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

第八节电阻

1电阻

1.1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

1.2符号:R,在电,路图中,定值电阻用符号如下图表示。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1)

1.3单位: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KΩ =10³Ω、1MΩ=10³KΩ。

1.4加深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是否连入电路,是否有电流通过、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等无关。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1比较电阻的大小

2.1.1器材: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小灯泡。一个开关、若干导线.不同的导体;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2)

2.1.2方法:在AB间分别接入不同导体,观察灯泡亮度或电流表示数大小,

2.1.3结论:电流表示数越大或灯泡越亮,表明A、B间接入的导体电阻越小。

2.2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2.3正确理解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3.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影响它的大小的内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影响它的大小的外因是导体的温度。

2.3.2一个导体的电阻不会因为两端是否加电压或是否通电流而改变、即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导体是否接入电路无关。

2.3.3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3.4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特定的环境中绝缘体可变成导体。例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加热至红炽状态时会变成导体。

3变阻器

3.1常见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

3.2滑动变阻器——改变的是自身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而不是自身的总电阻

3.2.1原理: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2.2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3)

3.2.3结构示意图: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4)

3.2.4作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从而使电路中各段电压重新分配。

3.2.5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60Ω 2A”,意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6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3.2.6加深理解:滑动变阻器改变的是自身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而不是自身的总电阻。

3.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3.3.1在改变小灯泡亮度时,滑动变阻器应该与小灯泡串联。

3.3.2滑动变阻器共有四个接线柱,接线时应“一上一下”,且连入电路的电阻取决于下边的接线柱。

提醒:接线时,“一上一下”,近小远大,滑片距离下边接线柱越近,电阻越小,滑片距离下边接线柱越远,电阻越大。

如图: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5)

以上两种接法,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均为滑片P以左的电阻丝,即AP电阻丝连入电路,与上边接线柱无关。

3.3.3滑动变阻器连接时必须“一上一下”,“两上”相当于一根导线,“两下”相当于一个阻值为最大阻值的定值电阻。

3.3.4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事项;

①选择时要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②连接时要注意“一上一下”;

③操作时要注意闭合开关前将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例: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 A.B、C、D四个接线柱,按要求回答: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6)

(1)使用接线柱A和D时,要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滑片应向( )端移动。

(2)如果滑片向右移动,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应使用接线柱( )和( )或( )和( )。

(3)当使用接线柱( )和( )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且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路中的总电阻也不会改变。

(4)把( )和( )接入电路时,其电阻为零。

(5)当使用接线柱B和D时,在电路未接通前,滑片P应移至( )端。

分析:(1)接A和D 时,电阻丝AP连入电路,要使电阻减小,应使 AP变短,所以滑片应向左端(A 端)移动;

(2)滑片右移,电流变大,则电阻应减小,分析可知B一定接入电路,所以是B、C 或B、D 接入电路;

(3)接 A、B 时,电阻为定值,移动滑片,阻值不变;

(4)接C、D时,相当子一根导线,电阻为0;

(5)接B、D时,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最大阻值处,即移至A端。

3.4.电阻箱:

3.4.1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出接入电,路电阻大小的变阻器(可以直接读数),在电路图中下图所示图形表示。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7)

3.4.2使用方法:将电阻箱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中,调节四个旋转就能得到0~9999Ω之间的任意整数电阻值。

3.5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的区别

3.5.1不同点:滑动变阻器能连续地改变电阻,但不能读数;电阻箱不能连续地改变电阻,但能直接读数。

3.5.2相同点:

①都能改变电阻;

②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例: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__Ω,最大阻值为__Ω。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8)

分析:R=1 x 1000 Ω 2 × 100Ω 5

×10Ω 8 ×1Ω =1258.52.

最大阻值为9×1000Ω 9×100Ω 9×10Ω 9×1Ω=9999Ω。

3.6旋转式变阻器

3.6.1如图所示,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9)

3.6.2有三种接入方式:

①接 a、b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为 ad,当顺时针旋转触片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②连 b、c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为 cd,当顺时针旋转触片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③接a、c时,变阻器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3.7变阻器应用

3.7.1油量表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10)

当油量减少时,浮标下降,指针上移,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流变小,油量表的示数变小。

3.7.2体重计

初中物理电阻电路计算(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电路之8电阻)(11)

当体重增大时,滑片P向上滑,使连入电路的电阻(BC部分)变小,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体重显示表的示数变大。

4串、并联电路中的阻值

4.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

即R总=R1 R2 … Rn,

若各电阻均为R,则R总=nR

4.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即1/R总=1/R1 1/R2 …1/Rn

若各并联电阻均的R,则1/R总=n/R

即R总=R/n。

4.3提醒与加深

4.3.1熟记两个电阻R1,R2串、并联时的等效电阻;

R串=R1 R2, R并=R1R2/R1 R2

4.3.2电阻串联,总电阻变大;电阻并联,总电阻减小,即电阻越串越大,越并越小;

①电阻串联时,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②电阻并联时,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4.3.3不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有一个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反之亦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