们出去显摆?”

更生:“咱们有,别人没有,别人就会回家闹他们的娘。而他们的娘以前说过咱娘有病。”

“娘真坏。”大娃啧一声,“爸爸以前说惹谁都不能惹娘。爸爸居然没骗我。”

更生笑道:“爸爸深有体会,我们听他的没错。”

“你少说两句吧。”自立道,“小心娘收拾你。”话音落下,自立听到脚步声,连忙闭上嘴巴。

宋招娣把衣服递给几个孩子:“兜里还有奶糖。吃完焦叶子就吃奶糖。”

“娘,这次下血本了啊。”钟大娃找到衣兜,掏出四个大白兔,“你这么做马振兴会跟他妈妈吵架的。”

宋招娣:“马家跟咱家一样双职工,家里的小孩比咱们少一半,马振兴一天吃十个奶糖,他妈也能供得起。”

“可惜他妈不如我妈大方。”钟大娃脱掉衣服,“娘,不洗澡了,现在洗了,晚上还得洗。”

宋招娣:“随便你。”话音落下,五个孩子全脱光了。

宋招娣顿时感到辣眼睛,这帮熊孩子!

03

十二点左右,钟建国从车上下来,便看到不远处的大树下坐着一堆孩子,垫着脚,眯着眼,远眺,随即转身进屋:“宋老师,你儿子又扩军了?”

宋招娣正在包包子,没听清楚:“你们团扩军了?又要打仗?”

“你别乌鸦嘴。刚消停两天又打仗,也不怕你男人累死。”钟建国看到桌子上有杯水,端起来就喝,“我刚才看到大娃身边得有十来个孩子,他不会在外面说书吧?”

宋招娣的眼皮跳两下,抬起头:“不会的,自立和更生也在,他俩会提醒大娃适可而止。洗洗手过来帮我包包子。”

“怎么还没有鸡蛋大。”钟建国看一眼,“你包这么小,咱家这么多人,得包多少才够吃。”

宋招娣想一下:“一百个吧。”

“咳!”钟建国连忙捂住嘴,“一,一百个?!”

宋招娣点头:“我才包二十个。你如果还想按时吃饭,就帮我擀面皮。”

钟建国起身去洗手,回来坐到宋招娣身边才发现不对:“豆腐油渣馅?”

“吃过生煎包吗?”宋招娣问。

钟建国:“听说过,从未吃过。”

“想吃吗?”宋招娣笑着问。

钟建国不禁舔了舔嘴角:“宋老师,初次尝试吧。你怎么能保证自己做的好吃?”

“不能保证。”宋招娣道,“就问你想不想吃。”

钟建国:“别绕我了。说吧,怎么擀。”

“擀成圆形,比饺子皮稍稍厚一点。”宋招娣道,“对了,你们炊事班的锅是不是比咱们家地锅的大?”

钟建国点头:“一头两百斤的猪能搁里面洗澡。问这个干么?”

“买的还是定做的?”宋招娣又问。

钟建国:“当然是定做的。市面上没得卖。”

“帮我定做一个平底锅呗。”宋招娣道,“不需要太大,直径五十公分就行了。对了,再加一个鏊子。”

钟建国停下来,歪着头看着宋招娣:“我说,你上辈子好歹是混,混那个什么时尚圈的设计师,这辈子也算是个知识分子,像鏊子那种东西,我长这么大也就在大娃的姥姥家见过一次,至今不知道怎么做吃的。你怎么比我还懂?”

“因为我比你多活一辈子。”宋招娣说着,停顿一下,“钟团长,你不会又怀疑我以前不是服装设计师,是个厨师吧?”

钟建国:“我相信你以前是个裁缝。”

“裁缝?!”宋招娣瞪眼,“再说一遍!”

钟建国连忙把面皮递给她:“设计师,设计师。国手,行吗?”

“差不多。”宋招娣说出来,意识到她说的太自然,解释道,“如果让我再活三十年,应该能成为业内第一人。”

钟建国嗤一声:“说你胖还喘上了。”顿了顿,“听你的意思做煎包要用平底锅?咱家没平底锅,做这个是不是很麻烦?”

“是很麻烦。”宋招娣道,“如果有平底锅,两次就能做好。”

钟建国接道:“没有的话得十次?”

“差不多。”宋招娣想一下,“我把几个孩子喊进来,你们包,我去做?”

钟建国点了点头。

宋招娣站在大门口喊:“大娃,自立,吃饭了。”

“做什么吃的?”碟子往更生怀里一塞,大娃跑过来。

宋招娣大声说:“生煎包。”

“生煎包是什么包?二娃。”马振兴抓住二娃。

二娃摇摇头:“不知道。反正是好吃的。”

“我可以去你家吃吗?”马振兴问。

二娃不假思索道:“不行。我娘会做,你妈一定会做,叫你妈给你做去。”说完,拔腿往家跑。

一点左右,钟家一家七口喝着白米粥,吃着鸡蛋豆腐生煎包,就着拍黄瓜,好不惬意。

钟家隔壁林家的陈大嫂快气晕了。百米外的马家,周淑芬快气哭了。

一点半,周淑芬牵着儿子的手说:“走,跟我去钟家。”

马振兴不明白:“去钟家干什么?”

“你不是要吃什么焦叶子,生煎包?”周淑芬道,“去钟家吃。”

马振兴甩开周淑芬的手:“要去你去,我才不去。”

周淑芬转向小儿子,“你想吃吗?”

马振刚点点头:“想吃。妈不会做?”

“我都没听说过生煎包,怎么给你们做?”周淑芬瞪一眼看别人吃什么,就闹着要吃什么的大儿子,“我去跟宋老师学做生煎包。”

马振兴想一下:“那我跟你一块去。”

宋招娣见钟建国吃的揉肚子,双眼还盯着碟子里的包子,一脑门黑线:“又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豆腐、猪油渣、鸡蛋和面,想吃随时都可以做,你至于表现得像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似的么。”

“用料常见,但这玩意做起来费工夫。”钟建国看一眼宋招娣,“你整天念叨着做饭看心情,我总感觉下次得等到八月十五中秋节。”

宋招娣把碟子递给他:“一次吃完?”

“不不不,吃不下了。”钟建国说着话,看到大娃的动作,朝他手上一巴掌,“放下。”

大娃惊叫一声,捂着手:“爸爸,你干么?”

“你吃的太多了。”宋招娣道,“你爸怕你把肚子撑破。过一会儿再喝水。”

钟大娃不好意思:“对不起,爸爸。”

“一个比一个憨。”宋招娣指着一排儿子,“你爸才吃十来个,你们一人干掉十个。”顿了顿,“我怎么会有你们这群傻儿子啊。”

“我不傻。”三娃伸出手指头,“娘,我吃六个,没有吃十个。自立哥哥吃——嗝……”

自立的脸一下红了,下意识低下头,以为这样做宋招娣就看不见他。

宋招娣摇头叹气,端起两个碟子,抬起头,不禁睁大眼:“你走路怎么没声?”

“是你没听见。”周淑芬进来,“你手里端的是生煎包吧?放下,给我们家振兴尝尝。”

二娃大声说:“不行!”

“没关系。”宋招娣道,“待会儿你们去振兴家里,看看他家菜园子里有什么好吃的,摘点回来,我给你们做好吃的。”说着,把两个碟子放下,又把筷子反过来,递给马振兴和马振刚。

两兄弟下意识看周淑芬。

周淑芬点了点头。

马振兴漏出羞涩的笑:“谢谢宋老师。”

“你们家晌午没做饭?”宋招娣问。

周淑芬:“杂面馒头和清蒸鱼。不愿意吃鱼,非要我给他们做生煎包。”指着碟子里的东西,“煎包就说煎包呗。非说生煎包,我以为什么东西呢。”

“那你怎么不给马振兴做?”大娃问。

周淑芬噎了一下。

04

钟建国乐了,朝大娃后脑勺上拍一下,“不能没礼貌。你们该睡午觉了。”

“睡不着。”大娃道,“爸爸别碰我,难受。”

周淑芬想到刚才听到的:“吃多了?”

“这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憨。”宋招娣道,“逮住好吃的必须得吃到喉咙眼,再也吃不下去了,才放下筷子。”

周淑芬打量一下钟家的五个孩子:“的确挺傻。”

“你才傻!”三娃道,“连生煎包都不会做。”

周淑芬呼吸一窒:“信不信我揍你?三娃子。”

“我娘在呢。”三娃才不怕,歪着头说,“你打我试试。”

周淑芬气得朝桌子上拍一巴掌。

宋招娣笑道:“你跟他吵吵什么,他还未满五岁。”

“不是我说,你家的几个孩子忒会气人。”周淑芬看一眼大娃,“要是跟我一家,我得一天三顿揍。”

大娃哼哼道:“连生煎包都不会做,还好意思揍人。马振兴真可怜。”

周淑芬噎住。

宋招娣扶额,笑道:“你这是图什么啊。振兴,振刚,少吃点,我待会儿给你们拿焦叶子。”

“谢谢宋老师。”马振兴连忙说。

宋招娣起身去厨房,拿四块焦叶子放到两兄弟手边:“这些东西家啊,家里有面有油就可以做,你平时没事的时候,也给他们做点。省得把孩子馋的流口水。”

“除了你家,没人能把我们家孩子馋的流口水。”周淑芬没好气道,“以后星期天,我就把他俩关屋里,我看你还怎么馋。”

宋招娣不赞同:“孩子不是犯人,你不能这么做。”

周淑芬也就随口一说,看到大娃身上的新衣服:“我待会儿回家拿布,你帮我裁两套?”指一下大娃。

宋招娣点头:“可以,但是不能被别人看见。”

“我知道。”周淑芬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这一出宋招娣“蓄谋已久”,故意搅得各家孩子闹腾。

下午四点多,宋招娣帮她裁好两套衣服,周淑芬挎着篮子走了,篮子里的五个番茄全部留给宋招娣。

宋招娣晚上做个番茄炒蛋,蒸点米饭,一家大小吃好了,洗洗澡去睡觉。有那么几位军人家里,还因为吃的事叨叨呢。

宋招娣如果做猪肉、鸡肉,孩子也不敢回家闹。因为孩子们都知道,肉难买。

偏偏宋招娣做的是焦叶子,豆腐包子,再常见不过的东西。当妈的不给做,五六岁的孩子真以为自家亲妈没有人家的后妈好。

十五六岁,如林中这么大的少年,认为自家的妈笨,连豆腐煎包都不会做。

物资匮乏的年代,谁家吃一顿肉,都能成为所有小孩羡慕的对象。

宋招娣不出去打听,也能猜到她搞得那么一出会带来多大连锁反应。不过,无论是东家因为她干的事吵吵,还是西家叨叨,小宋老师依然我行我素——谁让她不痛快,她就变着法的让大家都不痛快。

八月底,暑假结束了,段大嫂也出远门了。盖因刘萍生了,她不放心刘萍,打算过去照顾半个月。

段大嫂走的时候说刘萍早产,岛上的人都以为刘萍的日子不好过,毕竟她跟她丈夫不般配,也就没多想。

段大嫂走了,家里没人做饭,刘师长搬去营区,她园子里的菜没人吃了。陈大嫂有次见着宋招娣就跟她念叨,番茄烂了可惜,黄瓜烂了可惜。

宋招娣跟陈大嫂说,不可惜,段大嫂走的时候把钥匙给她了。

翌日早上,瞧着陈大嫂在院子里洗菜,宋招娣回屋翻出钥匙,当着她的面去刘家院里摘一篮子番茄和黄瓜。

钟建国正晾衣服,看到宋招娣拎满满一篮子瓜果进来,下意识过去接她,扭头注意到陈大嫂脸色难看,小声问:“你又堵她了?”

“没有。”宋招娣道,“她惦记刘婶院里的菜,现在菜被我摘回来,估计得难受好几天。”

钟建国搞不懂:“他们家三口人,自己种的菜都吃不完吧?”

“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别管她。”宋招娣道,“你们想吃什么?”

钟建国:“随便做吧。今儿天有点闷,没胃口,别做太多。”

宋招娣想一下,把黄瓜切片,长豆角切丁,做个黄瓜炒鸡蛋和豆角炒蛋,又煮一锅白米粥。

两盆黄中带绿的菜和白白的米粥端上桌,煞是清爽,钟建国咽口口水,摸摸肚子,就对宋招娣说:“给我一个馒头,喝粥吃不饱。”

宋招娣:“没热馒头。”

“为什么?”大娃不明白。

宋招娣:“你爸说天气闷,没胃口。”

“爸!”钟大娃转向钟建国,“你没胃口,我们有胃口。”

钟建国轻咳一声,有些尴尬:“你娘故意的,她就想看到你们跟我吵吵。”

“爸爸,你跟娘说话的时候我听见了。”二娃道,“娘幸亏没听你的,煮一锅粥。不然,我们都没得吃。”

大娃摇头叹气:“二娃,别说了。这是咱亲爸,说多了,别人还以为是后爸呢。”

“你哥俩再一唱一和的挤兑我,菜就被自立和更生吃光了。”钟建国呶呶嘴。

钟大娃扭头一看,了不得,豆角炒蛋缺了一块?连忙拿起筷子,腮帮子鼓的跟个仓鼠似的,钟大娃才的动作才慢下来。

转眼间,一盆豆角炒蛋消失不见,宋招娣不禁长叹一声:“我哪是养儿子啊,简直像养五个小老虎。”

05

钟建国抬起头,看一眼五个儿子:“小老虎?现在就是小老虎,等他们十四五岁的时候是什么?”

“大老虎。”三娃道,“娘,我是大老虎。”

宋招娣看到他脸颊便的豆角籽,皱眉道:“是是是,你是咱们家的大老虎。大老虎,吃到脸上了。”

三娃放下筷子就找毛巾,站起来又停下来:“给我留点豆角炒蛋啊。”

“我帮你看着。”宋招娣摆摆手,“要是被哥哥吃完了,我再给你做。”

三娃咧嘴笑笑,跑出去找擦脸的毛巾。

宋招娣见几个孩子都吃豆角炒蛋,没人吃黄瓜炒蛋,有些疑惑:“这个不好吃?”

“没有豆角炒蛋好吃。”大娃评价,“娘,明儿早上还做这个吧。”

家里有鸡蛋鸭蛋和鹅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这些。宋招娣都没经过思考,就说:“你们喜欢吃,我天天给你们做。”

“叫自立和大娃做。”钟建国道,“你怕他俩切着手,就去医院买些纱布和碘伏预备着。你俩切菜的时候小心点,切着手事小,万一感染了,手指头得锯掉。”

更生看一眼钟建国:“爸,你别吓唬我们行吗?我们不是小孩子。”

“天气热容易感染,钟团长这次没吓唬你们。”宋招娣道,“你们又喜欢跑出去玩,把伤口跑裂开了,一直不能愈合的话,轻则打针吃药,重则做手术。”

大娃连忙问:“这么严重?”

“当然。”医疗水平和就医环境跟百年后没法比,宋招娣最怕孩子生病和受伤,“不然,我早就同意你们切菜、炒菜了。”

自立和大娃见父母很认真,不像是逗他们,哥俩互看一眼。大娃开口,“娘,我一定很小心很小心。切菜的时候不讲话,也不胡思乱想,我保证不会切着手。”

宋招娣:“行,明儿中午就由你们做饭,我在旁边指点。”

“真的?”大娃大喜,“我想做的可多了。”

宋招娣道:“再过两天这个月就过完了,你们把油用完也没关系。”

“可以再炸点焦叶子吗?”自立问。

宋招娣想一下:“如果能省下十斤油,我给你们做撒子。”

“撒子又是什么?”钟大娃好奇地问。

宋招娣:“和焦叶子一样好吃。”

“那我们省着点吃,把下个月和下下个月的油票省出来。”钟大娃说着,转向哥哥弟弟们,“你们同意吗?”

四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九月一号,宋招娣又去买五斤肥猪,熬出一小盆猪油,加上炸焦叶子剩的油,宋招娣估摸着能用到九月底,便把油票收起来。

十月中旬,家里的猪油吃完了,宋招娣便拿着十斤油票,一次买一桶油。

十月十七号,周末,上午,宋招娣活一盆面。面发起来,宋招娣就请段大嫂帮她炸撒子。

建国初期还没开始限购,每逢春节段大嫂都会做一些撒子和焦叶子,用来招待客人。这么多年没做过,乍一听撒子,段大嫂还以为听错了。

跟着宋招娣到钟家厨房,看到发面和油都准备好了,段大嫂还是不敢信:“真要做撒子?”

“做啊。”宋招娣道,“我长这么大只吃过一次撒子,大娃、二娃和三娃都没听说过,一想到他们仨连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必备的撒子都不知道,我心里就堵得慌。”

段大嫂:“那咱们做吧。”顿了顿,“我会做。”

“我给你打下手。”宋招娣把面拿出来,“我见你这几天都没出去,刘萍的孩子是她婆婆带?”

段大嫂点头:“金家的长孙啊,我想帮着照顾,人家也不放心。”

“刘萍没生的时候,建国就说指不定是个儿子。”宋招娣笑道,“没想到真是。”

段大嫂想去以前的事,也笑了:“也幸亏是个儿子。否则,指不定怎么闹呢。”说着,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宋招娣忙问。

段大嫂一边搓面条一边说:“我以前跟你说过,刘萍不懂事,是我跟她爸惯的。我看金家的几个老人把刘萍的儿子当成眼珠子,就像看到以前的老刘。

“我当时想说不能宠孩子。话到嘴边,想到人家也不一定听我的,就忍着没说。小宋,你说我回头见着刘萍,要不要提一句?”

“你闺女会听吗?”宋招娣问。

06

段大嫂脸色微变:“不会听。”

“所以呀,装不知道。”宋招娣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想再多也没用。再说了,人家姓金,不姓刘。你管太宽,人家还以为你惦记他们老金家的独苗呢。”

段大嫂叹了一口气:“忍不住啊。算了,算了,不说了,我尽量忍着。对了,小宋,待会儿谁烧火?咱俩不行。”

宋招娣指一下楼上:“知道我今儿做撒子,都没出去,在楼上等着呢。”

“你们家的这几个孩子挺有意思。”段大嫂道,“给点好吃的,比猫还乖。”

提到吃,宋招娣也忍不住叹气:“主要是没什么吃的。要是像以前一样,有钱就能买到好吃的,我都得找个铁柜子把钱锁起来。哪像现在,钱放在纸盒子里都没人碰。”

“你们家的孩子听话,就算满大街都是饭店,他们也不会偷钱买好吃的。”段大嫂话音落下,听到脚步声,勾头往外看,“自立来的正好,烧火吧。待会儿就可以炸了。”

自立很好奇:“像炸焦叶子那样吗?”

“不,跟炸油条差不多。”宋招娣道,“自立吃过油条吧?”

自立仔仔细回想:“很小的时候吃过。”

“娘,我没吃过。”大娃倚着门框说。

宋招娣笑道:“没吃过也没办法,我不会做。”

“奶奶,你会吗?”大娃问段大嫂。

段大嫂摇了摇头:“我会炸糖糕,不会炸油条。”

“娘……”钟大娃看着宋招娣,可怜巴巴地说,“我没吃过糖糕。”

宋招娣:“你们不爱吃白糖,咱家没有白糖。我想做也做不了。”

“我家有。”段大嫂道,“我和你刘叔也不爱吃,白糖是刘萍过来的时候买的。”擦擦手,把钥匙递给大娃,“在我们家厨房柜子里。”

大娃看向宋招娣。

宋招娣点点头:“去吧。”

大娃转身就跑。

段大嫂顿时哭笑不得,却又忍不住担心:“大娃这孩子以后要是去当兵,天天吃大锅饭,得瘦成什么样啊。”顿了顿,“小宋,你得把他这个毛病改过来。”

“奶奶,不用改。”自立道,“我爸说了,早上跑个十公里,给他没有盐没有油的面条,他也能吃的狼吞虎咽。”

段大嫂想一下:“你说得对。刘苇以前也有点挑食,自从去了部队,我听他爸说,不但挑食的毛病治好了,懒病也治好了。”

“刘苇都走好几年了,一直没回来过?”宋招娣道,“请几天假就这么难吗?”

段大嫂:“请两天假不难。可是咱们这儿又得坐船又得转车,刘苇当天到当天回,也得要五天。你刘叔觉得这么折腾没什么意思,就没叫刘苇回来。”

“是挺累的。”宋招娣突然想到,“你可以去探亲啊。”

段大嫂楞了一下:“探亲?”

“对啊。”宋招娣道,“赶明儿你也做点撒子,给刘苇带过去。反正你知道怎么坐车,又不用麻烦别人,也不需要刘叔送你。”

段大嫂眼中一亮:“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小宋,明儿帮我做撒子啊。”

“我们明天上学。”自立道,“我不能帮奶奶烧火。”

做撒子的时候,火候非常重要。段大嫂想着早点去看儿子,又不想空手去,便跟宋招娣说,她明儿晚上做撒子。

翌日,吃过晚饭,钟建国看着几个孩子洗了澡,就跟宋招娣一块去刘师长家帮老两口做撒子。

回来的时候,钟建国端着两把撒子。他和宋招娣不要,段大嫂说给孩子吃的,不是给他俩的。宋招娣见她把话说到这份上,便示意钟建国收下。

十月二十号,周三早上,段大嫂背着提包去码头。等到傍晚,宋招娣就叫几个孩子端着撒子去外面的树下吃。

钟建国回来的早,到家的时候正好听到宋招娣跟几个孩子说,如果别人问起撒子,就说是刘奶奶给的,别说自家做的。

钟建国忍不住提醒:“小宋老师,你再这么干,所有人都会恨你。”

“恨我?”宋招娣道,“只要你们司令不恨我就成了。”

钟建国噎了一下,看一眼自立和更生:“你今天撒子,明儿糖糕,赶明儿再炖只鸭子。我们司令只会夸你会养孩子。”

“那不就行了。”宋招娣道,“这个岛上司令最大,有他罩着我,你瞎担心什么呢。”拍拍大娃的脑袋,“回来我给你们做菠菜炒撒子。”

钟建国皱眉:“菠菜怎么能和撒子一块炒?你别乱做。”

宋招娣微微一笑:“你可以选择不吃。孩儿们,快去吧。娘在家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