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杯里面的枸杞有什么功效(保温杯里的枸杞)
保温杯里的枸杞,到底有什么用?
山西省中医院 骨科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贾冰老师让枸杞成了这两年的网红中药。其实,中药茶用领域里,枸杞子一直是驰名中外的成员。
枸杞,中药典籍里说它性味甘、平,可养肝,滋肾,润肺。传统中医学从未固步自封,很多传统中药的使用价值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中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这种认识反哺中医学,更有力地滋养着中医学的发展。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这是《诗经郑风》里的枸杞,是2000年前黄河岸边一户农家树下的爱情。“雪霁茅堂钟馨清,晨斋枸杞一杯羹”这是1000年前《玉笈斋》里的枸杞,是山阴草屋里陆放翁的老骥伏枥。“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这是500年前《本草纲目》里的枸杞,是李时珍27年嘉风沐雨的时光铭记。
在今天,即将进入21世纪的第3个十年,让我们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一下这粒浸泡在中国人的茶鼎、茶瓯和保温杯里漫长时光的红果:枸杞。
在我国,枸杞的种植历史约2000多年,大多数分布于西北和华北等地区,主要来源为新疆枸杞、黑果枸杞、云南枸杞、宁夏枸杞等。其中,宁夏枸杞的药用价值最高且使用年限也最为久远。我们常见的枸杞子是枸杞的干燥果实,不仅是传统中药,也是一种功能性食品,我是首批被国家卫生部列为药食同源的植物资源,多作为茶饮的配料、炖汤熬粥的调料和糕点装饰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中含有诸多人体所需的多糖、黄酮、氨基酸、蛋白质、多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且具有多种生理及药理活性。今天,我们主要介绍其中最有价值的两种成分:枸杞多糖和枸杞黄酮。
枸杞多糖(LBP)占干果枸杞的 5-8%,其分子质量为 8-241 kD。它的价值在于提高免疫力、抗衰老。
研究证实枸杞多糖对机体免疫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提高机体内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发挥。枸杞多糖的这种作用,使它能有效地减少化疗和放疗的毒副作用,成为一种肿瘤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此外,枸杞通过明显的升白细胞作用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是其应用于辅助治疗肿瘤的依据之一。同时,枸杞多糖还具辐射防护作用,能明显促进辐射所致免疫功能损伤的恢复。
有一项研究通过使用强度30 mJ/cm2的中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很快可以造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老化。而枸杞多糖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通过抗氧化作用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此外,在小鼠试验中发现,枸杞多糖能减少由于高温对睾丸造成的伤害,改善奥古蛋白活性,
提高小鼠的性激素水平,改善精液的质量。这可能就是“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得原因之一吧。
相比于枸杞多糖,目前对枸杞黄酮的研究较少。枸杞黄酮主要在抗生物氧化、抗衰老方面发挥作用。
什么叫生物氧化呢?其实就是衰老的本质。有一种物质叫做自由基(flee radical),这是一类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分子或原子,是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且浓度较低。当我们食用过多的油脂和富脂食品时,或者过多的经历了紫外线照射时,体内自由基增多,平衡被打破,自由基就会与生物体内的许多物质发生作用,夺取它们的氢原子。这就是所谓的生物氧化作用,造成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破坏。而枸杞黄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而且,这种抗氧化活性比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还要强。
此外,有研究证实,枸杞黄酮能抑制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癌细胞的凋亡,但是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并无影响。
关于枸杞有效成分的研究还在持续。近期,有研究者从枸杞子中提取到了一种叫“二咖啡酰亚精胺类衍生物”的成分,这类化合物在枸杞子中的大致含量约2.1g/kg。重要的是,这种物质能够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有明确的抗抗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作用。
“谁道春风未发生,杞苗试摘已堪羹”,既然小红果有大作用,那就甭管得已不得已,保温杯里都可以泡枸杞。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杜津昊.枸杞活性物质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
2.张洪泉.枸杞多糖在免疫和抗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3.姚新生.枸杞子抗阿尔茨海默病活性成分研究[J].暨南大学.
4.徐月红.枸杞的免疫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材.
5.董文江.枸杞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宁夏大学.
6.庞白冰.枸杞总黄酮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 宁夏医科大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