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名曲赛龙夺锦(赛龙夺锦广州大剧院首演)
“早在一百多年前,广东音乐就开始在岭南地区孕育萌芽。最初,由中原古乐、昆曲牌子、江南小调与岭南本土民间艺术结合而成。20世纪初,文化新潮风起云涌,广东音乐广征博采逐渐发展成形……”著名粤语相声表演艺术家黄俊英娓娓道来广东音乐的百年历程,拉开了器乐诗《赛龙夺锦》演出序幕。
10月28日晚,由广东音乐曲艺团演出的广东音乐·器乐诗《赛龙夺锦》,在广州大剧院首演。多首广东传统名曲经过器乐混编,与独具岭南元素的舞台背景呈现在歌剧厅的舞台上,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民乐体验。
据悉,《赛龙夺锦》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此次也作为2022广州艺术季的闭幕演出,于28、29日晚连演两场。
在继承“根脉”的基础上
创新传统广东音乐
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赛龙夺锦》《娱乐升平》《彩云追月》;充满浓郁岭南地区自洽自融的生活情态,清新活泼的《平湖秋月》《春郊试马》《旱天雷》《雨打芭蕉》;展示百年前的广东音乐人粤韵流芳的《醒狮》《月圆曲》《得胜令》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广东音乐名曲在《赛龙夺锦》的舞台上一一呈现。
“‘器乐诗’这种演出形式,是个全新概念,也是我们的全新尝试。”广东音乐曲艺团总经理、《赛龙夺锦》制作人、艺术总监赵军芳介绍,“我希望通过现代性的表达来展现经典名曲新面貌。”
著名高胡演奏家、《赛龙夺锦》主奏和艺术指导何克宁在此次演出中进行《鸟投林》曲目独奏。何克宁认为,这场演出最大的特点是“对传统广东音乐的进一步美化与提高。”
“在保留传统曲调、风格的基础上重新配器、修改,在继承传统的理念上通过舞美、音响等重新包装,让这些经典曲目听起来熟悉又新颖。”何克宁说。
“广东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自身其实也在不断发展。”赵军芳表示,此次演出的“器乐诗”在曲目设计上力图借鉴传统的模式,再进行多维度创新,以视、听结合方式呈现立体的音乐。
“以《赛龙夺锦》为例,它原是一首以琵琶、扬琴为主奏乐器的丝竹乐曲,后来为了表现乐曲的气势,改编为吹打乐合奏形式,增加了唢呐和打击乐器。全曲以曲首的音调为基础,不断衍生和发展。甚至借鉴外来作曲技巧,大量使用模进和变形等手法。这是我国传统乐曲中比较少见的,也是值得我们现代创作借鉴的。”赵军芳说。
立体展绘岭南画卷
传递“赛龙”精神
《赛龙夺锦》这首乐曲本身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景。除了精彩的民乐合奏,整场演出以名曲《娱乐升平》为起点,缓缓展开岭南风俗画卷。传统“镬耳墙”岭南民居、“雨打芭蕉”投影、岭南山水画、精致的木雕……在舞美呈现上,许多观众所熟悉的岭南自然风景和非遗元素接连出现。
有观众在观看结束后感叹,《赛龙夺锦》带给人以“立体”“生动”的体验,是跟着风景和音乐一起回味岭南传统文化的过程。
“这部作品是有画面感、有力量的,人在乐中游、人在画中游。”观众王先生表示,自己也会让孩子体验一下这种古老民乐的新形式。
赵军芳介绍,这也是“器乐诗”的一大亮点,它以民乐器乐表演为主,融合进岭南园林特色的舞美设计,希望呈现给观众立体的广东音乐和岭南画卷,也和乐曲共同展现了广东音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艺术脉络。
同时,“赛龙”也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贯穿演出的始终,处处体现奋勇争先、勇立潮头的广东精神,传递了广东音乐百余年发展历程中所折射的民族信念。
“《赛龙夺锦》这部作品,在展现岭南民乐魅力的基础上,也传递岭南劳动人民勇敢、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我们希望它的演出可以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赵军芳总结。
据了解,此次广东音乐•器乐诗《赛龙夺锦》的主创团队阵容强大,多位主创人员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演出团队广东音乐曲艺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粤曲两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未来,广东音乐曲艺团将坚持立足广州文脉,面向世界,继续为传承岭南优秀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记者】关雨晴
【实习生】丘瑜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作者】 关雨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