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的同音字有哪几个(鲜为人知的荼字三音和三义)

古代的“荼”就是今之“茶”吗?还是“槚”才是今之“茶”?或两者皆是?或两者都不是?陆羽《茶经》里“其树如瓜芦”者,是否今之“茶”呢?

李贽《疑谓》:“古人冬则饮汤,夏则饮水,未有茶也。”

明代 许次柕《茶疏·宜节》也载:“古人饮水饮汤,后人始易以茶,即饮汤之意。”

由这两份记载可知,人们最早的“茶”,实际是“汤”水。后来,才把“汤”水,逐步当“茶”水。既然这“茶”水是由“汤”水逐步衍变来的,它固然不只是现今的“茶”水,必然包含别的“汤”水。

那么,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即中原地区,最早的“汤”水是什么呢?《诗·国风·豳风·七月篇》:“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大雅·文王之什·绵篇》:“周原朊朊,,堇荼如饴。”其中,前句里的“豳”,古都邑名,也作"邠",今陕西彬县、旬邑县。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 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所南迁于此。“采荼薪樗,食我农夫。”就是采集草本植物“荼”做成汤菜类饮食。后句中的“邺”:巍晋邺城,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郊;“周原朊朊,,堇荼如饴。”就是在周朝的原野上,普遍生长着“如饴”般的“堇荼”这草本植物。

《尔雅·释草》:“荼,苦菜。”和“游冬,苦菜也。”《神农本草经》:“苦菜,味苦寒……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 唐《新修本草·菜上》:“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由此可知,“荼”原本不是专指“茶”,而且主要只指“荼草”及其汤水,但包含有“茶”这种饮用植物的概念。清王世雄《随居饮食谱》:“苦菜,本名荼,一名苦苣,亦名苦縆”。其内点明“本名” 是“荼”。

荼的同音字有哪几个(鲜为人知的荼字三音和三义)(1)

《尔雅·释木》:“槚,苦荼。”这里的“苦荼”是否等同于前文的“荼”或“荼草”呢?唐《新修本草·菜上》和清代王世雄《随居饮食谱》等都载:“陶谓之茗,茗乃木类,殊非菜流。茗,春采为苦荼,音迟遐反,非途音也。案《尔雅·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槚,苦荼。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其中包括:一是“苦荼”就是“茗”,也就是“槚”,是“木类”,完全不同于草本“菜流”类的“荼”。二是“苦荼”的“荼”字,“音迟遐反,非途音”,也就是读châ(茶)音,不读tÛ(途)音。三是“槚”对于造此文字符号者,仅是由商贾从外地贩卖去的商品,也仅从商贾口中得知它采自某种木本植物,但当地并无此植物,故而造为“贾”字加“木”旁。但这个“槚”,不只会采自“蜀西南”即滇南的饮用茶,还会采自江西、湖南等地的“南烛”和“石南木”等。

明代杨慎《丹铅总录》:“颜师古、陆德明虽已转入‘茶’音,而未易字文也。至陆羽《茶经》、玉川《茶歌》、赵赞《茶禁》以后,遂以‘茶’易‘荼’。……《谷山笔尘》:‘茶,自汉以前不见于书,想所谓 槚 者,即是也’。李贽《疑谓》:‘古人冬则饮汤,夏则饮水,未有茶也。’李文正《资暇录》:‘茶始于唐催宁’,黄伯思已辩其非。伯思偿见北齐杨子华作《邢子才魏收勘书图》,已有煎茶者。《南窗笔谈》谓‘饮茶始于梁天监中’,事见《洛阳伽监记》。及阅《吴志·韦曜传》:‘赐茶荈以当酒’,则茶又非始于梁矣。余谓‘饮茶亦始于吴也’,《尔雅》曰:‘槚,苦荼。’郭璞注:‘可以为羹。早采为茶,晚采为茗,一名荈。’则吴之前亦以茶作茗矣。第未如后世之日用不离也。盖自陆羽出,茶之法始讲。自吕惠卿、蔡君谟辈出,茶之法始精。而茶之利,国家且籍之矣。此古人所不及详者也。”其意思是:汉代以前的古人似乎没有“茶”这概念,冬季喝汤,夏季喝白水。但“茶”这类饮品,早于东吴(三国)以前就在制作和饮用,不晚于汉代已有“茶”的概念,只是那时没有“茶”这个文字。唐初的颜师古、陆德明两人虽然已经在“荼”字上转入chá(茶)音,但仍然未从“荼”中分出“茶”字。直到陆羽《茶经》以后,才把兼有tÛ(荼)、chá(茶)两音及其义的“荼”字,分开成tÛ(荼)字和chá(茶)字。但是,属于“槚,苦荼(chá)"的木本类的“茗”,其原料也至少包括石南、瓜芦等类。

可见,属于草本“苦菜”的“荼草”和“堇荼”的“荼”,读tÛ(途)音;而属于木本“槚”或“茗”的“苦荼”之“荼”,读chá(茶)音,不读tÛ(荼)音。

然而,宋王楙《野客丛书·兰、茶二种》载:“世谓‘古之荼,即今之茶’,不知荼有数种,非一端也。《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者,乃苦菜之荼,如今苦苣之类。《周礼》‘掌荼’、《毛诗》‘有女如荼’者,乃‘苕荼’之荼也,正萑苇之属。惟槚荼之荼,乃今之‘茶’也。世但知兰、荼而莫辨,故辨之。”由此又可知,仅“荼草”的“荼”,都不只包含“苦菜”或“堇荼”,还包括“萑苇”类的“苕荼”之“荼”。同时,据清代王世雄《随居饮食谱》“苦菜 乃龙葵耳,俗亦名苦菜,非荼也。”的记载,“苦菜”,也不只是“堇荼”,还包括“龙葵”,也就是滇西南称为“苦凉菜”的草本植物。

那么,唐代的颜师古、陆德明两人,又凭什么给表示“槚”的“苦荼”的“荼”字“转入‘chá(茶)’音”呢?西汉杨雄《方言》载:“蜀西南人谓‘荼’曰‘蔎’。”其中,“蜀西南人”无疑是指“南中人”。因为郭璞《尔雅注》载:“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其中“蜀人”已包含蜀地的全境;但全蜀境的人将茶“名之苦荼”。所以称“荼”(指茶)为“蔎”的“蜀(地)西南人”,就不会再是“蜀人”,只会是“南中人”。又因《方言》为约在世于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9年的杨雄所撰,证明公元前五十年前后,云南已产茶。而“蔎”字,是“无正字”,只是西南民族的发音,是杨雄用“蔎”这个汉字来表示“shè”音而已。

同时,清陆廷灿《续茶经》所引用的明代凌迪知《古今万姓统谱》也载:“汉时人有茶恬,主出《江都易王传》。按:西汉班超《(前)汉书》:‘茶恬(苏林曰:茶,食邪反)’,则‘荼’本两音,至唐而荼、茶始分耳。”其内的“荼恬(苏林曰:‘茶,食邪反’)”的意思是“荼”又读作“食邪反(即shė)”。这记载的引文,不仅也出自汉代,而且对于“茶”字的注音,也与汉代杨雄的《方言》内“蜀西南人谓‘荼’曰‘蔎’”的“蔎(shè)”音相同。这证明“荼”中原本就兼有“tÛ(途)”音和“设(shè)”音,前者泛指“荼草”及其“汤”水,后者指“蜀地西南”即滇南的“茶”水及其植物,也就是“槚”的采源之一。而唐代的颜师古、陆德明两人转入“荼”字的“‘chá(茶)’音”,是只知“荼”字里含有“茶”概念,未知“荼”字里早有表示“茶”概念的“蔎(shè)”音之前提下,按某些方言对“茶”概念的发音而补入。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载:“弘景《苦菜注》曰︰南方有瓜芦,亦似茗。若摘取其叶,作屑煮饮,即通夜不睡。煮盐人惟资此饮,而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巍晋佚名《桐君采药录·菜部》也载:“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宵不寐。煮盐人惟资此饮。而交、广最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其意思是:“瓜芦木”本不是“茶茗”,但“相似于茶茗”。交州和两广之人采取它来当“茶茗”饮用。每当有客人,先以它“代茶水”招待。这两记载不仅证明两作者也类似地用“设”字表示滇南“茶”概念的“she(蔎)”这个读音,而且证明,交州(越南)和两广也随滇南称“茶”为“shè(设)”。但“交、广”所用的“设”,并非原本就是“蔎”,而是把瓜芦“当设”。只有“蜀地西南”的“蔎”,才是真正的“蔎”!

秦汉佚名《神农本草经》“苦菜,味苦,寒。……一名荼草,一名选。……陶宏景云:此即是今茗,茗,一名荼,又令人不眠,亦凌冬不凋而兼其止,生益州,《唐本》注驳之非矣,选与荈,音相近。”其中,既然“选与荈,音相近”,那么,“选”理应是“遄”的讹误字,因为“选”与“遄”形似,而“遄”与“荈”同音。“选”实际是“遄”,“遄”就是“荈”的同音同义的异用字。“选”和“荈”都是指“荼草”或草本类的“茗”,非木本类的“茗”。而“驳之非也”是说“荼草”或“选”,并非“今茗”。

唐《新修本草·菜上》“ 苦菜 味苦,寒,无毒。……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汉代《神农本草经·菜部》“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唐代苏敬等人《新修本草·菜上》即《唐本草·菜上》载:“苦菜 味苦,寒,无毒。……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

荼的同音字有哪几个(鲜为人知的荼字三音和三义)(2)

图为 青色者,蓼

对此,晋代崔豹《古今注·卷下·草木六》“荼,蓼也。紫色者,荼也;青色者,蓼也。其味辛且苦,食明目。或谓紫叶者为香荼,青者为青荼,亦谓紫色者为紫蓼,青色者为青蓼。其长大不苦者为高蓼(或马蓼)。”其中的“廖”就是廖科植物;“紫色者,荼也;青色者,蓼也”意思是“紫色的廖草”就是“荼”;青色的廖草,就是“廖”。“紫者”就是陆羽《茶经》“紫者为上”之一。

唐《新修本草·茗 苦荼》:“茗……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宋 苏颂《本草图经》:“茗、苦,旧不著所出州郡,今闽浙、蜀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尔雅》所谓苦荼。郭璞云∶木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茗、荼,蜀人谓之苦荼是也。今通谓之茶。茶、荼声近,故呼之。”

其内“茶、荼声近,故呼之”是指“荼”兼有“chá”音,因而称之为“茶”或“荼(chá)”。但这“茶”或“荼(chá)”及“茗”,并非今狭义之“茶”,而是指广义的多种植物饮料。唐、宋、元期间的“茶”或“荼(chá)”及“茗”,就包括石南、苔藓(岕片、蒙顶)、浮蔓(松萝)、荼草、瓜芦等原料。而现今的“茶”则绝大多数都是药用瓜芦及其杂种为原料。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南烛……南烛生高山,经冬不凋……人家多植庭院间,俗谓之南天烛……其种是木而似草,故号南烛草木……一名草木之王,凡有八名,各从其邦域所称,而正号是南烛也……江左吴越之多……亦颇似栀子,二、三十年乃成大株,故曰木而似草也……叶不相对,似茗而圆浓,味小酢,冬夏常青。枝茎微紫,大者亦高四、五丈……时珍曰︰南烛,吴楚山中甚多……临水生者尤茂。”

荼的同音字有哪几个(鲜为人知的荼字三音和三义)(3)

图:南烛草木,也就是所谓“茶称瑞草魁”,“草茶”之一

这就是在十年左右树龄内“木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的“茶”,也是“瑞草魁”和“紫者为上”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