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

演职员信息:小雷:孔维一, 小雷父亲:张晨, 小雷母亲:郭燕芸,

桂花飘香,我的诗歌

也充满芬芳,清澈的湖水

关注一滴露珠的孤独

以母爱的姿态,迎接它的到来

蜜蜂凌乱了如星的花瓣

一些散词、小令,变得有点甜

词语,准备延伸八月的意象

譬如石榴,譬如葡萄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

阳光清凉的触觉,试探白云的温度

在桂花树的盘根错节里

一次次批阅这醇厚的八月

披一身月光,禅坐于

婆娑的枝头,乘一首诗的意境

将美好、吉祥的祝福

献给吴刚、嫦娥,吴刚捧出桂花酒

而嫦娥,则回赠一个莞尔的微笑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

-

微笑,羞落一地花瓣,就像

是呀,我多想将这一树的桂花

请回家,安放于书房、凉台

在八月的守护中

慢品生命的绽放与芬芳

感悟生命行进中相遇、相知

犹如桂花的皎洁和清丽

演职员信息:小雷:孔维一, 小雷父亲:张晨, 小雷母亲:郭燕芸,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

电影《八月》即将于3月24日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影片作为一匹黑马夺得去年金马奖最佳影片和最佳新人奖,但其却在更早的FIRST青年电影展上颗粒无收。这也许从侧面说明了不同评委对本片不同的态度。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4)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5)

没有写不完的作业和考试的烦恼,父母、家人的关系都很好,能和大院里的小伙伴一起在烈日下嬉戏奔跑,看着喜欢的女孩想象着两人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对于一个12岁的男孩来说这大概是最美好的童年。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6)

然而看似平静的背后却又暗潮涌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下,捧着体制内铁饭碗的工人们惴惴不安,怀着抱负高昂着的头颅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妥协。如此,那个单纯的男孩也开始有了烦恼。谁知对三中好看的校服和皮带的向往不是为了完成母亲殷切的期盼呢?而披着父亲的外套走向巴士离开的方向,或者推着二八自行车走在上学的路上,不完整的全家福中好似搂着父亲的腰,都是在表现男孩从童年走向少年的成长蜕变。如此,美好的夏日的离去,也如同无忧无虑的童年一样,在时代的洪流中远去了。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7)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总是如此。”不论是改革大旗下自谋出路的下岗工人,还是面对父亲离世的悲痛还要坚强活下去的少年,或许每个人都是时代的铸造者和牺牲品,苦乐参半才是生活最本来的模样。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8)

“其实现在大家也都想过回到那个时代,因为当下都太快了,而且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有目的性的,已经没有了感受的心情了,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去感受这些的,无聊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心情,去感受原本的样子,生活原本的样子。”——电影《八月》导演张大磊。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9)

电影《八月》剧照

明天上映(4月24日)的电影《八月》是内蒙古本土导演张大磊的作品,讲述的是导演对于1994年呼和浩特的记忆。那一年笔者也只有四岁,生活在内蒙古小城市里的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就是一排排的平房,每家每户门口堆着高高的煤堆,所有人家的孩子都在胡同之间无目的的疯跑追逐,伴着飞扬的尘土,一边跑一边笑着,也不知道在开心什么。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0)

电影《八月》海报

那时候的人们,想的很少,生活中只要一点点有乐趣的事情,就能让人快乐很久。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着电视,嗑着瓜子;偶尔吃点“好的”也要叫上邻居喝上两口。谁家买了新的摩托车,街坊都要围过来摸摸摩托车的油箱锃亮的车漆,拧一拧车把,虽然羡慕,但却真的为对方感到开心。那个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海量的信息在冲击生活,生活简单而盲目,而现世社会,就是密密的利害关系网,任何人都不能跳脱这个追都追不上的时代。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1)

内蒙古图书馆旧照

电影《八月》在2016年11月26日,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新演员奖,当金马奖执委会主席张艾嘉颁奖时,念到《八月》名字的时候,张大磊自己都是懵住的,他从来也没有想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给结婚的人拍小电影”的人能够获得金马奖。一个做婚庆拍摄的人,拍到了金马奖,这大概就应了那句网路心灵鸡汤: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2)

人民公园旧照

这部影片没有一个专业演员,是因为张大磊觉得自己跟专业演员是有距离的,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指导。于是周围的亲戚朋友成了演员的最佳人选,而导演在他们身上也发现了许多职业演员身上没有的东西。由于《八月》近乎生活本身的表现手法,成为打动评委的最重要的原因,台湾影评人很注重电影的真实性,知名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也擅长高度写实的拍摄手法,有时让人产生在看纪录片的幻觉,给人一种在旁观他人生活的上帝视角,甚至有时候观众都化身电影中的一角。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3)

呼和浩特“联营商店”旧照

时光一去不复返,几家人再不会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而是各看各的,一人一屏;大鱼大肉已经成为餐桌上最不受欢迎的食物,忙着升职加薪的年轻人,无暇坐下来与父母长辈好好吃顿饭,即使偶尔聚餐,拍照发朋友圈,早已超过聚会本身的意义,虚拟的幸福感在上传,点赞成了维系你与别人关系的纽带...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4)

鼓楼立交桥旧照

又回到最初的地点,呆呆地站在镜子前,望着忙忙碌碌却依然迷茫的自己,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5)

电影《八月》剧照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6)

导演及主演在金马奖现场

2016年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活动中,由张大磊编剧执导,孔维一、张晨、郭燕芸等主演的讲述九十年代初期之际的呼和浩特,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国有制片厂家属院里,每一个简单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响,而少年小雷就这样在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故事的电影《八月》斩获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新演员奖。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7)

电影《八月》海报

据悉该影片将于2017年3月24日在国内上映。目前在专业的影评平台豆瓣网站上,《八月》获得7.3分,生生高出今年国内的票房前三甲5.6的平均分一大截呀。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8)

电影《八月》海报

日前,知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公开亮相并为《八月》发声,动情处更再度开腔,独家朗读曾经出现在《八月》中的经典诗句。据了解,这是濮存昕继2010年出演《最爱》后,七年间第一次与电影紧密关联活动。由此可见影片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3月24日,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新演员奖的电影《八月》中国内地上映。

这部电影讲述了九十年代初期之际的呼和浩特,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国有制片厂家属院里,每一个简单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响,而少年小雷就这样在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的故事。

上映首日,截止下午两点《八月》收获票房57万,排片量3.1%,综合票房占比0.6%。

电影首映式上,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说:“我不下跪了,我跪也没什么用。3月24日同档期上映的还有美国大片《金刚:骷髅岛》,金刚健硕的身躯和《八月》里小演员相比是巨大的反差,排片量也可能是巨大的反差。”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19)

的确,这是一部无特效、无明星、无爱情的“三无”处女作,是一部并不讨好市场的文艺片。

吴冠平在《今日影评》中称,如果《八月》的票房想逆袭,可能性不大。

如果把电影分为两类,一类是“品味道”,一类是“看热闹”。

《八月》显然不属于“看热闹”的一类。吴冠平表示,虽然大家一时的选择可能是功利的、商业的,但是大家心里还是有对好东西的渴望和标准。

在吴冠平眼里,《八月》符合了人们心底里对好电影的渴望

那么,为什么说《八月》是好电影?《八月》的背后隐藏了导演的哪些情怀?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0)

影片的创作初衷,是导演张大磊的一场白日梦

“2008年的8月,我回到了内蒙姥姥家。中饭之后,我坐在姥姥家院子的一把竹制躺椅上,想休息一下,但突然好像进入了一个梦境,我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细微的声音。它不是嘈杂声,不是城市噪音,是很细微的声音。就是在现在,我们在城市里很难清晰地听到的某些悦耳的、细微的声响。

那天中午发呆的时候看到好像眼前有气泡掉下来,但是你眼球一动,它就上去。觉得时间突然变得很慢,我又看到了一天当中,不仅仅是有黑夜和白天,它还有傍晚,天色是在变化的,时间是在变化的,这种感觉在当时看很陌生,因为久违了。我想把这种感情拽回来,它真的像是梦一样,是我睁着眼睛看到的一种梦境。我想把它记录下来。”

影片的时间被设定在1994年,那时候的张大磊正如片中的张小雷,是个十岁出头的少年。

张大磊在《今日影评》中表示,那段时间对他来说特别美好,像做梦一样,所以想把这个梦拍出来,给自己看一看。

在第一次看完《八月》之后,吴冠平说,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电影了。

一个年轻导演能这么平静地讲述一个孩子的生活,同时能细腻地把他的心理活动、那个时代方方面面的文化元素,以及跟人成长相关的、很微妙的信息传递出来,确实非常有趣。”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1)

电影《八月》中的所有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但所有的表演都非常生活化。

张大磊称,片中所有演员都是他的好朋友。在三十天的拍摄时间里,每一个人都很感动,都好像是回到了过去的生活。

张大磊在《今日影评》中称,尽管这些演员在表演上是业余的,但对于生活,对于诠释普通人的生活,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专业的,所以是再合适不过的。

的确,张大磊曾说,这部电影前期都是他自己做的,花了几十万,之后才得到了一些投资。采用非职业演员,也和成本有关。

但,在《八月》中,小演员孔维一让张小雷这个角色充满了性格和人物特质。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2)

△ 孔维一

吴冠平在《今日影评》中称,作为非职业演员,孔维一的表演其实是导演主动选择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非职业演员的选择,是对导演功力的一种考验。能不能把非职业演员用好,实际上是导演的能力体现,在非职业演员的表达上,导演是主动的。”

距离《八月》获得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已经过去了小半年,但提及获奖,张大磊在《今日影评》中称,他没想过,也没想过上院线,也没想过票房,曾经对于这部影片的期待只是“能拍出来就不错了”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作为一部文艺片,张大磊称,谈票房不太合适,因为片子本身的目的不在于此。他只是希望,不赔钱,有更多的人喜欢这部电影。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3)

《八月》刚刚上映,后续的票房和口碑还不得而知。

但可以知道的是,《八月》的故事不会停止,《八月》的冬日续集也将会开拍:

讲述关于十六岁的小雷在2000年冬天里发生的“世纪之交”的故事。

而至于续篇,吴冠平则表示,观众对第二部的期待和要求会更高,希望导演能够在自己的风格上有所伸展,使之充满意味,更加具有生命力。

不然,可能会出现“年轻导演用尽才华撬开了成功的大门,最后不幸倒在了门槛上”的事情发生。

3月24日(周五)晚22:06,《八月》导演张大磊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将畅聊《八月》和中国艺术电影。

关于《八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首映日看《八月》,开头就是小孩要上三中。作为一个毕业于三中的我来说算是从一开始就把我拉进了回忆里,这辈子从没想过会在一个电影院里坐看自己的童年,那个温暖熟悉的地方,是我已经七年没有好好观赏过的地方。当时只道是寻常。

“偷悄悄的”、“球迷杏眼的”……骂人的土话太带劲了,不为别的,单就听听家乡话都觉得爽。不仅是语音语调,更在于说话的逻辑,“你吃饭不啦”,而且结尾不自觉要转个调调,这才是呼市此地话听着最舒坦的地方。期待二刷,想把里面所有呼市方言记下来,写个文章做科普。

除了回忆,这部电影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终于有一部讲述内蒙的电影没有在草原、蒙古包这件事上多费笔墨,天知道天天被人问“你会射箭么?你们高考是不是考摔跤?你们为什么不住蒙古包呢?”是什么赶脚……

从“换黄豆、绿豆、小米子”开始,每时每刻与记忆碰撞。电影院貌似就是小时候学校组织我们看爱国教育电影必去的那个,劝业一条街就在三中的对面;那个游泳池好像我爸爸还带我去过一次,夏天那里人多到就像煮饺子。

夏夜一群人(一般是五个人)打扑克,有人喊“我出的圈”(其实就是Q),不用问一定是在打大A。打大A才是呼市对这个世界的爱,那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扑克游戏,教会了好多其他地方的人打,学会之后聚会只想玩这个。这种游戏只能五个人玩,涉及卧底、读心、记牌、演技等等技能,不管是星巴克、棋牌室还是老家的热炕头,大A永远是让人眼放绿光的东东。(请自行百度攻略,QQ游戏里有这个)

我就不明白上重点有什么好

如果小时候我听到了这句话,我想我会活得更快乐。呼市的孩子从小就在三中、三分、一二附的圈子里绕,上好中学无数家长竞折腰。小升初苦难,中考更困难,还好自己总算从泥淖里爬了出来。对于我来说,做梦梦到高考不可怕,做梦梦到中考能哭瞎。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4)

至于三中的校服是不是很好看……我就真的不敢说了……(但我读初中的时候,三中的校服已经是蓝色的了)

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

小雷爸爸不强迫让孩子上名校这一点能看出他的与众不同,希望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愿这个世界的纷争影响到自己。他会说小雷“没出息”,也会深夜把小雷最喜欢的皮带放到床头。喝醉了酒会和老婆拌嘴,转身看到孩子还是轻轻松松开玩笑。他只是不太会表达自己的爱,这种抽离感是导演作为儿子多年之后的知觉。现在回忆八九十年代的人,大多都开始了对于父辈的沉吟深思,这是一种更为克制的共鸣。

小雷爸爸最后还是听了韩胖子的,去当了场工。他不认为韩胖子有什么好,在他的主观意念里一直纠结着,可最后起码从三哥那件事里看出韩胖子是个实在人。这又是深思中的另一种,我们常常会主观判定一个人,或者打从开始就对一个人看不顺眼,可是总有另一个答案出现。

小雷的爸爸和兄弟们唱蒙语歌,这种调调大概是内蒙酒桌的常景,那种听惯了蒙语歌才会出现的独特的转音出了内蒙再也听不到。每次酒过三巡,诗和远方就跑出来和着歌声圈住别人的眼泪。这部电影不只是写给父亲的散文诗,而是在献给父辈的回忆中,我们明白了更多。

《八月》很安静,作为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获得者,它没有那么强烈的戏剧冲突,每一件事情你都会觉得很熟悉。下岗工人再就业算是在意义上拔高的地方,国企改革,40、50人员成了当时的普遍问题。不管是劝业场还是不再免费的电影院,小人物总是在大时代不断寻找活着的意义。就像多年后有人拍起回忆我们这个时代的影片,心惊肉跳的房价大概是绕不过的话题。

从《祝你平安》的歌声飘出来,我就知道故事发生的年代应该是1994年左右,《我听过你的歌》以及挂历、闹钟、台灯、录像带等等的复古物件,都是出现在无数影评中怀旧的一些元素。最棒的应该是对黑白的坚持。画面的颗粒感,同时代突兀,同时代和谐。不过我真的没有听到《小背篓》这首歌……

很多人都说这电影很有侯孝贤、杨德昌的叙事风格,还有人说拍得像南方小镇。但这就是90年代的呼和浩特,只是在我们共同的记忆中旧时光总是很慢,就像剧情虽松散可如溪流总有方向感。昨天看影评说:“呼和浩特的一切都那么让人温暖”。着不是小镇,更不是南方小城,是独属于呼和浩特的温暖。

当然,影片依然没能逃过警察抓人必开警车这个千年bug……

如果不是确定犯嫌不会溜或者犯嫌又聋又瞎又没有帮手,没有一个警察会穿警服开警车抓人的……真的!真的!真的!

回忆作梗,唯一一次观影,我不关注任何致敬、不关注任何意义、不关注任何逻辑、技术等等,只是深深陷入童年时光里,因为这个电影里有更真切的自己。

这个月是我们推荐《八月》的第七个月。不过即便这部作品也是去年我的年度华语最佳,后天即将正式上映的它,依然没有勾起我花钱去二刷的欲望。原因大约是,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它实在是部制作上相当一般的作品。触动我的不是这部电影有多好,而是里面的一些动人特质。

当然,如果现在让我对去年的华语作品做排位,考虑到它的几个对手是《路边野餐》、《我不是潘金莲》、《李文漫游东湖》和《七月与安生》,这部依然能够成为第一。从去年金马奖最佳影片评选过程中一遍遍的选择、推翻的纠结过程中可见一斑,这个折冠,显得暧昧而又无奈。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5)

所以,如果后天你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只能说不要将期待放的太高,它只是一场真挚的回溯而已。《八月》的黑白影像触动了封存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份属于80后的记忆,但更多是属于张大磊个人的体会,包括他唤起的记忆与亲情,并在绵密的日常细节中带出压抑伤感的时代挽歌。

这些部分都显得比较封闭,有很多“新手”、“处女作”式的青涩,相对应的则是“破釜沉舟”般的真诚——不是说《八月》这种大概率拿家里积蓄打水漂的创作过程在目前市场的大环境下显得多么可贵,毕竟中国14亿人口,这类破釜沉舟的幕后制作故事压根数不过来——而是《八月》这个电影本身在情感的处理上含蓄、感人,对其命题的处理是没有过分尖刻、怀着柔软内心的。

本文依然由@寒枝雀静 带来。

(这个公众号的运营者是假·影迷、真·懒癌....)

八月

The summer is gone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6)

导演: 张大磊

编剧: 张大磊

主演: 孔维一 / 张晨 / 郭燕芸

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小雷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没有作业的暑假。然而这个自由的,炎热的夏天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红火热烈,更多是平常反复的家庭生活和大把闲工夫。

恰逢那一年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小雷父亲的单位也受到改革冲击,他们生活的家属院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响着。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而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

整个八月,小雷就那么静静的耗着。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同其他人远走他乡,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他才着实感觉到时间过去了,生活不一样了。

立秋那天夜里,小雷家的昙花在院子里悄然开放。

《八月》,散文化的“童年”成像

*本文约3700字,阅读需要约8分钟

《八月》是新人导演张大磊的长片处女作,在2016年第53届金马奖中成为黑马,一举夺得最佳剧情片奖。它以散文化的风格投映出“童年”的成像。无论是散文风格还是“童年”构型,在中国电影的谱系中,《八月》都仍待时间的沉淀与更为广泛的评价。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7)

“The Summer Is Gone”

《八月》勾画了张小雷在小升初暑假八月时的生活。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下岗潮”中。作为电影厂剪辑师的父亲工作难保,却坚信在新规下依然能够“凭本事吃饭”而依然清闲故我。母亲则为了晓雷能上一所好中学东西奔走,成为家里的经济支柱。

影片还穿插了其他碎片化的情节:在路上结识的小混混被警察逮捕又被释放,对面的邻家女孩成为幻想中的对象,太姥姥卧病在床最终离世,昙花含苞、开放……最终,父亲为了生计离家随剧组赴草原拍摄,小雷心中对家庭、父辈的依恋隐隐生发。夏天就此结束。

“迎来送往”是故事的命题之一,童年被解构为碎片,在散乱中呈现出浑融的气韵。散文化的电影往往“从平凡而朴素的生活本身出发,把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许多社会现象与问题,综合成一个整体表现生活的复杂性,使用开放性结构,表现生活的多义性”。而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流变中,却反映着“巨大的生活进程”与“时代脉搏跳动”。

“散文:意象的构成”

由故事概述,或许可以管窥这部作品散文化的艺术追求,而如此的创作倾向还在故事以外的种种场域中表现出来。影片中都有着颇多意象的“艺术性重复”。意象的连缀,积淀出黏连的情绪,“诱发观众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凸显了‘电影散文’的品质”。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8)

昙花一现

电灯的反复出现一方面表示日日夜夜的时光飞逝,同时又是人物心情飘忽不定的承载体,更深一层则是父辈指引的隐喻。另一个突出的意象便是昙花。小雷两次与昙花合影,一次花苞未展,第二次昙花盛放,这蕴含了对灿烂童年稍纵即逝的无力感。此外,小雷随身携带的双截棍伴随着他直到影片最后,暗喻着童年小雷纯真不羁而充满韧性的心灵,同时更像是一种对外部世界抗拒意识的隐喻。

而重复的不仅仅是这些具体的物象,音乐也可以建构为一种听觉意象,从而契合散文化的追求,带来更为直观、多元的视听体验。《八月》中反复出现的巴赫等古典音乐作品庄严深邃,影片得以在琐碎中沉淀出厚重感,同时又像以音乐形式对父辈沉郁告白。

在多层次的意象之中,时间被染上了庄严肃穆的仪式感,童年不再是无忧无虑的单纯色彩,而是有隐秘的压抑与悲哀潜伏。在如诗经般重章复沓的意象中,欣赏者持续地获得突出的暗示,并逐步内化影片传达出的“哀而不伤”的情绪,更富曲折婉转的意味。

“童年:角色的轮转”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29)

孩童的视角毋庸置疑是影片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世界零碎甚至残缺的面貌投射出模糊的印象。要探析孩童视角下的世界,就必须分析具有重要象征意味的角色。

《八月》中父亲的角色并不如《城南旧事》般给观众以柔光环绕的亲切感。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国营电影厂剪辑师铁饭碗不再。而父亲坚信自己的能力,对社交建设依然不屑一顾。他沉浸于自己的文艺事业之中,始终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这也是他自始至终对小雷的教导。

然而时势的变化还是将他的生存空间挤轧得愈加逼仄。小雷在梦中惊醒,起床看到父亲在客厅向空中作李小龙式的挥拳:周遭是无数看不见的墙,向虚空中抗击而无济于事。成人世界的悒郁与无力在这个长镜头中展露无遗。最终,家庭的重担还是迫使父亲放弃了所钟爱的剪辑工作,跟着剧组奔劳于片场。影片画面绝大部分是黑白的,摄影多固定镜头与长镜头。

而最终在远方带来的片场录像带中,小雷看到了父亲工作的场景:画面为彩色,手持摄影的摇晃中色调惨淡。安稳而沉静的黑白画面呈现的似乎不过是孩童独有的幻梦,最终动荡的彩色画面才是成人世界不得不面对的真实。

作为一个颇具理想主义情怀的“艺术工作者”,父亲从未刻意干预小雷的成长。他对小雷唯一的要求不过是“有骨气”而已。这种浪漫色彩浓厚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小雷。影片中,李小龙是小雷的偶像,而双截棍是小雷随身携带的物品。刚正、落拓的父亲形象与李小龙其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合,因而父亲在小雷的生活中也部分地充当了“偶像”的作用。张小雷手中紧握的双节棍与父亲坚持的艺术生活追求恰恰形成了不同年代、不同维度的呼应。影片接近尾声,小雷在清晨送别父亲,手中不见双节棍,身上却披着大小全不合身的三中校服——父亲的离去意味着他电影剪辑理想的延宕或缺位,他的人生也仿佛罩了一件不合身的外套。由此看来,父亲与小雷的人生在影片中呈现了某种同构。

《八月》中的父亲颇具身教式的引导色彩。角色隐含的理想主义色彩透过淡淡的哀伤情绪在影片中流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童年和青春的缅怀既含有从成年世界“后撤”的意味,同时又是一种对更高纯度精神生活的向往。因而“童年”与“理想”在成年世界中完成了重合。小雷人生中“父亲”的离去,意味着一代人向父辈角色的靠近,意味着孩提世界与成年世界的进一步交融——而理想主义似乎也在失去童年的光彩,掺杂了更多现实的艰辛与无奈。

其他角色虽然不具备父亲这般的核心影响力,却依然构成了孩童眼中的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影响着最终情绪的传达。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0)

随着年岁渐长,善恶之辨是孩童必须面对的命题。影片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恶”的载体:混混。小雷在街角偶遇正在敲诈的混混三哥,后成为朋友。他旁观了三哥的爱情,也旁观了三哥在黑夜中被警察抓捕的情景。善恶在小雷心中不是可以确定疆域的王国,恰如《城南旧事》中英子的疑问:在视野尽头,海和天如何分辨?濒临生活的边缘,善与恶又如何判断呢?孩童的目光虽然模糊,却带领着他们更加宽容而不设限地认识世界,从而更接近人与生活的真实。

另一个复杂的命题则是生与死。《八月》的死亡集中表现于太姥姥身上。太姥姥终日卧床,亲戚们轮流侍奉。而小雷则仿佛一个偶然介入的旁观者——他总是在太姥姥的窗前出现,观望着窗内愁容满面的人而无丝毫忧愁。死亡对于他似乎依然完全陌生,如浮光掠影。

除此之外,其他人物也有各自清晰或是模糊的色彩。如时常站在阳台上引吭高歌的工人,如对面楼里小雷的梦中情人,如父亲在工厂里的死对头潘胖子;再如电影院的售票大妈、游泳馆的登记员、中学的招生老师……甚至是镜头中一扫而过的广场舞妇人,都构成了整体的年代气息。

“童年镜像的内外”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1)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2)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3)

影片有着不同于以往许多大陆“童年”题材(如《城南旧事》、《我11》)的观感。

首先,影片的地理话语颇为独特。我们并不会对故事发生的场景有太多新奇或是特异性的感受。故事发生在内蒙古的小城,却呈现出了南方观众也不会感到隔阂的城镇图景。地域的标签仿佛被悬置,并不构成外在于“童年”的独立元素。

其次,影片人与物的运用并未遵循较为规律的逻辑。它们的出现往往没有过多的深意,而是为了营造整体的时代感,或只是构成童年回忆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因而整个非系统化的人物与物象设置也显得随性而飘忽。

第三,影片的故事架构较为模糊。“小学过渡到中学”的故事大方向似乎只是种种碎片交叠堆积的场所,最终呈现的效果完全不受这一场域的限制。仿佛是一张无序的网,各种线条在短暂的时空中偶然交汇。或者说,这便是《八月》的“形散”特征。

导演的拍摄思路恐怕是影片风格的内在原因。张大磊眼中,“生活的一切都是美的”。仿佛《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呈现了台湾时代画卷一般,《八月》所铺展开的并不仅仅是张小雷眼中的世界,它更侧重一整个时代的风貌——或是以一个微观截面来烛照宏观的时代特性。人的主观视角在影像上有着刻意的撤退与间离——甚至影片的名字《八月》都仅仅是一个表示时间的名词,不具备过多的阐释意义。

如此的拍摄思路必然影响影片的拍摄手法。《八月》频繁运用长镜头,但其运镜是缓慢而稳定的;影片中一些家庭场景的固定镜头甚至颇有小津安二郎的风度。从整体上看,显得更为客观化,将影像的判断选择权更多地交给观众,更加注重营造整体氛围,而非嵌入固定的视角与确切的情绪。

如此不同的美学特征有着不同的创作背景。张大磊对如杨德昌、侯孝贤等台湾新浪潮导演的作品接触较多,因而呈现出“主观的现实主义”的作者化色彩。

总体来看,《八月》游离于“童年”这一镜像的边缘,仿佛在镜像的交界处自由穿行。它将观众抛掷其中,在陌生化、虚化的情感语境中寻求更深层的共鸣。

没有父亲的全家福

“童年”的怀想永不落幕,则“童年”题材亦将获得更多元的表达。《八月》只是散文化“童年”电影在新时代的鲜活案例,而如此风格与题材,都值得进一步深化探索,开辟更为长远、错综的路途。

*原文原有与电影《城南旧事》等的对比,有删减

参考资料

1. 1983年大陆影片《城南旧事》。

2. 李泱、孙志强:《电影文学引论》。

3. 张建勇、顾象贤、杨远婴、奚珊珊:《当代中国电影(上)》。

4. 赛人:《与光同尘:漫谈1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

5. 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

6. 吴贻弓:《我们怎样拍<城南旧事>》。

7. 艾红:《散文化电影的主题倾向》。

8. 周湘玟:《吴贻弓初论》。

9. 李辉:《论<城南旧事>散文诗的特性》。

10. 石川:《重读吴贻弓 : 一种诗化电影的历史际遇与现实困境》。:《对人生永恒存在方式的诗化呈现——电影<城南旧事>艺术魅力的再解读》。

12. 杨波:《<城南旧事>的艺术性重复探析》。

13. 飛了:《专访 |《八月》导演张大磊:我特别热爱那个简单的年代》。

14. 西楼尘:《<八月>:穿上三中校服,八月好似昙花》。

文|庞宏波

获得第53届金马奖最佳影片的《八月》于昨日在全国开画,作为一部文艺片,这部影片还是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中国去年10月成立的首批艺术院线联盟发行的第一部国产文艺片,也是爱奇艺影业出品的第一部文艺片。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八月》上映首日排片占比仅为3.1%,首日票房为77.47万,在所有电影中排名第六位。今日,该片市场排片占比为2%,两日票房相加才150万左右。随后随着几部国产焦点影片和新一批好莱坞影片登陆,这部“黑马”影片的形势岌岌可危。

其实这样的市场表现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是“正常”的,即便是口碑爆棚的《路边野餐》其总票房也仅为600万左右,更何况这部影片的口碑发酵远没有前者出色。又加上目前影市有《金刚:骷髅岛》和《美女与野兽》、《欢乐喜剧人》多部影片夹击,想要取得高票房并不太现实。而且从影片本身来看,虽然有“金马”傍身,但电影的风格特点并无法在市场讨喜。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4)

1

金马奖杀出的“大黑马”在这个档期里缺点什么?

第53届金马奖的颁奖典礼中,压轴颁发的最佳影片争夺异常激烈,有一个细节是张大磊听到自己获奖,是嚼着口香糖上台的。从这一点来看,张大磊八成认为自己无法获奖。上台的语无伦次和《八月》成为金马奖最大的黑马十分贴切。

也正是《八月》的逆袭表现,让片方在票房期待上有了野心。

《八月》总制作费用不到200万,没有一个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显。单说一部影片很难有最明确的说服力,春节档上映的《西游:伏妖篇》制作成本超过了4亿,宣发费用达到了1.2亿以上。二者相比,《八月》能够在市场争夺多少资源一看便知。

作为一部仅为《西游:伏妖篇》二十分之一的文艺小片,又遭遇了《金刚:骷髅岛》和《美女与野兽》这样的好莱坞大片,谈论首日票房和排片占比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那么文艺片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虽然绝大多数文艺电影在市场表现都极其“凄惨”,但也不缺乏成功案例《白日焰火》曾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据悉这部影片的片方一度拿出了3000万做宣发,最终在票房成绩上1.02亿的市场表现也打破了当时的文艺片票房纪录。而曹保平的《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都是有明确文艺气息的影片,两部影片的市场表现也非常稳定。

这类能够在市场突围的文艺影片中主要包含三个因素,一,有廖凡、邓超、刘烨等具有市场熟知度的明星参演;二,有海内外电影大奖傍身;三,有充足的宣发资源。

有了这三点,其实国内影迷还是比较认可的,最起码会多看两眼。如今电影市场质量低迷,很多影迷纷纷抱怨烂片当道。靠质量取胜的文艺片势必会引来一个良机,但似乎片方的宣发压力要远远大于商业类型片。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5)

2

艺术院线联盟发行影片,口头承诺为何难变现?

在去年长春电影节期间,中国首批艺术院线联盟成立。时隔半年,艺术院线联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考”,参与发行《八月》。

其实艺术院线的成立呼吁许久,但迟迟没有结果。去年联盟成立的背景也是建立在国产电影口碑不佳的大势之下目的是为了给文艺电影更多的市场空间和排片场次,从而提高文艺电影的市场表现。

在联盟成立后,万达电影院线、百老汇电影中心、江苏幸福蓝海影院、四川卢米埃影业、重庆保利万和电影院线、中影影院院线、湖北长江电影、曲江影视、陕西文投影业等参与院线承诺将拿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同时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却迟迟没有动静。其实在成立之初,虽然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欢迎,但也迎来了不少质疑之声。毕竟首批加盟的电影院线,绝大多数还是处于市场竞争体制当中,这些院线究竟能为文艺片“输血”多少很难有明确的定论。

果不其然,半年的时间里,艺术院线联盟迟迟没有太大的动作。这主要在于文艺片登录院线的机会本来就少,能放映的片源非常有限。再加上院线也需要考虑自己的经营成本,在缺乏片源的情况下,艺术院线联盟几乎变成了一个“口头承诺”。

但是《八月》的出现让艺术院线联盟看到了机会,毕竟通过新片带动热度是最为捷径的方法。然而这部影片本身受关注度较小,受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再加上较为散漫的叙事风格和黑白影像,并没有在前期宣传中吸引太多人的目光。

其实艺术院线联盟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观众,观众短时间内无法迅速提高观影素质。从几部北美表现不佳的进口片在内地大爆来看,内地影迷的大片情结仍然存在。“有片无人”的局面并不是靠一个组织的成立就可以发生完全的转变,但艺术院线联盟通过《八月》的“试水”或许可以找到突破市场困局的方法。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6)

3

爱奇艺“文艺院线”几乎包揽国产文艺,但陷入两难局面?

2014年7月17日,爱奇艺宣布成立影业公司,正式进军电影行业。并推出“爱7.1电影大计划”,未来一年内将与国内外电影公司联手,联合出品7部国产电影加1部好莱坞电影。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7)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去年,在内地引起较大关注的《路边野餐》、《塔洛》纷纷登录院线,但都采用“限量供应”的方式。《路边野餐》上映期间,虽然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但在市场表现上却不尽如人意。上映10天,最高市场排片比仅为1%,最终累计票房647万。随后上映的《塔洛》更是在市场排片比上“稳定”在0.1%到0.2%之间,最终票房仅为104.5万。

不过相比院线表现,两部影片随后登录爱奇艺的“文艺院线”板块。《路边野餐》上映10天后登录爱奇艺,累积播放量迅速超过1980万。而除了优质的国产文艺片,爱奇艺还上线了伍迪·艾伦执导的《咖啡公社》、泽维尔·多兰执导的《只是世界尽头》、韩国影帝河正宇主演的《隧道》以及《鸟人》等多部海外文艺片。

之后在国内开画的《黑除有什么》同样采用准院线同步上线的方式,在院线上映第9天,以单片点播的模式在爱奇艺独播上线。截至10月30日晚,影片上线一周播放量累积达878万。

爱奇艺的“文艺院线”一方面可以延长文艺电影的生命线,另一方面也可以稍微缓解文艺电影网络盗版资源泛滥的弊病,但是其背后也隐藏了许多问题。

爱奇艺点播所花费的费用要远远低于传统的电影票价,对于很多观众而言,仍然有着文艺电影不值得进入院线观看的“旧思想”。虽然爱奇艺平台可以让文艺电影减轻损失,但也助长了许多观众不进入院线观看文艺电影的心理。

此次《八月》是爱奇艺影业首部出品的国产文艺电影,在宣发发行上也是倾注全力。首映礼上,舞台剧和导演弹唱都让很多人大呼过瘾,而从宣传物料来说也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从市场反馈来说,文艺电影想要在院线立足还有很长的距离。

爱奇艺对于文艺片的帮助无疑,但未来如何平衡文艺电影院线和视频点播是更值得探索的问题。

从王小帅为《闯入者》遭遇极低排片的痛骂到方励为《百鸟朝凤》下跪,中国艺术电影人从硬到软,不断的尝试着如何让文艺电影在市场中变得更好。

其实在内地上映,具有文艺气息的绝大多数片方并不想将自己定位于文艺片,甚至会出现一些闻所未闻的“奇幻”概念。这种自我消解的做法并没有换来太多的市场回报,反而因为其不伦不类的定位让其市场熟知度更低。

文艺片如何在市场转变局面,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跪就万事大吉。而随着艺术院线联盟和爱奇艺影业的不断试水,或许未来的文艺片真的会迎来“春天”。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8)

《八月》,这个片名看起来没什么信息量,看不出是爱情片还是科幻片;导演是张大磊,并非名导;故事发生在呼和浩特——这是一部特别冷门的电影,数月前,却一举拿下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凭什么?

以某种“流水账式”的“再现”,《八月》说的是少年张小雷的“童年记忆”。 黑白的影像,专注的凝视,让这部影片有一种少见的自在,令人回味悠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西北小城,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小雷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没有作业的假期。阳光每天都热烈,孩子们终于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打发。

孩子们整日百般无赖,而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里却像烈日炙烤那般燥热:那一年,国有单位转型,长久以来的铁饭碗被打破,小雷的舅舅、舅妈双双下岗,多年的工作换来了一大堆无用的毛线;那一年,父亲的单位(内蒙电影制片厂)也受到了冲击,为了生计,父亲不得不放下身段,从导演变成了一名场工;那一年,瘫痪在床的太姥姥离世;那一年,家人为小雷能上重点中学忙碌奔走;那一年,立秋那天夜里,母亲在院子里养的昙花悄然开放,像是意味着什么....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39)

张大磊说,影片最初的名字就叫《昙花》,他眼中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令人着迷得就像昙花,虽然短暂,却曾经绚烂绽放。

每天的日子看起来都一模一样,但周围的一切都在隐隐地松动。电影里的小雷就那么静静地耗着,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知道父亲未来会同其他人一样,会远走他乡,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怀念着父亲无声的关怀,小雷这才感觉到时间过去了,生活不一样了。

没有什么大的冲突,也没有剧情的大起大落,在这个八月里,张小雷经历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又在不经意间,像一个局外人一样,见证了那一年被大时代影响着的人群。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40)

王小帅对于《八月》是这样评价的:“我认为《八月》是一部有温度、不矫情、很清新自然的电影。《八月》是有色彩的,它的质感很好地体现出那个年代。大磊的这部处女作非常精彩,他抓住了年代电影的重点,还原了无法被复制的90年代。”

《八月》是身兼编剧的张大磊的记忆,同时,也复刻了他的同代人念念不忘的一些往日时光:老式的家属院、平房,走街串巷叫卖小米、绿豆的小贩,盖着塑料布的台球桌子、硬椅子的老式电影放映厅,小鸡啄米闹钟,扭亮式台灯,手工双节棍……一切可以用温柔视角去看待的旧物。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41)

电影里发生的一切,也像极了一个年少时的梦,时间在梦境中、记忆中缓慢流动,带着亦真亦幻的光晕。张大磊说:“《八月》里的小男孩其实是个符号,我至今都在作为一个孩子,去接受父辈所给我们创造的那个时代的‘美好’。”

虽然张大磊笑称自己的创作班底都是“七大姑八大姨”构成,饰演小雷的孔维一是同事家的孩子,小雷的父亲由从小玩到大的好哥儿们出演,而小雷的母亲则是自己从事婚庆行业时的客户。但王小帅认为,张大磊这种才是“正确做电影的方式”,“中国电影要有耐心等这样的好作品。”

好了,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金马奖评委会主席许鞍华事后透露,评委中有不少像她这样精通电影的老行家都很纳闷,一个青年导演到底玩了什么“把戏”能把他们吸引,于是坚持看了两遍,得出的结论是,这部影片是跨地域的、走进人心的作品:“白日梦爱做梦,恬静影像扩散出一股糜味,氛围掌握妙至颠毫,拍无事之事,举重若轻,若有似无,悠然如小津安二郎,时现侯孝贤《童年往事》神采。所有的八月,都将只是过去了,过去了。”

泡椒 我们审片

昨天去看了这个电影,其实在金刚跟这个电影之间挺好选的,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去看金刚,毕竟在电影片的排片量来看,影院也是拿定了没人去看这个电影的事实,我昨天看到很多影院甚至没有上这个电影,要不就是一天只排了三场,走进电影院了也是空空荡荡,我数了一下只有仅仅八个人,影片前期是全黑白的效果,说实话,影片进入剧情的速度有点慢,慢的我险些看不下去,在一开始饰演妈妈角色的演员配音上也是一秒出戏,但其实也并不是乏味无比,故事就像雪糕,你要一口口的舔,也不是不好吃,里面充斥着90年代的符号,和我小时候的记忆有些重叠。

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罗文八月桂花香经典老歌)(42)

看出来导演是在靠自己的记忆来还原那个时代的记忆,带出了我各种记忆,国营工厂时代的结束,不但是那个年代的成年人,对那时的孩子其实影响也蛮大的,毕竟大人导致的家庭方面的影响,孩子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影片采用碎片式的记忆了很多童年的往事,也是导演的自传,故事好像没有讲完,却丝毫不影响剧情的发展,在大时代的改变下,小城也会变得,看电影再也不能不买票,画海报的被迫转行刻字,剪辑师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去跟着自己看不上的人去做场记,但是就算有很多改变的情况下,有许多也是不变的,比如孩子的上学问题还是要用钱去解决,亲人之间的隔阂,用一个拥抱还是可以解决的,夏天了,阳台上的大爷还是会唱着高亢的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