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过一个人一心只想和他在一起(我24岁爱过很多人)
壹心理主笔团 | 蓝莓小姐 碗仔
上个月,我们和陈坤一起,在海拔4000多的川藏线,一起度过了6天5夜。
这是他发起“行走的力量”心灵建设公益项目的第9年,96万人报名,20人入选。他想让大家一起在步履不停的行走中,探寻与内心相处的方式。
出发前,坤哥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看见过真正的自己吗?
因为这一个问题,有人沉默许久,有人陷入沉思,而有人泪流满面.....
这趟艰难的旅程里,很多人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关于缺乏安全感,困于原生家庭,找不到个人价值,遭遇中年危机,无法自我认同:
“我30岁,从小在父亲家暴下长大,很没有安全感,我正在挣脱束缚,去过我的人生。”
“我23岁,喜欢同性,我曾经自暴自弃,但从此以后,我不想再逃避了。”
“我24岁,一直困在原生家庭里。我爱很多人,却也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现在我终于知道爱是什么。”
“我33岁了,是好爸爸,好儿子,好丈夫,但我从来没为自己活过。而我现在开始接受我的平庸了。”
.....
在行走的过程中,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有这样的改变?
他们想跟你分享其中的故事。
这5封信,来自5位行者,如果你正困于内心的挣扎中,我想,你会从他们的故事里,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在陪她学做一个好妈妈,她在陪我学做我自己”
@花花 | 30岁
如果安全感是一件衣服,可能我前30年,一直在裸奔。
也因此,不管外部世界如何,我的内心世界里,只有我自己,似乎那是保护我自己最好的方式。
小时候的记忆中,80%的时间,我爸都是醉着的。喝醉了,他会打我妈妈。
不合胃口的饭菜,不合时宜的询问,任何不是理由的理由,都能引发一场你死我活的生存大战,背景音合着锅碗瓢盆,尖叫喊骂的协奏曲。
年幼的英雄主义,无法改变我妈妈的悲惨命运,所以我只能陪她一起挨打。
就这样,我长期活在一种“生存焦虑”之中。
后来,我和妈妈净身出户。她忙工作,我独自打工上学。
我无法在母女关系里安然的享受当孩子的身份。她在我眼里,自己还是个孩子,脾气很怪,喜欢独处,又渴望倾诉。
我跟她的关系更像朋友,一个我不喜欢、看不惯且不得不相处的朋友。
来北京后,我不断去创造各种机会接近培训、心理学、天赋优势……我以为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其实,无论我做什么,都是为了从心里与我父母和解,与我自己和解。
那些不断的触碰、看到,让我心里的某些坚不可摧层层松动。
我妈妈23岁时有了我,而我23岁时,才刚刚走出校园。那些看似错误的人生选择,和背后背负的结果,只是她逐渐成长的人生中,某一段路。
她在路上走着,摔了跟头,崴了脚,看了风景,我有幸同行,和她一起成长。我又凭什么要求,她做的每一份选择都正确。
我只需要去体验我的人生。
翻垭口那天,我想到了她。给她打了个电话,她还是像个孩子,好奇风景好奇人好奇吃食,我耐心一一回答,然后跟她说,妈你还挺可爱的,知道我嫌烦,还能坚持说完。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行走的路上,摇着从西藏带回来的转经筒,给她祈福。脑海中想起坤哥的话,每时每刻,看见真实的自己。每时每刻,做真实的自己。
真实的我就是个孩子,我妈妈也是。
对世界充满情绪,对世界依然期待。我终能坦然,接受我自己的样子。
(图片与故事主人公无关)
“我爱过很多人,但也从来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
@普希金(化名) | 24岁
我爸是名法官,上小学时,我家破产了。
家道中落后,受到很多亲戚的冷眼。我妈妈是个很漂亮的南方女人,但那些亲戚的冷眼让她变成了一个会抱怨、冷暴力的妻子、妈妈。
我一直觉得, 这世上最大的伤害不是外界的伤害,是来源于父母。
我们家总是吵架,三个人甚至到现在都难得一起吃饭,相聚也会变成互相刺伤,这种亲人间的隔阂让人无能为力。
有天,我去了小姨家看妹妹。奶奶用心做的饭菜,喝一点红酒,客厅的灯光很温馨,爷爷奶奶在照顾弟弟妹妹,小姨和姨父也马上要回家。
这样的场景,是我一生的渴求。你不知道,我有多羡慕。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日常场景,我都无法拥有。
我爸很爱我,但对我的期待也很高。体制内的孩子总是会被互相比较。我们表面认真上进,懂礼貌,实际上过的很压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变成了一个极度理性的人,我不会哭。我讨厌自己的脆弱被不该看到的人看到。
爬4900米垭口的那一天,上坡时我头晕眼花,某个瞬间身体不受控制,双膝噗通一声跪在地面,下一秒则完全丧失意识,身体垂直倒了下去。
即将倒下的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左半边身体被一个人强行拽了起来,我眼前一片模糊,他还在跟我说话:
深呼吸!你缺氧晕倒了!正常吸气!呼气!
不到一分钟,我慢慢恢复过来。我看见L哥牢牢抓着我的胳膊,傻傻的在路边站了几秒,扯下绒帽挡住眼睛,我开始流泪。
那种时刻,我变的柔和,平静了很多。我成为了一个有正常“哭”的情绪的人了。
哭笑皆可,我遵从自己的本心。
庆功宴时,大家在做最后的道别。M哥转过来看着我,他的笑容很暖,我看到他眼睛里的光芒一闪一闪,下一秒,我看见他向我打开双臂。
我感觉到他胳膊的力量,非常自然又带着沉稳的温度。他用仅仅我能听到的音量说:你要走出来。
他说:好好生活。
话音落地,眼泪也一起落。我是一个很少哭的人,我坐在地上,衣服遮住脸,泪流满面。
我要感谢一路上的小伙伴。当一个痛苦的事情,有了另一份温暖的包裹,你就知道,已经达成了和解。
原生家庭的伤害是最直接的,它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智发展和决策能力。
我承认自己走过的弯路,我用过很极端的方式去反抗,但后来我接受了这个事实。我告诉自己:
伤痛依然存在,但是如今有了新的温暖,我找到了平衡点。我现在依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去好好爱人,但我已经知道怎么去爱人。
我爱一个人,从来不是只爱他的优秀,而是爱他的痛苦,如果你只爱一个人的光芒,你一定无法治愈他的伤痛。
你可以说我佛系了,其实是,我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看见了黑暗的自己,然后拥抱了她。
(图片与故事主人公无关)
“我喜欢男生,我胖,我自卑,我不再逃避真实的我。”
@BLACK(化名) | 25岁
你好,我是BLACK。
我的父母对我期望很高,从4岁开始,我就成了一个会察言观色的孩子。
上了初中,我发现自己与身边男生很不一样:我喜欢男生。
那时,我喜欢上一个男生。我向我妈坦白自己的性取向,我妈当然不理解。而那个男生也并不喜欢我。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不理解你的孤独吗?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我喜欢上一个直男同学,也是暗恋无果。我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这就是命,注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上大学后,我遇到一个同为gay的学长。他常和我分享自己喜欢的人和事,懂得又比我多,就这样我逐渐对他产生了依恋。
可是,当时他只喜欢外国人。我渐渐发现,颜值和身材才是被喜欢的理由,没有人喜欢我是因为“我肥我丑我差,我就是没人要的垃圾”。
我得不到爱情,也得不到家人的认同。那么,我是谁呢?
我知道,当爸妈知道我性取向的那一刻,我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们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孩子。与其让他们失望,不如没有存在过比较好。
所以,我想放弃自己。我在绝望中放纵麻木,不停吃东西缓解压力,结果胖了整整80多斤。
行走前,我努力想让自己有吸引力,便下定决心减重,想将过去连同肥肉一起抛弃。
我原本以为,我不再愿揭开这块伤疤。但结束的庆功宴上,我没忍住。
我看见H蹲在一旁默默流泪。我知道他的经历,他受过的伤害不比我少,但他比我坚强得多。我也很羡慕H,他能主动反击他人,主动维护自己的感受。
面对伤痛,不幸,他会面对,会主动解决,而我往往是被动接受,还会伤害自己。我很羞愧。所以,看到他哭的时候,我也崩不住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把内心的这些事,不惧别人的眼光,在外面发泄出来,好像这是自己的正当权利。我一直害怕如果说出来,我怕别人会觉得你很作很烦。
以前,我对自己的身材长相很自卑。结果,自我评价变得非常刻薄:
我就是一个又丑又肥没人要的垃圾。
其实,我有很多可以坚持减肥的机会,但我没有去做,反而自怨自艾。在家人面前,我也没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敢正视自己的性取向。
其实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不靠家人,靠自己的力量去生存,不是吗?
我终于明白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是个喜欢逃避的人,从来都不愿意去尝试自己的极限。
这次行走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知道我自己能够坚持下来一件事情。毕竟行走路途中有那么多想放弃的时刻,我都坚持下来了。所以,还有什么不能做到呢?
我有什么理由,再去逃避呢?
我想告诉你的是,人的一生就像行走一样,无论怎样,你就是得走,不能逃避。不去走,就永远不会产生你想要的结果。
我不会再逃避了,希望你也可以。
“我33岁,是时候接受生活的真相了”
@张传勇 | 33岁
你好,我是个33岁的大叔,是家人心目中的好爸爸、好丈夫、好儿子。
孩子出生后,我的生活发生不少变化。以前朋友约饭、公司团建,现在通通拒绝。自己的时间更少了,想的全是:
老婆、孩子、父母、工作。
一方面觉得很充实,也会觉得内心极度空虚。
别看我33岁了,年轻时我可是个因为“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几句话就喜欢上许巍的少年啊。
那时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如今,只剩下循环往复的奔波忙碌,每天夜深人静时我会问我自己:
“我到底是谁?”
但无论怎么想,我都没有找到答案。我想有一次与自己深度对话的机会,就参加了坤哥的“行走的力量”。
行走第3天,要翻过海拔高达4900米的“魔鬼”垭口。
当时,海拔渐渐从3000多米升到4900米,望着远处一个接一个近乎45度的斜坡,体力几近为零,我越来越无意识。
走着走着,脑子里忽然闪现儿子的不倒翁玩具,它左右摇摆的模样,像极了我现在左右腿交替前行的动作,我跟着那个不倒翁的节奏,竟然享受了剩下的路程。
当我终于成功翻过垭口,瞬间崩溃,积压了许久的情绪,像气球一样,爆炸了。
那一刻,我特别想哭,特别想给老婆打电话。我从来没有与家里失联超过3天,这是第一次。
进山之前,我忐忑不安,老婆一直安慰我:“放松一点,不要有太大压力,就当去玩好了”。
进山后前4天,我头痛得快炸了,腿也酸得要命。打开老婆帮我准备的药品包,里面的止痛药、高反药、肌肉酸痛药,一应俱全。而我当时竟然还对老婆说:
“我不需要药”。
我意识到,原来,我在她心里中的位置,比我想象得重要得多。
一直到回去前的第二天,我全都在想她跟家里的事。结婚后我对她没有那么用心了,纪念日连礼物都懒得买,越来越随便了。
以前,我总爱怀念“未完成的过去”,总觉得我把自己的地位排在最后,真的很苦逼。现在的我突然想对自己说:
“你TM怎么那么爱回忆过去?”。
我意识到,给人生排序没有意义,我也不需要去平衡梦想与责任。因为,无论过去有多潇洒,多自由,那都是20多岁时的我。
当我的人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它就会告诉我,比起20多岁独自生存在世上的我,我现在更在乎在这个阶段遇到的爱人和孩子。
作为爸爸,丈夫,儿子的我,工作中社交中的我,他们都是真正的我。
我决定,回去一定要好好对待妻子和家庭,把仪式感都找回来。
我希望一直在悔恨过去的你,有一天也可以坦然地让过去成为过去。我也希望,你能在平凡琐碎的日常里,找到你喜欢的角色,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图片与故事主人公无关)
“我要让孩子知道,妈妈不再是不快乐的家庭妇女”
@李晶 | 33岁
你好,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11岁父母离婚后,我爸再婚,又生了个儿子。从18岁开始到现在,15年,我再没见过他。
从小我就特听话懂事,大人说什么就照做,让大人满意开心,是最重要的事。
我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有自己的目标,按照家长规划的路一步一步走好,不允许偏离一点路线。
所以我结婚,更多是为了让妈妈安心。结婚对象也是妈妈朋友的儿子。
婚姻前五年争吵挺多的。最难受的是我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因为我是全职主妇,我不够重要,我的时间充足而廉价。
所以只能做最后一个被通知决定的人,而不是参与到家庭的决定中。
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不能做一个在婚姻里贬值的黄脸婆,自己必须够强大,才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生了两个宝宝后,我考了两个香港硕士学位。有空时就跟朋友去旅行,去外地参加活动。
我做这些,不是为了找工作时简历好看,只是为了不在柴米油盐里消磨了自己。
当我把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慢慢强大起来,我开始在家里有了话语权,也变得不那么小心翼翼,委屈自己了,和老公吵架也越来越少了。
过了最艰难的垭口后,我给妈妈和先生打了电话。
爸爸呢?
我没想过联系他,因为我真的已经接受了。我希望我们都好,但不要再有交集了。
我知道,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问题。我正视我原生家庭的缺陷,也不再试图去用谁的爱弥补我的缺失,缺少的就缺少了。
人生的幸福不该只有童年一种,人生每个阶段都可以幸福,我不能让童年毁了我的一生。
最重要的是,父母婚姻里的问题或失败,都不应该由孩子承担。
我不希望像我的妈妈影响我一样,影响我的孩子。她总为别人活着,忽略了自己。
我希望我的孩子,坚定独立,自信强大,我想给他们一个能治愈一生的童年,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身教大于言传,我的努力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变成她们模仿的对象。
妈妈不再是没有价值感、不快乐的家庭妇女,只能买菜做饭辅导作业,妈妈还可以工作、学习、参加活动,她很爱自己。
而对于我,我的孩子们都爱我,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希望有一天,你也可以找到你的价值感所在,好吗。
行走结束时,坤哥拥抱了每一个人。非常,非常地用力。
他对我们说:你可以把生活当做“强奸”你的人,也可以当成你的老师。那些痛苦的时刻变得缺一不可,铸造了我们内心真正的样子。
我突然想起行者花希在结束后写下的一段话:
“现实生活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向哪里走,或者你以为你知道。
你一步一步没有同行的人,你会克服一些困难,但你活在更大的困境里,永无止境。
但这种行走是有意义的吗?我想还是有的。人啊,偶尔就是靠这一点的自以为是撑下去的。
人只能撑下去,没有撑过去。”
陷在人生困境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个不断重复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路不要紧,保持走要紧。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人类最古老的笑话是:
你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壹心理主笔团
↑快看↑这是↑倪妮↑
PS:为确保受访者隐私,部分故事使用化名。另:本文部分图片来源自摄影师钟锐钧、微博@行走的力量PowertoGo
关于“行走的力量”
每年8月,“行走的力量”都会招募一群不同阅历的行者,与发起人陈坤一起,在安静的大自然里进行为期10天左右的“止语”行走生活。
活动倡导大家在步履不停的行走中,探寻与内心相处的方式,希望通过参与者的感知带给更多人思考和力量。
第9年以“看见自己本来的样子”为主题,96万余人报名,填写「二十个“我”」,一起剖析自己本来的样子。
经过层层选拔入选的2019行者(上面5位为其中代表),既有着个人的经历和思考,又带有群体的共性与联结,他们以自己的经历与行走感受,分享给大家更多探寻自我的方式。
如果你也想报名成为行者?可戳阅读原文了解。
2019“行走的力量”VLOG
- The End -
壹心理主笔团 | 蓝莓小姐 碗仔
一群与弗洛伊德抬杠的 90 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