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后主刘禅真实历史(蜀后主刘禅在位41年)

说起阿斗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等古句。阿斗,阿斗深入人心的形象便是懦弱无能的代表人物。

蜀国后主刘禅真实历史(蜀后主刘禅在位41年)(1)

那么阿斗到底是何人呢?如果阿斗真的“扶不起”又是如何在乱世稳坐皇位41年呢?

对三国时期略有所闻的人都知道,阿斗乃是《三国演义》中“刘皇叔”刘备的儿子刘禅,猛将赵子龙拼死拼活救回来却被刘备扔在地上的那个小子,亡国后被囚禁却“乐不思蜀”的主人公。

他真的“扶不起”吗?其实他治理国家井然有序。

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他便停止了刘备晚年伐吴的战略,遣使前去游说与东吴修好。

公元224年,刘禅主张休养生息,不再用兵打仗,主要力量都用来发展经济,扩展农业生产。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平叛,刘禅安守蜀中。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他该放权则放权,给予他充分的信任。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届时,三国依然是乱世,曹魏司马乱政,东吴多次政变,吴魏两国的权力交接都弥漫着血腥气,只有刘禅在乱世中将相权和平的收回,从此未设立丞相一职,而是进行了人事改组增设了大将军和大司马互相牵制。这样的权力设置不是一个庸碌之人能够办到的。

蜀国后主刘禅真实历史(蜀后主刘禅在位41年)(2)

刘禅还是个文武双全的人。

作为刘备的长子,刘备当然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厚望,就在刚刚建立了蜀国后他就给请了蜀中名士伊籍来当刘禅的老师。当时蜀国的法律《蜀科》就有一部分律条是伊籍编写的,其学术功底可见是很厉害的。刘禅跟着伊籍学习治国策略这就为治理国政打下了基础。

另外,刘禅的老子刘备身边的牛人自然也不在其数。其中诸葛亮大家都是知道的——神机妙算诸葛亮嘛。刘禅的学习资料几乎都经过诸葛亮之手,仅仅如此,刘禅的师资力量就不可小觑。

文已具备,武自然不曾落下。据《寰宇记》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就连诸葛亮都评说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由此看来文治武功他都是具备的,这也是他日后稳坐皇位41年的基础。

蜀国后主刘禅真实历史(蜀后主刘禅在位41年)(3)

那么刘禅究竟是怎么给人留下一种“扶不起”的懦弱无能的形象的呢?

这要从当时的大环境说起。群雄逐鹿的三国时期,交接到刘禅手上的蜀国本就是飘摇未定的烂摊子,搁他身上能够稳住政权41年已经实属不易。

刘禅接任之初,所驾驭的人臣皆是“功高盖主”之辈,尤其是与他老子一起打江山的丞相诸葛亮。这样就形成了强臣弱主的现象。刘禅主张修养生息,而丞相诸葛亮却主张率军打仗,此已属政见不合,但刘禅却不能也不敢吭声,为主者已有“扶不起”的弱象。

蜀国后主刘禅真实历史(蜀后主刘禅在位41年)(4)

加深这一印象的就是“乐不思蜀”了。

诸葛亮死后,他治理的蜀国在飘摇的乱世中存活了30年。刘禅被囚为俘虏后,司马昭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来宴请刘禅及一干臣子,众臣都有哀伤之色,只有刘禅独自快乐,并没有半点亡国的伤痛感,于是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因此大家更觉他懦弱无能。

从他的这一回答中大家都只看到了他忘国忘本的一面,殊不知此时已为俘虏,他的这样的回答也许正藏着他的大智慧,因为他的装疯卖傻着实起到了保护自己和一干降臣的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