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子大儿子儿媳结局(我们的日子疼爱女儿)
“我们家那时候要有八抬大轿,就不抬你了,你呀,给我们家当烧火丫头都不行。”
那人和对待女儿和儿媳完全是两副不同的面孔。
她是个好母亲,但绝对不是个好婆婆,甚至对于儿媳妇来说,她就是那种典型的恶婆婆。
女儿娇生惯养,即便当了别人的儿媳妇,也不能苦着累着,但是她却从未教过儿子去如何宠爱媳妇。
纵观全剧,那人和纵容女儿,把女儿宠成公主,但是在儿子家,言语间处处打压儿媳妇,她的恶,其实是婆婆们的劣根性。
一、宠养女儿那人和曾经对王宪安直言,自己把刘淑霞惯得什么都不会。
因此,当她和刘淑霞吵架,准备跑去儿子家的时候,希望宪安能够在家帮帮刘淑霞和王宪平。
可是她到儿子家时候,却嫌弃儿媳妇被儿子惯坏了。
她一遍嫌弃儿子家跟个猪圈一样,一遍斥责儿子管不服儿媳妇。
"你是真没出息,媳妇坐在炕上嗑瓜子,你洗衣服。你怎么这么怂呢。"
这明摆了就是挑事。
多亏那人和的儿子是个明事理的男人,否则他必定要和媳妇干一仗。
儿媳妇不干活,儿子就是怂。
女儿不干活,女婿就是好人。
那人和的双标,戳痛了多少儿媳妇的心。
同样身为女人,明明知道生孩养子的不易,可是她却能体谅女儿,而不能体谅儿媳妇。
说白了,这就是人性的恶。
因为女儿是自己生的,所以她不忍心看女儿受苦受累,便任由女儿把家里的大事小事抛给丈夫身上。
而儿媳妇是别人生的,是死是活都跟自己没有关系,累病了自己也无关痛痒,所以她就认为儿媳妇就应该给自己家儿子做牛做马,忙里忙外。
家是两人的,脏乱差也便是两个人的原因。
可是,那人和却把儿子家的脏凌乱不堪归结为儿媳妇懒惰。
但是女婿王宪平来接她回家的时候,她却说,自己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女儿和女婿辛苦了。
由此可见,婆婆始终在心里是把儿媳妇当外人使唤的。
这也是现实中,很多婆婆和媳妇水火不容的原因。
那人和对待女儿和儿媳妇的不同态度,也撕开了人性中虚伪的一面:趋利避害。
二、娇惯儿子那人和曾经是王府的格格,后来与一位书生坠入爱河,两人私奔了。
后来书生去世,她便独自把儿子和女儿养大。
虽有公主命,但是没有公主的实力。
她无论是给儿子娶媳妇,还是嫁女儿,手里都没有什么家产。
但是她骨子里始终认为自己的血统是正宗的王室,不仅女儿不能受苦受累,儿子也得让人伺候。
刘淑霞嫁给王宪平,算是门当户对。
但是王宪平是当兵出身,上战场杀敌行,但是家务活还是干不妥帖,于是那人和便一直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打理着家里的内务。
她觉得儿子的家庭,那就是儿媳妇的事情。
因此,当她回到儿子家,发现里里外外都是儿子干活的时候,便开始对儿媳妇冷嘲热讽。
除此之外,她还抬出自己家的正黄旗身份,想要怂恿儿子治理儿媳妇。
可就如她儿媳妇所言:
“正黄旗啥意思呀,是有那三进三出的大院子,还是有那山珍海味和绫罗绸缎哪,我进你们家门的时候,怎么没见那八抬大轿抬我进来呢。”
没有太子命,还要享太子的福气。
这就是那人和的观念。
可是她儿媳妇并不是逆来顺受的小媳妇。
面对婆婆的无理指责,她也撕破了脸面,当那人和嫌弃她不如丫头的时候,她也进行了不卑不亢的反击。
儿媳妇的不好惹,让她只能收敛住了所有的嫌弃与抱怨。
面对恶婆婆的时候,就要学会做个不好惹的坏儿媳,这样才会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被践踏。
三、婆婆不是妈“千万别找像你妈这样的,可一定要找那干净的,利利索索的,能洗衣服能做饭。”
那人和最掉价的地方,就是在孙子面前,说儿媳妇的不是。
儿媳秀珍再不好,也是孙子的亲妈妈,在孩子母亲贬低他的亲生母亲,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自己,而不是他的亲妈妈。
王淑全从未觉得自己的老婆不好,那人和不在的时候,两个人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秀珍不愿意洗衣做饭,但是王淑全愿意,这是夫妻的互补。
一个不曾照顾过儿媳,不曾看顾过孙子的婆婆,突然跑来责备一通,才真的是无中生有。
听过这样一句话:
“在婆婆不尊重你,有不适当的言行时,女人的态度必须强硬一点,只有这样,她才能意识到你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而不是她儿子雇来的全职保姆。”
秀珍的强硬,才让那人和清楚地知道,儿子的家庭根本不容得自己插手。
那人和的“恶”不是婆婆中的个例,很多人都会遇到比这更过分的婆婆。
我始终觉得,为了一个不分深浅的婆婆闹得不可开交,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有时候面对一个得寸进尺、无理取闹的婆婆,忍让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必要的时候也可给予强硬的反击。
毕竟,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为了一个不相关的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