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青春岁月(我们的知青岁月)

一 营食堂来之不易的变化,我们最要感谢的是:营教导员昝继国(前任)、卢二昌(后任)、营长潘士良、会计王金江、干事张继功等领导他们清正廉洁、平易近人,对我们知青的照顾与关怀,我永远牢记在心间,一生一世不会忘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知青的青春岁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知青的青春岁月(我们的知青岁月)

知青的青春岁月

一 营食堂来之不易的变化,我们最要感谢的是:营教导员昝继国(前任)、卢二昌(后任)、营长潘士良、会计王金江、干事张继功等领导。他们清正廉洁、平易近人,对我们知青的照顾与关怀,我永远牢记在心间,一生一世不会忘怀!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炊事班人员不会原地踏步的,还得更上一层楼,不断地增强服务意识。想为生产第一线所想,急为生产第一线所急。在农忙时我们送饭到地头(给机耕队人员),送水到田间。在麦收时节,天气炎热,我们还专门煮好绿豆汤,送到劳动场地,慰问一线的同志们。

为了增加副食花色品种,我曾到四平市采购豆腐乳。那是一个晴朗的春天,我带了几张烙饼,就匆匆上路了。四平市是吉林省的一个中等城市。第一次到四平,人生地不熟,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找到了豆腐乳厂,买了四坛豆腐乳(红的、白的各两坛)。为了节约费用,我向厂方借了一辆平板手推车。从豆腐乳厂到铁路托运处,要经过一座铁炉立交桥 ,这座立交桥的名字叫“英雄桥”,桥面的坡度很大,我一个人推着四坛豆腐乳过桥,真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呀。在托运处办好托运手续,还得手推车送回豆腐乳厂。待为赶到火车站时 意境美柚回程的列车了。身上带的钱也不勾住旅店的费用,没有办法,只好在候车室过夜。东北的春天,是春暖花未开 正是刮风的时节。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夜间非常寒冷。我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多,疲惫和汗流袭击着我,我蜷缩在椅子上,就像没有家的流浪汉,久久不能入睡,觉得时间好像凝固了似的。我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起来。我想起了初中读过的《梁生宝买稻种》的课文,贫下中农的光荣传统,在我身上不也应该发扬光大了吗!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涌出一份自豪感!

天刚蒙蒙亮,我就来到车站旁的一条小街上。小街不大,但很热闹也很繁华。街两旁很早就摆满了各种小吃, 香气扑鼻。我走到一个摊位旁,看到蒸笼里整整齐齐地排放着黄澄澄的长方形食品,看死家乡的蛋糕 就问:“师傅,这是什么糕点?”“发糕!”“多少钱一块”“五分!”我拿出一毛钱买了两块。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感觉有点粗糙,哦!原来是玉米面做的,甜滋滋滋(可能是放了糖精) 还有一点点酸味(大概是碱放少了)。可比我们食堂做的玉米面饼好吃多了。我边吃边想,原来粗粮也可以细作呀!这一趟四平没有白来,既采购了物品又受到了新的启发。后来我们试做了好几次,一次比一次好。从此我们的食谱里又增加了黄澄澄的想蛋糕一样的发糕,而且还在发糕上没方上了一颗红枣,既好看又好吃。

食堂饭菜花样品种多起来了,就餐人员的伙食费用免不了也要比一按了高出些。然而,对每个知青来说每月23元的工资收入,其中花在伙食上的费用大月需要12元~15元,占工资的一半以上,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如何降低伙食成本,让就餐者以最低的支出,享受最美味的佳肴,这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新的挑战。

我曾记得在学校唱过这么一首歌,歌词大意是:“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见识离不了。不管事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拿一日烧……”治国治家不能少了“勤俭”二字,我们食堂建设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我们节约就是给就餐人员省钱。因此,对石头,意切开支必须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检查食堂多有的开支,发现了煤等燃料费的支出较大,每月约留白原,约占石头全部伙食费的30%。自行观察一段时间后,找出主要原因是炉灶肚成“U”字形,而且距锅底距离较高,空间交大,用煤量大而且燃烧不均匀,每做一顿饭菜就要消耗七八十斤煤炭,冬季身子更高。于是,我们请来了场部基建连姓钱的老师傅,好像是个八级瓦工,他技术高明经验丰富 ,把石头的炉灶进行了彻底改造。改造后的炉灶叫做“回风灶”,炉灶肚改成了“V”字形,缩小了灶肚的空间,距锅底距离恰当,而且抽疯力大,它既省煤,燃烧又均匀,火力还很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