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

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1)

2004年,香港著名词人黄霑老爷子仙去;

2016年,曾写出《甜蜜蜜》《小城故事》的台湾词人庄奴辞世;

今晨悉闻,著名词作家乔羽老爷子因病在北京离世,享年95岁。

至此,华语乐坛“词坛三杰”中的最后一位,也离开了。

“乔老爷”

20世纪60年代,因为一部喜剧电影《乔老爷上轿》的上映,中国出现过成百上千位“乔老爷”,而乔羽是其中叫得最响、最亮、最长久的那位。这个“雅号”,连周恩来总理都认可,他曾当众亲切地称乔羽为“乔老爷”。

1927年,乔羽出生于山东济宁城,父母为他取名“乔庆宝”。由于家中文学氛围浓厚,幼时,他便学习起格律诗、乐府诗和古今民歌等,这也为他未来的音乐创作埋下了种子。

19岁那年,他在参加革命前夕为自己改名,灵感源自史书典籍,“中国古代的关羽、项羽人都不错,还有写《茶经》的陆羽,现在又有个乔羽。”

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2)

年轻时候的乔羽。纪录片《我给祖国唱首歌》截图

改名后的乔羽离开家乡,1946年春,经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引荐,秘密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就读,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

1948年,乔羽毕业留校,专职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渐渐地,他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抒发满腔爱国赤诚的《我的祖国》《爱我中华》《难忘今宵》,写给小朋友们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大风车》《少年英雄小哪吒》等。

他还担任过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中国社会音乐研究会名誉会长、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难忘今宵》仅用两小时写就

乔羽的歌词沾满了泥土的芬芳。

尽管“乔老爷”创作的题材涉猎广泛,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他的歌词中大都是通过百姓的视野去观察这个美好的世界。他从来都不是一位发表长篇大论的理论家、作家,而是通过歌词的“只言片语”,展现自己的真知灼见。

1956年,刚刚29岁的乔羽在中国文艺界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受邀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住进了小白楼,为电影《上甘岭》创作插曲歌词。在观看完电影样片后,乔羽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到,上甘岭的战士们是怀着对新中国的憧憬上的战场,他想要将这样美好的感情再现出来。他问导演对歌词有什么要求,导演说:“只希望将来片子没人看了,而歌却能流传下来。”

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3)

电影《上甘岭》剧照。

乔羽陷入了沉思。他提笔踌躇,四顾茫然,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于是,他把自己关在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里,一关就是十来天。这一天,长春下了一场大雨。雨停后,乔羽下楼散步。雨后碧空如洗,空气中氤氲着不知名的花香,雨水汇集成三三两两的水洼,小白楼的倒影在水面清晰可见。

这让他想到了第一次看见长江的样子。“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句句歌词跃然纸上。

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4)

纪录片《我给祖国唱首歌》截图。

“长江,好看啊!

我在这之前没有去过南方,

我山东人嘛,

到南方看看,

一看这种影像很新,

就变成这个句子了,

要把这种意象写出来。”

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5)

纪录片《我给祖国唱首歌》截图。

乔羽灵感骤现,脑海中最先冒出的句子是:“一条大河波浪宽。”接下来的几天中,三段歌词如流水般从笔端淌出。长时间的构思和期待,终于有了结果。

歌中写到的“稻花、艄公、白帆”,都是当年乔羽过长江时见到的景象。

歌词写就之后,导演沙蒙曾想把其中的“一条大河”改为更具象的“万里长江”。乔羽却坚持,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田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大河。”

为什么是长江?为什么是田野?乔羽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祖国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些歌词的背后永远是记忆中家乡门前的那条河,一望无际的田野,辛勤劳作的亲人,而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一方百姓的喜怒哀乐。

就这样,电影《上甘岭》还未公演,《我的祖国》就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了大江南北。

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6)

纪录片《我给祖国唱首歌》截图。

而另一首日后脍炙人口的《难忘今宵》,乔羽则仅用了两小时写就。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订,港台演员首次被邀请到央视参加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想要一首和当年气氛合拍的歌曲,便找到了乔羽。歌词要得急,乔羽凌晨3点开始写,早上5点交稿。那年春晚后,“共祝愿,祖国好”的歌声年年唱响。

从《我的祖国》《爱我中华》到《难忘今宵》等,乔羽将国家命运、个人命运与歌词创作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很幸运,历史给了我一个机遇,使我有机会,把我的爱国心,变成了我的歌。”

写《让我们荡起双桨》时27岁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儿时唱过很多歌曲,却都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让人感到亲切和生动。

歌中“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景色与朗朗上口的旋律珠联璧合,成为留在孩子们听觉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成长。

写出这首歌的那年,乔羽27岁,正意气风发,才气横溢。他带着新婚妻子佟琦去北海公园游玩,还和小朋友们比赛起了划船。两桨斜插水中,小船随波起伏,乔羽想起要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作词,灵感缓缓流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赵乔一言默家过圣诞(晚安十点2022.6.20光是听到他的名字)(7)

后来,有人问乔羽为什么这首儿歌能传唱多年,他说:“那个时代是咱们中国人心情最为舒畅的时代。我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

景入了心,词现于纸。现在,在北海公园西边雕有《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铜雕塑,走近一看,一股无限亲切、熟悉、幸福的金色童年之感油然而生,仿佛伴随着那歌声,那段最美好的时光又重回身边。

为孩子写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儿歌作品过于“寓教于乐”,代价便是童趣的消弭。只有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去,才能写出他们想唱的歌。

怀着对祖国的赤子之心的乔羽,也始终保有一份纯真。乔老先生说过,他不喜欢涂脂抹粉,喜欢直来直去的大白话,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这种创作理念也贯彻于他的儿歌词作中,《少年英雄小哪吒》朗朗上口的“是他是他是他就是他”,《大风车》里生动的“吱呀吱哟哟地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唱着这些歌长大,去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用乔老的作品送别乔老

“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

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人说山西好风光》

“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牡丹之歌》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

不知能作几日停留,

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

——《思念》

“青山在,人未老,

共祝愿,祖国好……”

——《难忘今宵》

乔老远去,但歌曲永存

送别乔老,您一路走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