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

刚看到两则微博,联系起来看颇为心惊。

一则是名为“一只猪兔兔”的博主说,去电子厂考察,发现打工的都是00后的孩子,其中不乏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中途辍了学。

博主问他们为什么不继续读书了,有的说因为谈恋爱跟家里闹翻了,有的说因为家里没有钱。

再问他们想不想回去继续读书?这些孩子都说不想了,博主感叹他们还是年轻,根本不懂得读书对人生的意义到底有多重要。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2)

另一位博主记录的事情,是学校里有一个学生不想读书了,于是请家长到学校来,班主任问家长是怎么想的。

结果家长居然说尊重孩子意见!气得这位博主把这句话又重复了一遍,还强调“贫穷不是原罪,认识不到前方的路才可怕!”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3)

有位作家曾对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孩子不想读书的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因为,读书是每个孩子一生都应该为之努力的事情,更是一生都应该坚持的事情。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4)

【1】

读书的意义。

前苏联飞行器工程师谢尔盖·科洛廖夫说:“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了空气一样,无法生活。 ”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类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积累,而书籍则是智慧的结晶。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从一本又一本书中,汲取知识的力量,成就更好的人生。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5)

1、认清现实。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读书的作用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法家沈曾植学贯中西,著述甚多,被当时的中外人士誉为“中国大儒”。

晚清政治家康有为有一次在沈曾植面前说大话,沈曾植淡定地说:“嘻,子再读二十年书,与吾谈可耳。”

康有为当即羞愧地退了出去,给沈曾植如此说话的底气,就是因为他通过长年累月的读书学习,认得清现实,镇得住场面。

读书就像是一剂良药,可以治愈愚笨的脑袋,让孩子更加耳聪目明,找到成长的方向。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6)

2、认清自己。

政治学家卡尔·马克思说:“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

世界就像是一张白纸,读过的书就像是纸上的墨点,读得越多就越会发现,未知的世界太大,而自己读得书太少。

大作家鲁迅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在江南陆师学堂上学时,因为成绩优异获得学校奖励的一枚金质奖章。

鲁迅立马把奖章卖掉,买回来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寒冷的深夜里一边嘴里嚼着辣椒一边读书,读的书越多越是坚定了写作的人生目标。

读书是孩子认清自己的途径,越是爱读书,才越是能看得到自己与现实的差距,从而更懂得奋起直追。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7)

3、认清世界。

作家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世界那么大,我一定要去看看,但各种世俗的羁绊,往往会让我们囿于一方,而读书则是认清世界到底有多大的最佳方式。

元末明初政治家宋濂自幼家中贫穷,爱好读书的他只好向别人借书来读,还把书中的内容抄下来反复读。

为了向知识渊博的前辈请教,宋濂常常拿着书跑到百里之外,后来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世界无穷无极,人类渺小无知,唯有从书中寻找通往澄明世界的路,才不至于迷茫而失措。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8)

【2】

读书的方法。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读书,就是给自己构建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人不可一日不读书,但要想长久地坚持读书,正确的读书方法必不可少。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9)

4、谦虚好学。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越是谦虚的人才越是好学,读书不是浮于表面,而是要虚心地向书本学习各种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力学上贡献很大,在比萨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就特别好学,比如提出“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这样的问题。

正是这份好学的心态,驱使伽利略特别谦虚,在物理学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终于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丰富了物理学的知识库。

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父母要培养孩子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0)

5、勤学多思。

美国作家诺里斯说:“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读书不是比拼谁多读了几本书,而是要做到读一本书就有一本书的收获,真正把书中的知识,通过学习和思考,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认为对自己会有用处,于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其中的知识点。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这篇论文原本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张广厚的妻子跟他开玩笑说:“这哪里是读书啊,简直是在吃书。”

真正有效果的阅读就是要这样多读多思考,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1)

6、循序渐进。

明朝理学家胡居仁说:“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鲁莽躐等,虽多无益。”

我们大概都听过“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俗语,表达的就是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少无知的孩子是读不懂《水浒传》中的利益纠葛的。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个“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一本书先读一遍,理解和消化一个知识点就很满足。

然后再一遍又一遍地深读,直到把书中的知识都融会贯通,就这样苏东坡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下去,终于成就自己的千古美名。

孩子要明白,读书一定要务实,不是一掠而过,而是要由浅入深,由表入里,才能真正把书读透和学透。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2)

7、专心致志。

中国数学家谷超豪说:“读书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读书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

读书最不能三心二意,如果只是看到一行一行的字,而不能把内容理解,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教育家陈望道年轻时喜欢读书,有一天,母亲看到他读书读到废寝忘食,就给他端来粽子当点心,还加上一碟红糖。

可是心思全在书本上的陈望道,却把粽子放在墨汁里蘸着吃了,就连母亲问他粽子甜不甜,他都头也不抬地回答:“甜!真甜!”

当孩子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地读书的时候,他们才能够体会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的幸福感。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3)

【3】

读书的收获

作家亦舒说:“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呢?就是在要紧关头,可以凭意志维持一点自尊。人家不爱我们,我们站起来就走,不做无谓纠缠。”

长年累月的阅读,表面上看不出来,其实心中早就积攒了无限的底气和无穷的力量,让孩子们无惧岁月,更无悔人生。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4)

8、增长才干。

数学家华罗庚说:“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没有人生来就是无所不能的,都是在一步一步学习的过程中增长才干的,而读书则是最容易做到并且做好的一个方法。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年轻时学问不深,游历诸国都得不到赏识,于是返回家中开始苦读,不懂的地方就反复揣摩领会。

深夜里连连打瞌睡,苏秦就拿起锥子刺向自己的大腿,最终学成后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 以抗秦”的著名战略思想。

当孩子能够懂得,读书是增长见识和才干的必由之路的时候,才会明白,虽然读书很苦,但不读书的未来一定更苦。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5)

9、提升气质。

近代政治家曾国藩说:“念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力,盖理义收摄故也。”

孩子们一定都听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饱读诗书的人,哪怕貌不惊人,但周身散发出来的笃定的气质,一定是掩盖不住的。

主持人董卿在节目《朗读者》中一出场,就自带优雅的气质,而从她引经据典说出来的每一句话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这么多年来的读书带给她的蜕变。

董卿说每天晚上临睡前,她都要读一个小时的书,而且她始终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她表现得更加出色。

就像三毛所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每一本读过的书都会镌刻在生命中,成为改变自己的力量。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6)

10、获得成长。

现代诗人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读书最功利的效果,就是能够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成长,帮助孩子在漫长的人生中,走得更加稳当更加从容。

现代作家严文井没有上过大学,却先后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等职务,秘诀就是他常年坚持读书。

他曾在《谈读书》 中说:“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书读得越多,越是会爱上阅读,把阅读当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才会让孩子们更加明白,原来阅读是成长的最佳方式。

孩子说不想读书的技巧(当孩子不想读书)(17)

【4】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当孩子不想读书的时候,父母要告诫孩子,读书从来不应该是人生的负担,而是帮助自己走向更好未来的助推力。

唯有真的懂得读书的意义,掌握读书的方法,才会从读书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