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

《嫣语赋》中,秋嫣的母亲柳姨娘在劝自己的亲生女儿去为“丈夫”殉葬时,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娘知道你难,可娘更难呀,这女人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丈夫兄弟子女而活吗?”

相信很多人听了这句话,都会觉得柳姨娘是一个自私恶毒的女人,因为她之所以这么劝女儿,是怕女儿连累了自家,坏了整个秋家的名声。

可我,从这句话里,只感觉到了悲哀——活在那个年代的万千女性的悲哀。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1)

柳姨娘真的只是为自己吗?

她固然有牺牲女儿保全自己的想法,但这仅仅是她诸多理由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身为女人,她不是正室娘子,只是秋家的一个妾室,她的人生可以说是一眼就看到头的了:受宠,日子过得舒坦些,不受宠,日子过得艰难些,除此之外,不会再有其他。

可她同时也是一个母亲,她有女儿有儿子,她一心希望她的儿子能够过得好,儿子争气了,母亲才能扬眉吐气,这是她从丈夫那里已经注定争取不到的。因此,她特别害怕秋嫣连累到她的儿子——这才是她一心想把秋嫣推出去的最主要原因。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2)

或许你会问,同样都是她的孩子,为什么只有儿子争气母亲才能扬眉吐气,女儿就不可以吗?是的,在当时那个观念下,女儿就是不可以的。因为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是自家的血脉,女儿注定是婆家的人。

这站在我们如今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很矛盾的,女人渴望自己的后代为自己争气,但她又只觉得儿子才是自己的传承,可儿子传承的又是夫家的姓氏,由此便带来了一个结果——女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为男人活着。

在娘家的时候,她为父亲兄弟活着,出嫁后,她为丈夫儿子活着。至于女儿,她当然也是心疼的,但如果到了一定要抉择的时候,那只能是舍弃女儿来保全儿子,这看似是为了自己,然而最终受益的,还是男人,是婆家。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3)

可以说,柳姨娘那句“女人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丈夫兄弟子女而活吗”,真的是道尽了那个年代下女人的悲哀,当然,也包括她自己。

女人为什么一定要为别人活着?

自私如柳姨娘,她想让女儿去陪葬的主要目的,也还是为了儿子,并非是为了她自己。不过,从她的立场来讲,为儿子就是为自己,因为在那个“母凭子贵”的背景下,女人有儿子,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儿子好,她才能好。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4)

然而这又是一个特别拧巴的价值观,我们现在都知道,女人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可是在当时,没有人会给女人灌输这样的思想,她们也很难自己领悟出这样的道理,或者说,她们自己领悟到了,也不敢说出来,因为那是有悖伦理纲常的。

她们只能以“贤良淑德”、“相夫教子”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如此以来,女人的价值便被赋予在了丈夫、儿子身上,你照顾好丈夫,为婆家传宗接代,你就是有价值的,反之,你就没有价值。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5)

其实无论古今,无论男女,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所以那个时候的女人,也在拼命地为丈夫、为儿子付出和牺牲,以此来寻找自己的价值。可这样获得的价值太苦了,她们也是希望有所补偿的,那怎么办呢?她们自然就把期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这一系列过程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她们越想有价值,就越为别人活,越为别人活,自己的内心就越空,就越想要有价值。同时因为她们这种对儿子的重视,导致了女儿也陷入了同母亲一样的循环,这种悲哀也就成了女人与生俱来的宿命。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6)

想要挣脱宿命只能靠自己。

在看《嫣语赋》这部剧的时候,我满脑子里都回荡着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为什么是这句话呢?

因为秋嫣读了那么多的书,她才有了想要主宰自己命运的思想。假设她未曾读过书,未曾接触过那些只教给男人们的道理,她很有可能就跟她的母亲柳姨娘一样,为丈夫兄弟而活,婆家想让她为丈夫殉葬,她就会乖乖认命。

所以,从封建礼教和男人们的立场来看,他们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因为女子一旦有了才,便不会再心甘情愿去为男人活着,她们就会想要活出自我。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7)

这既让人觉得可悲,又让人觉得可恨,然而女人若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不会有人主动告诉你的。当你的父母希望你乖巧懂事,你的丈夫希望你贤惠顺从,你的公婆希望你任劳任怨,能够带你走出这种为别人而活的宿命的,便只有你自己。

由此我又想到了那些而今还残留着“重男轻女”思想的人们,他们虽然不会像古代那么过分地轻视女孩,可他们一样认为男儿才是血脉的传承,才是家族的希望。

我该怎么评价这些人呢?我曾经听到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他们说,男人重男轻女也就罢了,为什么有些女人也轻视女人?这其实不难懂,男人重男轻女是利益需要,而女人重男轻女,是她们还没意识到“自我”。

嫣语赋里梁翊娶了谁 为丈夫兄弟子女而活(8)

她们喜欢儿子,轻视女儿,是因为她们还在从别人的认同中寻找自己的价值,是因为她们还把人生寄托在男人身上。她们看似是在为自己,其实是在为别人活着。

可是像柳姨娘她们,那是当时的环境所致,而如今的我们,生在男女平等的年代,依然缺乏对自我的意识和追求,那便只能怪自己。

但愿女人们都能明白这样的道理。

但愿我们都能懂得,为自己而活!

作者简介:相见相思,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专注于情感领域的文章创作以及情感问题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