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

“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来,中东地区进入艰难而漫长的社会转型期,经济持续低迷,通胀和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率不断上升。与10年前相比,中东经济陷入发展困境。

在中东国家中,黎巴嫩的经济崩溃尤为惊人。

2021年6月1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预计,黎巴嫩今年的GDP比2018年缩水40%,货币贬值90%,声称这是自1850年以来世界经济历史上最严重的衰退之一。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1)

“阿拉伯之春”给中东带来了什么

阿拉伯之春,又称“阿拉伯的觉醒”,是西方媒体所宣传的一次以“民主”和“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运动浪潮。

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突尼斯小贩布瓦吉吉,因抗议市政人员的粗暴对待,引火自尽,导致冲突蔓延,执政长达23年的本·阿里倒台,逃亡国外。

随后,这一运动如潮水般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执政数十年之久的强势人物,如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倒下。

各方公认,“阿拉伯之春”爆发的原因,与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有关。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油价从147美元/桶的峰值一路下跌,对依赖石油出口的中东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全球粮价在2009 年大幅上涨,加上近40年中东地区人口涨了4倍,民众生活愈发艰难,推动了运动的爆发。

“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混乱。

2016年11月,联合国西亚经济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至今,已给相关地区带来高达6,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至2021年,中东地区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2)

经济增长率:中东国家从 21 世纪头10年的年均2.3%,降至第二个10年的年-0.9%,居世界最低水平。

失业率:2019年中东平均失业率达9.8%,2020年受疫情冲击,失业人数大幅增加,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通胀率:2011~2020年,中东地区通胀率达8.4%,均高于21世纪头10年水平,伊朗2019年通胀率达41.1%。

贫困发生率:“阿拉伯之春”爆发前,中东地区贫困发生率自1984年的9%下降至2010年的2%,2019年又上升到17%。

“阿拉伯之春”还造成大批难民涌向欧洲,酿成欧洲移民危机。

黎巴嫩陷入崩溃

黎巴嫩地处亚非欧三大洲要冲,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人口6百多万,三分之一集中在首都贝鲁特。这里,传统阿拉伯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有“中东小巴黎”之称。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3)

多年来,黎巴嫩一直被视为中东经济进步和韧性的典范。但自从“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黎巴嫩经济一蹶不振。

2019年10月,黎巴嫩当局提议对烟、汽油和网上语音通话征收新税,彻底点燃民众的不满情绪。

2020年8月4日下午,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大爆炸,30万人无家可归,使陷入困境的黎巴嫩经济雪上加霜。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4)

2021年上半年,黎巴嫩币值下跌了85%,通胀率攀升到175%,失业率升至近50%,每天只供电、供水几个小时。

截至去年底,债务约占黎巴嫩GDP的174%,已经违约。

黎巴嫩曾经是东地中海的粮仓,现在许多人连面包都买不起了。由于无力支付电力、水、燃料和学费,许多家庭的公共服务被中断。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5)

法庭因经费不足,面临关门。

军队食堂无钱购买面包、肉类、水果和蔬菜。

航班因机场灯光不足,无法正常起降。

世界银行今年6月1日发布的报告指出,贫困正在摧毁这个曾经的繁荣富庶之国,强调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没有明确的转折点”。报告称,这种残酷而迅猛的经济崩溃,通常只出现在战争时期。

黎巴嫩美女无人问津

黎巴嫩,一直有“沙漠绿洲”、“中东小巴黎”之称,这里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湿润怡人。

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具有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是中东著名的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和出版中心,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风俗习惯比较开放。

贝鲁特还被称为中东头号美女俱乐部,是许多国际游客邂逅中东美女的首站。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6)

黎巴嫩美女,号称腓尼基人后代,皮肤白皙、明眸皓齿、五官精致、小嘴大眼、高鼻尖脸、身材窈窕,她们既有东方稍带腼腆和羞涩的眼神,又有西方的性感、大胆和火辣。

气质卓然的中东美女,俨然成了贝鲁特的一道城市流动风景线。

而如今,由于身陷经济危机,中东头号美女俱乐部的称号已经名存实亡。

由于经济萧条,社会混乱,加上疫情的原因,国际旅客大幅减少。贝鲁特的美女们,也从喧嚣中沉寂,困守愁城,乏人问津。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7)

路在何方

7月6日,黎巴嫩看守内阁一把手哈桑·迪亚卜呼吁国际社会施以援手,以防止黎巴嫩走向灭亡。

卡塔尔已宣布每月向黎巴嫩军队捐赠70吨粮食,为期一年。

了解黎巴嫩的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黎巴嫩人很有韧性。”

黎巴嫩的生活近况(阿拉伯之春爆发10年后)(8)

专家认为,黎巴嫩拥有会说多种语言、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有潜力成为高端服务业的中心,农业和旅游业也还有发展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