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首季营运利润分析(平安年报三大业务增收)

2月3日晚间,中国平安披露了2020年度的业绩。2020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同比增长了4.9%;营运ROE却同比下降了5.1%,为19.5%。

作为行业寿险改革转型“带头大哥”的平安,在疫情冲击下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收有所增加,同时也可见其增速放缓;在加快数据化经营的脚步下,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升服务效率、获客能力和风控水平成了中国平安的重要发展策略。

但是在平安盈利能力稳定增长的背后,回看近两个月的股价估值却跌到了历史低位,2021年的中国平安又将如何发展?

营收增,ROE降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目前国内消费需求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从中国平安2020年整体的运营情况来看,由于线下大型活动举办受限、线下面对面拜访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等原因,公司长期保障型业务受到负面影响。同时,中国平安的经营仍面临信用风险上扬,资产质量持续承压。

从财报来看,2020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394.70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淨利润1,430.99亿元,则同比下降了4.2%;但是其营运ROE和ROE分别为20.0%和19.5%,相较于去年分别下降了2.2个百分点和4.4个百分点。

平安首季营运利润分析(平安年报三大业务增收)(1)

图:2020中国平安财务数据情况

从中国平安营收占比前三的寿险及健康业务、财产保险业务和银行业务来看都呈现出了营收同比增加但营运ROE同比下滑的迹象。其中,寿险及健康业务为2731.61亿元,同比增加11%;财产保险业务为1029.91亿元,同比增加11.3%;银行业务为1820.67亿元,同比增加了7.2%。在营运ROE方面,寿险及健康业务、财产保险业务和银行业务则分别下降了5.5%、8.2%和1.7%。

平安首季营运利润分析(平安年报三大业务增收)(2)

图:2020中国平安分业务财务数据情况

但是科技业务则表现亮眼,营收为1045.23亿元,同比增加了21.9%。同时资管业务也稳中有升,营收为1050.61亿元,同比增加7.2%。

可以看到,2020年,中国平安基本每股营运收益为7.89元,同比增长5.5%。公司拟派发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40元 ;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2.20元,同比增长7.3%;按归母营运利润计算的股息支付率(不含回购)为28.7%,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由于国内外股票市场剧烈波动,行业分化加剧的影响,中国平安整体表现逊于去年同期。

寿险改革进入深水区,业务增量放缓

中国平安自 2018 年下半年正式开启寿险改革,寿险是保险业务的核心所在,在平安集团净利润构成中占比长期维持在6~7成,可谓平安的根基所在。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代理人线下面访受阻、新业务增速下滑、保单继续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寿险的整体数据表现一般。

2020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926.72亿元,同比增长5.2%,营运ROE从前年的40.5%下降为35.0%。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达495.75亿元,同比下降34.7%,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内含价值运营回报率也下降了10.5个百分点。

平安首季营运利润分析(平安年报三大业务增收)(3)

图:中国平安2020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关键指标

从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个人新业务情况来看,2020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仅为1320.22亿元,同期为1539.68亿元;续期业务则有所增长,从同期的4352.71亿元增加到4415.85亿元。

寿险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主顾开拓,摆在平安寿险改革面前的还是获客老问题。“主顾开拓做不好,寿险业务就做不好,未来得年轻人得天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老一代是不同的,如何能够服务好年轻一代的客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平安首席保险业务官陆敏曾这样说到。

平安首季营运利润分析(平安年报三大业务增收)(4)

图:中国平安2020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指标

陆敏此前还表示,当前的寿险改革是对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取舍。虽然有难度,但内部已经达成共识,上下决心一致。平安不能再回到过去。这次改革,要为未来十年的发展做铺垫。

目前看,平安在寿险方面主要是针对产品、渠道、组织架构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改革,具体包括了四个方面。

其中,产品端主要三个方向,由单一主打到多元布局,满足多元化保险需求;优化产品设计,适度让利客户,提升产品吸引力;“产品 ”推动保险产品与关联服务相融合,塑造产品壁垒。而渠道端,践行优才计划,不断提升代理人质量,通过新基本法增加代理人长期利益;多元化渠道布局,强化线上 线下融合。组织架构方面,建立 3 1 组织体系。经营管理方面,全力推动寿险业务数据化经营。

寿险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重塑代理人形象、打造精英代理人团队也是中国平安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的举措,为此,平安还建立了一套新的代理人激励体系。

从2020年的财报中可以看出,在代理人方面,其规模也呈现了负增长。受低价值产品佣金收入较低、公司考核力度加大、增员动能不足等多方面影响,截至2020年末月均代理人队伍规模降至 105 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5万人。

平安首季营运利润分析(平安年报三大业务增收)(5)

图:2020年中国平安代理人产能和收入情况

目前来看,2020年的平安寿险已基本完成改革项目的顶层设计,并聚焦于重点项目的实施落地和推广。

科技业务同比增长10.1%

2020年年,中国平安依旧深入推进“金融 科技”“金融 生态”战略转型,通过向市场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科技业务发展迅猛。

2020年,科技业务总收入903.75亿元,同比增长10.1%。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四家上市科技公司总市值达684亿美元。

从中国平安的多渠道分销网络看,其借助汽车之家、陆金所控股、金融一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等子公司、联营及合营公司经营科技业务。

去年十月在纽交所上市的陆金所,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20.46亿元,同比增长8.8%;淨利润122.76亿元,同比下降7.8%,主要受陆金所控股C轮重组费用影响,扣除该影响后的净利润为136.02亿元,同比增长2.1%。

截至2020年12月末,陆金所控股财富管理平台注册用户数达4,616万,较年初增长4.9%;客户资产规模为4,265.71亿元,较年初增长23.0%。但由于陆金所控股进行产品结构优化,降低交易频次较高但盈利能力欠佳的产品占比,2020年其财富管理交易规模同比下降了6.4%。

平安首季营运利润分析(平安年报三大业务增收)(6)

图:陆金所2020年财务数据表现

2021年中国平安走向何方?

改革虽然成效进展缓慢,但事实已经证明平安的寿险改革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不过,在业绩走到拐点背后,中国平安的估值却跌到了历史低位。按目前股价算,中国平安PEV只有1倍出头。

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行业层面监管加强叠加行业代理人增速下行,同时价值主力重疾产品增速放缓使得行业景气度步入下行周期。

另一方面,从中国平安自身的发展来看,2018 年以来公司业绩持续承压:2015-2017 年公司新单及 NBV 增速基本维持在 30% 以上,而自 2018 年以来业绩持续走弱,公司新单增速下滑至负增长;同时代理人数量持续下滑。

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在改革措施落地叠加公司低基数以及对今年更强的业绩诉求下,仍需要持续关注中国平安未来转型措施落地的效果,判断公司在不明显具备基数效应的情况下,能否实现 NBV 的持续稳定的增长。安信证券研报则表示,疫情影响虽尚未完全消除,叠加寿险转型阵痛,公司短期业 绩承压在所难免,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寿险转型成效兑现,加之公司积极备战开门红、高价值产品比例提升,公司估值和业务有望获得显著改善。

从接下来的发展看,深化改革工程、持续推进改革的试点项目、强化科技赋能和数据驱动依旧会是中国平安发展的方向。

奥一全媒体记者 麦妙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