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陵墓四大谜团(为何是首个开放的皇帝陵寝)

1978年的春天,新华社播发了一段华美壮观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角就是清东陵中,乾隆皇帝所在的裕陵。与这段影片同时宣布的消息还有:裕陵地宫即将作为景点对游人开放的消息。这一消息一发出就立即引起了热议和全民狂欢,虽然如今参观帝陵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在当时,这可是中国第一座对游客开放的帝王陵寝。自古以来,皇帝的陵墓都充满着神秘莫测的色彩。在以前都是明确规定严禁开发和盗掘帝王陵墓的,那为何乾隆的裕陵地宫,会成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陵墓呢?这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改变?乾隆地宫到底是怎样的呢?

时间回到1955年,国家文物部门想发掘明十三陵中永乐皇帝——朱棣的陵墓长陵,以此深入研究明史和建造历史文化场所。但这份计划在当时遭到了郑振铎、夏鼐[nài],两位考古界泰斗的极力反对,因此发掘长陵的计划也就搁浅,改为发掘规模相对小一些的定陵,也就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

乾隆皇帝陵墓四大谜团(为何是首个开放的皇帝陵寝)(1)

1956年,定陵地宫被打开,出土了很多精美的文物,但让人担心的情况也发生了,那就是由于当时对于出土文物的保护技术还不够成熟,许多文物没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因为定陵的发掘不算成功,因此,国家出台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相关规定。那为什么时隔十七年后,乾隆的地宫又被发掘,还对游客开放了呢?说来有些匪夷所思,裕陵地宫的发掘竟然是因为一个,和考古学不相干的人,谢久增。

谢久增是一个会计专业出身的师范生。当年被分配到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当会计,这在当年绝对是份好差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清东陵别说宏伟壮观了,连点帝王陵园的气质都没有,四处杂草丛生、荒凉无比,陵园内有些破败的地方也无人修缮。

这让谢久增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座陵园怎么说都不该沦落到这样的境地,先不说它皇家陵园的身份,就单说这座陵园年代久远,本就是一座结结实实的文化宝库,怎能就这样一直沉寂下去?这应该被国人、被世界看到才对啊!和他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当时文物局的局长王冶秋,即将被下放的他,在临行前含泪给总理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恳求国家有关部门抓紧时间抢救那些文物古迹。

正是这封信,总理又将他召回北京,并将故宫恢复开放的重任交给了他。当然,他也出色地完成了故宫开放的工作,并在这次开放中借机展出了文革时期出土的珍贵文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次展示期间,还迎来了一个重量级外宾,也这是这位外宾,中国开始了“文物外交”之路,也为裕陵地宫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这位外宾正是当年秘密访华的基辛格,虽然他当时只在中国待了四十八个小时,但在总理的建议和陪同下,参观了故宫中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物,这让基辛格惊讶不已、赞不绝口。于是,七个月后美国总统尼克松也踏上了访华之旅,正式使得中美关系破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成立了国家文物管理局,时任局长的就是当时负责恢复故宫开放的王冶秋。1975年的一天,常年冷清的清东陵迎来了一位贵人,正是低调到访的王冶秋。这让谢久增激动不已,似乎是文物的春天已然到来了样,他心中那个大胆的想法又出现了。

乾隆皇帝陵墓四大谜团(为何是首个开放的皇帝陵寝)(2)

虽然当时规定不主动发掘帝陵,但清东陵的皇帝陵墓大多都被盗掘过,早在1928年的时候,大军阀孙殿英就借军事演习的名头,将部队开进了马兰峪,在皇陵里大肆盗掘,还用炸药炸开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地宫,将其中的财宝洗劫一空。据相关资料记载,孙殿英盗走的珠宝整整装了30大车。而这些被盗掘过的地宫,多多少少遭受了破坏,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毕竟康熙帝的景陵地宫在被破坏后,虽然只是墓门被破坏了,但渗水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最深处可达2~3米,长期浸泡在水下,陵墓地宫的清理、开放也成了问题。

再者,这再次进去就不算是发掘,而是清理,在性质上就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在仔细介绍了开启裕陵地宫的想法后,虽不见王局长答应,只是点了点头。但七天后,清东陵文物保护所就收到了文物局的拨款。裕陵地宫的清理工作,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不免有人要问,在清东陵盗宝案中,被盗掘破坏的陵墓可不止裕陵一座,慈禧墓的地宫不也是同样被盗掘了吗?那为什么偏偏就是乾隆的裕陵呢?首先,这与乾隆本人相关,我们都知道乾隆统治大清,前后共有六十年,在位时间可算是清朝里较长的一位帝王,何况他还做了几年的太上皇。那他的地宫,必然会更加特别,也更具观赏价值。此外,要知道乾隆的地宫里埋葬的可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合葬规模可以说是极其少见的,六个人葬在同一个地宫里,是整个清东陵中唯一的一座。这样“阵容强大”的墓葬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意味着,这座裕陵地宫有着更为丰富的文物,同时也有着更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因此,裕陵地宫成了清东陵的开启的第一个帝王陵墓。

1975年开工的裕陵地宫清理计划,按道理本应该在次年完成,但这个工程居然一直延长到了1978年。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呢?他们在清理裕陵地宫时又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呢?

原来,在清理工作的开头就遇到了难题。在当时,并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地宫入口位于何处,这让清理工作陷入了僵局,他们只能清理出当年孙殿英挖的那条盗洞,然后顺着这盗洞进入地宫。好不容易进入到墓道后,打开了前两道石门,却怎么也推不开第三道石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皇帝陵墓四大谜团(为何是首个开放的皇帝陵寝)(3)

考古清理者一行人借助枕木和千斤顶,终于将门推开了一条小缝,让身材瘦弱的工作人员先进入后才发现,这门是被一座巨大的棺椁挡住了。可是为什么棺椁不在棺床上,而在门后呢?难道是当年被炸后移动了位置?带着疑问,工作人员们继续往里走,第四道石门已然不见,剩下个空门洞,两扇石门倒在地上,其中西侧门碎成了好几块,好在东扇门还算完整。

整个墓室里,满是泥浆,不知道从哪儿渗出的水弄得地宫里到处都是,整个地宫破败不堪,被盗掘者破坏得很彻底,珍贵的文物也大都不见了,只有散乱的棺椁、和堆砌的乱石,以及破碎的石门。这样的景象让大家心里凉了半截,但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当年孙殿英带领国民军队盗宝,虽然盗走了众多珍贵文物,但地宫满墙的石刻艺术是他们带不走的。

顺利进入地宫后就得开始清理工作,然而这次清理也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当年,乾隆皇帝的棺椁运入地宫后,就彻底封住了墓道口。要想清理地宫,就必须先把这条隧道里的砖石清理出来。然而这些砖石都是采用灰砌灌筑的,非常坚固,而且这也是地宫文物中的一部分,又不可以使用暴力手法,把它强行砸毁。所以工作人员,只能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砖石慢慢拆除,因此,这条隧道的清理工作就用了两个月之久。

正当裕陵地宫的清理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发生了一件全国震惊的大事,地宫的清理工作不得不暂停。这件大事是什么呢?年龄大一点的观众,或者看过《唐山大地震》电影的应该知道,1976年7月的一天夜里,中国河北唐山发生了一起特大地震。这个震源离清东陵有多近呢?仅仅只有七十公里。这让地宫的清理工作变得危险了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清理乾隆的裕陵地宫要花费三年之久。

乾隆皇帝陵墓四大谜团(为何是首个开放的皇帝陵寝)(4)

在这次的清理中,也不是没有收获文物。工作人员在地宫的灰浆中打捞出了几十件文物,其中就包括当年乾隆去世后含在嘴里的玉蝉。然而最让人惊喜的是地宫中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刻,这些雕刻均是以佛教题材为内容,样式丰富、线条流畅,包括了三世佛、五方佛、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佛花以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等各种佛教之物,完全就是一座精美壮观的地下佛堂。

这样的雕刻几乎遍布了地宫的每一块石头,为何乾隆的地宫中满是佛教题材的雕刻?这就与乾隆帝好大喜功、笃信佛教密切相关,当然乾隆帝在位时的大清国力强盛,完全有能力造这么多雕刻出来装饰地宫。如今,裕陵地宫已对游客开放数十年,但它的背后仍然还有着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发现。

说到这里,本期视频到就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不知道屏幕前的朋友们,对裕陵地宫的开放,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在视频下方留言讨论哦。喜欢本内容的小伙伴们多多点赞收藏、加个关注吧。我是阿空,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