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适当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1)

网络图片

长期以来,尤其是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和资源的保护,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不可持续性。战争、贫穷、疾病、宗教冲突等仍然阻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教育在这当中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对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该有的推动和改革的力量。基于以上客观因素,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提出: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应是21世纪教育的根本宗旨。这一理念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从全球发展和人类可持续未来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完美的世界教育蓝图。本着这样一个宗旨,从人文主义教育观的角度出发,我们的教育的确应该做出更多的改变。

一、教育应树立全球意识。

仅凭教育不能解决所有发展问题,但着眼于全局的人文主义教育,可以并有助于实现新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济增长必须遵从环境管理的指导,必须服从人们对于和平、包容和社会正义的关注。它要求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理念,要把教育置身在更大的格局和高度,超越国家的界限和地区的界限,为全球共同利益服务。通过我们培养出来的人,不仅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还能够关切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当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不希望培养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以及极端民粹主义者,对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二、教育应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

人文主义观展现的道德伦理原则,反对暴力、不宽容、歧视和排斥。它超越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对一切妇女、儿童、土著人、残疾人、移民、老年人以及受冲突影响国家的民众,采取包容和平等的政策。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必须建立平等、包容、和谐、阳光的人文主义氛围,实施爱的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因贫穷、疾病、性别、地域等差别而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善良和大爱。并且,这种教育要普及到受教育者的整个人生,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校内到校外都应如此。

适当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2)

网络图片

三、教育要采取开放灵活的全方位学习方法。

我们务必要摒弃唯成绩论、唯分数论的陈旧观念,为所有人提供发展自身潜能的机会及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学习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考试大纲,更多的要关注和培养学生课外有用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增强。同时,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并将其释放出来。最终的目的,我们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和精英,而学生本身也乐于这样去做。学习好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有的学生喜欢体育,有的学生喜欢艺术,有的学生喜欢科技,有的学生喜欢劳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种个性化的学习体系和学习模式,将其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再次,学校自上而下都需要自觉主动的学习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通过这些现代科技的辅助,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更新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知识获取和生存技巧的技能,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四、教育应看到学生的多样化和学习的多样化。

人文主义课程提倡尊重多样性,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定型观念和偏见,这种课程建立在跨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承认社会的多元化,同时确保在多元化和普世价值观之间保持平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做到倡导学生多思多问,鼓励学生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化和答案的发散性,肯定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要摒弃僵化的传统观念和固有的偏见及答案,尝试课程的内容、方法、结果开放化和多样性,而最终的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倡导教育的全球观念和普世价值,但我们也一定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教育一定要首先服务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首先是爱国的,其次才是关切世界的。现在我们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我们的孩子,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同时,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并坚决抵制和打击,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做出教育人该有的贡献。

中国的教育发展了,世界的教育才会发展。

适当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3)

网络图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