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

文 │薄荷

连《我们的四十年》总制片人王锦自己都说,“豆瓣短评比较多的(声音)无非三种,第一种就是:这个戏做得比较温暖,有点像《请回答1988》。

近些年播出的年代剧、青春怀旧剧、献礼剧,在涉及到将70-90年代情景再现时,总是无法避免收到这样的评价。

《请回答1988》好就好在,以几位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庭为支点,缓缓转出了社会在几十年里潜移默化的那些改变。当然,青春的纯白灿烂和来自家的温情柔软,也是它能够致胜的重要原因。

而近几年国内影视剧市场也有佳作,如2017年的《生逢灿烂的日子》,正在播出的《大江大河》,还有这部《我们的四十年》。

请回答,电视年代

《我们的四十年》是一部青春怀旧“口味”的献礼剧。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1)

既讲述北京胡同串儿的成长历程,也跟影视行业的发展有关系。它改编自原著《电视》,写得是第一批看电视机长大的青年们,如何从看新鲜到对电视有了感情,最终投身到影视事业中的故事。

中国第一部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待到金属小匣子变成大背头,黑白变全彩,再进入千家万户,已经是90年代的事情了。1978年初,北京等几大城市的市民已经可以凭票购买少量电视机。按照老一辈人的话说,谁家在70、80年代末有电视机,那就是一台公用的电视机。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2)

瞪着好奇的大眼睛从电视中找小人的回忆,对于80、90后是熟悉的。对于70后而言,一大家子人和邻里邻外挤在屋子、院子里看电视的场景,散场时人们意犹未尽的情绪,有时候院外树上还挂着酣睡的小孩,如今想来也十分温馨。

王锦的回忆也有着这样的温度。而回忆初次“遇见”原著《电视》,则源于无意中的一次听书,一听到是讲电视行业的,他就来精神了,要仔细看看“写得扯不扯”,结果一看便看进去了。原著作者庸人是以北京胡同百姓的视角来“冷淡地打望”时代,影视化的《我们的四十年》冷淡少了,热烈多了,但京味儿的“痞子”风格还在。

豆瓣有条评论是这样说的,“开局像《生逢灿烂的日子》般的惊艳,小孩扮红色娘子军笑死人,钱波,刘亚津等配角也不错,一股京片子、胡同串子味。截止黑子冯青被遣返,子都影业成立,差点没笑背过气,绝对值得4星,一点没烂尾。”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3)

饰演主角们童年时期的小演员和剧中许多看着极为面熟的老戏骨,在开场就为观众营造了分外温暖熟悉的氛围。小孩儿又灵又皮,大人们舍不得揍,彼此之间也逗趣贫嘴,基调是一种简单而容易满足的亮色。

目前的年代剧都很注重“年代感”的塑造,80年代风格的各种布景道具也越来越精细化,这部剧也不例外。即便是一个基础场景——午后斜阳一缕投射在身着方领制服的父亲身上,好像都恍然让人回到了过去。

“在布景和道具上的投入当然是用心的,而且大部分的资金投入都在这里。”

王锦表示,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做过设计,比如李茂饰演的男二号肖战,他从小就是所有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爷爷是老红军,父母都是文化工作者,自己成绩优异,那么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从小到大严格要求自己”。“如果你观察得够仔细,有注意到所有人的服装,会发现肖战每次出场时,他的最后一颗纽扣都是扣上的状态,反映他从小到大受到的家庭教育,哪怕衣着陈旧,但是很干净,利落规整。”

《我们的四十年》的前半段之所以能让人们有代入感,就是因为将人物、场景的细节塑造和故事融合在了一起,不细细探究也会觉得和煦舒服。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4)

前半段的金黄色滤镜下也有一些冲突存在,比如肖战一家虽然欢迎邻里来家中看电视,但是肖母文彤觉得烦闷,甚至快要产生心理疾患了。当几公里外的街坊都坐着公交车来肖家看电视,文彤终于忍无可忍,在众人围坐收看《红色娘子军》时拔了插头,所有人不欢而散。

文彤时而过激、时而冷漠的异常表现打破了剧集和谐的氛围,弹幕里也被突然转变的画风搅和起来。跟弹幕里许多观众的意见一样,王锦觉得文彤的表现很正常,“即便刚开始很欢迎大家,但是经年累月地被打扰,受不了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

在《我们的四十年》中,表现冲突和真实也是“重要任务”,而他认为观众是能够接受这种现实主义的,从弹幕里的观点交错就可以看出,“电视剧需要别人看进去,还能感受到点什么。”

前面温暖,后面悲凉?

虽然有着侧写电视行业的重量,但是从演员选择、表演风格和剧情设置上,“怀旧 青春”的这一手牌显然出得更大。

在他看来,这部剧写得是小人物,是那些拼搏、奋斗、徘徊、焦虑,也为生活忙碌的小人物。他们往往无法改变时代,未曾有那么远的梦想,但是在为自己努力向上地活着,也能作用到时代。

王锦追剧时会在弹幕中喊,“有没有00后呀,00后集合!” 结果是,“看这部剧的00后还真不少。”昨日收官,这部剧俘获的受众人群和王锦当初的预想基本符合,“年轻人,25岁左右。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感觉到那个年代的美好和纯真。”

体量不大也没有大咖演员,这部剧看似不起眼,在播出后实现了“逆风翻盘”,播放量一路走高,目前的单日播放量已经比开播首日高出了9倍,近日也一直占据骨朵电视剧热度排行榜前三甲。当前豆瓣评分为7.3分,最高时为7.6分,微博热搜也没少上,这部“青春献礼剧”可以说是出圈了。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5)

播放量和口碑比预想中还要好,接踵而来的是争议,其中不少是认为后半部分剧情走向处理得不够好。

王锦一一回应了来自观众的争议。

首先,承认剧情后半部分里金世佳饰演的冯都,人设的确有些“过”,不该那么玩世不恭。剧本将冯都40岁以前的岁月都设定为“成长中”的状态,在受到各种打击磋磨之后,40岁将是他沉淀升华的时刻。但现在看来显然是变化太慢了,“应该在30岁-35岁之间完成人物的成长过程。把目空一切、年少轻狂的状态最好控制在30岁以前,这才跟现在观众们的实际人生体验相符。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6)

不久前,金世佳在《我就是演员》中用演技圈粉,此次又因为《我们的四十年》后半段的人设收到了各种不同维度的评价。王锦认为不该由演员“背锅”,“金世佳只是按照剧本走。实际上他很敬业,是个戏疯子。比如他觉得自己是底层人,所以主动提出不化妆,整部剧里都是素颜出现的。”

还有不少观众觉得前半段温暖异常,但是后半段却逐渐走向悲凉,众人最终还是团圆了,但是还在的人已经没有几个。

柴碧云饰演的西城,人物solgan是“能活下来,是因为豁得出命来”。被称为是史上最不认命的刚硬女主,但是却一直被剧中人预言“活不过40”。事实上也是,苦了一辈子,最终却患癌去世。

从开始我们就有了伏笔。大家可能无法想象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外打拼是种什么感受,是盲流,要被遣返,没有粮票还吃不上饭。西城从小来到北京为重病的母亲寻医,几天吃不上饭是常态。西城命很苦,即便她不认命,她的生命已经在艰苦的生活中慢慢透支了,人生注定在40岁会画上句号。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7)

王锦想要为那个时代闯世界的人呐喊一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许都跟剧中人相似,难以拥有自己人生的完美结局。在他看来,出身底层跟命运抗争的人必定要接受多种挫折,有膨胀、有低落、有打击,兜兜转转到最后,却依然是个小人物。“但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一定是更丰富了,这也是我们想通过这部剧让大家思考的地方。”

最后,关于前半段“温暖担当”冯奶奶配音出戏的问题,王锦希望观众能够体谅老艺术家,“大家喜欢冯奶奶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师演得非常棒,但是谢芳老师已经84岁了,她拍戏时有些台词已经记不清也说不清了,后期试了很多配音演员,尽量使音色相符。”

“可以批评,但是我们无法忍受对谢芳老师的人身攻击”。末了他很严肃地说,“这个你一定要写进去。”

新旧交替,“慢影视”的不舍

“什么叫现实主义题材?不仅仅局限于现实上,古装剧也可以拍出现实主义题材来。”

是不是现代剧?讲得是不是尖锐或锋利的事儿?最终都要落实在传递价值观上。而思考讨论和反思的东西是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进步,跟时代精神是否有呼应,王锦认为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应该具备这些思考。

当然,观众思考的角度和走向是不可控的,创作者需要做的是,从开始设定价值观表达模式到最终放映大结局,用光影、场景、人物、剧情的每一个注脚,将故事暗暗缝合,在这个过程中对“价值观”和盘托出。

而在现实题材影视剧人物成长的过程中,“打击”和“迷茫”十分必要,“这些剧看起来节奏可能不那么激烈,偏向家常里短,那么我们的矛盾点在哪里?就在于内心的矛盾和成长的矛盾之中。”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8)

《我们的四十年》制片人 王锦

原著《电视》对于王锦的吸引力一言蔽之,“它是痛并痛快的。”

改革开放至今,新鲜事物对人们产生的冲击从未停止,而大多数亲历者的人生并不狗血也不具备对抗性,哪有那么多的反面人物,人们不过是在时代浪潮中不断向前走。

“这部剧是慢慢地在拍,它必须慢慢地流淌出来,才会有一种温暖的力量。”互联网影视作品不断分割传统电视台用户注意力,并促成观看审美的迭代。王锦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一桌菜上什么种类都要有,但他还是希望观众能够给传统创作者们更多的机会和更宽容的成长空间,细水长流的影视“慢文化”需要时间被理解,“有些’矛盾’可能不会那么的极致,但是可以供人们先慢慢去品,这是可以看第二遍的故事。”

有些东西随着时间会逐渐改变和消逝,但有一些则不会。

西城和冯都的感情线最终想表达的是对爱情的忠贞,是被生死相隔的羁绊。还有老北京胡同串儿混不吝的感觉,不向世事低头、不认输的那股劲,放在今天,还是能够吸引到年轻人。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9)

他回忆起幼年有关电视机的记忆——自己和小伙伴可能会为了看一部剧而逃学,几家邻居围在一个电视机前,大家捧着碗,其乐融融。傍晚的时候,麻利的小伙伴们拎个小板凳去广场占位置,等待露天电影的放映……

对客厅文化和人情味的想念,都在这部剧中展露无遗。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10)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11)

电视对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些被电视机影响人生的年轻人)(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