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吉飞酱油是国产吗(让辛吉飞无话可说的两大国产品牌)
“全是科技与狠活儿啊,哥们儿!”
凭借着这句话,再加上极具个性的歪嘴,辛吉飞一跃成为了网络红人,
不少网友都称他为“绝命毒师”。
但随着辛吉飞的爆红,也让不少人对食品行业的安全问题产生了巨大的怀疑,究竟还有什么是能吃的,还有什么产品是安全可靠,没有被辛吉飞爆过的。
实际上,还真有两家国产品牌,让“绝命毒师”辛吉飞无话可说。
这两家国产企业,一个年收入超20亿,而两一个则是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那么,这两家国产品牌都是谁?他们又是如何让辛吉飞无话可说的?
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料
王守义十三香,基本上是每个家庭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料,无论是煲汤还是炒菜,总是用上十三香。
而王守义,就是让辛吉飞无话可说的那个男人。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的“复合调味料”品牌之一,王守义十三香是不少人记忆当中的国民品牌。
1959年,王守义利用自己祖上传下来的秘方,调制出了十三香。
王家祖上是做草药香料起家的,因此王守义的十三香可以说是有着百年的历史。
香料制造出来后,王守义每天都会推着小车去集市上售卖。因为味道好,再加上货真价实,不少人都前来光顾王守义的小车。
时间久了,王守义也有了不少回头客,他的十三香也从驻马店这个小镇传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北石家庄。
1984年,王守义拿着自己仅有的100块钱,继续发展自己的调味品事业。
这一次,王守义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自己的小生意做成了大企业,成为了国人记忆当中的品牌。
为了能让人们吃到安心健康的调味品,王守义一直坚守着“货真价实”的准则,从未有过改变。
从公司创立之初,十三香的价格就从未上涨过,对产品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更是从未改变。
不仅如此,王守义对供应商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让他发现供应商当中有人弄虚作假,王守义便不会再给他提供产品。
在王守义心里,诚信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给消费者货真价实的产品,自己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如今这个物欲横流,利字当头的社会里,不少人都觉得王守义的诚信和坚守就像是一个笑话,只会成为赚钱路上的绊脚石。
王守义的话或许在一些人的眼里很可笑,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像他一样拍着胸脯跟消费者说:“我这东西货真价实,天然健康又美味。”
王守义的十三香火了之后,有人眼红,也有人争相模范。
面对这些模仿者,王守义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一心一意做自己,争取让顾客吃到原汁原味的产品。
王守义从当初的小作坊生产起家,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成为了行业当中的佼佼者,除了运气和机遇之外,更多是实实在在的专注经营和辛苦打拼。
不少企业家都把“信誉和质量”看作是企业能够长期运行下去的生命,但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他们早已经将这句话抛在脑后。
为了追逐利益,赚块钱,谁还会在乎这些。
在如今到处都是“科技与狠活儿”的时代里,王守义就像是一头缓步慢行的老牛,一直在食品这条道路上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王守义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接手了十三香。
对于品质的坚持,他们和父亲王守义一样,从未改变过。
“十三香是进‘口’的东西,我们从不往里面掺假,也从不缺斤短两。这是十三香的信誉,几十年都没变过,也是别人无法触及到的核心。”
时至今日,王银良一直将这句话放在心上。
在外人看来,十三香一直都坚守着初心,但在十三香集团内部也曾发生过一系列的事情,差点让他们放弃了最初的想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调味料问世,给十三香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维持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在2006年,王银良决定进军火锅行业。
对于这一点,公司上下都充满了信心,甚至还想要成为中国火锅行业的领军人物。
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却非常骨干。
十三香的火锅店在开张两个月后都无人问津,最终只能选择草草关闭。
在那段时间,十三香除了开火锅店之外,旗下还有不少‘副业’,例如房地产项目、广告公司和纸箱公司等等。
但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全都不尽人意,最后只能选择关闭。
经历了这些失败后,十三香也渐渐放弃了“跨界”的想法,准备将自己的主业好好发展时,却发现各种各样的假冒伪劣产品,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跟正品十三香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更让十三香感到头疼的是,以及空前繁荣的市场以及竞争者们在市场上的扩张,他们将战场从超市一路发展到了电商平台和直播间当中。
而面对这些,王守义十三香就如同一个被时代抛弃的老人一样,逢年过节,自己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显得格外凄凉。
为了能够赶上时代和市场的发展,王守义十三香也决定与时俱进。
2016年,十三香集团的控股人王银良,决定建立一座现代化的综合生产大楼。
在这栋大楼里,不仅安装了最先进的设备,同时还设置了最为严格的安全卫生制度,争取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保证。
至此,十三香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智能化新时代。
除此之外,王银良还对十三香集团内部进行了制度改革,对产品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把关。
经过改革后的王守义十三香,在面对外界的各种因素冲击时,依旧能够保住年收入高达20亿的成绩。
能够有这样的成绩,除了改革创新之外,更多的是王守义十三香那份不变的初心。
“消失”在货架上的汇源果汁
“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让汇源果汁一炮而红,打响了自己的国民度。
在不少90后的童年记忆里,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餐桌上都会有一杯父母买来的汇源果汁。
无论餐桌上有多少美食,最吸引人的还是放在一旁的果汁。
随着时代的发展,超市货架上的各种饮料果汁,看得人眼花缭乱。但让人最熟悉的汇源果汁,却像是“消失”了一样,怎么找也找不到了。
如此怪异的现象,让人忍不住开始怀疑,曾经占据了中国饮料市场半壁江山的汇源果汁,究竟去哪儿了,是破产了吗?
实际上,汇源果汁曾经在破产的边缘好几度徘徊。
1994年,朱新礼带着30多名员工在北京成立了汇源食品有限公司。
之后,汇源便开始以北京为根据地,在全国各地投资修建工厂,完成了果汁产业的整体布局。
靠着一句“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和“有汇源才叫过年”这两句广告词,朱新礼带着汇源果汁迅速打开了市场,成为了中国饮料界炙手可热的饮料大王。
汇源果汁也一度成为了中国销量最好的果汁品牌,超市上货架上最为显眼的地方,摆满了汇源果汁。
逢年过节走亲戚,汇源果汁也是必不可少的礼物,更是孩子们在餐桌上最可口的美食。
汇源果汁之所以能够这么受欢迎,主要还是因为主打健康无添加。
汇源果汁的创始人朱新礼,是果农出身,曾经担任过山东省沂源县外经委副主任,骨子里有着很深的农民情结。
1983年,31岁的朱新礼成为了山东沂源东里集团总经理。
当时这个集团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汽车拉着村民们的水果到县城里去卖。
有时水果没卖完,烂掉是要被交罚款的。
看着那些烂掉的水果,朱新礼别提有多心疼了,这些可都是果农辛苦了一年的成果。
彼时的朱新礼,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如果能够将这些水果榨成果汁,就不会浪费果农们的心血了。”
说干就干,做好了一切准备的朱新礼带着汇源集团成为了中国饮料果汁界的佼佼者。
公司成立之初,朱新礼便定下了规矩,那就是汇源的果汁一定要保证健康,要用最新鲜的原料来制作。
也正是因为这个规矩,才让汇源果汁在消费者当中大受欢迎。
2007年,汇源果汁成功在香港上市,营业额也在不断上升。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汇源果汁,风光无限,能够和他相抗衡的果汁公司没有几个。
但在2008年,汇源果汁因为可口可乐收购事件当中,因为董事长朱新礼的判断失误,给汇源果汁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当时的汇源果汁刚刚上市一年,销售量和营业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就在这个时候,可口可乐却突然提出了要收购汇源,并且给出了180亿港币的价格。
当时的汇源果汁,主要消费市场是在国内,国外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品牌。
朱新礼为了打开国外知名度,签下了可口可乐提出的收购公司。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对外宣布,可口可乐公司将会以每股12.2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集团的全部股份。
这个消息一出,不少人先是感到十分震惊,而是又感到十分愤怒。
汇源果汁在当时被誉为民族品牌企业,带动了不少地方的经济发展。
在这之前,不少人对国内知名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已经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如今,汇源果汁也被可口可乐收购,这在许多人眼里就意味着民族品牌的失败与外国资本的长驱直入。
这种情绪被带动起来后,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集团的声音越来越大,舆论也开始一边倒地对朱新礼进行口诛笔伐。
而就在这个时候,可口可乐公司又突然宣布停止对汇源的收购。
这个操作,给汇源集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在经过这件事后,汇源果汁大受打击,再不复往日的辉煌,销售量也走起了下坡路,很快便被其他竞争者压了下去。
到了2021年,走投无路的汇源只能申请破产重组,董事长朱新礼也因为欠下15亿的债款,列入了被执行人行列。
一步错,步步错,朱新礼怎么也想不到,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让原本辉煌的汇源果汁成为了历史。
汇源集团,也一度在破产的边缘徘徊。
但即便是如此,汇源果汁仍旧坚守了自己的底线,纯果汁就是纯果汁,健康就是健康。
也正是因为汇源果汁的这份坚守,让一向以狠辣毒蛇的辛吉飞遭遇了自己人生当中的滑铁卢。
而在汇源果汁宣布破产,不少人才意识到超市的货架上已经很少在看到汇源果汁的身影。
直到2022年6月,文盛资产为汇源注入了16亿资金,让快要倒塌的汇源重新看到了希望。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科技与狠活儿”的时代里,像王守义和汇源果汁这样坚守自己初心的集团,难能可贵。
这份可贵,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保住了我们童年记忆里的那份味道,更是保住了民族品牌的诚信。
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只有真真正正的货真价实,才能够吸引消费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