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北京城简介(话说三千年的北京城)
北京城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这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城址?
现在的北京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主讲人:郗志群
时间:二〇一四年二月
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
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有三千多年,其间主要出现了三个都城级别的城址。一个是在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村的西周燕都,另一个是位于北京城区西南部的蓟城,后来发展成为唐幽州城、辽南京城和金中都城,这两个城应该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第三个城就是元大都以及明清北京城,我们今天北京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从这个城发展过来的,距今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总体来说,由于北京建城历史悠久,特别是近一千年以来,北京成为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都城,城市的营建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时至今日,尽管城墙、城门已很不完整,但保留的都城类型性遗迹、个体性遗迹还是比较丰富。房山区的董家林村,三千多年前的燕都古城遗迹仍在;广安门外的天宁寺塔,见证了一千年前辽南京城的沧桑;丰台区凤凰嘴村的土城遗址和玉林小区的水关遗址,体现了八百多年金中都城的气魄;元大都的城墙遗迹和西城区的妙应寺白塔,彰显了七百多年元大都城的辉煌。到明清北京城,留下了更丰富的遗迹,宫殿如海的紫禁城,九坛八庙的皇家祭坛,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还有数不清的胡同四合院。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显现出北京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典型的代表。
郗志群 1961年2月生。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北京史、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北京史学科带头人。
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谈起
说到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在民间有不少俗语民谚,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个民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最早见于明末清初学者孙承泽的一部书,这部书的名字叫作《天府广记》。其中记载的这句民谚叫作“先有潭柘,后有幽州,此寺之最古者也”。很显然,这个民谚的落脚点主要是说潭柘寺很古老,而幽州则指的是幽州城,不是现在流传的“北京城”。
潭柘寺
潭柘寺是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寺庙,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到现在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而幽州城,狭义地讲,指的是唐朝时的北京城,如果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显然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这个民谚是对的。但问题是唐朝的幽州城并不是唐朝时才建造的,是在前面城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而来的,而在唐之前的这个城叫作什么城呢?就是今天我后面要讲到的蓟城。蓟城发展的历史就很早了,甚至可以推到三千多年以前,所以如果从幽州城的历史来看待这句民谚的话,又有不对的成分。
这句民谚到了清朝末年又有所变化,一本叫作《燕京岁时记》的书里记道:“京师谚曰:‘先有潭柘,后有北京’,盖寺之最古者。”其中把“幽州”改为“北京”,这里面的北京应该是指元以来的北京城。元以来的北京城到现代只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以此定位的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北京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是从北京地区开始出现城算起,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这句民谚的话,那显然又不对,因为就像我今天要讲的这个题目——话说三千年的北京城,也就是说北京已有三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所以,有时候民间流传的一些谚语或传说可能跟历史的发展不太吻合,这需要我们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
现在考察历史,北京历史上曾经诞生过三个城,一个叫西周燕都,还有一个叫作蓟城,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仍然在用的元代以来的北京城。从北京地图看这三个城址都是位于永定河冲积扇平原上,而且越来越往北走,这些城址都不在永定河冲积扇平原的中心区域,是在边缘区域,主要原因就是在边缘高地上建城不容易被洪水冲毁,利于人类在这里长期聚居繁衍。
西周燕都——董家林古城
西周燕都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村,故又称董家林古城。这个古城址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考古发掘的,直到八十年代基本完成。根据考古结论它是西周燕国分封到北京地区建造的第一个都城,所以一般称之为燕国始封都城。董家林古城遗址包括几方面内容:首先残存城墙,北城墙保留较多,东城墙的北段和西城墙的北段也有遗迹。其次在城内发掘出宫殿区和祭祀区遗址,在城外发现了排水沟遗址。第三,在城外的东南区域的黄土坡村发现了大量的墓葬遗址,大约有三百多座,级别分成高级、中级和平民。在高级别的墓葬中,发掘出不少陪葬品,种类有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尤其重要的是,有些青铜器上铸刻着铭文,比如这对青铜器叫作克盉、克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盖的内侧铸有内容相同的一篇铭文,这个铭文记的是当年周天子对太保说的一段话。太保指的是谁呢?就是召公奭,燕国就是他的封国。不过由于召公奭在西周中央政府里做太保,属于三公之一的重臣,所以不能亲自到燕地来当燕侯,于是周天子就说了这句话:“令克侯于匽。”这个“匽”古通“燕”,侯于匽则是一种名词当动词的用法,意思就是说派一个叫克的人到匽地来当匽侯。
克盉
克罍
青铜器上铭文
从铭文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年真正到燕地来当第一代燕侯的人是克。那么这个克跟召公奭是什么关系?根据《史记》等文献的记载,他应该就是召公奭的长子,他代替他的父亲到北京地区当燕国的国王。所以这两件青铜器在研究燕国历史和确定董家林古城属性上是非常重要的物证。
除了青铜器之外,在城里的祭祀区还发现了甲骨文,比如有片甲骨上出现了“成周”二字。“成周”是一个很专有的名词,是指西周建立后在今天河南洛阳一带营建的另一个都城,一般称东都。而“成周”是由谁测量选址的呢?就是召公奭,所以在北京出土的甲骨上出现“成周”这个名词,似乎显现出与召公奭及其家族的一种内在联系。
此外,在墓葬区还发现了车马坑和非常精美的玉器、漆器、象牙梳子等,这些显然是高级别的贵族才能够拥有的陪葬品,特别是青铜器铭文中出现了“匽侯”称谓,说明当年燕侯生前是住在这个城里面的,既然燕侯住在这个城里,那它就是燕都。
这个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史料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燕国是在西周建立后不久就分封了,而西周建立的时间是有明确纪年的,即公元前1046年建立。以这个时间为起点,加上公元后的2014年,共3060年。这个年限即便打出一点误差,说北京建城的历史有三千年也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这是通过考古学、历史学的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
从蓟城到金中都
北京历史上除了董家林古城之外,其实三千多年以前还有一座古城,叫作蓟城。西周建立以后,分封到今天北京地区的除了燕国外,还有一个诸侯国——蓟国。按照《史记》的记载是封“帝尧之后于蓟”,意思是说把中国上古的圣明之君——尧的后代分封在蓟,建立蓟国,同时也营建了蓟城。
蓟城是北京城区最早出现的一座城池,这座城在文献中是有记载的,比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就记到:“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郦道元提到的“蓟丘”,学术界一般认为其位置在今白云观以西、会城门东南一带,当年是一座长满蓟草的小山包,营建城池时以此丘为标志,城建好后也就叫作蓟城了。按照郦道元的说法蓟丘在城的西北角,由此也就大致确定蓟城的位置在今天北京城区西南广安门到和平门一带。在北京西二环的东侧有个滨河公园,其中有一座“蓟城纪念柱”,上面写着“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这四句话是北京大学侯仁之老先生写的,意思是说我们今天北京城区最早是在这个地方起源的,当时是西周时期,这个城叫蓟城。所以从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蓟城跟董家林的燕都大致是同时期营建的,也应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与董家林燕都不同的是,蓟城早期营建的历史只见于文献的记载,而没有考古资料印证。目前的考古发现只能印证到两千多年以前战国时期的蓟城,主要是解放后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和平门到广安门这片区域曾发现大量战国到汉代古陶井的分布。陶井是生活设施,它的密集分布说明这里有大量的人口聚集,上千年之前,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一定是城市。
蓟城建立后一直延续,起码从战国到秦汉,又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辽金,发展了一千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变化,第一就是名称发生了改变,唐朝以前叫蓟城,从唐开始叫幽州城,到辽代把这个城市作为陪都,于是改称南京,后长期叫燕京。到公元1153年,金朝把国都迁到燕京,名字改为中都。第二就是城在不断改建,基本趋势就是四至不断扩大,城内的设施也越来越密集。以金中都为例,城里面有很多的居民区,还有皇城和宫城,宫城里建了一系列的宫殿,形成一条南北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跟明清北京的中轴线不在一个位置上,它位于西二环东侧的滨河公园上。金中都城的遗址现在还保留一些,比如南城墙的水关遗址,大家可以到南二环玉林小区的辽金城垣博物馆里去参观。
蓟城从文献上说的三千多年到考古印证的两千多年,一直延续发展,到金中都时达到顶峰。但是金朝在北京统治只有六十多年,1215年中都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攻下,并遭到严重破坏。等到半个世纪以后,忽必烈当了蒙古的大汗,他为了统一中国,选择定都北京。这时候中都城早已破败不堪,于是忽必烈决定新建一座大都城。
从大都城到北京城
大都城是在平地通过规划修建起的一座新城,为什么要重新建一个城,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中都城破败不堪,已无法再作为都城使用;其二就是中都城所用的莲花池水系水源有限,不能满足一个大都城的用水需要。而在中都城的东北郊有一片很大的水域,当时叫海子,也就是今天积水潭、什刹海,这片水域的上源是高粱河水系,来水比较充沛。另外,北海的琼华岛是一个制高点,岛上原有金朝皇帝的行宫——大宁宫,在此处建城还有“镇压”住前朝的用意。所以琼华岛就成为大都城规划的中心点,以它为中心以及周边的水域而设计了大都城,北京的城址也由莲花河水系迁移到高梁河水系。
大都城是建在十分科学的基础之上的,首先进行详细的地形测量,然后制定总体规划。在房屋和街道建造之前,先埋设全城的下水道,再逐步按规划施工。1267年(至元四年)旧历正月,大都城正式兴工修建。主要工程分为宫殿、城池、河道三项。初期主要进行宫殿建筑,1274年(至元十一年)大部分完工。然后修筑城垣,1283年(至元二十年)基本建成大城。1293年(至元三十年)最后完成通惠河工程。
大都城示意图
大都城有大城、皇城、宫城三重方城。最外是大城,是一座南北略长的城垣。《元史·地理志》记载“城方六十里”。经实际勘测,北城墙长6730米,东城墙长7590米,西墙长7600米,南墙长6680米,周长为28600米,折合为57.2里,与史书记载基本相合。大城四面共开有十一座城门,南墙三个门,正中为丽正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东墙三个门,南为齐化门、中为崇仁门、北为光熙门;西墙三个门,南为平则门、中为和义门,北为肃清门;北墙两个门,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大都城墙是用夯土筑成,但城门处则砌了砖面。北京现在还保存着几段大都土城遗迹,从马甸到皇亭子一段残垣是北城墙遗址,2003年在此处建成“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供市民游览休闲。由皇亭子到政法大学一段南北走向的土垣是西城墙的一部分,土墙的西北角立有“蓟门烟树”碑。
皇城位于大城的南部正中,主要包括三组建筑,即太液池(今北海、中海)东岸的宫城和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宫城位于皇城东部,主要分为南北两组建筑,南面以大明殿为主体的建筑是前朝,北面以延春阁为主体的建筑是后寝。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都城的所有城垛都是白色的,特别是皇宫内的城垛和矮墙也是白色的,体现了蒙古族独有的民族审美观。从大都城平面规划来看,宫城的主要建筑位居南北中轴线上。中轴线南起丽正门,北至中心阁。太庙和社稷坛分别建在齐化门、平则门内。北面是繁华的商业区,只是衙署分布较散。大都城街道几乎都是东西南北向笔直的,相对的城门之间有9条干道相通。南北中轴线上的主干道宽28米,其余干道25米。干道两侧又等距离排列着许多街巷和胡同,一般胡同宽6—7米。总之,就像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那样,整座大都城“划线整齐,有如棋盘”。
明朝北京城的主体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最终形成内城、皇城、宫城、外城四重方城。
内城是在大都城的大城基础上改建的,主要有两次:一是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徐达率领明军攻陷大都城后,为防止元朝势力的反扑,明军将士及京城百姓迅速在大都北城墙向南约五里的地区筑起一道新的城墙。新城墙仍开两门,东面为“安定门”,西面为“德胜门”。这道新城墙就是明北京内城的北城墙,其位置在今北二环路。二是1419年(永乐十七年),将内城的南城墙向南拓展二里。之前元大都的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一线,因永乐时期新修的皇城、宫城均向南扩建,还要将五府六部的中央衙署建在皇城前面,城南空间不够,于是内城的南城墙向南拓展到崇文门、前门、宣武门一线,由此,东、西城墙也同时向南延长(现存的西便门地区残城墙就是这一时期修建的西城墙南段)。修建后对城门名称做了调整,新拓展的南城墙城门保留原城门名称,仍称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东城墙北面的崇仁门和西城墙北面的和义门因瓮城为直角,改称东直门和西直门。到1439年(正统四年),明政府又将南城垣的三个门分别改称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将东城垣齐化门改称朝阳门,将西城垣平则门改称阜成门。这样北京内城九门名称在明正统年间得以最后确定下来。
皇城位于内城南部正中,是在元大都皇城的区域规划建设的,沿用了元皇城西墙,南墙、东墙、北墙都有所拓展。根据实测,皇城周长18000米,东西宽2500米,南北长2750米,西南角向内收缩,呈不规则的方形。皇城门历来说法不一,有四门说、六门说,还有七门说和八门说。八门说是指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后称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天安门、端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老北京有句关于城门的谚语,叫作“内九外七皇城四”,皇城四指的就是天安门、地安门、西安门、东安门,这是清朝乾隆以后的一种说法。
宫城即紫禁城,也是在元朝大内的基址上扩建而成的,宫阙建制则是以南京的宫殿为蓝图,同时也做了扩充。紫禁城东、西城墙基本与元代宫城东、西墙在一条线上,南、北城墙同元代宫城相比,向南移动约500米。紫禁城周长3400米,是规矩的长方形,其中南北城墙长960米,东西城墙长760米,墙均高10米。整座城池砖石都是特制的,而且是磨砖对缝垒砌。尤其是城墙地基,总共用了十五层灰土砸坚,灰土用江米汁加石灰水搅拌,被称为“雪花浆”。然后,再用砖石与灰浆黏合在一起,使城墙地基坚如磐石。紫禁城开四门,正南居中为午门,也称“五凤楼”;正北居中为玄武门(清朝改称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外有护城河环绕,俗称“筒子河”,总长3300米,河宽52米,深4米多。河水进口在西北角,源于北海之水。河水出水口在东南角,注入太庙内河道。在河的四周,砖石垒砌的河床均为房山开采的大条石。河沿上还用大城砖砌有矮墙,俗称“河墙”,作为护栏。设计简朴,却能映衬出紫禁城的壮丽。
明北京城示意图
外城则是到了明嘉靖年间才新修建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北京城防卫的需要。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秋八月,蒙古鞑靼部俺答汗率军南下,由古北口进入京畿,一支700人的先锋队直抵安定门外,引起京城朝野震动。这次事件发生在农历庚戌年,史称“庚戌之变”。庚戌之变后,兵部尚书聂豹等上书嘉靖皇帝,提出了具体修建外城的方案。这个方案是“相度京城外,四周宜筑外城约七十余里”。设计中的外城城墙是土城,这样北墙可利用元大都土城墙,西南部分可利用辽金故城土城墙。如果这一方案实现,北京城将构成“回”字型。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十九日,外城开工修筑。按预定方案,先修南面,然后修东面,再修北面和西面。到四月,嘉靖皇帝下谕令土墙一律用砖石包砌,这不但使工程量大大增加,而且费用也成倍增长。于是,嘉靖皇帝又下谕令,先筑南外城,完工后再量情决定。到年底,外城南部筑成,国库已经枯竭,工程只好结束。由此,北京内城和外城组合成“凸”字型。建成的外城城墙周长14409米,其中南城墙7854米,东城墙长2800米,西城墙长2750米,北城墙分东、西两段,东段长510米,西段长495米。外城共开七座城门,南面三门,正中为永定门,东面是左安门,西面是右安门;东面正中一门,称广渠门;西面正中一门,称广宁门。在外城与内城连接处,各开一门,东边的称东便门,西边的称西便门。到清道光年间,因道光皇帝名字忌讳“宁”字,将广宁门改为“广安门”。
明代的这四重城垣都是用黄土夯筑成墙心,内外两侧包砌城砖而成。在内、外城十六座城门之外,都加修瓮城和箭楼,墙隅筑有角楼,城外有护城河环绕,河上初架木桥,正统年间内城护城河上一律改筑石桥。沟池修建得极为坚固,多重环绕,层层设防,目的在于保卫天子的安全和封建君主的统治。
清代北京内外城垣没有进行大的修建工程,有所改建的是皇城和宫城。1651年(顺治八年)改建承天门,并且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改名天安门。重建后的天安门有城门五阙,楼高33.7米,东西宽9间,南北进深5间,以“九五”象征帝王之尊。1754年(乾隆十九年)改皇城北门北安门为地安门;宫城北门玄武门为神武门。由于明末李自成起义军退出北京时放火焚烧了宫室,清定都北京后又一一重建,还增建了一些宫殿,并且有些改了名称。如明朝的皇极,中极,建极三殿依次改称为太和、中和、保和殿,改建后的太和殿由9间扩大到11间,进深5间,殿高35.05米,是全国最大的木结构殿堂。
本版图片均为主讲人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